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贮技术1要点.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6854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贮技术1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微贮技术1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微贮技术1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微贮技术1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微贮技术1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贮技术1要点.docx

《微贮技术1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贮技术1要点.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贮技术1要点.docx

微贮技术1要点

 

微贮技术(精华)

 

1秸杆微贮技术概述

   秸杆微贮技术就是在农作物秸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株,放入一定的容器(水泥池、土窖、缸、塑料袋等)中发酵或地面进行发酵,经过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杆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欢食用的粗饲料。

因为它是通过微生物使贮藏中的饲料进行发酵的,所以叫微贮技术,其饲料也称微贮饲料。

   微贮是利用微生物将秸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成为菌体蛋白的方法,要利用微生物降解秸杆纤维素的关键是要筛选出适当的菌种,并能控制其发酵过程。

如根据对能将木屑发酵为动物饲料的微生物特性的研究,分离出白色腐败真菌,能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可将高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原料消化畜最高提高到77%,也可将秸杆消化率提高到60%左右。

我国用龙纤87号菌制作发酵饲料,可使粗纤维降低21%,真蛋白提高6.6%。

还有报道,用嗜热性孢子丝菌发酵稻草,在45度下发酵20天,当达到PH值6时,能显著降低稻草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并能增加其粗蛋白的含量。

   要把纤维素类物质改造成饲料,必须增加糖分和蛋白质以及可消化的其它营养成分,因此,筛选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菌种是关键。

据有关资料介绍,下列几种菌种有发展潜力,①球毛壳霉菌在甘蔗渣中生长,只需要添加0.09%的硝酸钾,就能分解甘蔗渣并合成较丰富的菌种蛋白。

②用腐败真菌发酵切碎的麦秸5—6周后,消化率可提高2—3倍。

③一种叫牡蛎菇的真菌在麦秸上发酵36天,可降解木质素45%和纤维素55%,变成动物可消化的成分。

④多粘芽孢杆菌加毛壳霉菌混合发酵甜菜渣,可以降解纤维素45—50%。

⑤毛壳霉菌加球形芽孢杆菌混合发酵甘蔗渣可增加糖分62%。

⑥木霉菌加青霉菌混合处理甘蔗渣可增加蛋白质46%。

⑦短小芽孢杆菌加链霉菌属的链霉菌发酵甜菜渣,可降解纤维素70%。

⑧毛壳霉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可降解麦秸纤维54%。

⑨毛壳霉菌加链霉菌可以分解稻草纤维47%。

   另外,加拿大已从农家堆肥中分离得到一种能直接分解利用麦秸、稻草和玉米秸的真菌,可以把这些纤维素变成营养价值很高的饲料,其成分几乎可同大豆媲美。

用这种真菌生产出来的饲料,含蛋白质40%,淀粉和脂肪30%,木质素10%。

  在国内,主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有:

江西宜春高新技术专利产品开发中心开发的活力99生酵剂;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生化工程室的甜菜渣发酵技术,山东农业大学饲养教研室的担子菌发酵技术,山东莱阳农学院的“高等真菌优化麦秸饲料技术”,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所的“DJ农作物秸杆生物发酵饲料”,中国科协专利技术研究所的“秸杆高效生物蛋白饲料”,武汉高校科技术成果产业化研究中心的“高效能草杆生化饲料”,新疆乌鲁木齐海星农业科学技术应用推广服务站和深圳市联侨经济开发公司的海星牌秸杆发酵活干菌,以及山东的采禾秸杆生物饲料制作剂。

   为什么要把秸杆微贮技术引进饲料生产体系呢?

需要说明的是:

秸杆青贮和秸杆氨化是世界公认的秸杆加工的有效方法,但青贮季节性强,存在着与农争时的矛盾,目前,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这种矛盾十分尖锐。

秸杆氨化处理后的粗蛋白质可提高一倍左右,消化率可提高20%,在低精料饲养的情况下,4千克的氨化秸杆或节约1千克的精料,这无疑是一种秸杆处理的好方法,但氨源(尿素,液氨等)价格高,饲喂氨化秸杆效益增值部分被氨源涨价所抵消,秸杆氨化与农争肥的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秸杆微贮就比较有了现实的意义。

