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5572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docx

《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docx

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

6篇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合集

说起陕西韩城,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其实,让韩城人引以为傲的还有一处古老的村落——党家村。

走进党家村,扑面而来的,除了错落有致、精美绝伦的明清民居,还有镌刻在每家院落墙壁青砖上的那些富含哲理的家训,它深深影响了党家村人对生活的态度。

党家村建村历史有680多年,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党家村古建筑群200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3年列入全国首批六个重点保护利用的古村落。

党家村“刻在青砖上的家训”形成于明清时代,目前保留较为完整的有26则。

这些家训通俗易懂,稍通文墨的妇孺老少,都能理解接受。

同时,家训与民居建筑融为一体,能让子孙时时得见,耳濡目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传承良好的家风。

青砖上的家训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约略可分为修身类、处世类、治家类、报国类四个部分。

修身类的家训如“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意思是傲气不可滋长,欲望不能放纵,志向不应脱离实际,享乐不当没有节制;举动要有礼貌,居家最讲俭朴,品德重在谦让,办事先宜求教。

处世类的家训如“居家有道惟能忍,处世无奇但率真”,意思是居家过日子遵循的规矩,最重要的是能忍能让;社会上与人交往没有什么奇招,需要的只是直率和诚恳。

治家类的家训如“勤俭治家之本,和顺富家之因;读书成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根”,意思是勤俭是治家的根本,长辈温和晚辈顺从,是让家庭富裕的原因;读书是创建家业的根本,遵守礼制和法令,是能够守护家业的根源。

报国类的家训如“思孝安家国,读书教子孙”,意思是心想孝顺,履行孝道,就能让家安宁,让国安定,自己要读好圣贤经典,也要用圣贤经典教育子孙,教育他们堂堂正正做人。

党家村在韩城富甲一方,曾享有“富冠韩塬”的美誉,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富裕而自骄,村民们都保持着家训“傲不可长”“居莫若俭”的作风。

即便是进士之家、太史之第,也没有特别显赫的宅院,这种“薄味养气,守清养道”的品性,为众人称道。

在党家村有这样一条家训:

“国则思忠,家则思存,民则思信,为人之根本也。

”党家村人深知家国两相依,有国才有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仅仅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党家村,先后有六十多人从军,父子兄弟齐上阵,战士将军勇杀敌,其中十六名党家村将士血洒疆场、精忠报国。

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缅甸远征等著名战役,都有党家村好男儿的身影。

“在少壮之时,要知老年人的心酸;当旁观之境,要知局内人的景况。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人的苦恼;居安乐之场,要知患难人的痛痒。

这条家训砖刻镶嵌在党家村一座四合院朝向厅房的两面山墙上,前来游览参观的人往往驻足诵读,或者摄影留念。

仔细品味,四个句子都是说人处在优势地位的时候,应该关心与扶助身处劣势的人。

这劣势,有的是年纪老了,没有了当年的精力,甚而生活难以自理;有的是身在局中,利害得失关涉太多,以致影响了对问题的清醒认识;有的是经济拮据,生活困难;有的是遇到灾祸,无力应付。

我们暂且将这四类人称为“弱者”。

孔子说:

“仁者爱人。

”而弱者尤其需要关爱。

能做到关爱弱者,不就是为人“忠厚”了吗,不就是“居仁由义”了吗?

熟读青砖上的家训,让我们知道先辈们把自己在生活中悟到的为人之道、处事之理、修生之法、养性之规,以家训的形式刻于大门庭院醒目之处,就是要子孙时时获取教益。

每一副家训题刻,都是一则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诲孙教子篇章。

这些家训所透露的不仅是祖辈对人生的理解,更是一颗崇尚高洁的心。

好的家训家风体现出对荣誉的珍惜、对生命的敬畏、对国家的贡献、对人类的关怀。

党家村的家训家风深刻诠释了这些内容,它让我们感知到血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看到一代又一代党家村人浓浓的家国情怀。

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

我的父亲退休前是一名铁路工程师,他生在解放前,长在红旗下,基本上算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大概是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深刻吧,父亲一直保持着老一辈人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父亲的大半生颇有些传奇色彩。

