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4287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48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docx

《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docx

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

地理中考复习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

不规则的球体

(2)最大周长(赤道)长度:

约4万km(P3图1.2)

(3)经纬线比较:

(P5图1.7,P6图1.10和图1.11)

纬线

经线

形状特点

圆(除两极)

半圆

长度特点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长度为0,南北纬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

都相等(约2万km)

线圈间关系

纬线相互平行(除两极)

所有的经线相交于两极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4)经纬度比较:

(P6图1.10和图1.11)

纬度

经度

表示符号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起始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划分方法

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度数范围

0°—90°

0°—180°

(5)南、北半球的划分:

分界线—赤道(P7图1.12)

(6)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P7图1.13)

(注意:

东经不都在东半球,西经也不都在西半球)

160°E20°W160°E

西半球东半球

180°0°

(7)地理坐标的书写:

例如,南京北纬32度,东经118度,写作(32°N,118°E)

(注意:

①不能少“°”②先写度数,再写字母③只有赤道、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不写字母,其余要有N、S、E、W)

(8)方格状经纬网的地理坐标判断:

第一步:

明确“横纬竖经”,即横线是纬线,竖线是经线

第二步:

明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三步:

数值:

越往上(北)越大为北纬,越往下(南)越大为南纬,越往右(东)越大为东经,越往左(西)越大为西经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自转

公转

围绕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时间

1天

1年

产生的现象

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

四季交替;形成五带

(2)太阳直射点及节气、南北半球的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北半球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南半球

9、10、11月

12、1、2月

3、4、5月

6、7、8月

(3)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白昼长度↑白昼长度↓白昼长度↓白昼长度↑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第二年春分

昼夜白昼长达到昼夜白昼长达到昼夜

平分一年最大值平分一年最小值平分

(4)五带的划分:

(P12图1.20)

北极90°N

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北极圈66.5°N

北温带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北回归线23.5°N

赤道0°热带有2次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南回归线23.5°S

南温带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南极圈66.5°S

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南极点90°S

第三节地图

(1)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的换算,图上距离一般是cm,实地距离一般是m或km)

例:

图上5cm代表实地距离1500km,则比例尺为1:

30000000

(3)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大,内容简略

(4)方向的判断:

(8个基本方向见P14图1.23)

方法一:

有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方法二:

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方向为正北

方法三:

无经纬网或指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海拔高度:

又叫绝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地形图上标注的数据都是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例:

甲地海拔2000m,乙地海拔-200m,则两地相对高度=2000―(―200)=2000+200=2200m

(6)五种基本地形: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P17图1.30)

(7)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8)等高线地形图部位判断:

(P16图1.29)

山顶:

闭合等高线中心,数值内大外小,用▲表示

鞍部:

两座山顶之间的凹处

陡崖: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适合攀岩运动,会有瀑布)

山脊:

等高线向低值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高值凸出(往往有河流发育)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海洋和陆地的比例:

71%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七大洲和四大洋:

(P29图2.6,能根据轮廓形状、位置关系认识)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跨360度)

纬度最高的大洲:

南极洲纬度最高的海洋:

北冰洋

赤道穿过的大洲: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P29图2.6)

(4)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格陵兰岛(属于北美洲)

(5)亚洲—欧洲分界: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

苏伊士运河(P30图2.7)

北美洲—南美洲分界:

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变动(最主要)、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

(2)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P35图2.15),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六大板块与两大火山地震带(P37图2.19)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国家:

日本、新西兰、美国、智利等)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震国家:

土耳其、印度尼西亚)

(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5)板块挤压碰撞,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或岛弧(如日本群岛);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新的海洋(如红海)(P38图2.20,P39图2.22)

(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中海不断缩小至消失,红海不断扩张成大洋

(7)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上升,形成山脉

(8)日本多火山、地震: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常见的天气符号:

P48图3.6,注意“雾”“霜冻”“沙尘暴”“台风”

(2)风力、风向(风的来向)的表示方法:

P45图3.4

例:

“F”——北风三级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日平均气温的计算:

4次测得的气温值相加再除以4求平均数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如下表:

陆地

海洋

北半球

7月份

8月份

南半球

1月份

2月份

(4)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纬度、海陆、地形

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图3.17)

海陆因素——纬度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约0.6℃

例:

山脚海拔720m,气温28.8℃,求山顶1520m处气温?

