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318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X 页数:337 大小:4.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7页
康复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7页
康复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37页
康复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37页
康复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x

《康复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x(3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复医学概论 全套课件.pptx

第一章概述,内容提要,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康复医学发展史第三节康复医学的内容第四节康复医学的地位第五节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第一节基本概念,康复康复医学,康复,康复一词来自英文rehabilitation,由前缀re-和词根habilitation构成,意为重新获得某种能力、资格或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状态。

美英等国将残疾人的医疗福利事业综合称之rehabilitation,意为使残疾人重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重新恢复做人的权利、资格和尊严。

1942年,在美国的全美康复讨论会上给康复下了第一个著名的定义:

“所谓康复,就是使残疾者最大限度地复原其身体、精神、社会职业和经济的能力。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对康复的定义为:

“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1981年WHO又给康复做出了一个新的定义:

“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康复不仅是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需要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WHO在1993年的一份正式文件中提出:

“康复是一个帮助病员或残疾人在其生理或解剖缺陷的限度内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根据其愿望和生活计划,促进其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职业上、业余消遣上和教育上的潜能得到最充分发展的过程”。

综上所述,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所以,康复是使残疾者和功能障碍者恢复功能、恢复权利的过程。

对象,康复的对象是残疾人,即各种先天或后天由疾病或损伤所造成的各种功能缺失和障碍,包括肢体、内脏、精神的功能障碍或受限、不全或残缺,以致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的人。

内容和特点,由于康复的对象是残疾人,要达到康复的总目标,绝非单纯依靠医学就能实现,必须通过不同康复手段的平行介入,由此就决定了康复的多学科性和综合性。

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上进行全面康复。

医学康复(medicinerehabilitation)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engineering)教育康复(educationalrehabilitation)职业康复(vocationalrehabilitation)社会康复(socialrehabilitation)等,,医学康复,医学康复是指运用一切医学方法和手段帮助残疾者减轻功能障碍,实现全面康复目标,即通过临床诊断、手术、药物、康复功能评定和各种康复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传统康复疗法等一切治疗方法,使伤残及功能障碍者最大限度地改善和补偿其功能,使残存的功能和潜在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工程,康复工程是指应用现代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残疾人全面康复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研究残疾人的能力障碍和社会的不利条件,并通过假肢、矫形器、辅助工具,或者通过环境改造等途径,最大限度地恢复、代偿或重建残疾者躯体功能的治疗措施。

教育康复,教育康复是指通过教育与训练的手段,提高残疾者的素质和能力,如智力、日常生活的操作能力、职业技能、适应社会的心理能力等。

教育康复作为特殊教育的一部分,是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制定教育方案,组织教育教学,实施个别训练,给予强化辅导。

参与者大多为教育工作者,并了解一定的康复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注重将特殊教育、幼儿或成人教育及早期干预融为一体,形成特别的教育过程。

职业康复,职业康复是通过帮助残疾人重新就业来促进他们康复和发展的方法。

包括对残疾后就业能力的评估、妥善选择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合适职业,根据残疾者所能从事的职业进行就业前的训练,根据训练结果决定就业方式及安排残疾者就业,以及进行就业后的随访,切实帮助他们能够适应和胜任一项工作,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和收入,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和尊严,自立于社会,并能贡献于社会。

社会康复,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推进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等工作,依靠各级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各种力量,为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和消除不利于残疾人回归社会的各种社会障碍,使他们以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参与社会生活,享有健全人同样的权利和尊严,并履行社会职责。

内容包括:

改善法律环境建立无障碍环境改善经济环境改善社会精神环境,措施,康复措施不仅包括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法,而且还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工程学、信息学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并包括政府政策、立法等举措。

这些措施组成了康复的主要内容,构成了康复工作的领域,致力于帮助残疾人减轻身心社会功能障碍。

程度,目标,康复是以提高残疾者的功能水平为中心,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其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medicine)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

康复、医学康复与康复医学的区别和关联,基本原则,功能训练早期同步主动参与全面康复团结协作回归社会,服务对象,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长期功能障碍的患者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呼吸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等,服务形式,学科间团队指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如神经内外科、心血管内外科、骨科、风湿科、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等,住院治疗,门诊治疗,医护接诊辅助检查、功能评定初期评定会议,患者就诊,按既定方案康复治疗,中期评定会议,按调整方案康复治疗末期评定会议,出院,长期照顾单位位,回归家庭、社会,流程,康复医学的效益,功能效益医疗效益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康复医学的功能效益,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很多急、危、重症患者保住了生命,然而也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了患者伤病的治愈和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的要求已不满足于伤病的临床治愈,还要求功能的改善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以恢复功能为目的康复医学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解决临床治疗医学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长期的功能障碍或丧失。