   由于微生物处理秸杆技术随着菌种、处理工艺的不同,效果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对秸杆“微贮”要边试验边总结经验。

迄今为止,无论是物理处理、化学处理还是生物理学处理后的秸杆都只能是用于反刍动物家畜的饲喂,而单胃动物(猪、禽等)基本上不能利用秸杆中的粗纤维成分。

        

2农作物秸秆种类与产量

一、农作物秸秆的种类

   所谓农业纤维素类物质,是指在各种农业生产活动中,在获取了农产品后所剩余下来的所有主要含纤维素的物质,它包括各种农作物的茎、根、叶、荚壳和藤蔓;各种野生牧草和水草;各类养殖业副产物的垫草等。

凡纤维素含量在20%以上的农副产物,才称之为农业纤维素类物质。

按这类物质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七类:

   ①禾本科作物秸秆,包括大麦秸秆、燕麦秸、小麦秸、黑麦秸、稻草、高梁秸、和玉米秸秆以及薯类藤蔓等;②豆类茎秆,包括黄豆秸、蚕豆秸秆、豌豆秸、豇豆秸秆、羽扇豆秸和花生藤蔓等;③亚热带植物副产品,包括甘蔗渣、西沙尔麻渣、香蕉秆和叶等;④果蔬类剩余物,包括柑橘渣、菠萝废弃物和蔬菜剩余茎叶等;⑤畜粪,包括各类畜禽粪便及其垫草;⑥作物副产物,包括各种麦类的糠麸,各种水稻的谷壳和米糠等;⑦油籽类副产物,包括豆粕、菜粕、棉籽饼粕和向日葵饼等。

因此,农作物纤维素类物质是农业副产物的总称,其中又以谷类作物的秸秆数量巨大,是农业纤维素类物质的主要部分。

二、农作物秸秆及其产量

  所谓农作物秸秆是指各类作物在获取了其主要农产品后所剩余下来的地上部分的茎叶或藤蔓,主要是上述的第①,②类的的农业纤维素类物质,即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秸秆。

在我国,属于禾本科作物秸秆的主要有:

小麦秸、稻草、玉米秸、高梁秸、荞麦秸、黍秸、谷草(粟秆)等;属于豆科作物秸秆的有:

黄豆秸、蚕豆秸、豌豆秸、花生藤等。

此外还有红薯、马铃薯和瓜类藤蔓等。

  农作物秸秆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物质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秸秆的产量为29亿多吨,其中小麦秸秆占21%,稻草占19%,大麦秸10%,玉米秸35%,黑麦秸2%,燕麦秸3%,谷草5%,高梁秸5%。

小麦秸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产量最为高,稻草以亚洲最多。

又据报道,全世界作物秸秆的总量为29.41亿吨,其中非洲为2.36亿吨,占8.02%;北美洲为8.19亿吨,占27.85%;南美洲为1.83亿吨,占6.22%;亚洲为11.14亿吨,占37.88%;欧洲4亿吨,占13.6%;大洋洲0.36亿吨,占1.22%;其他地区1.53亿吨,占5.2%。

所有的这些秸秆资源能供给16.74亿个羊单位(50千克活重)的维持需要。

由此可见,秸秆饲料对发展草食家畜的重大意义。

  我国的农作物秸杆的年产量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但一般可以用作物种植面积及其产量推算出来,一般说来,多数谷物,其秸秆与籽料产量比为1︰1,玉米秸秆为1.2︰1,而高梁秆、谷草为2︰1。

我国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45亿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占76%,年产粮食4亿吨左右,因此可以推算出我国年产秸秆5亿吨左右(来自《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89),另据报道,我国农作物秸秆年总产量达7亿多吨,其中稻草2.3亿吨,玉米秸2.2亿吨,豆类和秋杂粮作物秸秆1亿吨(成广仁1991),上述秸秆依其产量由多到少,其顺序为:

稻草、小麦秸、玉米秸、薯类和其他杂粮秸茎藤蔓、大豆秆、谷草、高梁秸。

又据郭庭双(1996)报道,我国每年生产的秸秆数量为5.5—6亿吨。

见下表:

   表一:

我国1993年的粮食作物秸秆总量估计

作物种类

粮食产量(万吨)

主副产品比例

秸秆产量(万吨)

