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6529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

《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

教育心理学答案

专项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6-1011-1516-2021-25

26-3031-3536-4041-4546-50

51-5556-6061-6566-7071-75

76-8081-8586-9091-9596-100

二、多项选择题 

1.      2.3.    4.   5. 

6.7.8.9.10.

11.12.13.14.15.

16.17.18.19.20.

21.22.23.24.25.

26.27.28.29.30.

31.32.33.34.35.

三、填空题

1.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2.依从认同内化

3.学与教

4.迁移

5.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6.强化

7.自我效能感

8.定项性与顺序性个别差异性

9.准备律

10.转化和评价

11.学习策略

12.对教师的期望

13.道德情感

14.创造性

15.问题解决

16.发现教学

17.过度学习

18.品德

19.教学目标

20.同伴

四、名词解释

1.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2.是指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

3.是一种有意义学习方式,它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规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辨别分析,发现本质属性。

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积极的思维过程来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4.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

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5.是指以文字形式详细记录学生成长情况的档案袋。

其特点是:

它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应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

6.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

 

7.当个人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会感到压力,这时人们往往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而“随大流”。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叫做从众。

 

8.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也可以说,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

 

9.定势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10.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11.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2.元认知策略是关于认知的认识。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率先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以及自身各种认识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

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两部分。

13.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4.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行为。

15.人本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它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个人对学习的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和个性等方面;学习不单是对认知领域产生影响,而且对行为、态度和情感等多方面发生作用。

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代表人物为罗杰斯。

16.指教师对与自己的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的期待。

17.个体生来就具有的由生理特征特别是神经结构和机能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常说的性情、脾气。

18.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19.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到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20.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研究小学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包括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以及教育者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对小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各种心理规律。

21.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成倾向。

22.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略。

规则的发现学习:

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23.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24.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25.(又称心智技能)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五、简答题

1.

(1)掌握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指导学生的心理保健。

(3)掌握心理学原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2.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3.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提高复习自觉性。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①及时复习②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

(3)得习方法多样化,要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4)采用记忆术,提高记忆效果。

4.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一般性、独特性、社会性、生物性等特征。

5.

(1)生物因素(物质基础)

(2)环境因素(决定作用)(3)实践活动(4)自我教育。

6.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1)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

(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3)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

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气质是附属。

7.

(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

(2)能力发展的类型差异(3)早晚差异(4)性别差异。

8.

(1)组织教学能力

(2)言语表达能力(3)了解学生的能力(4)独立创造能力(5)实际操作能力(6)适应新情境。

9.

(1)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科学使用各种标记方法(正确利用机械识记、必须重视无意识记、合理安排识记材料(4)合理组织复习。

10.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相应发展危机,其成功而合理的解决有利于个体积极人格的形成。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3)勤奋感对自卑感;

(4)主动感对内疚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1.

(1)主观条件:

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认知结构。

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学习的倾向性。

学习者的主动活动。

(2)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12.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13.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多样化。

(4)划线。

14.

(1)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

(2)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3)合理组织复习。

(4)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

15.

(1)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学习者获得的新的思想和概念是建立在他们以往的知识和现有的基础之上;

(2)学习者选择转变信息、建构假说和做出的决定(产生的结果)依赖于认知的建构;

(3)教师应尝试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原理、探索事物;

(4)通过认知建构,形成经验和产生其意义;

(5)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对话;

(6)教师职能不仅局限知识的传递,而是把知识信息以学生能够理解的适当的方式转化给他们;

(7)课程的组织是一种螺旋式的方式,以便学生能用已学过的知识建构新的体系。

16.

(1)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纪律问题;

(2)有针对性地引导解决;

(3)善于奖励,不要迷信惩罚;

(4)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工作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假手于家长。

17.

(1)利用教材呈现技术,提高教材可懂度;

(2)设计教学活动,促进知识的理解;

(3)指导复习,促进知识的巩固。

18.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而得到训练的官能又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因为内容易忘记,其作用是暂时的,但形式是永久的。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由于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所以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

19.

(1)特征:

直接性,强烈的交互性,情感性。

(2)教学功能:

第一,它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提,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第二,它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第三,它对学生人格发展起着主要的制约作用;第四,它是师生进行一切交往活动而满足情感需要的一个前提;最后,它还是影响校风的重要因素。

20.

