1126pm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docx
《1126pm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6pm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26pm中国经济形势解析高层
齐建国: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今天下午的会议现在开始。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先生原定是明天下午的报告,我们进行了一个调整,下面我们有请郑京平先生作报告。
郑京平:
今天下午我要讲的是对于去年的回顾和2012年的展望。
准备讲三个方面:
2011年回顾、2012年展望、政策建议。
今年和明年这两年的经济形势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即通胀高位回落、增长稳健回顾。
2011年国际经济还是动荡不定,除了经济外,其实有些国家的政局动荡也很厉害。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再次经受住了考验,总体上运行比较好。
展望明年,由于欧债危机不断地升级,而且世界经济其他的大国像美国、日本也不够景气,新兴国家经济增速也在放缓,所以说2012年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小,但是我们的分析结果是总体上还过得去。
下面我分别对于今年和明年以及政策建议这三个方面做一些阐述。
2011年回顾
今年通货膨胀在高位回落,所谓的高位回落,实际上如果用CPI来衡量,从2010年11月已经突破了5%,达到了5.1%,后来就没有低过,4.7%也算是很高了,特别是进入今年以来逐月走高,一直到7月份达到6.5%以后,在中央一系列旨在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特别是六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三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以及在三季度将商业银行的承兑汇票、信用证、包涵等相关保证金纳入一般存款来计缴存款准备金,这样一系列的政策作用下通货膨胀上涨势头得到了很好的抑制。
从货币发行情况来看M2已经降到13%以内,贷款增幅也降到16%以内都是比较低的。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7月份以后涨幅在逐月回落,预计在12月可以回落到4%左右。
这样全年可能在5.5%左右。
所以说通货膨胀是高位回落,这是今年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个特征,经济增长的速度稳健回归,一季度9.5%,二季度9.5%,三季度9.1%,前三季度是9.4%,预计全年是高于9%的水平,回归到改革开放32年来的平均水平9.9%的下方,但是下幅不多。
(图)这是分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现在是比较平稳的。
除了经济增长外,进出口贸易顺差继续下降,10月份外汇占款净减少,进出口贸易顺差继续下降,1-10月份进出口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16.1%,外汇占款也出现了2007年以来的首次净减少。
这样国际收支状况得到了改善。
另外一个方面看,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国城镇单位的就业人员同比增加555万,全国跨乡镇外出农民工总量达到1.64亿人,比去年同期增加6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图)过去32年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图)居民消费价格的2003年以来的走势,7月份见顶以后是在逐渐回落。
(图)1985年以来CPI年度变化率。
为什么说通货膨胀高位回落,1979年到2010年CPI年均涨幅5.5%,过去20年涨幅是4.6%,过去10年平均涨幅是2.1%,今年的涨幅是5.5%左右,比过去20年4.6还高,比过去10年的2.5倍,是过去32年的平均水平,但是过去32年的前一部分在90年代之前价格是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突然价格上升是有情可原的,后面通胀不高,但实际上也不低了。
(图)贸易顺差的变化情况,也是逐步低的。
(图)国际收支也是双顺差,资本项、金融项是双顺差,外汇储备资产到9月末增加3754亿美元,增幅比较大。
从经济增长的四大指标看,2011年总体上是可以将通胀高位回落、经济稳健回归,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
2010年中国在国际低迷的环境中取得了不俗成绩,但是为此付出了代价,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突出、民间借贷高起、违约事件不断发生。
二是结构调整进展不快,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的主线,是要做好调整,但是现在过度依赖外需,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的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三是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
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1.6%,我们的目标是下降3%-3.5%,才能完成“十二五”期间的任务。
以上是对2011年概要的回顾。
我想大家是更想听2012年的展望。
2012年的国际经济形势还是不乐观的,我在去年已经讲过,国际经济的复苏要有一些时日才能实现,为什么这样说,要经历五大考验,一是“归还透支未来欠债”的考验,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经济之所以增长比较快,按照购买力评价方法平均增长5.5%,金融危机以后各国政府为了从金融危机的深潭中爬出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实际上仍然是在透支未来,特别是财政政策,你花了以后今后总要还,所以说透支未来的考验。