例如: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矫形器使患者改善或恢复步行能力采用轮椅训练使患者行进较长的距离和适应较复杂的地形采用作业治疗使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采用心理治疗恢复患者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康复医学的医疗效益,早期康复介入能够有效预防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的发生。

以脑卒中患者为例,由于发病后对肢体及关节不正确的摆放和不合理用力所致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韧带、肌腱和肌肉等的损伤,骨关节变形,痉挛状态的增强,强肌和弱肌不平衡加剧,以致形成“划圈”步态和上肢“挎篮”状等。

如果在患病早期就开始正确的训练,可完全或部分预防这种异常表现。

康复医学的医疗效益,以脑卒中患者为例,由于保护不当,许多脑卒中患者发生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病情恢复,而进行了科学康复训练的患者发生率则明显减少。

肩手综合征,康复医学的管理效益,康复医学的效益还体现在通过科学的管理能够减少医院的急诊治疗负荷和提高疗效,促进卫生资源的协调与合理利用。

例如: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是帮助患者短期内出院的基本措施之一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锻炼可以减少药物使用量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活动能力的必要手段,康复医学的管理效益,综合医院中,神经内外科、骨科以及ICU急救处理后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不得不较长时间卧床,病情稳定后仍然需要住院治疗,如果将他们及时转入康复医学病房,既可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又能提高临床科室的病床使用率。

康复医学的管理效益,康复医学总体网络三级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为一级网络,完成患者急性期的康复二级医院或部分一级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为二级网络,完成康复治疗的延伸社区康复为三级网络,完成后续的康复治疗或功能训练,巩固康复疗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使得急诊科、神经内外科、骨科、重症科、老年科的危重患者得到了有效的帮助,防止了并发症和某些后遗症的发生,增强了患者体质,改善了全身各脏器、各系统功能,既有利于患者原发伤病的好转与治愈,使患者恢复加快、疗程缩短,又大大节省了患者医疗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节康复医学发展史,康复与康复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康复医学发展基础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和现状,康复与康复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康复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迄今只有60余年的历史。

但其基本的组成内容-康复治疗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在古代就已萌芽,古代的中国与外国、东方与西方都曾使用过一些简单的康复疗法。

康复医学发展的历程,从世界范围看,康复医学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

萌芽期(1910年以前)形成期(19101946年)确立期(19461970年)发展期(1970年以后),萌芽期(1910年以前),公元前,温泉、日光、砭针、磁石、按摩、健身运动等方法已应用于治疗风湿、慢性疼痛、劳损等疾患。

古希腊时代Hippocrates已相当重视自然疗法,认为自然因子如日光、海水、矿泉等有镇静、止痛、消炎作用,主张利用运动来减肥、训练无力的肌肉、加速身体的痊愈与锻炼意志。

希腊出土的文物上甚至已绘有“假足”,这说明古代西方也在应用一些原始的康复治疗技术。

公元后至1910年以前的阶段,初期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法和光疗法开始萌芽,残疾者的职业培训、聋人与盲人的特殊教育、精神病的心理治疗、患者的社会服务等工作也已开始。

形成期(19101946年),从1910年开始,康复一词才开始正式应用在残疾者身上,康复机构纷纷建立,为残疾人制定了法律,保障残疾人的福利和就业。

1917年美国陆军成立了身体功能重建部和康复部,这成为最早的康复机构。

在康复评定方面出现了徒手肌力检查等方法,在治疗方面出现了增强肌力训练的运动方法、代偿和矫正肢体功能的假肢和矫形器、超声治疗、言语治疗、文娱治疗等方法。

形成期(19101946年),在此阶段,康复医学面对的主要病种有截肢、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脑卒中后偏瘫、小儿脑瘫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遗留的大量伤残,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对康复医学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加速了康复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确立期(19461970年),1946年,被尊为美国康复医学之父的HowardARusk教授等积极推动康复医学的发展,提出了康复医学的系统理论、原理和特有方法。

此时康复治疗已初步贯彻全面康复的原则,即重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康复,进行手术后或伤病恢复期早期活动的功能训练。

1948年世界物理治疗联合会成立,确立期(19461970年),1949年美国物理医学会改名为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1950年,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成立。

1954年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成立。

1955年,Rusk教授在美国成立了世界康复基金会(WRF)。

确立期(19461970年),1958年,Rusk教授主编的重要教科书康复医学正式面世,这是康复医学专业第一本权威性的经典著作,是一本系统的、完整的教材,内容包括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康复评定方法、各种康复治疗以及各种常见损伤、疾病的康复治疗。

19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