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 市政实务一本通 总结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9778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建 市政实务一本通 总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建 市政实务一本通 总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建 市政实务一本通 总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建 市政实务一本通 总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建 市政实务一本通 总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建 市政实务一本通 总结版.docx

《一建 市政实务一本通 总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 市政实务一本通 总结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建 市政实务一本通 总结版.docx

一建市政实务一本通总结版

说明:

本Word文档包含的相关内容:

1、含2016年版实务教材完整内容及增加公共科涉及实务案例的重点内容;

2、含考试重点内容,用颜色黑、红、蓝色、紫色(部分加粗)进行标记区分;涉及案例部分采用灰色底纹进行标示;

3、含2012—2014年实务真题考点出处,用绿色字体进行标注,例:

(2012单5)(2014案

4.2),直接收索2012单5可找到该考点内容;

4、含个人对全书融会贯通后整理的文字总结、口诀等,用颜色天蓝色进行标记区分;

5、含大量总结图、总结表以及工程照片等内容;

6、教材中部分重点部位的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超过、不超过等字眼均改为>、≥、

<、≤,更为直观,方便记忆;

7、教材中个别较大段落的重点内容,为了归纳总结,方便记忆,拆分成多个(部分编了号)小段,内容与教材一致;

8、所有章节均采用多级目录,形成文档结构图,方便章节内容的检索,章节内大标题均进行字体加粗,采用黄色底纹进行区分,一目了然。

使用Word文档的其他便利:

1、Word文档不同于图片版PDF文档,Word文档可进行文字修改、图片插入等功能的编辑,不用涂改液、不用橡皮擦、不用透明胶,可操作性更强;

2、可使用CTRL+F热键进行关键内容检索(例如:

收索〈安全技术交底〉,新版本有多处相关内容,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员、施工员均可以进行交底),可谓是快、准、狠,省去纸质版及PDF版教材一页页翻的烦恼,有时还为找不到内容而苦恼,参考的兄弟们本来看书时间就少,谁愿意在此浪费时间。

3、还有CTRL+G:

页面定位,CTRL+H:

文字替换等实用功能哦。

本文档发展史:

本人2012年参加的一级市政考试,考完之前没听过课件、不懂得使用电子版进行总结,一个人闭门造车,书本上画得那简直是不要不要的,结果凄惨落榜。

考试完后经过反复琢磨,开始研究使用word档进行学习,13年之前编辑出word白版,年后买了课件,经过半年多的学习、总结,就形成了兄弟们现在看到的类似版本,当然,为了通过考试,纸质版教材我还是买过,也不在乎那几十块钱,不过考试过后,书本基本是新的。

本人还将word总结手抄成浓缩版总结,用来进行记忆,好像有40来页。

13年我顺利通过了市政的考试,大家可以看本档最后一页,66分变117分就是这么任性。

来,很多考友都来找我教授经验,其实经验就是多学习,多总结,没有捷径可走,别相信那些所谓

的押题。

要说押题,我可是押到了考书上内容的99%,因为我押了全书!

经过部分考友的要求,现我将13版升级到了15版。

说到升级,编委会的那帮老家伙真是累死我了,实质性的内容没改多少,竟把些章节、编号、段落颠三倒四的换来换去,可有可无的字眼更换增减,可把我坑苦了!

结语:

本Word文档适用于习惯使用手机及坐办公室使用电脑的兄弟们,因为我之前使用电脑网上搜索课件及资料,顺便就习惯了在电脑上看书。

13年通过市政考试后,去年增项建筑工程,我也是自己做了Word版文档,比网上的各种版本更为精致,内容更为丰富。

现在开启档案解密模式,把部分章节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成为大家通过市政考试的利器!

若Office无法正常使用,请使用2012版以上WPS打开!

如下图所示:

