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 常见古今异义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0991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文 常见古今异义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古代诗文 常见古今异义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古代诗文 常见古今异义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古代诗文 常见古今异义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古代诗文 常见古今异义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文 常见古今异义词.docx

《古代诗文 常见古今异义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文 常见古今异义词.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诗文 常见古今异义词.docx

古代诗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古代诗文阅读

清单一常见古今异义词一览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卑鄙——【今义】品性低劣。

【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

4.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

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美丽。

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

【古义】刚刚一开始.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古义】从,跟从:

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

(《雀东南飞》)

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处罚。

【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伶官传序》)

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

②(按规定)处理。

【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毛遂自荐》)

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央”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

③区域。

④部分。

【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

【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非常——【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

1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感激——【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

【古义】受感动而激奋。

1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更衣——【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讳饰的说法。

1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故事——【今义】前后连贯、有吸引力,可用来讲述的事情。

【古义】先例、旧事。

1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

豪杰——【今义】才能杰出的人。

【古义】①有声望有地位的人。

16.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横行——【今义】行动蛮横,依仗暴力胡作非为。

【古义】纵横驰骋。

17.①因具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交通——【今义】①往来通达。

②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古义】①勾结,②交互相通。

18.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面出。

((冯婉贞))

结束——【今义】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

【古义】整理好装束。

19.鞠躬尽瘁,死向后已。

(《后出师表》)

鞠躬——【今义】弯身行礼。

【古义】恭敬谨慎地

20.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

(《雁荡山》)

具体——【今义】不抽象,不笼统。

【古义】具,具备,体,形体。

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区域。

2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

会计——【今义】管理帐目收支等财务工作的人。

【古义】会,聚会;计,商议。

23.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五人墓碑记》)

慷慨——【今义】①大方,不吝啬。

②充满正气,意气激昂。

【古义】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24.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优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可怜——【今义】①值得怜悯。

②不值一提。

【古义】①可爱。

②值得同情。

25.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开张——【今义】商店开始营业。

【古义】不闭塞,广泛。

26.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

老大——【今义】同辈或同伙中排行第一或地位最高的人。

【古义】年龄大。

27.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

(《柳敬亭传》)

南面——【今义】南方,表方位。

【古义】南,向南;面,面对,朝向。

2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烈士——【今义】为正义、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人。

【古义】指有志于建立功业的人。

29.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指宫妃)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美人——【今义】美貌女子。

【古义】指美貌女子,也可特指歌伎、宫妃。

30.相如前进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进——【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古义】前,走上前;进,献上。

3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伯叔、子侄及母、妻家中的人。

32.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

其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古义】①它的果实。

②那实际情况。

33.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天——【今义】秋季。

【古义】秋,秋天;天,天空。

3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

妻子——【今义】配偶(女方)。

【古义】妻和子女。

35.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肉食——【今义】肉类食物。

【古义】食肉。

“肉食者”,指生活优裕的大官。

36.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

山东——【今义】山东省。

【古义】指战国时秦国殽山函谷关以东的楚、赵等六国。

37.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赤壁之战》)

束手——【今义】无办法,与“无策”连用。

【古义】投降。

38.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唐睢不辱使命》)

虽然——【今义】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

【古义】虽然如此,尽管这样。

虽,虽然;然,如此,这样。

3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无论——【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4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

【古义】作为祭品的牲畜。

41.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茼列传》)

宣言——【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的文告。

【古义】公开扬言。

4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

4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往——【今义】过去。

【古义】从这里起到那里。

44.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

殷勤——【今义】热情而周到。

【古义】关切、问候。

4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

因为——【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古义】于是写作了。

46.将军岂有意乎?

(《荆轲刺秦王》)

有意——【今义】有心思;故意。

【古义】有某种想法、打算。

4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约束——【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古义】盟约。

48.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荷纂丈人》)

丈人——【今义】指岳父。

【古义】老人、长辈。

49.丈夫处世兮立功名。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丈夫——【今义】妻之配偶。

【古义】男子。

50.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古义】指给人看。

51.可谓智力孤危。

(《六国论》)

智力——【今义】指人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古义】智慧和力量。

5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中间——【今义】当中。

【古义】中,当中;间,夹杂着。

5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如,

5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

祖父——【今义】父之父。

【古义】祖和父,祖辈和父辈。

5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

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56.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

无日——【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

57.①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②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行》)

往往——【今义】常常;【古义】①处处。

②时常,常常。

5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鱼肉——【今义】鱼的肉;【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59.①天子春秋鼎盛。

(《治安策》)

②蝼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春秋——【今义】①夏季、秋季;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

②一年。

60.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留意——【今义】当心,注意;【古义】考虑。

61.①先生举手击狼(《中山狼传》)

②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

举手——【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古义】①动手。

②告别时的动作。

6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指南录后序》)

口舌——【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古义】口和舌,指说话。

63.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论贵粟疏》)

不避——【今义】不躲开;【古义】不次于。

64.宁可致意耶?

(《柳毅传》)

致意——【今义】表示问候;【古义】把自己的心意表达于人。

65.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

②重念蒙君实现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答司马谏议书》)

反复——【今义】重复;【古义】①扭转形势。

②书信往返。

6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列传》)

从容——【今义】不慌不忙;【古义】文采华丽,纵横华丽的言辞。

67.倒也便宜。

(《林黛玉进贾府》)

便宜——【今义】物品价格低;【古义】方便。

68.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

无赖——【今义】流氓;刁钻泼辣,无理取闹;【古义】活泼好玩。

69.吾祖死了早,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

于是——【今义】承接连词;【古义】在此。

70.吾状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

行为——【今义】举动;【古义】行,品行;为,做。

7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以为——【今义】认为【古义】以,把;为,当做

72.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作文——【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古义】写文章。

名句名篇默写

清单一文言文中的名句名篇

(一)孔子《孔子语录》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孟子《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庄子《逍遥游》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007年全国卷Ⅱ考查了此句)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007年宁夏、海南卷考查了此句)

5.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6.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7.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五)《荀子·劝学》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07年全国卷Ⅰ考查了此句)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07年全国二高考考了此题)(2007年安徽卷考查了此句)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六)诸葛亮《出师表》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6.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七)陶渊明《桃花源记》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八)韩愈《师说》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007年上海卷考查了此句)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007年重庆卷考查了此句)

(九)刘禹锡《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十一)杜牧《阿房宫赋》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007年江苏卷考查了此句)

(2007年安徽卷考查了此句)

4、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6、嗟夫!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007年广东卷考查了此句)

(2007年全国卷Ⅰ考查了此句)

7、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8、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9、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0、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1、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004年福建卷、北京卷考查了此句)

(2006年北京卷考查了此句)

(十二)范仲淹《岳阳楼记》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5.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6.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7.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

10.微斯人,吾谁与归!

(十三)欧阳修《醉翁亭记》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5.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6.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7.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十四)苏洵《六国论》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

(2007年上海卷考查了此句)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5、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6、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004年、2006年北京卷考查了此句)

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灭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十五)苏轼《赤壁赋》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8、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004年广东卷考查了此句)

(2005年浙江卷考查了此句)

(2006年江苏卷考查了此句)

(2006年湖南卷考查了此句)

(2007年安徽卷考查了此句)

9、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1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004年广东、湖北省高考考了此题)

(十六)周敦颐《爱莲说》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立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

2.余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余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连,花之君子者也。

(2007年全国卷Ⅱ考查了此句)

(十七)李密《陈情表》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003年全国卷考查了此句)

(2006年浙江卷考查了此句)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臣无祖母,无至以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