(1)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智力类型上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智力的差异也表现为有些人早熟,有些人晚成;智力由于性别差异也有所不同,但无高低之分。

(2)心理学家大量研究证明:

男生的成绩偏于优秀和差两端,女孩成绩以中等居多。

就平均成绩来看,男女没有明显差异。

女性嗅觉灵敏,在声音定位、色彩辨别方面优于男性,男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较强。

女性叙述事情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长于形象思维,擅长文学、艺术、语言、医学、史地等学科;男生思维具有广泛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特点,长于抽象思维,擅长数学、物理、哲学、天文等学科。

21.

(1)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在班级群体中由于和老师、同学的接触和交往,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体验到了人际交往的原则,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巧;

(2)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人的自我概念的获得是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和将他人的看法内化两种方法实现的,学生在班级中通过这样的途径实现自我概念的发展;

(3)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班级气氛和谐,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反之则不能。

22.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分类:

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分为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水平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分为自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

23.

(1)学习内容是固定的教材内容;

(2)学习的规则一般以命题的方式,或以上下文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的;

(3)学习的任务就是接受规则的意义;

(4)学习的过程就是将新的规则命题整合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信息内化,与原有的观念融为一体储存,以便用的时候提取;

(5)从发生的角度讲,接受学习在发现学习之后,规则发现学习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规则的接受学习则能扩大和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

所以在小学阶段,以学习知识为主,规则的接受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方式。

24.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的核心是:

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知结构,即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

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

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因此,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

25.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即先学习符号本身的代表意义,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

六、论述题

1.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

2.班级纪律不良的原因:

从班级纪律类型看,学生自我促成的纪律尚未形成;从课堂规模来看,可能班级规模过大、学生座位分配不适当;从学生个体来看,可能存在有问题行为的学生。

解决的办法:

适当控制班级规模,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促成班级纪律的内化和学生自律,正确对待和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协调班级中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3.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工作,对于教师来说独立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轻视。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撰定教案时,需要创造性的劳动,时间的变迁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各种变化教师需要设计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案,确定新的教育,教学目标在教育改革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光焕发,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也要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随着科技进步的影响。

教师要随时观察科技发展动态,了解新知识的信息,掌握新的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加强学习,努力创造,教师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用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创新这些都属于教师的创造性的劳动。

4.早期教育不等于及早对儿童进行正视,系统的学科知识教育对学前儿童进行正确的早期教育,主要是发展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提高认识兴趣,培养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情绪和行为,早期教育应以游戏为主,包括音乐、美工、讲故事,参加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劳动等,寓教于乐,到了学前中晚期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读、写、算教学,既不剥夺儿童和玩乐时间,泯灭其活泼好动的天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味和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5.正视心理冲突的大量存在后,重要的是要善于调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教师在学习探求中用各种有益的知识信息,观念武装自己。

充实提高自勉自慰,就会对不切实际的特质欲望和烦恼人心的庸欲是非形成一种超脱的态度。

(2)期望适度不断成功。

目标是教师主客观适应的焦点,所以教师调适角色冲突,提高角色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控制目标教师经过刻苦努力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自信心就会增强角色适应能力也随之提高。

(3)在艰苦工作中,广大教师能保持乐观坚定的精神状态。

重要原因是之一是教师情系学生。

充满师爱,师爱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维系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4)教师要减少人际冲突。

首先要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乐交善处。

开朗豁达。

容人之短。

6.理解知识主要是通过思维实现的要促进知识的理解。

(1)要运用启发式教学能给学生创设问题材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快问题的愿望。

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2)通过直观教学提供感性材料。

中小学在教学过程中。

常用直观法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和正确的感性材料。

(3)提供变式,通过比较形成科学概念(4)任何一门知识都是严密的体系。

通过知识的系统化和具体化,使学生有加深对知识结构和理解。

(5)理解知识必强在已有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根据学生的特点有区别地进行指导。

7.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产生积极的形象,即起促进作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方法很多如:

(1)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知识的"骨干"是联系支持,技能的中心。

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越多就越能产生学习正迁移。

从而顺利的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2)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由于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学习正迁移的又一重要因素。

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容易发现新旧知识技能间关系,这样就有利于新旧知识技能间的正迁移。

(3)在教学中必须提供应用知识,技能的机会,促使学生灵活应用技能等。

以上都是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有效方法。

8.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的学习活动,课堂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其活动的效果。

