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8790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docx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docx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初探

前言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要改革,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催生下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在审美教育中,中学语文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渠道。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也决定了语文美育的重要地位。

语文固然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但语文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以及负载的人类文明成果也显示了其鲜明的人文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新的语文在选材上突出了人文性,这也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必须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语文教学过程。

语文美育回应着历史的呼唤走上了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

一、语文美育

(一)美和美育

1.美育的实质和特性

在我国,出现美育这个概念是近百年来的事,但是有关美育的思想和实践却是古己有之的。

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文学艺术教育,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不学诗,无以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表明孔子已对美育有较深的理解。

后来荀子在《乐论》中也指出: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免也,故人不得无乐。

”又说: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这就不但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也看到了美育“入”“化”作用的特殊性。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也早就有关于美育的精辟见解。

柏拉图在《理想国》主张“利用艺术对国家和人生实施有益的影响”,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中,也提倡和推崇美育,明确指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

(1)教育,

(2)净化,(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

”到了18世纪,“美育”第一次被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和古典美学家席勒正式提了出来,在《美育书简》中,他美育作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理论问题加以探索和研究,指出:

“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

”①虽然这是一种唯心观,但他强调美育可以促使人性获得完善的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从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后,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掀起,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蔡元培等也积极传播了西方的美育思想。

蔡元培更是我国近代倡导美育的先驱,不仅在理论上进行全国系统的探讨,而且积极付诸实践。

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曾响亮指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显示了他鲜明的美育思想的民主主义色彩。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育来自人类社会实践,不仅受到社会生产力及物质条件的制约,还会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的巨大影响。

在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随着人民群众迈向小康生活的坚实步伐,美育已在学校教育中确立了其应有的地位。

美育简言之就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指的是以审美活动为中介,积极塑造人格的特定教育活动。

其实质是颐情养性。

所谓“颐情”,即陶养情感,完善审美的心理结构;所谓“养性”,即使包含知、情、意在内的整体心理结构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和合理、有效的整合。

美育是一种动态过程,通过审美欣赏或者审美创造,将受教者引入动情状态,经由施受双方美感的往复交流,使受教者的情感自然而然受到特定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调控和规范。

美育以美育人,实为以情感人,是使人在情感上得到陶冶的过程。

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朱光潜称美育为“情感教育”。

②也有的学者总结为:

“审美心理的建构,人性完整与自由的实现,这就是审美教育的实质,亦即终极目的。

”③

 

美育的特征有三:

一美育具有自由自觉的特性。

“通过自由给予自由”,①是审美的基本法则,它说明在进入审美的欣赏和创造中,决定性的步骤不是说理代替感动,只能是创设情境,诱发审美态度,让受教者主动去感受、鉴赏、创造,体现审美体验的自主性。

这样,经过审美,人们才能暂时超脱现实利害关系和现实时空限制状态,才能够对情感作从容体验和沉静回想,体验和评价不同情感的调质和价值意义,从而分清病态与健康,卑俗与高尚,丑与美。

二美育具有形象性愉悦性。

我们喜欢齐白石画的虾、徐悲鸿画的奔马,是因为他们画得逼真,把虾和马画活了,能给人以生机勃勃的美感;我们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因为这个肖像不仅美貌动人,而且充满了自信的生命力。

所以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教育,具有形象性的特征。

所谓愉悦性,是指在审美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一种愉快、喜悦、舒适的感觉。

但这种审美愉悦表现于对狭隘功利性的超脱,具有社会评判价值。

三美育的效应是远期效应。

美育予人情性的陶养,犹如春风化雨,是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借美育以培育高尚的人生理想、超越的人生态度,别指望立竿见影,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日积月累,沉潜涵泳,渐而深,微而妙,具有长期性,甚至贯穿人的一生。

(二)语文美育的内涵和意义

1.语文美育的内涵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深层功能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道: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任务。

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之中。

”②将语言教学提到审美的高度上来,在教学中强化美育,重视人格教育,语文教育方可成为真正具有人性的教育。

语文美育的内涵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应从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教材中高尚美文的美和美所负载的情感、精神入手,使之在学习中获取情感上的种种体验和理性上的透彻认识,形成高尚的审美人格,进而转化为身心协调和谐的发展,升华为自觉的人格上的自我完善,最终达到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

2.语文美育的意义

语文美育是如何发挥其效果和实现其育人目标呢?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粗略而言,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美感培养情感、以美感健全品德、以美感激发创新三个方面。

情感是一种具有巨大能量的心理能力,能强烈而深刻地影响人的诸般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

情感的匮乏、肤浅、卑下必然导致人格的残缺。

叶圣陶说:

“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梁启超说:

“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所以古来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