水稻

小麦

玉米

大豆

薯类

其他杂粮

合计

17770.2

10639.0

10270.4

1530.7

3181.1

2257.4

45648.8

1︰1.0

1︰1.2

1︰1.3

1︰1.6

1︰2.5

1︰1.6

17770.2

12766.8

13351.5

2449.1

7952.7

3611.8

57902.1

 由此可见,稻草,小麦秸和玉米秸是我国三大作物秸秆,年总产量为43888.5万吨,占所有秸秆总量的75.8%,因此,我们也将主要讨论这三大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和调制技术。

   3农作物秸秆的应用现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农作物秸秆中有66%直接还田或作为生活能源而被烧掉了,19%作为房屋建筑材料或蔬菜生产覆盖材料等,仅12%作为了家畜的饲料,另有3%左右作为手工艺的原料。

   我国约有70%的秸秆作为生活能源的燃烧料后还田,或就地焚烧还田,或直接翻入土壤层中还田,仅有20%左右作为家畜的饲料,另有2%作为纸桨材料及建筑材料和手工艺材料,与国外的利用方式基本一致。

   一般说来,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各式各样,但基本上可以分为饲料用和非饲料用两种,饲料利用又可分为直接饲料化利用,和间接饲料化利用。

而非饲料利用则根据其生产的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

稻草,其饲料化利用,一是直接作为饲草或经处理后与其他饲料一同添补饲喂草食家畜;二是间接饲料化利用,即将稻草作为生长单细胞蛋白质的基质料发酵后作为畜禽的饲料。

稻草的非饲料化利用包括:

覆盖材料、畜禽栏的垫草、生活能源、蘑菇生产的基质料、生物产沼气料、蔬菜覆盖料,造纸材料、房屋建筑材料、编织材料等。

   在全国不少地区,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的堆积在田埂和路边,多数在田里付之一炬。

这种处理方法,不但浪费资源,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甚至引起火灾,有时还会对地面和空中交通造成影响,所以,一些地方这样的处理方法已成为一种公害。

   由此可见,在生产实践中,多数的作物秸秆并不作为家畜饲料而利用,而多是采用非饲料化利用的方式被利用。

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作物秸秆未被利用而被抛弃,即使有的有部分利用,也是用不正确的方法如作为燃料。

因此,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作物秸秆,是当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4农作物秸秆在草食家畜中的作用

一、农作物秸秆是农区发展草食家畜的主要饲料资源

   我国发展草食家畜,决不可象新西兰那样,依靠大草原,走草原畜牧业的道路,虽然我国有占国土面积40%的大草原4亿公顷,几乎是全国耕地面积的3倍,但由于近几十年的掠夺性使用(主要是滥垦过度放牧),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草原严重退化面积达0.73亿公顷,沙化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草地缺水面积达0.26亿公顷,草原鼠害面积达0.2亿公顷(肖德木1994),我国草地生产对现有牲畜已经不堪重负。

大量的事实表明,我国农区依靠农作物秸秆发展草食家畜,具有巨大的潜力。

   我国年产5亿吨的农作物秸秆,是北方草原每年打草量的50倍,以此作为草食家畜的主要饲料资源,再添加一定量的其他农副产品(如饼粕类,糠麸类),可以养活我国牛羊的2/3之多,生产出我国牛羊肉的3/4。

据调查表明:

我国农区平均每667平方米(一亩)耕地可以负担2个羊单位。

以此推算,全国一亿公顷耕地可以负担30亿个羊单位,即5亿头牛加5亿只羊(冀一伦等1990),但是,作物秸秆的饲料化利用还很不够,经青贮、氨化后作为草食家畜的饲料仅占2%,个别先进地区(如河南省的周口地区)也只占到12%,有待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

二、国外经验的启迪

   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草食家畜饲料,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这已被国外许多成功经验所证实。

印度是一个国情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国家,人口差不多是我国的3/4,而粮食产量(1.82亿吨)还不到我国的一半,但是印度的牛的饲养量是我国的3倍,牛奶产量是我国的12倍,而饲养的猪只有我国的1/35,鸡只有我国的1/11。

