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6266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名句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语名句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语名句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语名句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语名句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名句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docx

《论语名句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名句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名句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 抑与之与.docx

论语名句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论语名句: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

(1)问于子贡

(2)曰:

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

”子贡曰:

“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

姓陈名亢,字子禽。

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

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

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能够做大国的宰相。

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

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能够取得这个称谓。

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

后来,所以而沿袭以称呼老师。

《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

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

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

就字面理解即为:

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

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解释翻译】

  子禽问子贡说:

“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

(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

”子贡说:

“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能够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我们来看朱子的批注。

『子禽问于子贡曰』,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弟子,这段话是他们俩的问答。

「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就是陈亢和端木赐两位孔门弟子。

有的人也说,子禽是子贡的弟子,这也可能是如此,但是没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

这段话是子禽向子贡来请教的。

子禽问,『夫子至于是邦也』,「夫子」是讲孔夫子,孔老夫子每到一个地方,「邦」就是当时的诸侯国,也就是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够听闻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的状况,都会有人来告诉他。

子禽就问,这是孔夫子求得的,还是别人给与他?

也就是问,孔老夫子很想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他自己去求而得知,还是别人主动来告知他的。

『抑与之与』,「与」是给与。

「抑」是或者的意思。

这个话问得好,真正的圣贤难道还会有有求之心吗?

夫子关心别国的政治,他所得到的情况是他自己有心去求才能得知,还是他无心而别人自己主动告诉他的?

我们来看子贡怎么回答。

  子贡能够说在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里头,他是言语第一,很会说话。

他很会说话,也是因为他善于思考、善于观察。

他观察孔老夫子的德行,总结出五德,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温」是温和,他的容貌,他的形态,没有给人任何的压力,你跟他在一起,你感觉到非常的舒服,聆听他的教诲如沐春风。

这是讲温和。

为什么他能够容貌温和?

这是因为夫子心地柔和,用慈悲柔和的心对待身边的人,令身边的人感觉到他平易近人。

所以圣人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不会觉得圣人好像高不可攀,或者是跟自己格格不入,或者是让自己觉得很有压力,不会的。

他的这种气质,会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很愿意跟他在一起,这是温。

  「良」是什么?

讲他的心地善良。

夫子一生所追求、所实践的就是一个仁字,以仁爱存心,所以心地善良。

仁者爱人,他能够用真诚的爱心关怀、协助、照顾一切的人,一切的众生。

「恭」是讲他对内,对自己严肃、谨慎,而对外能够敬人、敬事、敬物,这是恭的意思,所谓一切恭敬。

《礼记·曲礼篇》第一句话就说,「曲礼曰,毋不敬」。

整个礼它的核心就是敬,「礼者,敬而已矣」。

夫子教我们「克己复礼为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而能够恢复我们的礼,处处能够循礼,能够守礼,这是恭。

「俭」是节约、节俭,持身节俭,不奢华,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俭以养德,人如果骄奢,那德就有损了。

人能够安住在简单的生活当中,他的德就容易进步。

一个人在骄奢的环境里,很容易放逸,很容易堕落。

所以夫子俭以养德,处处节约,爱惜所有的物品。

「让」就是谦逊、谦让、礼让,不与人争,真正能够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

  夫子用这五种圣德去跟人交往,自然能得到别人的尊敬爱戴。

所以他来到一个国家,别人自然就能够告诉他,把这里的状况告诉他。

甚至是这个国的国君,也对他有信任,也对他敬重,把国事也向他请教。

我们从《论语》里面看到,很多国君向他问政,诸侯大夫向他问政,对他不怀疑,不怀疑孔子会夺他的政权,所以敢于推心置腹的向他请问。

这是完全因为夫子有温良恭俭让的品德,所以才感得别人的信任。

所以子贡说夫子到一个国家能闻其政,你不能说他是求来的。

夫子的所谓求,『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夫子的所求,能够得闻别人国家的政治,跟人家去求来的那种方法不一样。

夫子完全是以他的德行招感来的,他是以无求的心而得到的,他不是有心去求的。

人家的求是有心求,夫子是无心而得到的。

所以他跟别人的求是不同的,「异」就是不同。

「诸」,当在字讲。

夫子之所谓的求,是跟别人不同的求。

  《朱子集注》里面有讲到,「夫子未尝求之」,从来没有去求,圣人真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

「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

」那是夫子的德和容,德是他的内心,容是他的容貌。

有这样的德行,就有这样的容貌和形态,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个不是造作出来的。

如果是造作的,这些君王他们都是聪明的人,他肯定能识破。

就是因为他们看到夫子那种真诚心,没有丝毫造作,存心仁爱,没有自私自利,更不会有夺权的这种非分之想。

夫子仅仅到一个国家去协助那个国家,没有丝毫索取任何利益回报的意思。

所以国君对他尊敬信任,都以政事向他请教。

他所能闻政的这个结果,跟别人求之而后得的,完全不同。

这是什么?