这种工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的一分进步。

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

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

”①文学作品最具情感性,语文课文中的一篇篇美文,借艺术形象浓缩了作者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或者说是作者生命情感的剖露,往往最能极为真切地打动读者,产生强烈的审美共鸣,是学生与美文之间审美情感交流的最高境界。

学生的情感在其中正潜移转化地,不知不觉地得到陶冶和升华。

例如,“友谊比金子还珍贵“要珍惜友情”这样的主题”,单纯诉之于说明毕竟抽象笼统,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如果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这个话题的文学作品,那么他们对朋友、同学乃至陌生人的态度,就会不知不觉地起变化,变得真挚、友好。

品德指的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和和道德意志,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如爱祖国,爱人民,勤奋学习,助人为乐,讲文明、懂礼貌等。

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审美教育,能使语文学科真正实现品德熏染的育人作用。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篇篇饱含了作家的感情、理想和爱憎评价,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具有不可低估的道德教育作用。

作品中美的语言、美的形象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可以帮助青少年提高辨别人类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促使他们热爱和支持一切美好善良的事物,仇恨和抵制一切丑恶反动的东西。

语文美育的有形结果之一,就是唤起学生的创造性天赋。

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补充,能更好地感知和认识世界。

智能指的是人们的认知能力,主要由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因素构成,在这诸多能力中,创造性是核心。

语文美育对这些能力均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开发作用,美感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到创造力的立足点。

首先,语文美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文字形象能激起人的情感活动,点化出丰富的想象,它以它的物质载体——按一定意义组合在一起的文字,引发学生的联觉(各种感官知觉)和联想,改变学生惯常的固定认知模式并触发想象,“使人进入一个无意想象丛生的幻想世界”。

①其次,语文美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

比如文章或明或暗的线索,巧妙的技巧,层层深入表现的创作意图,逐渐凸现升华的文章主题,在阅读中通过审美,循序渐进地引导并带动学生的认识水平不断由感性向理性发展。

还有,经过语文美育,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都处于协调状态,整个的心灵获得了充分的自由,特别易于形成学生聪明才智发展的最佳状态。

所以,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有助于学生智能创新人格的铸造。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语文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是一个不可琳琅满目的美学世界,语文教学的每个领域、每个方面、每个方面、每个层次、每个环节,都能使我们感受到美的温馨,寻觅到美的倩影,它为对学生进行美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而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等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又离不开语言文字,在教学中以美育手段完成语文课的思想教育是顺理成章的事。

所以,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流分源合,一脉相承,两者密不可分,有着质的统一性。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更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

(一)实施中学语文美育实践的必要性

1.建设学生健康心理文化的客观要求

社会越发展越进步,最终也应带来人的心理情感的丰富与提高,前者靠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生产实践,后者只能靠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教育。

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人们的心理建设任务越重。

当前社会,高科技含量的大工业生产,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带来了人的心理焦虑和人际关系的紧张,人异化了自我,社会的弊病不是生产力的落后,不是经济上的贫困,而是人类精神上的贫乏、寂寞、孤独以及人格分裂等文化心理问题。

同时,社会进步虽然提供了促进人的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社会条件,但也增加了人的命运的不确定性和人生的漂泊感、荒谬感,人越来越寻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些都将日益成为未来世界的严重课题。

西方现代社会较普遍出现的物质富裕——精神匮乏的所谓“现代病”,正反映出审美教育在整合人的感觉与心灵、物质与精神等关系方面所具有的疗效价值。

中学生,是健康心理文化建设可塑性最强的一个群体,理解接受也最快。

教育,是影响世道人心移风易俗的最有力的途径,美育在其中担当着心理建设的重任。

柏拉图说:

“那美来浸润心灵,那它也就因而变化”、“如果没有这种合适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

①语文美育,是在语言和精神之间搭起一个恰当的“支点”,经由品味、讨论、揣摩、体悟,把人类精神文化盛筵的精华承续给了学生,最终内化、凝聚、积淀为学生稳定的心理结构,是为人的健康心理文化奠基。

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他不但能充分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还拥有一个诗意人生的心路历程。

2.符合教育育人的目标要求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绝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软指标,而是落实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环节。

因为美育和创造性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马克思说: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而个人审美也就是自由发展的一种现实方式。

“审美感情的实质就是对创造的追求。

”个体的审美修养是创造性产生的温床,对创造力有重大影响的三个因素——动机、智力、个性,无一不与审美修养有关。

第一,从动机看。

我们知道,美的事物是和谐统一,有秩序,有变化,而又富于规律性的,丰富的美感修养可以强化人探求未知世界的愿望。

许多科学家为了发明创造,可以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和痛苦,对科学研究如痴如醉,其奥秘就在这里。

