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
《水厂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厂清水池施工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厂清水池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施工合同文件
1.2房山区良乡水厂(一期)工程第一标段施工图纸
1.3主要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Q/JY16-1999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GB50214-200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T130-2011
建筑施工高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二、适用范围
房山区良乡水厂(一期)工程第一标段清水池工程的施工。
三、工程概况
房山区良乡水厂(一期)工程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大苑村,建筑平面布局合理、环境优雅,交通便利,为北京市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清水池分为相同两格,间距3.0m,单格尺寸为61.0m*61.0m,总占地面积3721.0*2m2。
底板厚度为800mm,顶板厚度为300mm,池壁厚度为500mm,内设0.4×0.4钢筋混凝土柱100根.支柱跨度边柱为5m。
清水池为半地下式水池,水池地下部分为5.5m,池顶在设计地面以上1.7m。
池顶沿中轴线向两侧对称找0.2%坡,顶板覆土880~1000mm,可变荷载标准值2.0KN/m2。
建筑等级: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分类为50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最大裂缝宽度值为0.20mm。
地基基础: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二级。
2、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垫层平均高程为47.4m。
基底位于第四纪沉积层(3)粉质粘土-粉质粉土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70kPa。
3、根据地质报告提供资料,本高程结构抗浮设计水位为52.00m,自重抗浮。
拟建厂区上述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等级均为微腐蚀性。
池体部分砼抗渗等级S6,垫层砼C15,其余为C30,二次浇筑为C20。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要求:
1、钢筋保护层厚度:
梁、柱为40mm,底板下层为40mm;池体外楼梯梯板为20mm,其它为35mm。
2、施工缝:
侧壁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面不小于300mm位置。
3、底板滑动层:
在垫层及底板间设置滑动层没从下至上顺序为100厚C15垫层+1mm厚聚乙烯塑料膜+20厚干细沙层+1mm厚聚乙烯塑料膜+100厚细石混凝土层+清水池混凝土底板。
4、混凝土池壁两层钢筋网设水平S状拉筋Φ8@800*800;底板两层钢筋间设置工字状支撑筋Φ16@1000*1000。
外墙装修做法选用13BJ2-12:
外墙B1-11,外涂1-1涂料饰面,挤塑聚苯板d=60。
外漏金属防腐:
铁件除锈呈金属光泽后刷NSJ无毒防腐涂料,底漆两道,面漆两道。
四、施工顺序
清水池分为相同两格,间距3.0m,单格尺寸为61.0m*61.0m。
底板厚度为800mm,顶板厚度为300mm,池壁厚度为500mm,内设0.4×0.4钢筋混凝土柱100根.支柱跨度边柱为5m。
清水池为半地下式水池,水池地下部分为5.5m,池顶在设计地面以上1.7m。
每格清水池在纵横中心线位置设置2m宽后浇带,将每格清水池分为4部分进行施工。
每部分底板砼方量约为700m2,支柱砼方量约为27顶板砼方量约为250m2,池壁砼方量约为145m2。
具体划分详见下图:
本工程1#、2#清水池计划由两个施工班组同步施工,以1#清水池为例主体结构施工步骤:
Ⅰ#底板→Ⅱ#底板→Ⅲ#底板→Ⅳ#底板→Ⅴ#底板→Ⅰ#池壁、支柱、顶板→Ⅱ#池壁、支柱、顶板→Ⅲ#池壁、支柱、顶板→Ⅳ#池壁、支柱、顶板→底板后浇带→池壁、顶板后浇带
五、施工测量
5.1工程施工测量将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和高控制点,结合总平面图和施工平面布置图,建立适合本工程和检测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5.2各种控制点的设计、选点、造标与埋设均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业主要求。
工程开工前由测绘工程师编制详细测量方案。
5.3现场的平面控制采用全站仪、精密经纬仪进行闭合施测,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垂直度控制:
采用一般经纬仪,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根据初定、精测和复测的程序进行。
施工期间各控制点应加以妥善保护,定期进行检查,防止遭到损坏。
5.4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所有沉降观测点埋设完后,应及时将观测点保护好,以免在施工中观测点损坏而影响观测的准确性。
第一次沉降观测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施3d观测一次;主体结构验收以后,砌筑导流墙时,每周观测一次,直至后浇带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5.5所有仪器和钢尺在使用前都必须送计量局进行检定,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六、钢筋工程
