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6621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docx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docx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

(机类)

胡培钧陈元斌编写

 

浙江理工大学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0年1月

 

实验一典型机械认知(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观察、画机器工作时序图

 

三、解释机器的含义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机构运动简图及分析

 

三、思考题

1、以油泵的结构说明转副扩大的际功能。

 

2、一张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具备哪些条件?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三机械运动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机构运动简图

 

三、数据曲线

 

四、与理论曲线比较

 

五、思考题

1、从测量结果分析三种机构的特点,试举例使用场合。

2、举例说出其它不同的测量方法。

3、简单说出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四齿轮范成原理(齿轮加工)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刀具参数

m=α=ha*=c*=

三、齿轮尺寸计算比较表(见后)

被加工齿轮参数Z=

正变位系数X=+

负变位系数X=-

四、附上所描绘的齿廓图,并注明尺寸。

 

五、思考题

1、齿轮与齿条啮合时,若中心距改变,齿轮的节圆有何变化?

为什么?

 

2、根切现象发生在基圆之外还是基圆之内?

 

3、任意圆上的齿厚计算公式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

 

4、简述滚齿机加工齿轮的过程。

 

名称

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

结果比较

标准齿轮

正变位齿轮

负变位齿轮

正变位齿轮

负变位齿轮

分度圆直径

d=mZ

 

 

 

 

 

基圆直径

db=mZcosα

 

 

 

 

 

顶圆直径

da=(Z+2ha*+2x)m

 

 

 

 

 

根圆直径

df=(Z-2ha*-2c*+2x)m

 

 

 

 

 

分度圆周节

p=лm

 

 

 

 

 

分度圆齿厚

S=(л/2+2xtgα)m

 

 

 

 

 

分度圆齿间

e=p-S

 

 

 

 

 

齿顶厚

Sa=Sda/d-da(invαa-invα)

 

 

 

 

 

基圆齿厚

Sb=Scosα+dbinvα

 

 

 

 

 

全齿高

h=(2ha*+c*)m

 

 

 

 

 

齿根高

hf=(ha*+c*-x)m

 

 

 

 

 

齿顶高

ha=(ha*+x)m

 

 

 

 

 

注:

结果比较栏中,尺寸比标准大的填入“+”号,小的填入“-”号,一样大小的“○”号。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五渐开线直齿轮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齿轮参数测定记录与计算表

齿轮编号

项目

测量数据

平均测量值或计算值

测量数据

平均测量值或计算值

名称

符号

1

2

3

1

2

3

齿数

Z

跨距

Wn

n=4

Wn-1

n-1=3

W

齿顶圆直径

da

齿根圆直径

df

基圆周节

pb

模数

m

压力角

α

分度圆直径

d

变位系数

x

齿顶高系数

径向间隙系数

c*

齿顶降低系数

σ

啮合角

α

中心距(由齿厚计算得)

α+

中心距(由测定得)

三、思考题

1、用卡尺测量齿轮时注意什么问题?

2、齿轮的哪些误差会影响到精度?

3、跨测齿数值与被测齿轮的哪些参数有关?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六回转构件的动平衡(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闪光式动平衡。

1、实验目的

 

2、实验数据

1)、参数

转子重,公斤力

加平衡重处半径,厘米

2)、数据

平面\记录

次序

“输入衰减开关”档位

加平衡重(克力)

电表读数

偏重位置编号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三、思考题

1、哪些类型的试件需要进行动平衡试验?

试验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2、在本机测量系统中为什么要使用解算电路?

如没有此电路将发生什么情况?

 

3、试件平衡后,试件上的数字和刻度在闪光下为什么会看不清楚?

 

4、为什么“左、右”面加重依次后,可以用线性特性估算出平衡重,这个性质对平衡有什么显示意义?

 

5、指出影响平衡精度的一些因素。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二、硬支承动平衡试验(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1)、设备名称

 

2)、实验参数

试件重量=______采样次数=___________加重(去重)_____

A=mmB=mmC=mm

Rpm=

3)、测量数据

序号

左偏重(克)

位置

右偏重(克)

位置

四、思考题

1、为什么偏重太大,需要先进行静平衡?

