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片水资源公报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5750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4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度.docx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河片水资源公报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度.docx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度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

HUAIRIVERWATERRESOURCESBULLETIN

2001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二○○二年九月

 

目录

综述…………………………………………………………3一、水资源量………………………………………………4

(一)降水量

(二)地表水资源量

(三)地下水资源量

(四)水资源总量

(五)入海、入江及引江、引黄水量

二、蓄水动态………………………………………………8

(一)大中型水库(湖泊)蓄水动态

(二)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三、供用水量………………………………………………10

(一)供水量

(二)用水量

(三)用水消耗量

(四)主要城市供用水情况

四、水资源利用简析………………………………………14

(一)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

(二)用水指标

(三)流域水量平衡分析

五、水质概况………………………………………………16

(一)河流水质

(二)水库水质

(三)废污水排放量

(四)城镇入河排污量

六、重要水事………………………………………………18

综述

淮河片包括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总面积约33万km2。

其中淮河流域面积约27万km2,地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40个市(地)172个县(市)。

在本公报水资源分析计算中,将淮河流域划分为王家坝以上、王蚌区间、蚌洪区间、淮河下游区、南四湖区、沂沭河水系6个水资源二级区(见淮河片水资源分区图)。

山东半岛面积约6万km2,全部在山东省境内,涉及9个市31个县(市)。

2001年淮河片平均降水深641mm,折合降水总量2111亿m3,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2成多。

其中,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深637mm,折合降水总量1699亿m3,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近3成,属干旱年份;山东半岛2001年平均降水深660mm,折合降水总量412亿m3,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基本持平,属平水年份。

2001年全片地表水资源量375亿m3,水资源总量592亿m3。

其中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289亿m3,水资源总量483亿m3。

全片入海总水量268亿m3,入江水量31亿m3。

经对253座大中型水库(含洪泽湖等大型湖泊)统计,2001年末蓄水总量89亿m3,比上年末减少69亿m3。

其中大型水库(含湖泊)54座,蓄水总量73亿m3,比上年末减少64亿m3。

2001年淮河片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624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占50.8%,地下水占31.3%,引江水占12.8%,引黄水占4.7%,污水回用及海水淡化利用占0.4%。

全片总用水量624亿m3,其中农业用水占73.2%,工业用水占15.7%,生活用水占11.1%。

全片用水消耗量393亿m3,占总用水量的63.0%。

人均年用水量309m3,农田灌溉(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310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用水量为174m3。

2001年淮河片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矿坑排水)为56亿t,其中淮河流域46亿t。

根据监测,淮河流域县城以上入河COD污染物总量107万t。

对淮河流域9217km河长进行全年期(平均值)水质评价结果,Ⅰ、Ⅱ、Ⅲ类水河长占30.1%;对山东半岛1456km河长全年期(平均值)水质评价,Ⅰ、Ⅱ、Ⅲ类水河长只占6.4%,受污染的河长(水质劣于Ⅲ类水)占93.6%,污染十分严重。

一、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2001年淮河片年降水量变幅为400~1000mm。

800mm以上的降水带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史灌河、淠河、洪汝河上游和沂沭河水系;1000mm以上的高值区分别位于大别山区响洪甸、佛子岭水库一带,流域东南角的江苏如东县,沂蒙山区沂河源头附近,以及山东半岛的小沽河上游和青岛崂山附近;北部沿黄地带较小,为400~500mm;其它地区一般在600mm左右。

2001年淮河片平均降水深641.4mm,折合降水总量2111.20亿m3,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少23.6%,比上年偏少31.5%。

其中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深637.0mm,折合降水总量1698.82亿m3,比常年偏少27.4%,比上年偏少38.1%,属干旱年份。

淮河流域中,河南省平均降水深569.7mm,比常年偏少32.6%;安徽省平均降水深619.1mm,比常年偏少34.6%;江

图2降水量年际变化。

苏省平均降水深754.9mm,比常年偏少20.1%;山东省平均降水深633.5mm,比常年偏少14.4%;湖北省平均降水深514.4mm,比常年

偏少54.8%,山东半岛年平均降水深660.0mm,折合降水总量412.39亿m3,比常年偏少3%,较上一年增加22.5%,属正常年份。

淮河片各分区2001年降水深与2000年及常年比较见图2;2001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见图3。