他们身上那种强烈的献身精神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正是追求和谐、追求秩序、追求规律的美感渴求。

第二,从智力看。

根据生理学研究,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左半球具有理性认识,抽象逻辑思维的功能较强;右半球具有感性认识,形象直观思维的功能较强。

开发创造性,不能忽视开发右半球的想象力和直观的悟性,而这正是美育的功能所在。

只有经过文学、艺术的长期审美熏陶,才能培养起幻想、联想和直觉悟性。

许多科学家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美感修养,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两个脑半球的能力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对其科学研究工作起了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成功创造,便是一个明证。

第三,从个性看。

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点往往是自信、敏感、内心孤独、蔑视常规等等,虽缺少普遍意义,但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其好奇心和兴趣爱好,对发展其创造性是大有裨益的。

语文美育通过多种美轮美奂的教学活动,以美的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保护他们的童真,发挥他们独特的个性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

忽视语文美育将必然降低美感修养,扼杀创造精神,而一个缺乏创造精神的民族,最终导致民族素质的滑坡,无法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我们发现:

语文美育已成为时代的必然和召唤。

语文美育任重而道远。

(二)实施中学语文美育实践的紧迫性

1.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的的决定性

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以人为本”越来越被中国教育界所关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浓厚的感情色彩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

如果说数学、物理等学科重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求实的科学精神,那么语文学科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在这方面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审美心理的后天获得性,显示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对语文美育的目的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是“提高审美情趣”,高中阶段培养目标是“一定的审美能力”,即“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美育因素,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语文教育自然而然就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2.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内在要求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通过用美好的事物陶冶人来完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实现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提倡人文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人文教育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语文美育的作用与意义恰好真切地实现了这种教育精神的现实意义。

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和感受,激发学习兴趣是个性化教育的前提,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尊重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而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兴趣的最佳教学方式,就是语文美育实践。

现代教育提倡终身教育,中国自古也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格言。

审美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是尊重感性自由、寻求情感沟通的生命哲学,它贯穿于人整个生命的始终。

马克思从理论上也论证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科学性。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能培养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使人成为审美的人或者“生活的艺术家”,它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点缀,而是终身不断的积累,我们穷其一生都不会找到它的终点。

3.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呼吁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应试教育的盛行,语文教学往往同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背道而驰,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向着实证性和功利性的方向发展,变得简单化、程式化、刻板化,充满了理性主义色彩,语文课几乎成了脱离主观世界的纯客观的课程。

这种现象表现在语文教学中不只是片面强调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与语言物质外壳相关理性内容,甚至将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非理性的内容,如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理性化。

语文课程中的情感、精神、信仰、美感等不复存在,没有感情,没有灵气,成了脱离生活的“木乃伊”,几乎使人沦为工具的奴隶。

钱梦龙先生指出:

“目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

”①严重忽视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与尊严。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根本改变语文教学的落后现状,提高教学效率,中学语文教学就应是“目中有人”的教育,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恢复语文教学的本来目的。

中学语文美育回应着时代的呼唤走上了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实践模式

(一)关于中学语文美育实践的几点误区

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能够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增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使语文教学真正步入科学化的轨道。

但在具体实践中,人们的认识上也有几点误区,表现如下:

1.将展示、挖掘文学艺术美误认为语文美育

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属性,因而文学艺术也是美的。

美的对象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没有审美主体的积极参与,不能感受到或感受到却不能产生情感波动,达不到熏陶、体验的效果,也就达不到“育人”的目的,美也毫无意义。

美的呈现并不等于在进行美育。

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认为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文质兼美,其本身就能产生美,就能打动学生的心,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不需要教师多加提示,甚至认为教师课前认真挖掘,课中艺术展现,学生就能得到美的教育。

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优秀的文章虽然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了情境,但美不能由教师从现成的教参或自己的审美经验中拿来硬塞给学生,学生审美情感的真正提升有赖于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去唤醒、激励、启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审美体验来完成。

2.将语文美育范围狭隘化

中学语文课文有文学课和非文学课两大类型,它们都能实行知识、道德、审美教育。

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审视语文课的审美功能时,往往将目光集中于文学作品。

无可否认,文学教育在语文美育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文学的根本属性是审美,美的各种典型形态如自然美和社会美、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幽默和荒诞,以及无所不在的形式美,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但语文美育并非文学作品的“专利”,语文课的美有三种:

课文本身蕴含的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味的美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美。

课文本身的美,不仅蕴含在文学作品中,也蕴含在非文学作品中,不只是文学美,还有语言美、结构美等外在形式。

教师的着装打扮,行为举止,文明的语言,整洁的板书,甚至连一个笑容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素材和载体。