2、硬支承与软支撑动平衡机有什么异同?

3、画记号有什么作用,怎样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不产生位置误差?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七机组运转及飞轮调节(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数据处理

顺序\名称

压强曲线

数据

顺序\名称

转速不匀率曲线

数据

三、思考题

1、空压机在稳定运动时,为什么有周期性速度波动?

试举例说明。

 

2、随着工作载荷的不断增加,速度波动出现什么变化,为什么?

 

3、加飞轮与不加飞轮相比,速度波动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4、取空压机主轴(曲柄)作为等效构件,作用于活塞上的工作阻力F的等效阻力矩Mf如何计算?

 

5、在加飞轮的情况下,转速较平稳,可设电机驱动力矩M1为常数,已测得回转不匀率,并求得等效阻力矩Mf,如何计算等效转动惯量J?

J应比飞轮转动惯量Jf大还是小?

不加飞轮时,机组原有的等效转动惯量是多少?

 

6、分析机组在各种状态(加飞轮,不加飞轮;加负载,不加负载;启动,停车阶段)的运动规律。

上述状态实际上与各种机械有相似之处,如柴油机,冲床,起重机,轧刚机,甚至自动武器等,因此上述分析方法也可供研究其他设备之用。

 

7、利用实验数据计算飞轮的等效转动惯量,设计飞轮。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八机械手程序控制及应用(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本实验机械手有几种动力驱动方式?

 

二、实举例说出本机械手的几种编程模式?

 

三、程序和数据

 

三、思考题

1、试举例说出三种机械手在工业上的应用?

示教编程有什么优点?

 

2、你对机械手程序控制及应用实验教学有什么好的建议?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九机械方案创意设计模拟(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机构运动简图(要求符号规范并标注参数)

 

二、机构照片(复印件)

 

三、本机构相关参数

机构有__________个活动构件。

有__________个低副,其中转动副__________个,移动副__________个。

有_________个高副,其中齿轮副_________个,蜗杆蜗轮副_________个,凸轮副_________个。

有_________个复合铰链,在___________处。

有_________个局部自由度,在___________处。

有_________个虚约束,在___________处。

机构自由度数数目为F=3n–2PL–PH=3X–2X–=

机构_________个原动件。

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

模拟___________的运动;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

模拟___________的运动;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

模拟___________的运动。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十凸轮廓线检测(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数据记录表

A

B

C

D

E

凸轮转角ψ°

滚子半径

Υr=10

偏距e=+5

从动杆位移S(mm)

Υr=10

e=0

从动杆位移S(mm)

Υr≈0

e=0

从动杆位移S(mm)

Υr=15

e=10

从动杆位移S(mm)

平底从动杆位移S(mm)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95°

200°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250°

255°

260°

265°

270°

275°

280°

285°

290°

295°

300°

305°

310°

315°

320°

325°

330°

335°

340°

345°

350°

355°

实际基圆半径Υb=35mm

三、思考题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十一螺栓联接(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台结构及测试

 

三、实验记录及计算结果

赶紧次序

1

2

测力环读数(格)

工作载荷Fi(N)

螺栓

με1

F(N)

δ(mm)

C1(N/mm)

平均C1

套筒

με2

F余(N)

δ2(mm)

C2(N/mm)

平均C2

1、绘制F-δ图线(变形协调图)

F为纵坐标,δ为横坐标,用方格坐标绘制F-δ图纸。

并拟合出经验公式(直线型)。

 

2、求相对刚度C1/C1+C2并与教材的数值对比分析。

 

3、考查顶紧力对螺栓应力幅的影响。

将两种顶紧力的力——变形图线到同一坐标系中,选择工作拉力相同的两组数据,分别求其应力幅(6a=2△F/лd2),比较顶紧力对应力幅的影响。

 

4、考查被联接刚度不同时,对螺栓应力幅的影响。

将两个套筒在顶紧力相同时的F-δ图线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分析比较。

 

四、思考题

1、顶紧力的大小对螺栓和被联接件有何影响?

通常用何方法来确定顶紧力大小的?