圣人能够养其存心,得到的那种神态、相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他的磁场不一样。

别人见到他,就能对他肃然起敬,这是圣人圣德招感。

这是古人所谓学养功深,他才有这种感召力。

所以朱子勉励:

「学者所当潜心而勉学也」,我们要向圣人如是学习。

  我们觉得有这样的一种感召力,那真的是不容易,甚至觉得好像不可思议。

第一次见面就能够受到人这样的尊敬信任,把最重要的政事都能向你请教,真有这样的情况吗?

我记得我在二00三年,以前跟我们的恩师一起到印度尼西亚去。

那是受到印度尼西亚政府领导人的邀请,做团结宗教的活动。

我们的恩师带着我们走访印度尼西亚各大宗教。

印度尼西亚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都是伊斯兰教徒。

伊斯兰教里面有三大教派,当我们去拜访的那个教派的时候,有人就告诉我们说,这个教派信徒很多,所以他们那些们往往都是有傲慢的心理,看不起别人,提醒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要受辱。

特别是我们的恩师八十高龄了,要我们重点保护,见到时机不妙,我们赶紧走人,不要自取其辱。

  结果我们就跟着恩师一起去走访那个宗教,约定了在他们的总部大会堂里面我们一起开会。

这些、代表们都先在会堂里面等候了,见到我们恩师走进门来,都不约而同的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我们的恩师致敬。

当时我们心里很惊讶,因为之前听到别人这么说,跟现在所遭遇到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人家对我们这么礼敬。

我们回去思考,到底怎么回事?

才悟出,这是因为我们恩师温良恭俭让的形态,所以他一走进大厅,就能够感召到大家肃然起敬。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我们恩师的这种德行的磁场,中国人讲气分,已经感动了他们。

我们能够相信,孔老夫子当年应该也是这样的,所以他周游列国都能得到人家的敬重爱戴,完全是他自己德行的招感。

  我们的恩师也是心存仁爱,一心就想着天下和平,提倡宗教和谐,促动圣贤教育,和谐世界。

虽然他也是一介平民,跟孔老夫子当年没两样,也是周游列国,但是每到一处,也是一样得到大众的景仰爱戴。

他凭什么?

也是凭着温良恭俭让这种厚德。

所以他每到一处,也有很多国家领导、宗教向他请问,他也是必闻其政。

他有心求吗?

他没有心。

不过别人把问题提出来向他请教,他马上就有这个智慧给人家解答。

为什么?

他心地清净,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不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的烦恼,所以他的心地清净光明,智慧能够从自性中汩汩的流出来。

只要一碰上这些问题,他马上就能够给人解答,让人听了之后都点头称是,没有不赞叹的。

  其实这个智慧人人本有,他有,我们也有,仅仅我们的心没有他清净而已,所以我们的智慧不能够现前,遇到棘手的问题就被难倒了。

以前有一位基督教的牧师,大牧师,向他请教,说「你几十年来到各地去讲学,遇到了很多人向你提问,你有没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

」他说没有,真的没有。

为什么?

只要心地清净,智慧就能现前,用智慧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中国老祖宗,他的智慧从哪里来的?

你看他们留下的这些教诲,孔老夫子这个部《论语》,处处都闪烁着智慧。

我们再看《易经》,它能够用来预测未来,千古都能够准确,这是圣人留下来的智慧宝典。

他们的智慧哪来的?

就是因为心地清净,所以自性没有障碍。

自性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智慧,智慧流出来,他是无障碍的,他的德行也是无量无边。

  子贡为孔老夫子归纳起来是温良恭俭让这五德,其实这五德是五大类,每一类里面都有无量的德行,叫做万德庄严。

所以子贡是很善于归纳,把圣人的德行威仪就用这五条能归纳得这么样的好,这么圆满,这么形象,让我们能够在二千五百年以后听到子贡讲到温良恭俭让,都能够想象得出孔老夫子当年的形态容貌,都能起效法之心。

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里面就讲到,说这个章「可与美玉章参看」,两章比较着来看。

「美玉章」是在后面,也是子贡问的,子贡向夫子请教。

「子贡曰:

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

」子贡问孔老夫子,如果有一颗美玉在这里,你是要把它藏在盒子里头,还是你找一个很好的买家把它卖了?