6.1质量控制
(1)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
(2)质量控制
对于在主体结构中起核心作用的钢筋工程,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采取动态控制,严格执行“三检制”,认真跟踪检查,其重点控制的内容为:
1)钢筋的长度:
认真的审查钢筋的配料单,保证钢筋下料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的锚固:
审查配料单使钢筋的弯折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检查钢筋的安装位置。
3)钢筋的接头:
接头的位置、质量、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的位置:
钢筋间距、纵向筋的两端伸到位。
5)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通报技术人员处理,该批钢筋应停止加工和使用。
(3)钢筋的质量要求
钢筋进场时,现场材料员要检验钢筋出厂合格证、炉号和批量,要有相应资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有关资料归档。
钢筋进现场后,试验员应根据规范要求,立即做钢筋复试工作。
钢筋复试合格后,方能下料加工。
6.2钢筋的配料
钢筋配料是根据设计图中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经审查无误后,方可以对此钢筋进行下料加工,所以一个正确的配料单不仅是钢筋加工、成型准确的保证,同时在钢筋安装中不会出现钢筋端部伸不到位,锚固长度不够等问题,从而保证钢筋工程的质量。
因此对钢筋配料工作必须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6.3钢筋的下料与加工
(1)钢筋除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所以在钢筋下料前必须进行除锈,将钢筋上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清除干净。
对盘圆钢筋除锈工作是在其冷拉调直过程中完成;对螺纹钢筋采用自制电动除锈机来完成,并装吸尘罩,以免伤害工人的身体和污染环境。
(2)钢筋调直:
采用专用钢筋调直机来调直钢筋,根据施工规范要求;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I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钢筋经过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3)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设备主要有钢筋切断机和无齿锯等,将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和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4)弯曲成型
1)弯曲设备:
钢筋弯曲成型主要利用钢筋弯曲机和手动弯曲工具配合共同完成。
2)弯曲成型工艺: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配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
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若为两边不对称钢筋时,也可以从钢筋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
经对划线钢筋的各尺寸复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加工成型。
6.4钢筋连接
(1)本工程Φ16以上(含Φ16)的钢筋为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Φ16以下的钢筋接头为绑扎搭接,梁钢筋接头上铁接头位置在跨中1/3轴跨范围内,下铁接头在支座范围内;基础底板部位钢筋接头上铁在支座,下铁在跨中。
连接水平钢筋时,从一头往另一头依次连接。
(2)直螺纹连接工艺流程为:
钢筋原材料检验→钢筋直螺纹加工→直螺纹丝扣质量检验→安装丝扣保护套→存放待用。
(3)直螺纹连接工艺要点
1)机具设备
①钢筋套丝机:
钢筋套丝机型号:
SZ-50A、ZL-4。
②扭力扳手:
型号:
PW360(管钳型);性能:
100~360N.m。
③量规:
量规包括牙形规、卡规和直螺纹塞规。
2)直螺纹套筒的加工与检验
①直螺纹套筒的尺寸,应与钢筋端头直螺纹的牙形与牙数匹配,并应满足承载力略高于钢筋母材的要求。
直螺纹套筒的加工应在专业工厂进行;各种套筒的外表面,均有明显的钢筋级别及规格标记;套筒加工后,其两端直孔必须用与其相应的塑料密封盖封严。
②直螺纹套筒的验收,应检查:
套筒的规格、型号与标记;套筒的内螺纹圈数、螺距与齿高;螺纹有无破损、歪斜、不全、锈蚀等现象。
套筒检验的重要一环是用直螺纹塞规检查同规格套筒的加工质量,见示意图。
当套筒大端边缘在直螺纹塞规大端缺口范围内时,套筒为合格品。
③套筒须有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及抽检报告,钢筋套丝加工及接头连接须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3)钢筋直螺纹的加工与检验
滚压直螺纹连接:
直螺纹连接是目前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的连接方式,连接操作方便、质量可靠,加快施工进度。
加工工艺:
②工艺要求
A、丝头
a、钢筋下料时,应采用无齿锯切割,其端头截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并不得翘曲。
b、将钢筋两端卡于套丝机上套丝。
钢筋套丝所需的完整牙数见下表。
套丝时要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润滑液进行冷却润滑。
对大直径钢筋要分次车削到规定的尺寸,以保证丝扣精度,避免损坏梳刀。