二是“大病初愈康复阶段”的考验,病去如抽丝,更何况现在我们看到世界经济还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所以算不算大病初愈还是一个考验。
三是“天灾人祸”的考验。
天灾每年都有,今年各地频发地震,而且地震在日本引起了海啸,关键是人祸,这个人祸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由于人类利用资源建设核电站的时候不小心或者说过于大意了,结果形成了核电危机,福岛核电站的危机,这是一个人祸。
还有一个人祸,现在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中东、北非一些国家,包括闹到欧元区的欧诸五国的一些国家,甚至英国、美国过去一年也有一些问题,这个考验可能还一时难以平息,因为前面两个欠债要还,大家好过的时候没有什么,一到有痛苦的时候就有问题了,尤其是欧元区要想共苦就比较难了。
病好了要恢复,总是要慢慢来。
有的福利是刚性的,上去以后要下来是不行的,所以比较难过。
四是“经济结构再平衡”的考验,这主要是国与国间、各国内部都有这个问题,美国储蓄不足,德国、日本、中国的储蓄是不是过剩,应该说是过剩的。
我们国家依赖出口投资要不要调节,要调节,调结构不会一帆风顺,如果大家好过不会调,只有苦的时候调节,苦的时候调节就是考验。
五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考验。
现在正在实行的美联这种大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国际金融监管体系都要改革,因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就是在这样一些不合格的体系下酿成的。
以上五大考验使得国际环境很不乐观。
这五大考验可能形成的主要危机有四个方面:
第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最近几天德国的债券在市场上发行也遇冷了,60亿欧元的债券,只卖出了40多亿,还剩下20多亿左右没有卖出去,是德国央行自己买的,认购不太踊跃。
还有葡萄牙的主权债务评级已经降为垃圾级了,欧元的债务危机还在演变过程中。
我们知道实际上存在主权债务问题的并非只有欧元区,美国、英国、日本都存在主权债务问题。
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按照主权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小于60%的标准看,2011年的时候美国差不多是一倍,欧元区96,德国、法国都很高,而意大利是129,日本212,英国88.5,都大大超过了60%的警戒线,所以主权债务危机不仅仅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之所以把欧元区拿出来说事,出于这样几个考验,一是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状况相对更差一点,政府的债务是比较繁重的。
二是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主权债务对于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相对比较大。
我们常说美、欧、日,欧元区是三分之一的位置,这三大块里面是三者有其一,占世界经济比重有25%-27%,这个整体比较大。
三是欧元区作为主权国家的集合体,其主权债务危机处理难度比一般国家更大,而且更没有主动权。
美国在处理债务危机的时候主动权、自主权最大,可以通过通货膨胀解决。
日本同样也有这个问题,因为是主权国家,万一不行,就靠通货膨胀,虽然越来越不值钱,也是老百姓和所有债权人共同负担。
但是欧元区这个主权不在一个国家,而在20个国家里面,所以比较麻烦。
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福利的刚性相对更强。
欧元区,特别是受北欧和一些国家的影响,福利就是刚性的,上去了下不来。
四是要素的流动性、工资的灵活性和创新机构等等都比美国要差。
也比日本要差,比英国也要差,所以这样一些原因,使得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很难在短时间内走出来。
现在有这样那样的方法,大家都在提,欧元区债务,能不能稳定基金,但是要知道这么多国家有穷有富,各自心怀鬼胎,要想达成一致实在很难。
我们想想自家过日子都一样,血亲的大家庭,兄弟姐妹之间要达成一致都很困难。
第二,全球性的核能危机。
原来也有过一些,像切尔诺贝利事故、三星岛核事故,但是这次的事故不一样,大自然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家敲了警钟。
德国和比利时等国家已经开始禁止,逐步要关停,法国也在逐步减少。
所以说这个危机对于电力的供应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他的水利、火力的建设要开展。
第三,美元信用危机。
美元也已经超过了安全线。
而且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数次执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共和和民主党的争论,都使国际上看到美元独大,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美元信用评级首次遭降级,尽管现在没有更好的货币替代美元,但是要改革这个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美元信用危机的大幕已经拉开。
第四,高失业率经济不景气引发的社会动荡危机。
按照IMF的预测,今年和明年都是4%,而且现在还在调降,这是9月份作出的,10月、11月欧元区的危机正在加剧,所以大家都在纷纷下调预测数字。
2012年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国内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增长动力在减弱,但是依然较强。
从先行指标看,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在25%左右,PMI仍在50景气值以上,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还可以。
从短期因素看,经济较高增长的惯性还在,投资和消费需求刚性也在,住房、汽车、家用电器消费在2011年较低基数。