这说明印度饲养猪鸡少,而饲养的牛羊草食家畜却很多,是一个典型的“节粮型”的畜牧业结构。

由于这样的一个结构,印度比我国少养了3.4亿头猪,20亿只禽,每年少消耗1.2亿吨粮食(郭庭双1991),但人均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却与我国相差无几(印度人均奶消费量比我国高出十几倍)。

于是有人把这叫做印度模式,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三、秸秆过腹还田好处多

   利用农作物秸秆饲养草食家畜,再用畜粪还田,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秸秆喂畜,可以节约大量的饲料,缓和“人畜争粮”和“猪牛争料”的矛盾,如果每年青贮饲料6000万吨(折成风干秸秆为1500万吨),氨化秸秆3000万吨,即每年可以节约饲料粮2000多万吨。

如果草食家畜发展了,就可以象印度一样少养猪鸡。

我国养猪近5亿头/年,如果少养1亿头猪,按每头猪耗料250千克计,每年可节约饲料粮2500万吨。

我国养禽35亿只之多,如果少养一亿只禽,按每只禽每天消耗50克计,年可节约饲料粮180多万吨,其次,秸秆过腹还田,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

   河南周口地区198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8%,由于大量养牛,农家脂从1980年的61亿千克,增加到1990年的184亿千克,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为1.19%,提高了10%。

又如,河北无极县大力发展秸秆养牛,1990年出栏牛35700头,每年过腹还田的农家肥达到29万吨,相当于碳酸氢氨4350吨,磷肥1921吨,钾肥1370吨。

五年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15%,每亩农田施用化肥量仅15千克,不足全国平均用量的1/4,走出了农业良性循环的路子。

    其三,秸秆过腹还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许多地方把作物秸秆在田间白白烧掉,或在家里作为生活能源烧掉,田间焚烧,不仅损失了秸秆中的全部能量和氮素,而且烟雾弥漫,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平衡;作燃料使用,不仅秸秆氮素利用率为0,而且能量利用率最高也只有10%,是一大浪费;如果尽量使秸秆过腹还田,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这种人为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其四,秸秆养畜,有利于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

目前我国的肉类构成中,猪肉占总产量的76.8%(为世界猪肉产量的34%),而牛羊肉仅占10%,发展草食家畜,调整人们的膳食结构,实在是迫在眉睫。

   其五,发展秸秆养牛羊,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许多地方的实践经验证明,农民要致富,大力发展畜牧业并带动加工业的发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据调查,河南周口地区农民养牛一头平均赚500-600元,山东禹城市近五年来共氨化,青贮,微贮秸秆110万吨,直接经济效益7742万元,出栏牛30.3万头,直接经济效益24300万元,人均畜牧业收入达到500元,难怪当地群众流传“养上两头牛,花钱不用愁;养上十头牛,一年一栋楼”的说法。

5我国秸秆养畜的进展与成效

   我国农业部自1992年起,就在全国开展秸秆养畜示范工程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到1996年,已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三大肉牛养殖带,十二个示范大区,208个国家级的养畜示范县,对我国肉牛羊饲养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7年统计,我国牛,羊存栏分别达到了1.16亿头和3.04亿头,羊的存栏数居世界首位,牛居第三位,1992—1995年期间,我国的肉牛产量平均年递增27.7%,肉牛产量的世界排名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第十二位跃进到第二位。

1995年牛肉产量达到415万吨,是“八五”计划指标的2.8倍。

羊肉的生产年增加率由1993年的9.9%上升到1994年的17%,再上升到1995年的22%。

5年来,国家在秸秆养畜示范工程中仅投入1.4亿元,而1996年经济效益就达到了386亿元。

1992—1996年全国共青贮微贮秸秆3.31亿吨,氨化秸秆8619万吨,节约粮食7677万吨,即每年可节约金额为184亿元。

6农作物秸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多数农户一般以种植水稻、小麦、或玉米为主等作物,饲养牛、羊、鸡、猪等畜禽,辅以小块土地的蔬菜生产,这是一种典型的综合式农业生态系统。

在这一体系中,把不同的性质的生产子体系连在一起进行生产活动,生产者既进行种植生产也进行养殖,还进行将多种农业副产品和农作物秸秆为畜禽所利用或通过微生物等所利用再转化为更有价值的农畜产品的其他生产活动。