28.8-(1520-720)÷100×0.6℃=24℃

(5)气温曲线的判读:

上凸的为北半球,下凹的为南半球

(6)能根据气温曲线判断所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单位是mm

(2)降水季节的变化类型:

(P55图3.19、图3.20)

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湿润型

(3)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纬度、海陆、地形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温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这种雨叫地形雨),背凤坡降水少

(4)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天气反映短时间的大气状况,用阴晴、风雨、冷热来表示;

气候反映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能区别诗句俗语中的天气与气候)

(2)气候的要素:

气温、降水量(描述气候特征时,二者缺一不可)

(3)10种气候类型的分布(P58图3.23,不看图例能辨认出名称)

大陆东岸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的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的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横贯大陆的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极地气候

 

(4)10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根据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描述,熟记!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热带没有“冬季”!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反期”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温差小,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夏季

极地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

附图:

世界10种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5)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第一步:

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曲线“凸北凹南”

第二步:

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均温,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15℃——热带

最冷月均温0~15℃——亚热带

最冷月均温<0℃——温带(特例:

温带海洋性气候>0℃)

最热月均温<10℃——寒带

第三步:

根据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判断气候类型

全年多雨——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干燥——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

夏季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注:

热带气候并无明显的夏季和冬季之分)

(6)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7)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大气中CO2含量增加。

自然原因——CO2对大气有保温作用;

人为原因——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CO2,同时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CO2的吸收。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共同决定;自然增长率越大,人口增长越快;自然增长率<时,表示人口减少(负增长)

(3)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

(4)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

交通堵塞、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

(5)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单位:

人/平方千米)

(6)人口分布的稠密与稀疏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7)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

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规律——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稀疏区——沙漠(干旱缺水)、雨林(过于潮湿)、极地地区(终年严寒)、高原高山地区(高寒缺氧)

(8)人种的形成主要是对自然环境(主要是气候)适应的结果,

(9)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三大人种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温度带

典型分布地区

白种人

寒带

欧洲、北美洲;西亚、北非;印度北部

黄种人

温带

亚洲东部东南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黑种人

热带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洋洲;美洲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世界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

(2)世界六大语言及其主要分布区: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聚居区

英语

欧洲西部、美、加、澳、新、印度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俄语

俄罗斯及东欧的一些前苏联国家

法语

法国、加拿大魁北克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如智利、阿根廷等)

阿拉伯语

亚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即“阿拉伯世界”的国家)

(3)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区和宗教建筑景观:

(能辨认P77图4.15)

现在主要分布区

宗教景观及特征

基督教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教堂(尖顶)

伊斯兰教

亚洲西部、东南部和非洲北部

清真寺(圆顶)

佛教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寺庙(塔状)

例:

战争频繁的中东地区,主要位于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当地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水资源缺乏,石油资源丰富,房屋具有“厚墙小窗”的特点,居民多为白种人,说阿拉伯语,多信仰伊斯兰教,被称为“穆斯林”。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1)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后又城市。

(2)乡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农业活动,而城市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3)早期的聚落多形成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

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温带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5)建筑特点对于环境的差异:

(P81图4.21、图4.22、图4.23、图4.24)

东南亚的高架屋、云南西双版纳竹楼——双层结构,上层住人:

避免潮湿(热带雨林气候)

西亚村庄——“厚墙小窗”:

减少热量、热风(热带沙漠气候)

北极因纽特人冰屋——终年严寒,防风保暖(极地气候)

黄土高原的窑洞——黄土直立性好,冬暖夏凉

(6)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民居:

外国的——意大利威尼斯水城、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

中国的——山西省平遥古城、云南省丽江古城、安徽省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福建客家土楼、广东开平的碉楼等

南京市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传——明孝陵(注意:

北京的四合院没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

1俄罗斯—2加拿大—3中国—4美国—5巴西—6澳大利亚

(2)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中国人口最多,超过13亿;印度人口第二位

(3)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埃及(亚洲—非洲)、土耳其(亚洲—欧洲)、俄罗斯(亚洲—欧洲)、美国(北美洲—大洋洲)

(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美、加、英、法、德、意、澳、新、日)和发展中国家(分布在亚、非、拉丁美洲,如中国)

(5)“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6)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简称“UN”),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7)其它重要的国际组织及简称:

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欧洲联盟(欧盟)—EU石油国输出组织—OPEC

 

七年级下册

基础知识:

(要求熟记于心)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半球图片全貌图片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

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不能死记,要结合图)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6个分区:

看课本P3图“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如东亚:

中国、日本等

第二节自然环境

1、亚洲地势特点——亚洲地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亚洲之最: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3、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各个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东岸三种季风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1、周边的海洋:

a—日本海、b—太平洋、c—濑户内海

组成:

A—北海道、B—本州岛、C—九州岛、D—四国岛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

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的地方,地壳活动频繁。

防震减灾方面有关的知识(会判断某些做法的对错)

4、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产生的背景: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所以形成了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

工业分布:

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工业分布的原因:

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②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③产品主要出口④沿海多平原⑤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

5、其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首都是东京。

 

第二节东南亚

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

组成:

A—中南半岛、B—马来群岛、

D—太平洋、E—印度洋

海陆位置:

东南亚是地处亚洲与大洋洲、

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hx—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最短

的海上通道。

2、东南亚人口稠密,高温多雨,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也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

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中南半岛的地形:

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的分布:

主要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5、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新加坡比重最大。

第三节印度

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地形以高原为主,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岛的大部分;恒河平原。

3、印度主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如图中孟买的气温和降水图,要能看图归纳气候特点)。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记清两种季风的对比:

图一图二

风向

由何地吹来

性质

时期

图一

东北风

由陆地吹向海洋

干冷

旱季(每年10月—次年5月)

图二

西南风

由海洋吹向陆地

暖湿

雨季(每年6月—9月)

4、印度的农业:

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绿色革命”是为了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

5、印度的工业:

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其中,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办公室”。

6、印度的首都:

新德里

第四节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2、周围的海洋:

北A2—北冰洋、东A3—太平洋、西A1—波罗的海(结合地图)

俄罗斯主要地形区:

B1—东欧平原、B2—西西

伯利亚平原、B3—中西伯利亚高原、B4—东西伯利亚山地。

(结合地图)

主要分界线:

C6—乌拉尔山、C2、叶尼塞河、

C3—勒拿河(结合地图)

C1—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

3、俄罗斯主要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

4、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重工业发达。

其中,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5、俄罗斯的铁路:

欧洲部分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比较稀疏,但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6、城市和港口:

莫斯科(首都);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原因二(为石油而战)

丰富的石油资源

原因一(东西方交通要道)

二洋三洲五海之地

原因四(宗教纷争)

文化差异

原因三(为水而战)

匮乏的水资源

长期的热点地区—中东

 

A

C

B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中东处在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记忆五海的分布)

2、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绝大部分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能够说出波斯湾石油外运A、B、C三条航线说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参考P53图8.6,记忆步骤:

先记该区五海位置,后记航线,记熟后再参考上面的右图进行检测)。

3、匮乏的水资源:

中东气候干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河流稀少。

4、文化差异: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第二节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3、欧洲西部的农业——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发展的条件:

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

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多汁牧草

草场广布

畜牧业发达

(附:

温带

 

4.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湿润;平原为主的地形——中部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5、欧洲西部旅游业,知道一些国家的特色旅游资源,例如:

英国伦敦白金汉宫、荷兰风车、挪威峡湾风光、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等。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撒哈拉以南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90%以上是黑人,是黑种人的故乡。

C

A

B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热带沙漠气候

2、快速发展的经济: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

宝库,种类多,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

均居世界首位。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

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3、

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①人口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②粮食问题:

粮食增长的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

的速度。

③环境问题:

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