他12岁小学毕业就因为家贫而辍学去打工,14岁参加工作当了一名铁路工人,16岁参军在小兴安岭服役,当了6年铁道兵,复员后回到单位继续当铁路工人。

因为他勤奋好学、积极钻研业务,又到长沙铁道学院去进修了几年,因而一步步成长为铁路货运的专家而被提干,后来被领导点名调入铁路分局机关工作并被聘任为工程师。

父亲工作40年,不管在什么岗位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总结他的处世态度,就是“知足常乐,不贪者福”。

父亲不贪权。

由于父亲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在职工中很有威望,并且下属站段很多业务骨干都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因此局领导曾多次主动找到他,要把他提拔为科长。

这在别人看来是天大的好事,可我的父亲却一再拒绝,因为他深知,自己在业务上是能手,但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如果做了科长,要花费很多精力和心思在各种繁杂事务上,不但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不出来,可能还会影响科室的正常运作,所以他很主动地让贤了,安心做自己的业务工作。

父亲不贪财。

他虽然不在领导岗位,可手中也小有权力。

那些年铁路运输紧张,有些人挖空心思打听到我家的地址,晚上来“走后门”。

父亲最讨厌这种事情,索性闭门谢客,让我们三个孩子当门神,想方设法把客人拒之门外。

我从小不会说谎话,可是为了父亲,我常常对敲门者撒谎:

“我爸不在家,他出差了。

”父亲经常去下属站段和企业检查或指导工作,他有一个习惯,中午吃饭前必定要赶回家,坚决不在外面吃饭。

有人笑他迂腐,他也从来不在乎,他说: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我的工资再少,花得心安理得;拿别人的钱,吃别人的饭,心里永远不踏实。

父亲不贪名。

他工作中的踏实敬业是有目共睹的,往往最难处理的工作都是由他来负责,而且无论加班出差多辛苦,他从来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但是单位评先进,他总是把名额让给年轻人,因为自己年龄大了,出力活都要由年轻人来干。

有一年局长主动跟他说,准备给他上报铁道部劳动模范,需要他写份材料,父亲却说,自己和别人比还差得很远,把机会给年轻人吧!

父亲一直都很知足感恩,无论职位高低、工资多少,他从来不计较。

他总是说:

“我12岁开始拉了一年多架子车,刚上班时在货场扛大包,现在能在机关工作受人尊敬,我真的该知足了。

”父亲退休后,每天的任务是接送孙子孙女,安心在家当车夫。

与工作时的指挥若定、雷厉风行相比,他的退休生活完全是恬淡而安静的,没有任何心理反差。

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因为他工作了40年,跟两条铁轨打交道,神经从来都是紧绷的,只有退休才算彻底放松了。

我的父亲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铁路职工,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可是他勤奋敬业、立身清正的工作作风和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是很多人无法比拟的。

他对生活很知足,对事业和学问却永远不知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同事和朋友。

直到现在,父亲曾经带过的学生向我提起他时,敬佩之情依然溢于言表。

父亲是我前进的动力,他是我永远的榜样。

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

大多数人认识傅雷是因为阅读《傅雷家书》。

傅雷夫妇培养子女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

他的儿子傅聪曾多次说过:

“父亲傅雷的一生体现了一个‘真’字,‘真’是他最大的特点。

”《傅雷家书》自问世以来,对我们的道德、思想、情操、修养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至今记得《傅雷家书》中他写给傅聪的两封信。

这两封家书从两个方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傅雷和傅聪两父子不仅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且是艺术上的知音。

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声,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

第一封信是在1954年10月2日写的。

他在信中写道: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

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

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第二封信是他1955年1月26日写给傅聪的。

他在信中说,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

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

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

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

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以中华文明为准则,立志成才,以报效祖国为要务。

全书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不仅是一部文化遗产,更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

因为,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

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我们从中看到的,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艺术的追求。

因为艺术在最高层次上,是超越民族、不分畛域的,他们对生命的礼赞,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与追求,也是永无止境、亘古常新的。

正因为如此,《傅雷家书》中所体现的,不仅是人间的挚爱与关怀,也是超越生命的气魄与胸襟。

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

古田会议会址是一座清末廖姓人家的祠堂,名为万源祠,民国时曾为和声小学,红四军把它改为曙光小学。

远远望去,有条小路从院子后面通向山坡。

山坡不高不大,叫社下山。

如果不是“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几个鲜红的大字立在山坡上,这会址很像南方村落中一户村头村尾偏僻的人家。

