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线配管工程修改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30006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压配线配管工程修改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低压配线配管工程修改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低压配线配管工程修改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低压配线配管工程修改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低压配线配管工程修改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压配线配管工程修改过.docx

《低压配线配管工程修改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配线配管工程修改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压配线配管工程修改过.docx

低压配线配管工程修改过

低压配线配管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编写:

审批:

 

广东国晟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监理部

年月日

一、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选管→下料加工→管子连接→固定→检查导线→导线穿管到位→电气性能测试。

二、低压配线配管工程质量标准:

2.1线管敷设前应检查管材质量、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不同部位的管材是否按要求除锈,防腐刷漆。

2.2配线工程的施工应按国家标准、规程规范和已批准的设计进行,当修改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

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技术文件应齐全;型号、规格及外观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

配线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规范和国家现行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2.3相关标准: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2258-96)。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GB50168-2006)

三、各种管线施工监理要点:

3.1电气线路与管道间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电气线路与管道间最小距离(mm):

管道名称

配电方式

穿管配线

绝缘导线明配线

裸导线

配电

蒸汽管

平行

管道上

1000

1000

1500

管道下

500

500

1500

交叉

300

300

1500

暖蒸汽管、

热水管

平行

管道上

300

300

1500

管道下

200

200

1500

交叉

100

100

1500

通风,给排水及

压缩空气管

平行

100

200

1500

交叉

50

100

1500

3.1.2对配线工程中的支架,线管卡、承重吊重部分、螺栓等宜采用预埋件,预留孔等,预埋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预埋牢固。

3.1.3配线设施中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和接零应可靠。

3.1.4电气线路经过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缝、伸缩缝处应装设两端固定的补偿装置,导线应留有余量。

3.1.5电气线路沿发热体表面上敷设时,与发热体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3.1.6配线工程采用的管卡、支架、吊钩和盒(箱)等黑色金属附件,均应镀锌或防腐漆。

3.1.7管线敷设应保证横平竖直,管位、盒位的正确。

3.2配管的监理要点:

一般规定:

3.2.1敷设在多尘和潮湿的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应密封。

3.2.2暗配的电线保护管应沿最近路线敷设,力求线管最短,配至设备接线口处位置应准确。

3.2.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3.2.4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

当明配时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且不应有折皱、凹穴和裂缝等。

3.2.5当电线保护管:

(1)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2)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

(3)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

(4)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

且接线盒与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3.2.6在TN-S,TN-C-S系统中,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3.2.7管子敷设,连接紧密、管口平滑、护口齐全牢固、明配管排列整齐,横平竖直,暗配管保护层不大于15mm,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加套保护管,并在隐蔽工程记录中标示。

3.3钢管敷设监理要点:

3.3.1钢管的连接:

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1/2连接后,基螺纹宜外露2-3扣;钢管下料应根据实际需要长度锯断,锯口应锉平,管口平滑。

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用焊接时,焊接应牢固、紧密。

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

3.3.2钢管与盒或设配的联接;

暗配的黑色的钢管与盒(箱)的连接应采用焊接连接,管口宜高出盒(箱)内壁3-5mm;且焊后应涂防腐剂。

明配钢管或暗配的镀锌管与盒(箱)的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

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

3.3.3钢管的接地联接

当黑色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焊接跨接接地线或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

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接连接。

3.3.4安装电器的部位应设置接线盒。

3.2.5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中要求;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300mm。

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m)

敷设方式

钢管种类

钢管直径(mm)

15-20

25-32

40-50

65以上

管卡间最大距离(mm)

吊架、支架或

沿墙敷设

厚壁钢管

1.5

2.0

2.5

3.5

薄壁钢管

1.0

1.5

2.0

----

3.3.6明管敷设时,应重点检查其垂直度、水平度(任意2m段内,偏差不大于3mm)。

3.4金属软管敷设监理:

3.4.1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金属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

3.4.2金属软管不应退绞、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

3.4.3金属软管安装的弯曲半径不应大于软管外径的6倍;固定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mm。

3.4.4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3.5塑料管的敷设监理:

3.5.1保护电线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须由经过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3.5.2塑料管与盒(箱)等器件应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

3.5.3管与管之间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

3.5.4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的外径的1.1-1.8倍。

3.5.5明配硬塑料在穿过楼板等地方时,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楼板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3.5.6明配硬塑料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管卡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要求;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

硬塑料管管卡间最大距离(m):

敷设方式

管内径(mm)

吊架、支架或

沿墙

20以下

25-40

50以上

1.0

1.5

2.0

3.5配线监理要点:

配线所采用的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配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导线的连接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

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

同一建筑物的导线,其颜色应易于区分,其颜色的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PE)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采用淡兰绝缘导线。

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检查,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由施工方做好记录。

一般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MΩ。

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应敷在同一管或同一线槽内。

配线工程施工后,保护地线(PE线)连接应可靠,对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应作模拟动作试验,并做好记录。

原则上不许用穿线的钢管作为接地、保护线(PE线)使用,采用塑料管或塑料槽板配线的情况,其内应有专用PE线或中性地线。

3.5.1管内穿线监理要点:

导线穿管拉线作业时,不能因管口处留有毛刺、裁截管接续处留有毛刺或焊接管时在接头处留有焊渣等,而使穿管的导线受到任何损伤。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

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计在接线盒(箱)内,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余截面积的40%。

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保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

3.5.2槽板配线监理:

槽板应紧贴建筑物表面敷设,且平直整齐,多条槽板并列敷设时

应无明显缝隙。

线槽不得在穿过楼板或墙壁时进行连接。

槽板底板固定点间距应小于500mm,槽板盖板固定点间距应小于300mm;底板距终端50mm处和盖板距终端30mm处应固定,三线槽的槽板每个固定点均应采用双钉固定。

槽板敷设时,底板接口与盖板接口应错开,其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20mm。

槽板的盖板固定在直线段上有和90°转角处,应成45°斜口相接;分支处应成丁字三角叉接;盖板应无角,接口应严密整齐。

导线在槽板内不应有接头,接头应置于接线盒或器具内,槽盖板或接线盒盖板不应撞伤导线的绝缘层。

槽板垂直或倾斜敷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线在槽内移动。

3.5.3线槽配线监理:

塑料线槽必须经阻燃处理,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记。

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应紧贴墙面固定。

导线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的总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线槽总面积的60%。

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线。

3.5.4塑料护套线配线监理:

塑料护套线不得直接埋入抹灰层内暗配敷设,不得在室外露天场所明配敷设。

明配敷设时,线卡的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宜为150-200mm,导线应平直,不得有松驰、扭绞和曲折等现象。

塑料护套线在弯曲时,不应损伤护套和芯线的绝缘层,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导线外径的3倍;在终端,转弯和进入电气器具、接线盒处,均应装设线卡固定,线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距离为50-100mm。

3.6验收

3.6.1检查各种规定的距离。

3.6.2检查各种支持件的固定。

3.6.3检查配管的弯曲半径、盒设置的位置。

3.6.4检查明配线的允许偏差。

3.6.5检查导线的连接和绝缘电阻测试:

照明线路绝缘电阻不小于0.5MΩ,动力不小与1MΩ。

3.6.6检查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或接零。

3.6.7做好安装技术记录(隐蔽工程记录),绝缘测试记录并存档(由施工单位填妥有关表格,监理全部或部分签认,竣工后归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