(二)地表水资源量

淮河片2001年天然年径流深113.9mm,径流量374.96亿m3,较常年减少45.2%,较上年减少57.3%。

其中淮河流域天然年径流深108.2mm,年径流量288.61亿m3,较常年少50.4%,较上一年减少65.2%。

山东半岛天然年径流深138.2mm,年径流量86.35亿m3,较常年减少15.3%,较上一年增加79.1%。

从各分区年径流深分布看,淮河流域蚌洪区间径流深59.9mm为最小,沂沭河水系214.6mm为最大;山东半岛大于淮河流域。

淮河片各分区2001年地表水资源量与2000年及常年比较见图4。

图4地表水资源量(年径流深)年际变化

(三)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由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一般采用排泄量法计算,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侧向流出量、河谷地带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和山前侧向流入量。

在确定某区域地下水资源量时,需扣除山丘区和平原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

2001年淮河片地下水资源量为313.86亿m3,较上一年减少37%。

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36.44亿m3。

淮河流域2001年地下水资源量为264.68亿m3,较上一年减少42.2%。

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16.53亿m3。

山东半岛2001年地下水资源量为49.18亿m3,较上一年增加21.4%。

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9.91亿m3,

淮河片各分区2001年地下水资源量与2000年比较见图5。

图5地下水资源量年际变化

(四)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由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计算方法是地表水资源量加上地下水资源量再扣除重复计算量。

2001年淮河片水资源总量为592.08亿m3,较上年减少了52%。

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产水系数)28.0%;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产水模数)17.99万m3。

淮河流域2001年水资源总量为482.96亿m3,较上年减少58.5%。

产水系数0.28;产水模数18.11万m3。

山东半岛2001年水资源总量为109.12亿m3,较上一年增加58.8%。

产水系数0.26;产水模数18.11万m3。

淮河片各分区及淮河流域各省2001年水资源总量计算结果见表1。

 

表12001年淮河片水资源量单位:

亿m3

流域分区

降水量

地表水

资源量

地下水

资源量

重复

计算量

水资源

总量

淮河流域

1698.82

288.61

264.68

70.34

482.96

其中河南省

501.10

72.88

74.23

19.35

127.77

安徽省

412.51

76.31

67.78

14.50

129.59

江苏省

476.84

75.01

72.31

15.83

131.49

山东省

301.40

63.18

49.94

20.24

92.88

湖北省

6.97

1.23

0.42

0.42

1.23

山东半岛

412.40

86.35

49.18

26.41

109.12

淮河片

2111.22

374.96

313.86

96.75

592.08

(五)入海、入江及引江、引黄水量

2001年淮河片入海、入江总水量298.5亿m3,比上年减少50.7%,其中入海水量267.9亿m3,入江30.6亿m3。

淮河水系入江水量30.6亿m3,入海水量130.3亿m3;沂沭泗水系入海水量96.0亿m3。

淮河流域入海入江水量共256.9亿m3,为上年的43.0%。

山东半岛入海水量41.6亿m3,是2000年的5.4倍。

2001年淮河片跨流域调入(引江、引黄)水量108.69亿m3,较上年增加9.3%,其中引江79.6亿m3,引黄29.09m3。

淮河流域从长江引水79.6亿m3,较上年增加11.9亿m3;从黄河引水15.9亿m3,较上年减少0.2亿m3。

淮河流域引黄水量中,河南省引黄6.2亿m3,较上年减少3.8亿m3,山东省引黄9.7亿m3,较上年增加3.6亿m3。

山东半岛从黄河引水量13.2亿m3,较上年减少2.5亿m3。

二、蓄水动态

(一)大中型水库(湖泊)蓄水动态

经对淮河流域36座大型水库(不包括洪泽湖等4座大型湖泊)和149座中型水库统计分析,2001年末蓄水总量为45.74亿m3,比上年末减少了36.6%。

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35.10亿m3,比上年末减少36.7%;中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10.64亿m3,比上年末减少36.3%。