简单地说,这是一种种植-养畜禽-农业副产物利用的生产体系。

其组成和相互关系如下图:

 

 

 

 

 

 

 

 

 

 

由图可知,在这一体系中,生产者、作物、畜禽、纤维素类物质和土地等因素紧密连在一起。

土地地基础,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依赖于土地而生存的相互依存和促进的两个子生产体系,它们通过纤维素类物质(肥料、饲料)而联系在一起,并制约着整个农业生产体系的发展水平。

整个体系的生产效率通过市场来表现出来,市场又对整个体系的生产起反馈性的刺激作用,而人类是整个生产体系中的主宰者。

 

7农作物秸秆的化学成分

一、秸秆的一般化学成分

   农作物秸秆是由大量的有机物和少量的无机物及水所组成的,其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类的碳水化合物,此外还有少量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

碳水化合物又由纤维素类物质和可溶性糖类组成。

纤维素类物质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在常规分析中,纤维素类物质用粗纤维表示;可溶性糖类用无氮浸出物表示,泛指不包括粗纤维的碳水化合物,一般不再进行化学分析测定,而是根据秸秆中其他养分的含量进行计算得出即:

   无氮浸出物含量%=100%-(水%+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

   秸秆中的无机盐用粗灰份来表示,由硅酸盐和其他少量微量元素组成,含量大约为6%,但稻草中的硅酸盐含量较高达到12%以上。

农作物成熟以后,其秸秆中的维生素差不多全被破坏,因此秸秆中很少含有维生素。

秸秆饲料的化学组成,见下图:

 

 

 

 

二、秸秆中的纤维素类物质的组成

   作物秸秆中由许多植物细胞组成,所有的秸秆细胞可以分为细胞内容物和细胞壁两部分。

秸秆用中性洗涤剂消化(煮沸一小时),细胞内容物溶于中性洗涤剂中,不溶的就是细胞壁。

细胞壁是纤维素多聚物。

经中性洗涤剂消化而得的纤维叫中性洗涤纤维。

随后将中性洗涤纤维用酸性洗涤剂消化,能溶于酸的叫酸性洗涤可溶物,不溶的物质叫酸性洗涤纤维。

能溶于酸的物质大部分是半纤维素和细胞壁含氮物质。

不溶于酸的酸性洗涤纤维,又分为纯纤维素和酸性洗涤木质素,木质素经灼烧成灰分,灰分是由各种无机盐组成的。

见下图:

 

 

  

    由此可知:

中性洗涤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二氧化硅,角质蛋白,蜡质和木质化含氮物等,一般说来,蜡质和木质化含氮物很微量,可以不计。

三、秸秆主要组成成分的化学特性与作用。

1、纤维素  纤维素是植物中最丰富的物质,又是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在作物秸秆中的含量达40—50%。

纤维素分子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经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吡喃葡萄糖单位组成。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微纤维组成的结晶形状存在。

化学性能稳定,不溶于稀酸。

在高温、高压和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成为葡萄糖。

在家畜消化道中共生的微生物能分泌水解纤维素的酶,可将纤维素分解成为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被家畜吸收利用。

2、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是戊糖、己糖和多糖醛酸及其甲酯的缩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戊聚糖。

一般不溶于热水,而溶于稀酸。

半纤维素在秸秆的木质素部分含量很高,植物木质部分的半纤维素主要是木聚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缩合物,其比例是6--12︰1。

   小麦秸秆中半纤维素主要是糖醛酸、阿拉伯糖和木糖缩合体,其比例为1︰1︰23。

玉米轴里的半纤维素是5.1%的葡萄糖醛酸和94.8%的木糖的缩合物。

豆科植物(苜蓿)则几乎都是单纯的半乳糖缩合体。

半纤维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一是起支架和骨干作用,二是起贮存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在家畜消化道中,只有共生的微生物分泌的酶才能水解半纤维素,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乙酸、丙酸和丁酸等低级挥发性脂肪酸。

反刍动物对半纤维素的消化率一般为60—80%。

3、木质素   木质素是一类酚酸多聚体混合物,它是由苯丙烷及其衍生物为基本单位构成的高分子芳香醇,一般不能被家畜所利用,它常常与半纤维素,纤维素镶嵌在一起,极不容易分开。