站在那砖木结构的门楼前,解说员开始介绍古田会议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这时我突然发现以前来时不曾注意到的门楼外侧的一副对联:

上联是“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知识”,下联为“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

这实际是一种“家风”的传承。

家庭是社会的无数小细胞,古人云治家犹如治国。

周文王是一位睿智坚定胸怀大志的帝王,史书记载:

“昌之生母为挚任氏之中女太任,有贤名……”又说其母怀他的时候“眼不视恶物,耳不闻淫声”,意思是周文王的母亲从怀他的时候开始就眼睛不看邪恶的东西,耳朵不听不健康的音乐,嘴里不说恶语脏话,只听品位高雅的音乐。

她认识到作为母亲所接触的外界事物都会感应给胎儿,周文王长大之后她更是施以严格的正道教育。

这是我国历史上记载较早的家风教育。

诸葛亮也有良好的家风,世存有他的《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当年廖氏先祖及古田先贤们胸中装着科技救国、富国强民的历史担当,装着民族文化与中华家族的传承,让我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感怀和钦佩。

解说员继续给我们声情并茂地解说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八个决议,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案,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中国共产党建军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史上起了长期的指导作用”,是我“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如果说治家犹如治国,反过来说治国也当治家,治党治军也是亦然。

如今距古田会议召开已有85年了,什么是现在仍然在起作用的精神与文化传承?

什么是一代又一代我们党和军队传承下来的活的精神文化财富,自然是古田会议精神,是今天赋予了新时代意义的古田会议精神。

孔子说: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说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成长和环境密切相关,好环境让人受益,不良的环境往往让人迷失方向。

接下来解说员带着我参观了当年的会场,瞻仰了主席台、会标、党旗、马克思和列宁像、代表的席位等。

然后,来到毛泽东在会议期间的办公室,当年他在这里修改文章、审阅文件等。

这间简陋幽暗的办公室,仅有一张杉木方桌,一张椅子,一个木栏杆窗户。

我在那张桌前伫立了很久,想想我们现在美丽漂亮的军营,想想我们窗明几净的办公条件,想想我们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身上还有几分当年红军的战斗精神和力量?

没有经历过炮火的洗礼,我们身上是不是准备好了被炮火检验洗礼的能力和素质呢?

特别是那种高于天的革命理想,那种坚定的信仰信念和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姓氏发展与家族兴亡除了和战乱等有关,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家风。

家风以家族和家庭为纽带,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母体,以家族和家庭成员的奋斗精神为滋养,成为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祖先们所创造的、具有鲜明族群和家庭特色的优良传统。

包拯一生铁面无私,家风主要是要求子孙“诫贪”,他在家训里写道:

子孙不能有贪念,否则活着不能入家谱,死后不能进祖坟……我们共产党人、革命军人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我们的家风是党风和军风,实际是党风军风的思想文化精神。

我们需要如何来解决家风的弘扬问题?

家风的传承问题?

家风如何永葆本色?

是我们需要长期忧患、坚守、打造和发展传承的,是我们的使命更是责任。

我们不仅自己要坚守好,还要教育和传承给我们的后代……

古人研究说传承家风的最好方法是读书,古人还有“耕读传家”的古训,意思是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耕田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何况上层社会呢?

读书可以知书达礼,修身养性,以立高德。

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古人认为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家族兴盛和长远。

沿着社下山的那条出门之路,就要离开这里了,右边不远有当年红四军领导人检阅红军官兵操练的司令台,当年毛泽东在会议期间在这里散步,细看山坡之上那些参天古木,特别是高大的枫树,叶子已经绿里透着黄红,透着一种隐藏着的季节的斑斓。

在古田呆了5天,不算短,但觉过得很快,走的时候天下着沥沥小雨,坐在车内,又经过了古田镇,我把头使劲转过去,望着烟雨中的古田会议会址,想想回到军营应当怎么办?

