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1014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docx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docx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

概念辨析: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联系

联系: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现代会计

(2)在服务对象方面的联系,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3)管理会计所需要的主要资料是从财务会计取得的

(4)两者最终的目标相同:

使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利润,提高经济效益

区别:

(1)它们的主体范围层次不同,工作侧重点也不同,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2)它们遵循的原则,标准和依据的基本概念不同。

(3)框架结构,方法体系,工程程序,体系的完善程度也不尽相同。

(4)观念取向,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将全部成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以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模式。

区别:

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应用变动成本法首先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尤其要把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生产量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

完全成本法则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产品成本构成不同:

变动成本法:

变动生产成本即: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法:

全部生产成本即: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构成不同:

变动成本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固定性财务费用、变动性销售费用、变动性管理费用、变动性财务费用构成。

完全成本法:

全部非生产成本。

管理,销售,财务费用。

3.损益确定的程序不同:

 ◆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

             ◆所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有所不同

             ◆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

4.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量范围内,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化成一定比例变化的成本。

区别:

1.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变动成本的对称。

2.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相关成本与不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各个部分备选方案之间不同的未来成本

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

可递延成本与不可递延成本

可递延成本:

该方案中某一部分成本发生的时间推迟不影响企业大局

选择题:

成本性态分析

1、成本的分类

成本按照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分类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

成本按照可归属性进行分类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2、成本性态定义

成本性态,又叫做成本习性。

指的是成本的变动和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或者成本的变动和业务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固定成本的分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

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企业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的分类

技术性变动成本:

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

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而改变的变动成本

3、混合成本:

介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阶梯式混合成本:

半固定成本。

标准式混合成本:

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混合而成。

如电话费,公用事业费

y=a+bxy成本a固定成本b单位变动成本

低坡式混合成本:

在其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保持固定不变,一旦突破这个业务量限度,其超额部分的成本就相当与变动成本。

y=a1+(x-x1)b

y=a1(0<x≦x1)

y=a1+(x-x1)b(x>x1)

4、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

历史成本分析法,账户分类法,工程研究法,合同认定法

5、历史成本分析法包括哪三种。

重点掌握高低点法的计算

历史成本分析法包括

高低点法

散布图法

回归分析法

2、盈亏计算

在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营业利润)的计算步骤:

1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销售毛利

2销售毛利-期间费用=税前利润

上式中:

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在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营业利润)的计算步骤:

1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毛益

2贡献毛益-固定成本=税前利润

上式中:

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销售量+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非生产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

3、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编制利润表方面的示例

(一)、连续各期产量相同而销量不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表的影响;

(二)、连续各期销量相同而产量不相同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表的影响。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几种

(一)模型线性假设

(二)产销平衡假设

(三)产品品种结构稳定假设

(四)会计数据可靠性假设

掌握

(一)模型线性假设

销售收入与销售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变动成本与产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固定成本保持不变

2、盈亏临界点定义、计算公式(以数量表示、以金额表示)(P54例1掌握)

所谓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经营达到不盈不亏状态时的销售量。

P代表利润,V代表销量,SP代表单价,

VC代表单位变动成本,FC代表固定成本,

VBE代表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SBE代表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

在变动成本法下:

P=V×SP-V×VC-FC

=V×(SP-VC)-FC

3、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

所谓“安全边际”,就是指现有(或正常)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这个差额标志着企业销售量下降多少,才会发生亏损安全边际=现有销售量(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现有销售量)*100%

4、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的计算公式

实现税前目标利润模型:

税前目标利润=目标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税后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

实现税后销售目标利润模型:

目标销售量=

税前目标利润=

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模型

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模型(P56例题)

P56-57的例题

5、本量利关系分析(这一节掌握)

有关因素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分析

销售价格变动的影响

变动成本变动的影响

固定成本变动的影响

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

产销不平衡的影响

二、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分析

除上述因素外,所得税税率也将对实现目标利润产生影响。

第五章预测分析

1、经营预测是指根据历史资料和现在的信息,运用一定的科学预测方法,对未来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计和推测的过程。

2、预测的基本方法

定量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

预测分析的一般程序

确定预测目标

收集、分析资料

选择预测方法

实际进行预测

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评价

修正预测结果

输出最后预测结果

3、销售预测

算术平均法的公式、计算

计划期预测销售数=各期销售数总和/期数

趋势平均法(P84例2)

可以最近若干时期的平均值作为计算预测期的预测值的基础。

4、成本预测

高低点法的公式、计算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

1、决策的定义、分类

所谓决策,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取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一)按照决策所涉及的时间长短,决策可以区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二)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三)按照决策本身的不同性质,或根据决策项目之间关系的不同,决策可以区分为独立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和优化组合方案决策。

4、掌握确定型决策常用的分析方法——差量分析法

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方案选择的方法,就叫差量分析法

——贡献毛益额分析法

贡献毛益额分析法也称边际贡献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

1、货币时间价值的定义

货币时间价值(thetimevalueofmoney)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而形成的增值,即一定量的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差额。