1K410000市政公用工程技术1

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1

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1

1K4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10

1K411030城镇道路基层施工12

1K411040城镇道路面层施工14

1K412000城市桥梁工程19

1K412010城市桥梁工程结构形式及通用施工技术19

1K412020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22

1K412030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25

1K412040管涵和箱涵施工31

1K41300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34

1K4130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34

1K413020明挖基坑施工43

1K413030盾构法施工53

1K413040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64

1K414000城市给水排水工程72

1K41401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结构与特点72

1K41402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79

1K415000城市管道工程82

1K415010城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82

1K415020城市供热管道工程施工88

1K415030城市燃气管道工程施工94

1K416000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98

1K416010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施工98

1K416020施工测量101

1K417000城市绿化与园林附属工程105

1K417010绿化工程105

1K417020园林附属工程113

1K420000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2

1K42001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2

1K420020市政公用工程造价管理4

1K420030市政公用工程合同管理8

1K42004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成本管理11

1K42005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5

1K42006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21

1K42007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28

1K42008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31

1K420090城镇道路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33

1K420100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35

1K4201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38

1K420120城市给排水场站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41

1K420130城市管道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42

1K420140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49

1K420150明挖基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57

1K42016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60

1K420170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61

1K420180市政公用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64

1K420190市政公用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68

1K431000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与标准2

1K431000相关法律法规2

1K431010城市道路管理的有关规定2

1K431020城市绿化的有关规定2

1K432000相关技术标准2

1K4320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的有关规定2

1K43202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的有关规定3

1K43203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3

1K432040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3

1K43205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3

1K432060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3

1K432070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3

1K432080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3

1K433000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注册执业管理规定及相关要求4

公共科部分(以下为13年版内容)...........................................................2

法规内容..................................................................................2

1Z302000施工许可法律制度2

1Z303000建设工程发承包法律制度2

1Z305000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文物保护法律制度.............错误!

未定义书签。

1Z30600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制度3

1Z307000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4

管理内容..................................................................................4

1Z202000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4

1Z203000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5

1Z204000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5

1Z205000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6

1Z206000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8

经济内容..................................................................................9

1Z103000建设工程估价9

1Z103030建设工程定额10

1Z103070工程量清单计价10

1K410000市政公用工程技术

1K411000城镇道路工程

1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1K411011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

一、城镇道路分类

(一)城镇道路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为发挥其不同功能,保证城镇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交通运输经济合理,应对城镇道路进行科学的分类。

(二)分类方法有多种形式,根据道路在城镇规划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千路及支路(参见表1K411011);根据道路对交通运输所起的作用分为全市性道路、区域性道路、环路,放射路、过境道路等;根据承担的主要运输性质分为公交专用道路、货运道路、客货运道路等;根据道路所处环境划分为中心区道路、工业区道路、仓库区道路、文教区道路、行政区道路、住宅区道路、风景游览区道路,文化娱乐性道路、科技卫生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火车站道路、游览性道路、林荫路等。

在以上各种分类方法中,主要是满足道路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功能。

(地快、作全、性公、境区)

城市道路分类、路面等级和面层材料表1K411011

城市道路分类

路面等级

面层材料

使用年限(年)

快速路、主干路

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

30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

15

次干路、支路

次高级路面

沥青贯入式碎(砾)石

10

沥青表面处治

8

二、城镇道路分级

我国现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在充分考虑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

对沿线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城镇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四类个等级。

快速路,又称城市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

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结合主干路组成道路网。

支路为次干路与居住小区的连接线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直接与两侧建筑物出人口相接,以服务功

能为主。

(全交、主交、兼服、主服)

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一)按结构强度分类(参见表1K411011)1.高级路面:

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是高级路面的特点。

它使用年限长,适应繁重交通量,

且路面平整、车速高、运输成本低,建设投资高,养护费用少,适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公交专用道

路。

2.次高级路面:

路面强度、刚度、稳定性、使用寿命、车辆行驶速度、适应交通量等均低于高级路面,但是维修、养护、运输费用较高,城市次干路、支路可采用。

(二)按力学特性分类

1.柔性路面:

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

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包括沥青混凝土(英国标准称压实后的混合料为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等。

(柔垂变较大小)

2.刚性路面:

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接缝处设传力杆、不设传力杆及设补强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刚极强大很小)

 

1K411012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一、结构组成

(一)基本原则

1.城镇沥青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水泥路面多垫层)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多。

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0.3;土基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土工布)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判定刚性非刚性的指标:

弯沉值)

柔性基层:

带沥青的、级配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半刚性基层:

水泥、石灰稳定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刚性基层:

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弯沉很小,主控项目不测弯沉

(二)路基与填料

1.路基分类从材料上,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路基断面形式有:

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

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重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

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2.路基填料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

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

同时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地下水位高:

提高基面、选粗粒土、泥灰稳定、设沟排水——高粗稳沟)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

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基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100~150mm。

(三)基层与材料

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土基。

基层可分为上基层和底基层,各类基层结构性能、施工或排水要求不同,厚度也不同。

2.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

未设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或者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应设置底基层。

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等。

3.常用的基层材料

(1)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半刚性)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包括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工业废渣(粉煤灰、钢渣等)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和整体性均较好,适用于各种路面的基层,但所用工业废渣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柔性)(2014多2)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可用作城市次干道及其以下道路基层。

为防止冻胀和湿软,天然砂砾应质地

坚硬,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5mm)的10%。

级配砾石作次干道及其以下道路底基层时,级配中

最大粒径宜小于53mm,做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

(2012案5.1)