B、钢筋直螺纹的检查:
对已加工的丝扣端要用牙形规及卡规逐个进行自检,见示意图。
要求钢筋丝扣的牙形必须与牙形规吻合,小端直径不超过卡规的允许误差,丝扣完整牙数不得小于规定值。
不合格地丝口,要切掉后重新套丝。
然后要有质检员按3%的比例抽检,如有一根不合格,要加倍抽检。
C、直螺纹检查合格后,一端拧上塑料保护帽,另一端拧上钢套筒与塑料封盖,并用扭距扳手将套筒拧至规定的力矩,以利保护与运输。
4)直螺纹钢筋的连接与检验
①连接钢筋前,将下层钢筋上端的塑料保护帽拧下来,露出丝扣,并将丝扣上的水泥浆等污物清理干净。
②连接钢筋时,将已拧套筒的上层钢筋拧到被连接的钢筋上,并用扭力扳手按下表规定的力矩值把钢筋接头拧紧,直至扭力扳手在调定的力矩值发出响声,并随手画上油漆标记,以防有的钢筋接头漏拧。
力矩扳手每半年应标定一次。
连接钢筋拧紧力矩值
钢筋直径(㎜)
16
18
20
22
25~28
32
36~40
扭紧力矩
118
145
177
216
275
314
343
③钢筋拧紧力矩的检查:
首先目测已做油漆标记的钢筋接头丝口,如发现有一个完整丝口外露,应重新拧紧或进行加固处理。
然后用质检用的扭力扳手对接头质量进行抽检,抽检数量对梁、柱构件为每根梁、柱1个接头;对板、墙、基础构件为3%(但不少于3个)。
抽检结果要求达到规定的力矩值。
如有一种构件的一个接头达不到规定值,则该构件的全部接头必须重新拧到规定的力矩值。
④钢筋接头强度的检查:
在正式连接前,按每种规格钢筋接头每300个为一批,做3个接头试样,做拉伸试验。
当接头试件达到下列要求时,即为合格接头:
A、屈服强度实测值不小于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
B、抗拉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小于1.35倍,异径钢筋接头以小直径抗拉强度实测值为准。
C、如有一个直螺纹套筒接头不合格,则该构件全部接头采用电弧贴角焊缝方法加以补强,焊缝高度不小于5㎜。
6.5钢筋的堆放与运输
(1)钢筋的堆放:
堆放场地经硬化后,铺设方木,防止钢筋浸在水中生锈或油污污染。
生锈的钢筋一定要除锈后由项目总工批准后再使用。
成型的钢筋,应按其规格、直径大小及钢筋形成的不同,分别进行堆放整齐,并挂标志牌,标识要注明使用部位、规格、数量、尺寸等内容。
钢筋标识牌要统一一致。
(2)钢筋的运输:
本工程的钢筋运输:
以塔吊为主,人工为辅。
在塔吊运输钢筋时,对较长的钢筋应进行试吊,以找准吊点,必要时可用方木或长钢管加以附着,严禁吊点距离过大,造成钢筋产生弯曲变形。
6.6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1)准备工作:
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配料单相符。
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划出钢筋位置线;为了使钢筋安装方便,位置正确,应先划出钢筋位置线。
对筏基在底板上划出板筋位置线时,应用两种颜色,以便识别。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底板钢筋位置线在找平层上划线;墙筋采用梯子筋定位;楼板筋在模板上划线;箍筋在四根对称竖向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在架立筋上划点。
准备足够数量塑料垫块和塑料环圈,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2)基础钢筋连接:
基础钢筋连接采用滚压直螺纹。
对底板钢筋网片必须将全部钢筋交叉点绑扎牢。
绑扎时注意相邻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型,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在绑扎底板下部钢筋时,应将垫块安设牢固,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3)墙体、暗柱钢筋的施工:
墙体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滚压直螺纹,接头应错开,同截面的接头率不大于50%,钢筋搭接处应绑扎三个扣。
墙体钢筋网绑扎时,钢筋的弯钩应向混凝土内,应按设计要求绑扎拉结筋来固定两网片的间距。
(4)楼层梁板钢筋的施工:
梁纵向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成一片同直径(双层钢筋直径不同时,以较大钢筋为准)的短钢筋。
箍筋接头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
梁箍筋加密范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板的钢筋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的负筋,应加密马凳绑牢,以防止被踩下。
另外板上负筋必须与梁的两根架立筋扎牢,以防移位。
(5)钢筋质量检查:
钢筋绑扎完毕后,应检查下列方面: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要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
2)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化现象;
4)钢筋的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6.7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控制
(1)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2)各层楼板的下部钢筋应在支座内搭接,上部钢筋应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搭接,底板下部钢筋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搭接,上部钢筋在支座内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规范和图纸要求;