心底突然冒出四句话来:

整肃自己,提振精神,高擎信仰,继续前行。

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

”900多年前,被誉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便以崇清廉的家规治家。

暮色轻轻攀上浙江浦江郑宅镇东明村村口的青石牌坊。

“江南第一家”,牌匾上明太祖朱元璋手书的几个大字,在晚霞的映衬中,更显古朴。

2016年3月7日,名为《郑义门》的一部廉洁动漫片,登陆央视综合频道,上演家规里的经典故事。

从历史到当下

郑宅镇的入口,依次坐落着9座巍峨的牌坊,穿行其间,仿佛走过一条时空隧道,那些沉睡在历史暮霭中的往事,如一幅图卷,徐徐展开。

位于浦江郑宅镇的“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我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

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十五世,共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曾获得宋、元、明三朝帝王的7次题赠、6次旌表。

“郑家规矩”,正是蜚声江南的《郑氏规范》,它与9座牌坊一起,历经风雨。

《郑氏规范》,堪称支撑郑义门的精神梁柱。

这部经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为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并由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修订完善。

其168条规范涵盖家政管理、生产经营、冠婚丧祭等诸多方面,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

从家庭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正,是其一大特色。

家规中,有部分涉及廉政廉洁,如86、87、88三条,就是针对出仕当官的人规定的。

它教育郑氏子孙,出仕当官必须奉公守法,不得贪污受贿。

贪赃者将从家谱中除名,死后也不许入祠堂,这可谓是最严苛的条款。

凭借好学的风尚和孝义之名,900多年来,郑氏家族约有173人为官,明代出仕者更多达47人,官位最高者位居礼部尚书,但无一人因贪墨而罢官。

郑沂辞俸促廉、郑崇岳清退贿物、郑幹惩治贪官……祖辈清廉的美谈,已化为后辈律己的自觉。

600多岁的郑氏祠堂中,一口大钟至今尚存。

往昔清晨,每当钟声响起,郑氏子弟便趋步鱼贯而入,诵读《郑氏规范》。

尽管,家规中的部分条款已不再适用,但其中崇清廉、重孝义的理念,在当前仍具有现实意义。

从文字到动漫

2015年5月28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的创作人员应邀来到杭州,参加《郑义门》廉洁动漫片的候选编剧座谈会。

“原本带着出主意、敲边鼓心态而来”的创作人员,在听完有关介绍后,形成了若干想法和建议。

专程踏访“郑义门”建筑遗迹,听取郑氏后人讲述先人义举,研读金华风物志、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料,7月10日,创作人员终于如约完成《郑义门》廉洁动漫片的剧本初创。

5天后,经专家组对样片的审看、评议,又确定了动漫片制作单位。

一夜夜奋笔疾书,一张张动画图纸,“郑义门”家训就这样从镌刻在祠堂正厅的木板上文字,变为动漫片里的生动故事。

当党员干部成为动漫片的主要受众,意味着对剧本的思想性、政治性提出更高要求。

“剧本的取材,更侧重于强调清廉为官的家训,加入朱元璋、宋濂两位真实历史人物,并选用更深刻的说理方式。

”这些调整都为避免动漫片落入低幼化的窠臼,也令作品更适于具备一定文化层次和人生阅历的观众。

动漫片有其特有的表现方式和创作规律,把它与党员干部教育的内容结合,必须突破、创新。

经修改、完善、提高后,《郑义门》廉洁动漫片,通过郑浩退还行贿者所送财物、菜品,郑泽取消新官上任当地献蟒习俗等12个故事,走上荧屏。

当以“修身齐家”为标志的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化理念相结合,并运用在党员干部的教育中,将有助于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最终净化整个政治生态。

从家风到政风

郑宅镇中的东明书院,是当年郑氏子孙读书之所,名儒吴莱、宋濂、方孝孺等人都曾在此授经讲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大学》中的开篇之语,曾无数次在此回响。

琅琅书声中的“修齐治平”,是一个逐层递进的同心圆结构。

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设喻,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一个逐层递进的同心圆:

以家庭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

隐藏在此之后的,是“家国同构”的思维逻辑: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单位,也是社会治理中最小的政治单元,因此治国须从治家开始。

当“治家”成为个人德行与社会治理间最重要的桥梁纽带,“家规”的教化意义由此得到升华。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都讲德法相依、德治礼序,家规族规、乡规民约传承着中华文化的DNA。