(级配砂、砾石只能作低级道路基层、37.5)未破碎的砾石可理解为鹅卵石或砂头子嵌锁力差

(级配碎石、碎砾石可作高级道路基层)

(四)面层与材料

1.高等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

(底)面层。

(磨上下或上中下)

2.沥青路面面层类型

①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包括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OGFC(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

层)等嵌挤型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其种类应按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矿料级配、孔隙率划分。

②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及其以下道路的路面、支路的表面层,以及各级沥青路面的基层、连接层

或整平层;冷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坑槽冷补。

③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温拌沥青混合料是通过在沥青混合料拌制过程中添加合成沸石产生的发泡润滑作用、拌合温度在120~

130℃条件下生产的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适用范围相同。

④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贯入式面层宜做城市次干路以下道路面层使用,其主石料层厚度应依据碎石的粒径确定,厚度不

宜超过100mm。

⑤沥青表面处治面层(贯冷次支)(表处水磨滑改)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与

处治层厚度相匹配。

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

(一)路基

1.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础条件,也是道路的支撑结构物,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

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即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变形。

2.性能主要指标(路基整体变形)

①整体稳定性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路基,必然会改变原地层(土层或岩层)的受力状态;原先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层,

有可能由于填筑或开挖而引起不平衡,导致路基失稳。

软土地层上填筑高路堤产生的填土附加荷载如超出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就会造成路堤沉陷;在山坡上开挖深路堑使上侧坡体失去支承,有可能造成坡体坍塌破坏。

在不稳定的地层上填筑或开挖路基会加剧滑坡或坍塌。

因此,必须保证路基在不利的环境(地质、水文或气候)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以发挥路基在道路结构中的强力承载作用。

②变形量控制路基及其下承的地基,在自重和车辆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如地基软弱填土过分疏松或潮湿时,所

产生的沉陷或固结、不均匀变形,会导致路面出现过量的变形和应力增大,促使路面过早破坏并影响汽车行驶舒适性。

因此,必须尽量控制路基、地基的变形量,才能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

(二)基层

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土基。

且为

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沉降变形对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

基层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2.性能主要指标(基层:

强扩不冻水)

①应满足结构强度、扩散荷载的能力以及水稳性和抗冻性的要求。

②不透水性好。

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为防止地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

(三)面层

1.面层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

设置面层结构可以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包括舒适性和经济性),以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

2.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3.面层使用指标(面层:

承平温、滑水声)(2012单2)

①承载能力当车辆荷载作用在路面上,使路面结构内产生应力和应变,如果路面结构整体或某一结构层的强度或

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和应变时,路面便出现开裂或变形(沉陷、车辙等),降低其服务水平。

路面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影响,也会使其承载能力下降。

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坏和塑性累积变形,需要维修养护,但频繁维修养护势必会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营。

为此,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②平整度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

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

依靠先进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经常、及时的维修养护,可实现路面的高平整度。

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③温度稳定性路面材料特别是表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素的作用,材料强度会下降,材料性状会

变化,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黏性—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运行质量下降。

为此,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④抗滑能力光滑的路表面使车轮缺乏足够的附着力,汽车在雨雪天行驶或紧急制动或转弯时,车轮易产生空转或

溜滑危险,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

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⑤透水性

一般情况下,城镇道路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致使路面的使用功能丧失。

⑥噪声量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使人们出行感到不舒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城市区域应尽量

使用低噪声路面,为营造静谧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

近年我国城市开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2013单1),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减少城市交通噪声。

降噪排水路面的面层结构组合一般为:

上面(磨耗层)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这种组合既满足沥青路面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用功能,又实现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功能。

 

1K411013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

 

1K411014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

一、结构组成与分类

(一)材料组成

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拌合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由这些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材料混合形成不同的结构,并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

2.沥青混合料结构是材料单一结构和相互联系结构的概念的总和,包括沥青结构、矿物骨架结构及沥青—矿粉分散系统结构等。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取决于下列因素:

矿物骨架结构、沥青的结构、矿物材料与沥青相互作用的特点、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及其毛细孔隙结构的特点。

3.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主要由矿物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和嵌挤力,以及沥青胶结料及其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所构成。

(二)基本分类

1.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

(结构连间)

2.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

(空隙密开)

密级配(孔隙率<10%)

开级配(孔隙率>15%)

半开级配

连续级配

间断级配

沥青混凝土

沥青稳定碎石

沥青玛蹄脂碎石

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

沥青碎石

(密连沥砼碎、密间SMA、开间OGFC、半间沥青碎)

3.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37.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26.5mm

或31.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5mm或13.2mm)、砂粒式

(公称最大粒径<4.75mm)沥青混合料。

4.按生产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