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
本单元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展开,是对炎黄子孙进行爱国教育和熏陶的文章。
学习本单元,要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上,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热情。
《枣核》人一离开故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怀乡的梦,却永远如影随行。
“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海天茫茫,风尘碌碌,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化为血肉丰满的记忆,始终萦绕在天涯游子的心头……《枣核》一文,借几颗枣核,书写了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美籍华侨越到晚年,思乡越切的情怀,字里行间洋溢着炎黄子孙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最后一课》这里有恪尽职守的老师,有稚气未脱的孩子,也有饱经沧桑的老人,他们的神色凝重、悲愤,或目光专注地倾听……这是出现在一堂不同寻常的法语课上的动人情景。
在19世纪的普法战争中,法国的阿尔萨斯沦陷于普鲁士,并被屈辱地结束法语的教学,阿尔萨斯的一群普通的法国人怀着热爱祖国语言、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尊严的饱满激情,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共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1955年9月17日,在太平洋上,一艘轮船搭载着一家四口从大洋彼岸驶向东方。
而30年后的1985年5月18日,同样在太平洋上,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震惊世界。
将这两个历史性的时刻联接起来的就是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在这个名字的背后,有着一段任何科幻小说的作者都无法想像出来的奇特经历,特别是他当时为了离开美国回到祖国怀抱而走过的一段曲折的道路……
《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诗中的某些句子,有不朽的艺术价值,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春望》体现了老杜忧国忧民的思想,《泊秦淮》流露了小杜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抒写了陆游的郁闷和理想,《过零丁洋》体现了文天祥的一片丹心。
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文人才子,去感受他们优美的诗句、浩然正气和爱国热情。
《晏子使楚》春秋战国,诸侯争霸。
各国不仅在军事上角逐,在外交上也常常展开激烈斗争,以显示各自的实力,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有超人的智谋,且善于辞令。
本文选取了晏子出使楚国的一个故事,表现了晏子忠于祖国的品格及机智善辩的才能。
二、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爱国主义心声。
2.感受作品中富有个性的人物和特定的事件,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3.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
4.记诵、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语句。
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6.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7.初步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占有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学生综合和概括。
三、单元课时安排:
(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课文《枣核》(1课时)
课文《最后一课》(2课时)
课文《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1课时)
课文《古诗四首》(2课时)
课文《晏子使楚》(2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1课时)
《长城》专题(1课时)
六、枣核
参考教学案例
个性化备课
学习目标:
1.能读懂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
2.了解作者怎样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
3.学习本文以具体事物为线索设置悬念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查字典扫除生字词。
2.尝试给自己喜欢的语句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枣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月之故乡》,引导体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联系课文《枣核》。
二、走进课文
1.明确要求:
(一)、读准字音
(二)、读顺句子(三)、读懂课文
2.听朗读:
要求圈点出读不准的字词。
3.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与“枣核”相关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这篇文章,请用三个字概括出关于“枣核”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明确:
索枣核——托枣核——揣枣核——话枣核——议枣核
2、由此可见“枣核”是文章的线索、思考线索的作用
明确:
“以“枣核”贯穿全文,读书时把握住文章的线索,有助于阅读理解。
全篇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使结构更精巧。
(结合相关语句自我体会)
3、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
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
再者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
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她到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
明确:
因为她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
4.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跳读课文,找出体现友人思乡之切的的词句,试作评点。
示范:
“殷切、托、劈头、感慨良深、那是……开、挑选、买、拉、堆”
语言朴实,透过这些字词却能体现出友人思乡之情。
5.总结:
文章“枣核”是一条叙事明线,而同窗的“思乡之情”则是本文的感情线索。
四、思考探究
1、“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摸可感,生动具体感人。
课文中从哪几方面来写它的呢?
2、文中写“美丽的山城”、“漂亮的小楼”、“精致的花园”、“美满的家庭”,是不是离题了?
如没离题,叙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明确:
1、文章是用中国化的景物、独特的人物语言,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了,我们分析课文时是恰好相反,是透过具体的描写,来得出概念。
包括我们的“枣核”。
2、不仅没离题,而且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因为照理说越是家庭事业如意,越应该无忧无虑,心满意足,这样就更反衬了美籍华人朋友思乡之苦之切。
四、延伸
1.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首丘。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乡土情结。
请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中描写游子思乡的名句。
2.师生共同总结。
3.联系歌词和文章节选,深化主题。
教
学
反
思
七、最后一课
参考教学案例
个性化备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能说说人物的性格。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4.能进行创新写作。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
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
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
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
(板书:
《最后一课》)
(2)课文预习提示中提及本文是作者于1873年写下了这篇小说。
这说明本文的体裁是小说,本文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学生读预习提示第一自然段:
本文写于1873年,反映的是1870-1871年间普发战争后发生的事故。
(板书:
小说)
(3)本文作者是谁?
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
听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了解。
小结:
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
(板书:
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2)默读全文,说说文章思路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边读边思考,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以上“最后一课”为重点,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文章的思路。
可能有如下几种:
A.课前、课上和下课
B.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下课
C.上课前,上课时
小结:
以上故事情节的三种划分法,都有道理,但比较而言,第一种更为妥当,因为:
它将故事情节分为三个部分:
课前、课上和下课,突出了“课上”的情景;而第二种将故事情节分为四个层次:
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其中一、二部分意思相同,可以合并,都指上课之前,不必单独划开;最后一种划法将故事情节分为两个部分:
上课前、上课时,但不包含“下课”的情景,缺少了故事的完整性。
所以课文按第一种分法为好:
第一部分(1-10):
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
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24-29):
写下课时的情景。
(板书:
课前、上课、下课)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
品读——体味语言——感悟思想
(一)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小结:
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
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
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板书:
语言、动作、心理)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听读和品读,了解了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也使我们认清了侵略者的罪恶,从而激励我们要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
同时,使我们了解了学习小说必须认真阅读,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作品的主题。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检查作业,继续第二教学板块)
(二)品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集中讨论、学生评析、教师小结归纳。
从以下三个重点问题入手。
a、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节日盛装?
b、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
整句的含义是什么?
c、韩麦尔的动作、神态表现了韩麦尔怎样的感情?
小结:
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
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
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
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
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
“法兰西万岁”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心。
四、第三个教学板块:
运用——激活思想——创新写作
1.激活思想
(1)小结全文:
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法国沦陷时“最后一课”中的见闻感受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课内外链接:
探究:
韩麦尔先生说: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