当然,2009-2010年较高投资和消费的透支效应,以及外需减弱也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这里所谓的透支,就是汽车的刺激、家电下乡的刺激和基础设施受四万亿投资的刺激,这些都算是透支,所以到2012年,乃至今后会有一个减弱。
从长期因素看,中国仍然处在“五化”发展阶段:
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
城镇化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需求,信息化等其他四化也会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
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五大红利会有所下降,但仍将发挥积极作用,这五大红利是体制改革、体制转轨、全球化、后发的人口结构和县域竞争机制。
经济增长会减弱但是动力强劲。
通货膨胀压力仍较大,本轮通货膨胀表面原因很复杂,有长期、短期、成本与需求、货币与实体经济、预期与实际等等,本质原因还是前期货币发行偏多,流动性过剩。
在2011年已经消化了一些,货币供应量增速已经开始下降,全社会融资降幅没有M2和信贷降幅那么大,也还是在下降,已经消化了一些。
到2012年抑制通胀因素有经济减缓、货币发行回归正常以及商品供给充裕,无论是粮食等农副产品还是工业品,这些都会使价格增速进一步回落。
2012年导致通胀的因素:
国际货币环境宽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在高位徘徊和波动。
我们国家的要素成本不断地提升。
通货膨胀的惯性及翘尾因素。
我根据1-10月的实际情况,以及11月和12月的假设,测算了明年的翘尾因素大概在2%,要使得CPI很快回落也不太现实。
我们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这两个最重要的方面,2012年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上涨率均会略低于2011年,经济增长大概在9%以下,通货膨胀大概在4%左右。
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还是要继续保持中性。
现在想一下放松不可能,再紧也没有必要,要根据情况进行适时的微调,总的情况应该是中性的。
财政政策是中性偏松,有保有压。
推出较为长远的住宅改革构想。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
在座可能有地产商或者与房地产业有关的行业像钢铁、建材、家电、装修等一系列的。
现在之所以说到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房地产政策会松会紧,应该怎么样。
我的看法是,这个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家静下心来考虑下较长远的房地产构想,改革的构想是什么。
如果没有清晰的长远的发展目标,大家就很难形成合理的预期,就无法再采取理智的和有效的投资经营策略。
为什么说房地产这么重要,大家可以看到固定资产投资里面三大块,基础设施,经过前几年大规模的投,再有大的增长不太可能。
再就是制造业,前几年的高增长和投资已经使得产能相对过剩。
第三是房地产。
这三者里面,有希望做的应该是房地产,而且消费也与房地产有关系,而出口只要是净出口,尽管国际形势不好,出不了,进也可以少进一点,自己可以有些调控。
我们的对外贸易一半是加工贸易,我出口不行了,我少进一点,进出口对于经济增长影响不会太大。
消费呢?
由于消费本身不可能大增也不可能大减,以及由于现在资本市场不太好,社会保障体系不太健全,消费环境还不太好等原因,所以消费也不可能,就看投资了,投资里面三块,两块也不太好办,剩下的只有房地产,而且大家还在观望,尽管有保障住房支撑着,但毕竟只是一块,所以说今后应该怎么办,这是需要大家形成共识,给出一个比较长远的发展构想。
咱们国家这种情况,人多、地少,可宜居地分布极不均匀,这种情况下房地产的发展,既要兼顾行业本身,又要兼顾民生问题。
所以说房地产行业非常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的模式是比较好的借鉴模式。
房地产,特别是住宅,更多地是解决居住需求,而不把它作为投机或者是投资品,因为你没有这么多的资源,把它当做投资和投机。
这么大的国家很难做的很好,你要把它作为投资和投机的话,就像这些年来的效果。
因此这个政策定下来之后,一系列的政策都可以跟上。
既然作为居住品,一户最多两套够了,既然作为居住品,保有环节要征税,交易所得环节要征税,德国的做法比较成功,房地产的问题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所以形成了共识之后,还是走得出去的。
既可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又不致使民生受到很大的冲击,还是有路可寻的,但是必须要形成共识,如果不形成共识,这样走下去比较麻烦。
当然保障性和市场这两块还是可以分开来,即使是保障这块由政府负责,也要多按照市场规律、市场原则做。
更多的是租廉租房更好一些,更多的是补钱可能会更灵活,等等这都可以讨论,房地产太重要了,应该认真对待。
最后一个建议,适时推进改革,稳定企业、个人、政府等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
改革目标明确了以后可能预期就更好,总的方向是逐步完善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时间关系就说到这儿,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齐建国:
谢谢郑京平先生,对2011年的形势进行了回顾,对2012年进行了很好的展望,我们在国际形势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危机,欧洲的危机、美国的危机、日本的危机,国内我们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既有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有一些制约因素,这都是值得企业决策者们在2012年决策当中参考的。
下面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作报告,他的题目是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任务及走向。
大家掌声欢迎。
张承惠:
各位下午好!