在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有香豆醇、松柏醇和芥子醇三个重要先体。

在缩合物中其相应的结构成分为羟基苯、邻甲氧苯基和丁香。

   由于木质素的存在,不仅影响微生物酵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而且也影响消化道中的酶对饲料中其他有机物的消化作用,使饲料有机物消化率降低。

据报道,饲料中的木质素每增加1%,反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则下降0.8%。

   植物中木质素的功能是,在细胞壁中与其他成分一起形成复杂结构,防止微生物的侵袭;在细胞之间作为一种粘合剂起支架的作用;还可以缓和水通过细胞壁向内渗透。

4、粗蛋白   作物秸秆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很低,且变化很大,据报道:

稻草、麦秸、和玉米秆的粗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

5.1%、4.4%、9.3%,变化范围分别为:

3.4—5.9%、3.8—5.0%、8.8—9.8%。

燕麦麦秸平均为2.4%,高梁秸为3.4%。

又据我国《奶牛饲养标准和典型日粮配方》:

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玉米秸为7.7%,燕麦为7.5%,粟秸为5%,小麦秸为4.7%,稻草为3.9%。

粗蛋白主要分布在秸秆的细胞壁中,故其消化率一般也较低。

5、低分子碳水化合物  禾本科作物秸秆中含有少量的低分子碳水化合物,不同种类的作物含量不同。

如冬小麦秸秆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的含量分别为:

2.6,1.2,0.4,1.5和1.3克/千克干物质;春小麦秸秆则分别为:

2.5,1.8,4.4,2.1和1.8克/千克干物质;大麦秸秆为:

1.9,2.1,0.8,1.2和1.4克/千克干物质;这些低分子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均很高,几乎为100%。

6、无机盐  秸秆中无机盐含量都很低,而且明显缺乏钴、铜、硫、钠、硒、和碘等元素。

由于稻草细胞壁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很高,严重影响瘤胃中多糖类物质的降解。

有关秸秆中无机盐含量的研究资料很少,较为全面的是美国—加拿大《饲料成分表》1984。

8秸秆微贮饲料的饲喂与应用效果

一、微贮饲料的饲喂方法

   家畜喂微贮料时,可与其他饲草和精料搭配,要本着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喂量的原则饲喂。

一般每天喂量为:

牛喂15—20千克,马、驴、骡5—10千克,羊1—3千克。

   喂家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日粮中食盐的添加量,因为在微贮料中已添加了食盐,每千克微贮麦稻秸中含盐量为约4.7克。

每千克微贮干玉米秸中约含盐4.1克。

应根据每日喂微贮料的量,计算出其中食盐的含量,并在日粮中的应添中食盐的量中,把这部分扣除。

二、微贮饲料的应用效果

  据贾万富(1995)报道:

为了严格证实秸秆微贮这项科技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扩大应用。

农业部委托北京农业工程大学非常规饲料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在河北省玉田县津玉养殖场,进行了微贮秸秆和氨化秸秆饲养肉牛的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如下:

表一、不同处理方法的秸秆营养成分分析

 

粗蛋白

粗纤维

灰分

NDF

ADF

ADL

PH

麦秸

氨化麦秸

微贮麦秸

2.75

6.55

3.74

42.46

37.49

37.21

7.86

11.33

11.89

78.08

69.17

69.61

51.27

51.29

49.57

19.68

14.46

16.43

6.6

7.3

6.2

 秸秆经处理后,粗蛋白增加,其中氨化秸秆处理提高138%,微贮秸秆处理提高36%,但是,氨化处理增加的是非蛋白氮,微贮秸秆处理增加的是菌体蛋白,利用效率是不同的。

秸秆经处理后纤维素被部分分解,尤其是木质素含量明显下降,氨化处理和微贮处理分别降低26.5%和16.5%。

表二、各对比组喂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头,千克

组别

牛数

日期

干物质消耗量

每头每日平均

麦秸

氨化麦秸

微贮麦秸

14

14

14

94.11.17—95.1.15

94.11.17—95.1.15

94.11.17—95.1.15

3494.5

3931.2

4158

4.16

4.68

4.95

 在精饲料相同的条件下,氨化组秸秆采食量比麦秸组高12.5%,微贮组比麦秸组高19%。

表三、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