 

2、本实验装置对测量精度是否有误差,你有何改进意见?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十二平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机结构及测试线路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数据和曲线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三角带传动(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步骤

 

三、原始数据及试验记录

传动带型号规格初拉力F0=N

带轮直径D1=mm,D2=mm,V=m/s

L1=cm,L2=cm,

表中L:

a1——电机1机杆上的游蛇位置(cm);

a2——电机2机杆上的游蛇位置(cm);

W1——电机3机杆上的游蛇位置(cm);

W2——电机4机杆上的游蛇位置(cm);

M1=L1*W1+0.156a1,M2=L2*W2+0.156a2(kg*cm)

η=M2·n2/M1·n1%ε=(1-(D2/D1)·(D2/D1))%

注:

由于D2·D1难与测准,计算ε时,可以空载时的速比n10/n20代替D2/D1。

测点\项目

测定数据

计算数据

a1

(cm)

W1

(kg)

a2

(cm)

W2

(kg)

n1

(rpm)

n2

(rpm)

M2

(kg·cm)

M2

(kg·cm)

η

%

ε

%

F

(N)

空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思考题

1、带传动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什么?

 

2、带传动的滑动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什么?

 

3、试解释试验所得的效率与滑动率曲线。

 

4、带与主动轮间的滑动方向和带与从动轮间的滑动方向有何区别?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列举测量转距转速的其他方法。

 

五、分析讨论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十三减速器的拆装(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减速器简图(要求符号规范并标注参数)

减速器简图

二、减速器特性

名称

符合

第一级

第二级

中心距

a

啮合模数

mn

小齿轮齿数

z

z1=

z3=

大齿轮齿数

z

z2=

z4=

移距系数

x

x1=x2=

x3=x4=

啮合角

α

轮齿倾角

β

传动比

i

i12=

i34=

三、测量数据记录

序号

符号

名称

尺寸

1

A

中心距

2

δ

箱座壁厚

3

δ1

箱盖壁厚

4

b

箱座凸缘厚度

5

b1

箱盖凸缘厚度

6

b2

箱座底部凸缘厚度

7

di

地脚螺钉孔直径

8

d1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9

d2

箱盖与座联接螺栓直径

10

d3

轴承压盖螺钉直径

11

d4

观察孔螺钉直径

12

c1

di,d1,d2至箱体外壁距离

13

c2

di,d2至凸缘边缘距离

14

R1

轴承旁凸台半径

15

h

轴承旁凸台高度

16

l1

箱体外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17

Δ

大小齿轮顶圆至箱体内侧距离

18

A1

齿轮端面至箱体内壁距离

19

A2

齿轮顶圆至箱底内壁距离

20

e

轴承端面至箱体内侧距离

21

m

下箱体筋板厚

22

m1

上箱体筋板厚

23

D2

轴承压盖外径

24

S

轴承旁联接螺钉距离

25

S1

地脚螺钉间距

26

Cn

齿侧间隙

27

轴向游隙

28

f

轴承压盖垫片厚

减速器的总传动比i总=侧隙的大小Cn=毫米

轴向游隙:

主动轴——S1=毫米

从动轴——S3=毫米。

 

四、思考题

1、怎样调整轴向间隙?

用其它方法可以调整吗?

2、通过对本减速器结构的了解分析,讲一讲通气孔、视孔盖,油标,油塞的作用。

本装置是怎样解决轴承润滑的。

你有什么改进意见?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十四轴系结构搭接及分析(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目的

二、绘制轴系结构简图

 

三、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

 

四、思考题

1、以一根轴为例,说明轴系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式。

 

2、轴系轴向位置的调整作用是什么?

什么传动场合轴系需要作严格的调试?

给以说明。

 

3、轴向游隙是如何调整的?

有什么特点?

 

4、轴系中,采用凸缘式轴承盖与嵌入式轴承盖各有什么特点?

密封结构对轴承透盖的结构有何影响?

 

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

 

实验十五滑动轴承试验(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日期成绩

同组人姓名

一、求滑动轴承的f与ηn/q特性曲线

已知条件:

载荷W=N

Mpaη=0.34Pa·s

转速n

克力表读数

摩擦力矩Ti

摩擦系数f

ηn/q

R/min

N·m

1/60×10-6

1

2

3

4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