今天想就2011年的货币金融形势和2012年的货币政策谈一点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
当前的金融形势
从2010年到今年以来,中央银行为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把应对危机过程中扩充的流动性逐步收回,使得货币政策向常态回归,连续12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存贷款基本利率,这些货币操作效果非常明显,10月末M2同比已经低于13%,M1低于9%,降幅非常大,在这一轮的经济周期中,M2的高点出在2009年10月,那时候的高点是29.74%,M1的高点是2010年1月份接近39%。
M1降了30个百分点,M2降了十几个百分点,应该说调控效果非常显著。
在连续的紧缩货币政策调控下,物价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从货币和CPI之间的关系来看,它们是有一个客观规律,这一轮通货膨胀的高峰已经过去了,物价回落态势比较稳固,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对未来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的因素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点,一是劳动力成本将继续上升,除了一般的体力劳动的用工成本在上升外,机关事业单位的成本也会不断地上升,高级的管理人员的劳动成本也会上升。
资源价格面临调整压力,2012年肯定会有一些调整的动作。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波动的过程中。
因此,我个人判断这一轮的物价回落不会像前几轮那样在几个月内就降到2%以下,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增速已经回到中性以下。
我们研究过程中归纳分析了过去30年货币供应量的情况。
中性的增速应该是14%-15%的区间,过去30年M2、M1增速远高于14-15%,但是比较理想的区间是14%-15%。
这一轮货币供应量快速下行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两个因素,我们的货币供应量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增速明显偏低,但是由于大量理财产品还有金融创新产品在体外循环,因此使得货币供应量一定程度被低估。
另外货币政策确实紧了点。
从图中可以看到黑蓝两条曲线看出M1、M2在2001到2010年的十年间虽然没有达到最低水平,但是已经向最低水平靠近,应该说这次调控是非常有效果。
从贷款情况来看。
10月份贷款增速同比、环比都是回落的。
月度增速15.8%为本年最低。
2001年以来这条线一直平稳下行。
1-10月人民币贷款共增加了6.28万亿,同比少增了近六千亿元,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外,实际贷款增速偏低。
和2004年、2007-2008年前三季度这个期间是货币紧缩时期,和两个货币紧缩时期相比,贷款增速是和这两个时期接近。
10月份信贷规模明显反弹,我个人认为10月份中央银行的调控是稍微放松了。
今年的贷款计划是7.5万亿,到10月末,如果按照7.5万亿的目标执行的话还有1.22亿的投放额度,每个月在6100亿以上。
我想年初定的7.5万亿规模不一定完成,当时只是定了一个上限,不一定是必须完成的目标。
要讲货币政策走势一定和国际国内的经济未来态势来结合,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环境和外部经济增长势头。
我们首先看国际形势。
从美国情况来看,经济复苏的过程非常曲折,它的失业率到10月还在9%的高位,失业率情况没有明显改善。
岗位增长相当缓慢。
它的房地产市场,在10月份有比较好的新建住房,一手房销售有比较好的回升,但是还是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二手房的销售比一手房要差一些。
它的房地产市场离真正复苏还有一段距离。
美国衡量经济复苏的两大指标:
失业率、房地产市场。
从两大指标来看美国增长情况不是很理想。
美国GDP的增长曲线可以看到,还是向下走的态势。
它的GDP的数字要经过两三次的调整,调整后是比原来预计更为悲观的结果。
欧洲的情况,欧债的危机进入了恶化期,从希腊向一些小国,向西班牙和意大利这样一些重量级的国家蔓延。
意大利国债最近销售非常困难,如果欧洲债务危机继续恶化,它会直接导致银行的不良资产上升,也会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甚至是暴跌。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信贷危机,意味着欧洲经济有可能出现二次衰退,如果这种状况迟迟不能解决的话。
这样对中国的外需影响是相当大的,因为我们出口欧洲市场在中国出口市场大约20%左右。
无论是发达国家来看还是新兴经济体来看,在最近几年增长动力都在下降。
日本有劳动人口萎缩的问题。
德国虽然制造业非常强,但是劳动成本非常高。
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在短期内很难快速提升劳动生产率。
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问题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最近几个月可以看到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在上升,包括美国并不像美联储说的那样通货膨胀很小,实际上它的通货膨胀压力在上升。
从供给面来看,由于各方面成本,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所以企业利润是下降的,企业对未来市场的信心也是下降的。
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的财税经济政策已经难以为继,货币政策空间减少。
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降低,这些因素使得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未来的经济走势都不能给人乐观的感觉。
这张PPT显示了发达经济体和印度、俄罗斯、巴西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最近几个月的PMI指数的情况,欧元区6月份是超过50,但是10月已经低于50,法国、德国也是这样,情况好一点的是美国在50的边缘,意大利的情况,掉的比较多,PMI是比较好的经济现行指数。