洪泽湖当年末蓄水量8.42亿m3,与上年末相比锐減了45.66亿m3;骆马湖当年末蓄水量7.62亿m3,比上年末减少23.7%;南四湖上级湖当年末蓄水量4.75亿m3,比上年末减少28.0%,下级湖当年末蓄水量2.96亿m3,比上年末减少25.4%。

 

对山东半岛14座大型水库和50座中型水库统计分析,2001年末蓄水总量为19.36亿m3,比上年末增加了77.8%。

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14.21亿m3,比上年末增加90.5%;中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5.15亿m3,比上年末增加50.1%。

淮河片大中型水库(湖泊)2001年蓄水变化见图6。

 

(二)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淮河片2001年属干旱年份,除山东半岛、南四湖水系部分地区外,地下水位均有所下降。

淮河片(江苏省未参与统计)2001年地下水位下降区面积109304km2,平均降幅1.62m;上升区面积6702km2,平均升幅2.15m。

其中淮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区面积105934km2,平均降幅1.62m;上升区面积1324km2,平均升幅1.85m。

2001年淮河片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总面积18127km2,比上年增加888.4km2。

其中浅层地下水漏斗面积13322km2,较上年增加2720km2。

淮河流域2001年浅层地下水漏斗面积8032km2,较上年增加2674km2。

其中河南省增加449km2,增幅达72%,山东省增加2229km2,增幅为47%,山东省中,单县漏斗面积增加了2033.7km2,几乎扩大一倍。

山东半岛2001年浅层地下水漏斗面积5290km2,较上年增加46km2,增幅0.9%。

山东半岛水资源较为贫乏,地下水多年不断超采,今年降水量较上年有所增加,浅层地下水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有3370km2的下降区,且漏斗面积有继续扩大趋势。

三、供用水量

(一)供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工程为用水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按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它水源(指污水处理回用和集雨工程供水量等)进行统计。

2001年淮河片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624.16亿m3,比2000年增加12.3%。

在供水构成中,当地地表水占50.8%,地下水31.3%,引江水12.8%,引黄水占4.7%。

淮河流域2001年总供水量536.80亿m3,比上年增加65.83亿m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390.49亿m3,占总供水量的72.7%,安徽、江苏两省地表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重较大,分别为82.2%和95.2%。

地下水源供水量145.24亿m3,占总供水量的27.1%,河南、山东两省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重较大,分别为60.2%和53.3%。

其它水源供水量(污水处理回用)0.86亿m3,占总供水量的0.2%。

在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占38.3%,引水工程供水量占28.4%,提水工程供水量占33.3%。

在地下水源供水量中,浅层水占79.7%,深层水占20.3%。

跨流域调入水量95.48亿m3:

江苏省引长江水79.6亿m3,河南、山东两省分别引黄河水6.22亿m3、9.67亿m3。

图7淮河流域供水比例图8山东半岛供水比例

山东半岛2001年总供水量87.36亿m3。

地表水源供水量35.49亿m3,占总供水量的40.6%,其中引黄河水13.21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50.11

亿m3,占总供水量的57.4%;其它水源(污水处理回用及海水淡化利用)供水量1.75亿m3,占总供水量的2.0%。

淮河片各分区及淮河流域各省2001年供水情况见表2;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供水组成分别见图7、图8。

(二)用水量

用水量按农田灌溉、林牧渔、国有及规模以上(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规模以下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六类用户进行统计。

农田灌溉用水包括水田、水浇地、菜田用水;林牧渔用水包括林果、草场灌溉及鱼塘补水;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而不包括工业企业内的重复利用量;城镇生活用水包括城市、县城、乡镇的居民用水和公共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包括村民用水和牲畜用水。

2001年淮河片总用水量624.16亿m3,其中农业用水(农田灌溉和林牧渔用水)占73.2%,工业用水占15.7%,生活用水(包括城镇生活和农村人畜用水。

下同)占11.1%。

图9淮河流域用水组成图10山东半岛用水组成

淮河流域2001年总用水量为536.80亿m3。

在用水构成中,农业用水398.41亿m3(农田灌溉占93.1%),占总用水量的74.2%;工业用水80.48亿m3,占总用水量的15.0%;生活用水57.90亿m3(城镇生活用水占39.8%),占总用水量的10.8%。