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要有一定的策略。

第一、做好听课准备工作,它直接影响听课的的效果。

听课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准备,学生听课过程中要记录相关的内容,准备好上课的课本、笔记本,以及其他学习方面的用具

(2)生理准备。

上课要靠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学生要调节好自己的胜利状态、使大脑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上(3)心理准备。

为提高听课效果,必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饱满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学习意志(4)知识准备主要通过预习来进行,预习有助于扫除听课中的支持障碍、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

第二集中注意。

从学生角度听课时要集中注意

(1)要寄希望于课堂

(2)积极进行思考(3)养成注意习惯(4)听课要有针对性(5)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6)正确处理和记笔记的关系。

第三最重要的内容是弄清教师讲课的思路。

第四为提高听课效率听课时还要把握课程特点和教师的特点。

9.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自我监控的策略。

如:

第一、学习活动前做好计划,对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去学习以及学习时间安排等,进行计划。

对学习活动做好各种具体准备,调节好精力与情绪。

第二掌握好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

要清楚学习目标。

对象与学习任务。

选择并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听讲时弄清老师的讲课思路。

采取理解记忆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控制自己去执行学业习计划。

排除干扰。

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第三,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

学习活动之后要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

反馈与评价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学习应采取补求个性的措施。

学习活动后要总结自己或借鉴书本上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不断提炼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10.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就是要使学生能够调控自己的行动,以道德意志去克服内外干扰为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通过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来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使学生懂得道德意志的意义。

进一步增强意志锻炼的愿望和进行意志锻炼的决心和信心。

(2)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道德意志锻炼,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制力。

可有意创设一些困难情境。

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条件。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意志行动进行自我评价。

增强道德意志锻炼和自控能力。

(3)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有差异的意志品质不同训练的策略也不同针对不同的意志品质。

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锻炼他们道德意志的自制力和沉着、耐心的意志品质。

只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锻炼道德意志的良好效果。

11.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是学生品德不良的行为。

通过对学生不良品德心理分析。

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在有利的条件下不良品德是可以转变的在教育过程中。

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应采取如下教育措施:

(1)提高道德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通过道德教育和自身实践、提高道德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2)消除疑惧心理,培养师生感情。

为了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教师要首先从感化入手。

要关心,亲近和开导他们的满腔的热情。

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真诚、相信教师的善意,把老师看做知心人。

用感人的事例启发他们,使其觉醒过来,接受教育。

力求上进。

12.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大量研究证明儿童。

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了。

儿童能进行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

具体有如下特点:

(1)小学儿童由于独立性有限,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

(2)由于知识经历的增加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3)小学儿童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

(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

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由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5)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13.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所以小学生的形象。

抽象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1)小学生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是一个渐进。

复杂的过程不是立刻实现的在思维过程中,不随意成分逐步减少,而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的成分却日益增加。

(2)小学生思维结构逐渐趋向完善,一般来讲小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思维的基本形式有经验的小学教师在给。

(3)四年级教学中,就渗透形式逻辑的思想。

引导学生从事归纳、演绎、类比和对比推理等逻辑思维思想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顺向发展到逆向再发展到顺向反复进行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掌握各种概念系统,运算系统和知识系统形成日益发展的完整的思维结构。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规则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师在算术和语文教学中,逐步地有意识地渗透逻辑规则的思想这对小学生正确思维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4.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因而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特点如下:

(1)游戏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可以用虚构的操作去代替,实际的操作。

用假想的物品去代替现实物品。

而行为内容仍保持不变。

幼儿期他们已能较成熟练地做各种动作。

思维和语言正在发展。

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兴趣、渴望参加成人的一些活动。

(2)游戏促进了幼儿心理的发展起着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手段。

能促进其智力发展在游戏时幼儿的各种感官都要参与。

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

游戏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

又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幼儿优良的个性品质、游戏可以丰富和深化幼儿情感又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

总之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它对幼儿整个身心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15.心理教育课的原则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心理教育课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知行并重原则,心理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而是实际应用课如:

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理解力不够高。

所以,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重点应放在行为的塑造上。

(2)学生主体原则根据心理教育课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教师的有意安排,学生的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的过程。

这一特殊性决定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3)点面结合的原则,心理教育课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都得以最大可能性发展是心理教育课的目的。

(4)协同教学的原则。

(5)师生和谐的原则。

在教学中,师生双方应建立一种尊重、理解和真诚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