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无所不在,精彩纷呈,多层次呈现,阳春白雪是一种美,下里巴人未尝不是一种美。

所以,语文美育体现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应将语文美育的范围狭隘化,否则,这将会影响和削弱教师实施语文美育的实际效果。

3.对语文美育的主体认识有偏差

语文美育的主体是教师,还是学生?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学界,一直都是众说绘坛,意见不一。

最初大家都认为教师主体,后来又提出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审美主体,教材是审美客体。

这两种认识都有偏差,即使双主体说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我认为,语文美育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因为从语文美育的目的和过程看,教师是以“美的事物”来“育”学生,教是为了学,美是为了育,教师的教学以及教材都应是审美客体,审美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不是一种认知行为,只能靠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确认,教师不应将自己代替学生的审美经验生搬硬套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只能起引导、点拔、启发的主导作用。

只有明确了语文美育的主体,才能在中学语文美育教学的实践中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实施美育,避免出现偏差。

(二)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美的因素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这些资源中都蕴涵有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师和学生都要有强烈的开发与利用意识。

但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据的教与学活动,教材是审美教育的中介,是进行美育的基础,值得发掘的突出的审美因素是极为丰富的。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呢?

首先,利用课文中再现的“自然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

对于什么是美,中学生并不能弄清美的实质,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语文课文中丰富的自然美来导航,使学生的美感体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

语文课中描绘了大量的浸透着自然美的事物,比如那皎洁的月光、美丽的花朵、秀丽的山水等。

像李白笔下的诗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便引领我们领略造化的神秀,自然的雄奇,江水奔流的气势。

像朱自清笔下的春天: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惹人沉醉。

再像岑参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丽壮观和周敦颐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清新脱俗,都给人以无限的美的遐想。

通过赏析这些自然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认识,激发了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其次,利用课文中人物形象的人性美,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

高尔基说过:

“文学是人学。

”课文文学作品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穿梭于这些人物形象画廊中,会认识到无限的美。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洁志向,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爱国忠心,闻一多面对手枪拍案而起,花木兰代父从军驰骋疆场,鲁提辖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等等。

这些人物不论是真实还是虚构,都具有审美意义,是后人效仿的楷模。

古典小说《水浒》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粗鲁的人物,但又各各有致,互不相同:

“鲁达的粗鲁是性急,史进的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的粗鲁是蛮,武松的粗鲁是豪杰不受羁绊,阮小七的粗鲁是悲愤无处说”,①个个形象鲜明,对学生深刻理解把握人物的性格与气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哪怕是课文中丑的人物形象,也可以在艺术上化丑为美,具有审美价值。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许多“丑”形象,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对作品正面形象的鉴赏,而忽略了对“丑”形象的品味。

其实“丑”形象也是艺术审美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综观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不少作品在塑造正面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丑”现象,使作品更具典型性和社会认识价值。

如奥楚蔑洛夫、黄世仁、贾雨村、菲利普夫妇、胡屠户、周朴园、鲁四老爷、别里科夫、葛朗台、张委、康大叔等人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丑”形象的言行去了解一切剥削阶级的罪恶和腐朽,以及社会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提高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的识辨力。

同时,这些丑形象还可衬托、表现一切美好的事物和人物,使人们在美与丑的对比中,领略人生的意义。

比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是手艺人,虽然不是什么大恶人,但这个市侩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表现,充分表明这是一个粗野自私、浅薄势利的小人。

范进中举前,他责怪范进“不知累了我多少”,骂范进“尖嘴猴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而范进一旦中举,就骂为捧,说他“才学又好,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这前倨后恭的浅薄势利表现,把胡屠户的丑恶灵魂暴露得淋漓尽致。

和胡屠户一样,菲利普夫妇、奥楚蔑洛夫也是这样的势力小人。

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因为他们丑的思想、丑的言行,归根结蒂都是当时社会制度和社会风貌的体现。

又比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她是一个蛮不讲理,极其专制的人物,对于焦仲卿夫妇忠贞的爱情,她视而不见,毫不同情,一意独断专行,残酷地棒打鸳鸯。

为了维护其封建家长的威严,她把聪明能干、知书达理的兰芝赶出了家门,丝毫不顾惜她几年来“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的勤劳和贤慧。

为了达到除却眼中钉的目的,她不择手段,对儿子软硬兼施,时而恶语威胁,时而好言诱骗。

我们可以通过焦母这个人物清楚地看到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残酷摧毁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通过赏析人物,引导学生分辨真假、美丑、善恶,修养品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再次,利用语文课文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艺术的手法就是使对象的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是审美的,必须设法延长。

”①艺术美是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