(3)楼面梁钢筋接头位置,下部钢筋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
(4)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错开长度不小于搭接长度35d,且不小于500,同一截面钢筋接头面积占钢筋总面积的百分比:
搭接接头,受拉区25%,受压区50%;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受拉区及受压区均为50%。
6.8定位措施
(1)梁钢筋: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同直径(双层钢筋直径不同时,以较大钢筋为准)的短钢筋,以保正其设计间距。
梁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受力钢筋方向上。
(2)墙体钢筋:
竖向采用绑扎“梯子筋”的方法定位,根据墙体长度,按1.5m的间距与墙体同时绑扎,主要保证钢筋排距;同时墙体钢筋上间距1.5m设置塑料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
水平方向在模板上口加设定距框,对墙体上部钢筋准确定位。
(3)板筋:
为确保底板上下层钢筋之间距离,在上下层钢筋之间布置马凳铁(Ф16以上钢筋制成)固定,间距1000mm。
钢筋绑扎时,应上下层钢筋网片对齐,以利于混凝土的浇筑。
底板钢筋网片的交叉点应每点绑扎,且铁丝扣成八字形,绑扣应正反对应,以增加钢筋绑扎的牢固性。
在浇筑混凝土时,在底板上层钢筋上铺设跳板,以保证施工荷载通过跳板作用在钢筋网上,禁止直接作用在钢筋上。
马凳铁如下图所示:
因板筋为双层钢筋,须配置足够数量的钢筋马凳,马凳因板的厚度不同采用不同的马凳。
6.9钢筋的保护层控制
墙体、柱、梁侧面钢筋保护层控制采用同设计混凝土强度砂浆垫块,钢筋保护层厚度:
梁、柱为40mm,底板下层为40mm;池体外楼梯梯板为20mm,其它为35mm。
墙体结构放在外侧的水平钢筋上,梁、柱结构放在主筋上。
垫块间距控制在600×600mm,呈梅花形布置。
6.10钢筋清理
钢筋堆放时,会不可避免的淋到雨水。
因此,在钢筋使用前,应检查钢筋是否生锈,生锈的钢筋要做除锈处理,以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
浇筑混凝土时,竖向钢筋会受到混凝土浆体的污染。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使用湿布将竖向钢筋上的水泥浆擦掉,以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
6.11钢筋验收标准
(1)钢筋原材要求:
1)进场热轧光圆钢筋必须符合《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规定;进场热轧带肋钢筋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
2)进场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带有颗粒状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和漆污等。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面不宜少于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2)配料加工方面:
配料时,在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本施工组织设计的前提下,要有利于保证加工安装质量,要考虑附加筋。
配料相关参数选择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3)钢筋绑扎安装质量标准:
1)钢筋绑扎安装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要求。
2)保证项目和基本项目:
钢筋品种、质量、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规定;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位置的留设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七、模板工程
7.1模板设计
7.1.1基础模板
本工程基础底板厚为800mm。
池壁施工缝留置在基础粱顶面上500处。
7.1.2池壁、支柱模板
(1)模板体系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地下清水池池壁较大,主要集中在地下清水池池壁,为满足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池壁模板采用15厚多层胶合板,用50×100㎜木龙骨作背楞,胶合板与木方接合采用2″长木螺丝,胶合板打φ4mm孔用木螺丝拧紧在木方上,采用硬拼方法。
木方必须平直,木节超过截面1/3的不能用。
板与板拼接采用M14机制螺栓连接。
对局部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时可以采用现场拼装的方法进行。
(2)施工方法
1)模板的安装工序
模板:
先安装一侧墙模(支柱模板同步)→穿穿墙螺栓→就位另一侧墙模→调整穿墙螺栓、调整垂直度→顶板模板→处理节点。
2)模板的拆除工序
模板拆除时,应先拆除池壁、支柱模板→拆除顶板模板。
正常温度下混凝土浇筑后10小时,可松动穿墙拉杆,一般10~12小时后可拆除模板。
3)模板保养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和涂刷脱模剂,拆下的配件要及时清理、清点、转移至相应的操作层内。
4)质量保证措施
模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对模板加工质量进行监控,保证产品质量,以高质量的模板体系保证工程的质量目标实现。
(3)木模板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
1)模板工程施工要点
①本工程模板方案采取模板施工方案,多层板木龙骨。
用整张竹胶板制作成模板。
拼缝少不易漏浆。
大小机动灵活,根据需要配制规格。
拼缝处贴海棉胶条,然后用螺栓连接防止漏浆。