2、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1)复利终值

2)复利现值

3)年金计算

3、

资金成本的含义、确定与计算

资金成本(或资本成本)就是筹措和使用资金所应负担的成本,通常以百分率表示。

资金成本是各投资方案的最低可接受的报酬率

长期借款的资金成本

债券的资金成本

优先股的资金成本

普通股的资金成本

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4、现金流量的构成、计算(全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

现金流量的构成

初始投资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量

终结现金流量

5、长期投资决策常用的评价指标

第八章全面预算

1、定义、构成

全面预算(comprehensivebudget)是用货币金额和数量单位反映企业整个时期的现金收支、资金需求、资金融通、营业收入、成本以及盈利状况和财务状况的整套财务计划。

构成:

(一)业务预算

业务预算是反映企业在计划期间日常发生的经营活动所编制的预算,即为供应、生产、销售和管理活动编制的预算。

(二)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为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的经济活动编制的预算。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有关企业在计划期间内有关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2、全面预算的编制(掌握销售预算的编制)

销售预算

预计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单价

销售预测首先必须考虑下列因素:

1.以往的销售量;

2.未来的定价政策;

3.市场研究;

4.一般经济情况;

5.行业经济状况;

6.国民生产总值、就业、物价等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

7.广告及促销办法;

8.行业竞争;

9.市场份额;

10.产品的季节性变动等。

第十章责任会计

1、集权管理的定义、特点、优缺点

集权是把企业经营管理权限较多集中在企业上层的一种组织形式。

他的特点是1、经营决策权大多数集中在高层领导手中。

2、对下级的控制较多。

3、统一经营。

4、统一核算。

优点是:

1、有利于集中领导,协调各部门的活动。

2、有利于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提高管理活动的效率。

2、分权管理的定义、特点、优缺点

分权管理:

将决策权随同相应的责任下放给基层经理人员,许多关键性的决策应由接近这些问题的经理人员作出。

特点是:

1、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

2、上级的控制较少。

3、在统一规划下可以自主经营。

4、实行独立核算。

优点:

应用当地信息

基层经理可以顾客需求作出及时有效反应;

减轻高层经理的工作负担,重点放在长远战略规划上;

为基层经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

激励基层经理人员;

提供业绩评价的客观方法。

分权管理的局限性

可能妨碍战略经营单位之间的协作

可能引起战略经营单位之间的潜在冲突

目标一致性成为关键

3、责任会计的目的、原则、内容

有利于贯彻经济责任制及考核、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与经营成果。

便于把各个责任中心的经营目标与整个企业的经营总目标统一起来,确立“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同时促使每个责任中心为保证企业经营总目标的实现而协调地工作

原则:

1、责任主体原则

2、目标一致性原则

3、可控性原则

4、激励原则

5、反馈原则

责任会计内容:

1、设置责任中心,明确责权范围2、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考核标准3、提交责任报告,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4、评价经营业绩,实施奖惩制度

4、责任中心的含义、基本特征、划分应遵循的原则

所谓责任中心,是指企业具有一定权力并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的各级组织和各个管理层次。

只有确定责任中心,才能明确划分职责,做到分工协作、职责分明。

责任中心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与企业的组织机构相适应;

必须能够划清责任,单独核算;

必须使责权利紧密结合。

特点:

是权、责、利的统一体。

5、成本中心的含义

是指只对其成本或费用承担经济责任,负责控制和报告本的成责任中心

6、利润中心的含义、考核指标

涵义

指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销售和收入的责任单位。

它不但有成本发生,而且还有收入发生,因此,它不但要对成本收入负责,而且也要对收入与成本的差额即利润负责。

通常以“贡献毛益”作为业绩评价指标

第八章  短期经营决策

短期决策是指企业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利用经济资源,以期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决策,一般只涉及一年以内有关的经济活动,不涉及新的固定资产投资。

包括:

生产决策、销售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库存决策、生产设备最优利用的决策等。

产品生产的决策分析:

1.零件自制或外购决策(表面正确决策相关成本的重要性,生产成本为变动生产成本,不含固定制造费用)

2.剩余生产能力存在机会成本

3.考虑专属成本

4.特殊订单是否接受决策(单位边际贡献)

5.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决策

6.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分析法,在产品组合决策中,而联合约束条件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

做法:

先计算每种产品消耗1单位资源所产生的边际贡献,然后按照单位资源边际贡献由高到低的顺序,在各种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安排生产。

 

单价

30

45

单位变动成本

15

20

单位产品耗用机时

固定性工艺成本

单位产品变动性成本

20000

12

15000

16

 

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80000机器工作小时,可生产甲产品,乙产品,但只能生产一种产品。

某企业生产A产品,拟有甲,乙两个工艺方案,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确定生产何种产品。

 解:

依题意可得 y=20000+12x

         y=15000+16x

解单位边际贡献 甲=15    乙=25

        一小时创造单位边际贡献 甲15/5=3

                    乙25/8

        M甲=15×80000/5=24000元

        M乙=25×80000/8=25000元

        M甲<M乙

要求该企业该如何选择工艺方案才能使工艺成本总额达到最小值

根据成本无差别点法的原理得x=15000-20000/12-16=1250元

当预计总产量<1250时,选乙

      >1250时,选甲(点之前选斜率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