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52817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docx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docx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小学汉语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

《难忘的泼水节》

稿

 

乌达力克乡中心小学

教师:

李娟丽

2016年4月28日

 

小学汉语五年级下册集体备课

日期

2016年4月28日

地点

汉语组办公室

主备人

李娟丽

参加人员

全体汉语老师

一、说教材内容

《难忘的泼水节》是新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

这一单元的主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

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

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洒满字里行间。

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3个维度出发,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会主动认12个生字,能认真、正确书写12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四面八方、难忘”等,感受词语背后的情感,并积累词语。

2.学习通过对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和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

3.通过对“欢呼、笑容满面”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体会人物心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4.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并能主动积累词语。

其中,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感悟,揣摩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设计理念和教法、学法

怎么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

下面我来谈谈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

创设一个浓郁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

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文本,从而体会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情感。

2.以读为本:

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好文章要三读:

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

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只有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挥自己独特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自主探究:

新课标指出: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识字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

在朗读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将围绕“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

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

从四面八方看到了傣族人民都赶来迎接周总理,从欢呼来体会兴奋。

从第3自然段欢迎的场面描写中,感悟兴奋和欢悦的心情。

从结尾的3个自然段4个感叹句,体会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这样抓住词语和重点句子,带着孩子们在文本中体会和感悟,揣摩内心情感,用不同方式的朗读重新诠释泼水节的“难忘”。

四、说教学过程

本着“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理念,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打算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我的教学将以找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体会为突破口,让学生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游戏复习生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看图:

(1)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板书:

泼水节

(2)泼水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它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3)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2、过渡。

三、分析课文

1、引导学生质疑:

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

4、教师引导:

(1)周总理要来当时是怎样的场景?

(2)周总理又是怎样的打扮?

5、各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相机指导“一条条、一串串”

6、学生朗读并表演,并说祝福的话。

(1)周总理是怎样泼水的?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的?

7、看到这样的场面多让人激动,谁能把作者的心声读出来。

四、升华

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五、课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抓住描写周总理泼水的词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回答:

  

(1)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2)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3)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子身上,祝愿他们——

 

课后反思:

这节课在开始部分复习生字有点浪费时间。

我觉得让学生质疑这个环节比较好,学生看到“难忘的泼水节”提出自己的问题。

便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文。

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泼水节的气氛,来表演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相互祝福。

学生寓教于乐,学习气氛活跃。

板书设计部分突出重点,又是对课文一个全面的升华。

但是在本课还存在一些问题:

小组交流流于形式;文章中的环节表演的时间有点长;对于重点句子教师在指导朗读。

 

 

第八周第3课时

课题

难忘的泼水节

课型

1.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2个字,其中“凤凰”要求会认、会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借助插图阅读课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4.观察插图,分清主次,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重点

了解1961年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难点

(1)由于课文所述内容年代较远,学生又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限于生活阅历,学生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须作简要介绍。

教法

引导法,启动法,范读法,讲解法等

学法

合作学习,朗读学习,齐读学习,谈话交流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扣题设问——直奔主要内容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问题导入:

(1)难忘的泼水节指的是哪一年的泼水节?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难忘的?

(两个问题涉及全篇,引导学生直奔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听出节奏、轻重、停顿和速度,进入意境。

  4.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5.学生就字、词质疑(如凤凰花、泼水节、象脚鼓、龙船、祝福等。

  6.教学第3自然段——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

  课文第3自然段运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欢乐、热烈的场面。

教学时用“找一找,议一议,读一读”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和其他词语的表现力。

注意带点的字、词。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人们欢呼着:

‘周总理来了!

’”

  7.议一议,读一读。

  8.以问促读。

  

(1)“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

(“赶来”说明人们急切地想看到敬爱的周总理;“四面八方”说明各地、各方面的人都来了。

)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2)地上撒满了花瓣,江面是一条条龙船,天空中是一串串花炮,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撒满”说明花瓣很多。

“撒满的凤凰花瓣像鲜红的地毯”表达了傣族人民热烈欢迎贵宾的情感。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很多,是一个十分壮观、特别喜庆的场面。

“欢呼”说明人们很兴奋、很激动。

  (3)“周总理来了!

”句中的感叹号表现了人们的一种什么心情?

试加体会并读一读。

  (4)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欢迎周恩来总理的到来!

请同学们齐读第3自然段。

看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这一段。

  (设计意图: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

教学从第3自然段切入,并抓表现动作的词语理解整个句段,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烘托气氛,学生很快入境入情,为后面的进一步理解感悟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第4自然段——借助插图感受人物和情景

  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所有人物栩栩如生,似乎洋溢欢声笑语。

借助插图,既便于讲述知识,更能帮助学生感受热烈的气氛,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1.图文对照阅读。

  师:

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

(投影放大课文插图,引导观察图画。

)谁来看图说说“今天”周总理的打扮。

(他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

  哦,周总理今天穿着傣族服装,和傣族人民打扮得一个样,显得多么亲切呀!

谁再看图,说说总理脸上的表情。

(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师:

周总理为能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呢!

课文里用笑容满面来表现总理高兴的心情,请你也笑容满面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2.你能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吗?

(学生练说)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第一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有“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本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图画表现的情景,因此应指导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加深感受。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训练朗读

  1.指名学生分别读本自然段中的三句话,并说一说这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2.教学多音字“盛”。

  教师引读第2、3句,引导学生体会泼水的热烈场面。

  3.默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

  4.结合第2句进行说话训练,体会周总理的亲民之心、爱民之情。

  抓住描写周总理泼水的词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回答:

  

(1)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2)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3)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子身上,祝愿他们——

  (4)练习句式,用“一边……一边……”“一手……一手……”说话。

  5.练读第3句。

告诉学生,傣族人民祝愿周总理健康长寿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应读慢一些。

(屏幕出示:

a.我抓住了能帮我读出感情的词语和标点符号;b.当我知道大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时,我就把句子读好了。

  谁愿意来试一次朗读?

(指名读——集体评议——教师随机点拨——齐读)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以句式练习的形式说周总理在泼水时对人们的祝福,以及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祝福,然后进行表演。

这一训练不但激发想象,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泼水节的热闹场面,体会到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早已融为一体,民族团结的美好情景。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是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

引导思考,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这位伟大的国家领导是多么平易近人,深受人民爱戴啊!

又一次再现了周总理能入乡随俗,与傣族人民相互祝福,心连心的动人场景。

  四、教学第6~8自然段——升华感情

  1.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那么开心”。

他们为什么这样开心呢?

(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他们亲如一家人,他们心心相连,所以感到“那么开心”。

  2.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过得又“那么开心”,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次泼水节是“幸福”的,“令人难忘”的。

  3.这最后的3个自然段,作者用了几个感叹号?

(4个。

)这几个感叹号表达了什么情感?

(紧扣“开心”“幸福”“难忘”体会。

  4.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5.完整地朗读一遍课文

  (设计意图:

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本,以读书为主,让学生“自己读”,“自主读”,“自觉读”,在读中领会,读中感悟。

最后3个自然段有总结全文的意思,抓住重点词,尤其是“难忘”以及4个感叹号,加深体会,升华感情。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抓住描写周总理泼水的词语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回答:

  

(1)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2)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3)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子身上,祝愿他们——

教学反思

 

(结束语:

我的说课完毕,垦请各位教师多多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