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的“规矩”和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也是党规党纪的重要源头。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也首次将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统计,从2015年2月13日至12月31日,中央纪检监察部网站共发布34份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其中有21人违纪涉及亲属、家属,比例高达62%,一半以上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

沉痛的教训,无尽的唏嘘,在呼唤着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正气。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经典话语,并非死寂、刻板的教条,而是浸润了历史文化风骨和民族生命记忆的精神力量。

尽管旧家族的大门在苍茫历史中,缓缓关合,但先人身体力行近千年的家规家训,依旧流传。

他们记载着家族的演进,践行着以德齐家的愿景,而蕴含其中的廉洁因子,正回应时代需求,闪耀新的现实意义。

关于家风家书的征文

去年怀孕,今年生子。

父亲于今年正式退休后便早早地来京帮忙带孩子,于是关于孩子如何教育便成为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父亲说树立良好的家风是子女成长成才的基础。

其实以前父亲很少说教,很多时候都是在一点一滴中潜移默化地教育我和弟弟。

记得我和弟弟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带我们回老家看望奶奶,村里的道路不通汽车,只能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下车,借了远房亲戚的自行车骑车到奶奶家。

一路上,父亲把沿途的庄稼和路边野花野草的名字、习性等向我们娓娓道来。

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色,我和弟弟欢呼雀跃,特别是弟弟,因为很多植物他是第一次亲眼看到。

路走到一半,我们在一片玉米地旁边停下来休息。

我和弟弟好奇,忍不住跑到玉米地里亲手摸一摸玉米那长长的叶子、挺直的枝干和饱满的玉米棒。

弟弟问我生玉米能不能吃,我当时也不知道,便提议掰一个尝尝。

正当我们姐弟俩商量着掰玉米的时候,父亲喊住了我们,铁着脸问我们在做什么。

我和弟弟吓坏了,很少见父亲如此生气,刚才的兴奋劲儿一下子没了。

我弱弱地回答说只是想知道生玉米能不能吃,我看没有别人就想私自掰一个尝尝。

父亲听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些玉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虽然没有人看守,但每个玉米都是有主人的,如果你想吃,就得征求主人的同意;不要做这种事情,现在想偷吃一个玉米,将来可能就会偷拿一袋玉米。

这件事情之后,父亲就利用身边的各种小事告诉我和弟弟,做人一定要自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时时刻刻都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我的成长路上不免见到一些“钻空子”、“走捷径”的事情,我当时很不理解,甚至有些“羡慕”,觉得人家不用努力就能得到自己辛辛苦苦可能还得不到的东西,这样难免有所抱怨,抱怨父亲为什么不去“拉关系”、“走后门”,让我不用刻苦学习也能上个好学校,不用到处投简历也能找到好工作……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是淡淡地一笑而过,但却认真地叮嘱我不要受外界干扰,踏踏实实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虽然父亲供职机关单位,但他没有一点点灰色收入,更从来不会利用职务之便捞取任何好处。

靠着他和我母亲干巴巴的工资,供养我和弟弟生活上学,这样的生活难免清苦,母亲有时也打趣道:

咱们家敞开大门都不会有小偷来光顾,父亲也总是一笑了之。

正是父亲这种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一直影响着我,让我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不“栽跟头”。

现在生活好了,我总想给父母买几种进口食品尝尝鲜,买几件高档衣服穿着美观,可是父亲一直是拒绝的。

他说粗茶淡饭更养身,棉衣布鞋更舒适,不要忘了吃饭穿衣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果腹保暖;一个人如果生活上太过于追求高档高端,那么他就容易心浮气躁,容易贪图享受,再进一步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父亲的这些言论让我想到最近网上的一个热词“断舍离”,在世俗繁杂、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断舍离”,叩问初心,摒浮去躁。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用短短八十余字的《诫子书》通过家风家教教育其后代做人应有的修养和品行。

父亲没有给我攒下任何现金存款,更没有汽车房产,但他留给我的是他自律、清正、节俭的优秀品格,是他用一言一行营造的良好家风,这才是我拥有最宝贵的财富。

看着身边熟睡的孩子,一种信念在我心中更加坚定:

一定要把这宝贵的财富好好地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