②柱、墙模板施工,在钢筋未绑扎之前,必须根据图纸尺寸平面放线、柱、墙、梁的位置,经有关部门检查无误后,墙,柱可以绑扎钢筋,绑扎保护层垫块,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安装墙模和柱模。
加固校正垂直度检查模板是否位移,在模板下口设清扫口,有杂物,能及时清扫出去。
③墙、柱校正垂直利用满堂脚手架来固定,垂直支撑纵横设剪刀撑。
2)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①柱、板模板施工时,首先用仪器测定柱高和柱的中心线和柱的底标高及板的底标高,以水平标高测定模板上每层的柱、板底标高,柱的中心线在柱模施工完后。
进行梁模施工,先铺设梁底,绑扎钢筋,立柱帮加固校正、固定,较浅的梁可先支梁模,后绑钢筋,然后支平台模板按板底标高架设主龙骨,次龙骨,铺竹胶板,经有关部门验收后,进行下道工序,绑扎楼板钢筋。
②模板安装质量控制
a、竖向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其支承面必须具备足够强度,满足全部荷载的承载力。
b、安装模板及其支架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免倾覆。
c、梁、板的模板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③模板拆除
模板需保留直到不损坏混凝土时才能拆模,拆模时不能损坏混凝土及产生破坏性冲击损坏混凝土。
保留模板及支撑的时间取决于天气情况、养护方法、强度、构件的类型,及后来的荷载,但不应少于规范规定的最低要求。
④模板支撑系统选用及施工
本工程拟使用WDJ齿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此种脚手架体系,采用1.8m、1.6m和0.9m杆组合,即可满足本工程各层不同层高的要求。
为方便施工,在施工时,顶板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早拆支撑体系,数量为每一流水段内配备三套交替上升,形成段内流水。
在支撑体系顶部安装由早拆支撑头与支撑杆组成的可调式分支撑,由支撑头支撑顶板重量,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再拆除养护支撑头及其余支撑杆。
⑤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a、在模板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按施工质量控制程序图严格把关。
b、模板需进行设计计算,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能可靠的承受所浇注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c、模板施工严格按木工翻样的施工图纸进行组装,就位和设支撑,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员、质量员、按平面尺寸、标高、垂直度进行复核验收。
d、地下模板支撑体系比较复杂,须按方案要求进行,确保模板施工质量及安全。
e、浇注混凝土时专门派人负责检查模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加以处理。
f、钢筋绑扎及模板施工穿插进行。
必须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时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5.1.3顶板模板
支撑采用碗扣脚手架,纵横间距为1200㎜,采用早拆体系柱头。
主龙骨为100×100mm方木,次龙骨为50×100mm,上部铺设12㎜厚竹胶板,用钉子钉牢,竹胶板间采用硬拼方式连接。
跨度≥4m的梁、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
模板拆除时需编制专项方案。
7.2施工要点
(1)模板拼缝及模板下口处采用海绵条进行塞缝,保证不漏浆。
(2)墙、柱模板施工,在钢筋未绑扎之前,必须根据图纸尺寸平面放线、墙、梁的位置,经有关部门检查无误后,墙可以绑扎钢筋,绑扎保护层垫块,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安装墙模和柱模。
加固校正垂直度检查模板是否位移,在模板下口设清扫口,有杂物,能及时清扫出去。
(3)墙、柱校正垂直利用满堂脚手架来固定,垂直支撑纵横设剪刀撑。
7.3模板拆除
(1)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常温下墙体要求拆除时强度不小于1.0Mpa,即混凝土浇筑完毕12h左右。
顶板模板拆除必须待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的75%~100%(根据结构跨度确定,并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拆除)。
(2)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
在混凝土的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1.2MPa。
2)底模:
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下列要求后,才能开始拆模: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
≤8
≥75
>8
≥100
7.4模板施工时注意事项
(1)模板需进行设计、计算,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能可靠的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及施工荷载。
(2)模板施工严格按翻样的施工图纸进行组装、就位和设支撑,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员、质量员、按平面尺寸、标高、垂直度进行复核验收。
(3)模板支撑体系比较复杂,必须按方案要求进行,确保模板施工质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