在发展中国家来看,这里没有列上中国,印度的好一点,比50高一点,俄罗斯也在50的边缘。
从全球来看,全球制造业是以最慢的速度在复苏,虽然还在复苏中,但是非常缓慢。
欧元区国家在10月普遍进入了收缩状态,新兴经济体大多数在下滑。
从制造业PMI指数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非常缓慢。
我想对国际经济做一个总论。
1.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2.欧洲债务危机难以根治,美国亦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短期内解决掉这个问题。
3.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将持续。
4.全球经济、货币政策面临调整。
美国QE3可能性增加,甚至以变形的方式出来大家密切关注,欧洲已经停止加息,在这个月3日降低了0.25%的利率,由1.5%降到1.25%,这是宏观政策方向的转换。
从国内政策来看,CPI同比是逐步回落,但仍在高位,短期内不可能回到2%以下的让人放心的水平,这里面有通胀的因素。
经济增速是放缓的,三、四季度的GDP将连续下降。
PMI9月51.2,10月50.4,这个降幅比较大。
消费大体上保持平稳,在17%左右。
出口也是比较大的问题,9月份明显放缓,比8月份出口降了七个多百分点。
10月份也不是很好,11月份上半月的下降还是比较快。
投资还是比较强劲,在24.9%。
第三,货币政策的走势
我们研判货币政策走势的时候,要做一个基本判断。
我同意郑处长说的中国经济增长在2012年内在动力比较强,社会总需求整体上比较旺盛,但是国际环境非常复杂,而且国内经济变动也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密切观察。
政策背景是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增强的国际国内环境,明年的货币政策的挑战是比较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取向是这样的,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不变,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最近以来,一些中央领导在视察或者在参加会议的时候一再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我们的货币政策在2012年也是不会改变的。
货币信贷总量是会保持基本稳定,重点是优化结构,包括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包括“三农”、国家重点在建项目、创新型项目,还有保障性安居工程,信贷支持的重点应该是以上几个方面,在结构上会有一些调整。
具体来看,我做几个判断。
第一,明年的货币信贷调控一定会比今年松,比今年的情况有所好转,明年的股市也会比今年的好。
21.5%的存款准备金率明显过高,从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对经济负面的影响日益显现,我个人认为明年存款准备金率比较理想的水平应该是在15-17左右,不一定会降得非常快,但是像现在这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一定要降下来。
还有一点,贷款规模管制,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管制非常强烈,贷款规模的控制实际上是一种行政性非常强的一种管制手段,我认为这种监管的方式、这种调控的方式对银行的自主经营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资金的运作规律也是有违准备金率的规律。
另外,这种行政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可能控制了短期的风险,但是在中长期有可能会加剧这种风险。
因此,行政性很强的贷款规模管制也有所弱化,像中小银行,融资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可以取消金融管制,特别不要做月度的规模控制。
像一些金融股份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可以把由月度控制改为季度控制,在合适的时间再把这个控制取消掉,我相信应该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做的。
明年的货币政策还有汇率和利率的问题,我们的利率水平不应该降,现在今年以来的强力的调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供求结构上有区别,这里有很多表现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明年通货膨胀率仍然比较高的话,还在4个水平上的话,现在3.5的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偏低的,在放松存款准备金率降低的同时,我认为需要调整利率水平,利率水平要根据经济发展、通货膨胀过决定,如果明年在4或者更多的情况下,我觉得理想的利率应该在5%左右,利率调整的方式就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比如对存款的上限管制和分阶段的放松,这也是一个方式。
对于货币政策的明年判断大体上就是这些,如果大家有问题,我还可以回答几个问题。
谢谢大家。
齐建国:
下面进行第三位的报告,是中国银行业务监督管理委员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尹龙先生,他的题目是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创新与金融风险防范。
张所长刚才讲的形势和郑京平先生讲的我觉得观点是一致的,我简单概括一下,她认为2012年的物价应该在2011年的基础企稳缓慢下行,可能在坚持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适度的放松,涌现政策,比如像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做微调、下调,是这样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