与上年比较,淮河流域农业用水增加较多,增加了61.4亿m3,造成淮河流域供水量及农业用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春、夏、秋连旱。

山东半岛2001年总用水量87.36亿m3,其中农业用水58.43亿m3(农田灌溉占90.5%),占总用水量的66.9%;工业用水17.41亿m3,占总用水量的19.9%;生活用水11.52亿m3(城镇生活用水占54%),占总用水量的12.9%。

淮河片各分区及淮河流域各省2001年用水情况见表2;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用水组成分别见图9、图10。

表22001年淮河片供用水量单位:

亿m3

流域分区

供水量

用水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它

总供水量

农业

工业

生活

总用水量

淮河流域

390.49

145.24

0.86

536.80

398.41

80.48

57.90

536.80

其中河南省

46.62

70.38

 

117.00

81.44

16.83

18.73

117.00

安徽省

93.75

20.10

 

114.06

77.42

27.00

9.64

114.06

江苏省

211.01

10.53

 

221.54

176.33

24.50

20.71

221.54

山东省

37.91

44.19

0.84

82.94

62.27

11.98

8.68

82.94

湖北省

1.20

0.04

0.02

1.26

0.96

0.17

0.14

1.27

山东半岛

35.49

50.11

1.75

87.36

58.43

17.41

11.52

87.36

淮河片

317.29

195.35

2.61

624.16

456.84

97.90

69.42

624.16

(三)用水消耗量

用水耗水量是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灌溉耗水量为毛用水量与回归水量(含下渗补给地下水)之差。

工业和城镇生活耗水量为取水量与废污水排放量之差。

耗水量主要包括农田灌溉耗水量、工业耗水量及生活耗水量。

2001年淮河片用水消耗量393.43亿m3,占总用水量的63%。

淮河流域2001年总耗水量339.16亿m3,占总用水量的63%。

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为269.18亿m3,耗水率73%;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耗水量为15.20亿m3,耗水率为25%;规模以下工业耗水量为5.71亿m3,耗水率为30%(江苏省规模以下工业耗水量计入规模以上工业耗水量中);城镇生活耗水量5.15亿m3,耗水率为22%;农村生活耗水量33.68亿m3,耗水率为97%;林牧渔耗水量10.23亿m3,耗水率为37%。

2001年山东半岛总耗水量54.27亿m3,占总用水量的62%。

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38.52亿m3,耗水率为73%;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耗水量5.05亿m3,耗水率41%;规模以下工业耗水量1.51亿m3,耗水率30%;城镇生活耗水量2.12亿m3,耗水率34%;农村生活耗水量4.65亿m3,耗水率88%;林牧渔耗水量2.41亿m3,耗水率44%。

(四)重要城市供用水情况

本次统计的淮河片重要城市共24个,其中河南省9个,安徽省3个,山东省12个。

2001年淮河片24个重要城市城区、近郊区供水总量80.04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量38.35亿m3,地下水34.08亿m3,其它(调水、海水淡化利用、污水处理回用等)供水量7.61亿m3;24个重要城市城区、近郊区用水总量80.04亿m3,其中工业用水32.07亿m3,生活用水14.45亿m3,农业用水33.52亿m3。

 

四、水资源利用简析

(一)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

根据水资源量计算和供用水统计成果分析,2001年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当年当地地表水用水量占当年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为75.4%。

由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为地表水河川基流(系重复计算),安徽沿淮洼地及江苏自流引江水网区浅层地下水基本未开发利用,全流域地下水开采率(地下水开采量占当年地下水资源量的百分比)仅为43.8%。

山东半岛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5.6%,地下水开采率为75.0%。

(二)用水指标

根据流域片各省有关社经资料对各项用水指标进行分析,2001年淮河片人均年用水量309m3,灌溉亩均(实际灌溉)用水量310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用水量为174m3。

淮河流域2001年人均用水量323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324m3,城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81.0L,农村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72.8L(含牲畜用水)。

山东半岛2001年人均用水量244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237m3,城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51.5L,农村人均日生活用水量59.3L(含牲畜用水)。

淮河片各分区及淮河流域各省2001年用水指标情况见表3。

(三)流域水量平衡分析

2001年,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288.61亿m3,跨流域调水量95.48亿m3,地下水开采利用量145.24亿m3;入海、入江水量226.3亿m3,用水消耗量339.16亿m3;大型水库(湖泊)蓄水变量-71.20亿m3,中型水库蓄水变量-6.07亿m3,水面蒸发量及灌溉回补地下水量未计,水量基本平衡。

山东半岛地表水资源量86.35亿m3,跨流域调水量13.21亿m3,地下水开采利用量50.11亿m3;入海水量41.6亿m3,用水消耗量54.27亿m3,大中型水库(湖泊)蓄水变量8.47亿m3,水面蒸发量及灌溉回补地下水量未计,水量基本平衡。

 

五、水质概况

(一)河流水质

根据2001年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对淮河流域全年期(各期均为平均值,下同)9217km、枯水期9217km和丰水期9162km河长分别进行评价。

对山东半岛全年期1456km、枯水期1331km、丰水期1456km河长分别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全年期水质较好的Ⅰ类、Ⅱ类水河长为533km,占5.8%;水质尚可的Ⅲ类水河长为2240km,占24.3%;水质已受到污染的Ⅳ类水河长为1968km,约占21.3%;水质受到较重污染的Ⅴ类水河长为1406km,约占15.3%;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超Ⅴ类水河长为3070km,占33.3%。

枯水期水质较好的Ⅰ类、Ⅱ类水河长为479km,占5.2%;水质尚可的Ⅲ类水河长为2245km,占24.4%;水质已受到污染的Ⅳ类水河长为1365km,占14.8%;Ⅴ类及超Ⅴ类水河长为5128km,占55.6%。

丰水期Ⅲ类及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2766km,占30.2%;水质已受到污染的Ⅳ类水河长为1957km,占21.4%;Ⅴ类及超Ⅴ类水河长为4439km,占48.4%。

枯水期较丰水期污染严重。

图112001年淮河流域水质概况图122001年山东半岛水质概况

山东半岛全年期水质较好的Ⅱ类水河长为93km,占6.4%;水质已受到污染的Ⅳ类水河长为125km,占8.6%;水质受到较严重污染的Ⅴ类水河长为273km,约占18.7%;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超Ⅴ类水河长为965km,占66.3%。

枯水期Ⅲ类及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93km,占7.0%;Ⅴ类及超Ⅴ类水河长为1238km,占93.0%。

丰水期Ⅲ类及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176km,占12.1%;水质已受到污染的Ⅳ类水河长为328km,占22.5%;Ⅴ类及超Ⅴ类水河长为952km,占65.4%。

枯水期较丰水期污染严重。

总体来看,全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山东半岛河流水污染状况都比淮河流域严重。

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2001年水质评价结果详见图11、图12。

(二)水库水质

选择淮河流域21座主要水库对2001年水质进行评价。

结果是,6座水库水质为Ⅱ类,11座水库水质为Ⅲ类,3座水库为Ⅳ类,1座水库为劣Ⅴ类(河南省宿鸭湖水库)。

21座水库中,3座中营养:

安徽省梅山水库、佛子岭水库和磨子潭水库;1座水库为富营养:

安徽省响洪甸水库。

(三)废污水排放量

2001年淮河片工业废水(不包括火电厂惯流式冷却水和矿坑排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共56亿t。

其中淮河流域46亿t:

河南10.25亿t,安徽7.99亿t,江苏19.74亿t,山东7.88亿t,湖北0.15亿t。

山东半岛废污水年排放量9.96亿t。

(四)城镇入河排污量

据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监测,2001年淮河流域县城以上(含县城)城镇入河污染物质COD总量为106.76万t。

其中河南省25.61万t,安徽省21.01万t,江苏省25.26万t,山东省34.88万t。

 

六、重要水事

(一)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开工

国家“十五”重点工程,淮河干流最大的水利枢纽——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开工奠基仪式于2001年12月2日在安徽省霍邱县临淮岗工地举行。

该工程位于淮干中游正阳关以上28km处,其主要任务是配合现有水库、行蓄洪区和河道堤防,调蓄洪峰,控制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