问孔老夫子,这也是一语双关,他用这个比喻来请问孔子。

子贡很会讲话,这个美玉是比喻孔子的德行学问,这德行学问要用它来利益社会,协助众生。

你现在有这样好的德行学问,你是把它藏起来,还是去找一个买家?

  孔老夫子回答说: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沽就是卖,要找一个买家去卖。

他连说两个「沽之哉」,增强语气,也就是说,孔子是有卖的意思。

不过他又说,「我待贾者也」,待是等待,我卖不是随街叫卖,我是等待识货的人来跟我买。

谁会识货?

他也有相对应的德行学问,他才能识货。

就好像你卖美玉似的,他得理解这颗美玉,他才知道它的价值,他才会用高的价钱来买。

所以孔老夫子的态度,我们从这里能够看到,不是说他不卖,不是说他不想要贡献自己的德行学问,有这个机会一定是当仁不让贡献出来。

不过没有这个机会,我们绝不去求。

一求就贱了,反倒是什么?

人家看不起,人家不知道他的价值,反而埋没了。

  蕅益大师他对《论语》也是非常精通,你看他能够圆解,把这个章子贡回答子禽的,为什么夫子到每个国家必闻其政,跟这里讲到的「美玉章」结合起来,我们就看到了。

「美玉章」里讲到的「待贾」,就是等待买家,这两个字「待贾」,就跟寻常的卖法不一样。

正如子禽问,夫子「必闻其政,求之与」,是求来的吗?

子贡回答说的这个求,跟寻常的求法又不一样。

这个求是无求之求,是孔老夫子用温良恭俭让五德而得到的。

所以圣人他有德行有学问,也不能够只说他不求不沽,有好东西他也能拿出来,不是说不卖的,还是有求的时候,有沽的时候。

但是他这种求和沽又跟普通的功名之士不一样,他心里面没有名闻利养,一心就是为了天下国家,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真正是不求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的这种心。

所以自然他能表现出温良恭俭让这种德范、这种威仪,这不是装得出来的,诚于中而形于外。

  蕅益大师这里有一段话说得好,「若知舜禹有天下,而不与焉。

颜子居陋巷,而非置斯民于度外。

则知富强礼乐,春风沂水,合则双美,离则两偏矣。

」从这里我们去体会圣人的存心。

舜和禹这是古圣先王,尧舜禹都是禅让的。

他们得到天下的这个地位,做了天子,是他自己求来的吗?

不是,是先王禅让给他的。

当他接受先王禅让的时候,他也没有拒绝。

为什么?

因为自己真正有这样的德行学问,有这样的机会为万民服务,理应要去承担,所以是当仁不让。

正好用这样的机会去为众生服务,去实现和谐世界的理想,所以他有天下。

颜子就是颜回,孔夫子的弟子,他没有这个机会,他也是有极大的德行学问,孔老夫子最赞叹的弟子,不过他是居陋巷。

夫子非常赞叹他,说颜回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他就在陋巷里头箪食瓢饮,过着最清苦的生活,人家都没办法忍受的生活,不过他不改其乐,他乐在其中。

他没有这个机会去服务于天下,他不像舜禹那样做天子,他仅仅一个平民,不过他也并非是「置斯民于度外」,他的心还是像舜禹那样,关心着天下万民。

他也是一样的仁爱、博爱,仅仅没有机会兼善天下,所以他就躲在陋巷里独善其身。

  两类,这两种人,舜和禹和颜回,两种人都是圣人,都是一样的仁爱,但是一个有这样的缘分,得到天下,一个没有这样的缘分,他居于陋巷,两种人都是无求的。

就像夫子讲的卖美玉,舜和禹他能卖掉美玉,他找到买家了。

买家也不是他找的,都是识货的人找他的,舜是尧找来的,禹是舜找来的。

舜和禹自己根本没有求得天下的那个贪心,没有有求之心。

颜回没那么幸运,没人找到他。

不过有没有这个机会那是在外面的,属于天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而能自己控制的,是自己每天进德修业。

外面有没有机会,其实对他本人来讲没有所谓,百姓有福他就能够有机会去为大众服务;百姓没福,他也就深居陋巷,深居于青山绿水之中,不用出来了。

  所以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富强礼乐,春风沂水」,富强礼乐是讲他兼善天下。

圣人出世,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礼乐振兴,这是很好;如果百姓没有这样的福报,圣人也就隐居了,享受着春风沂水。

沂水是在山东,夫子的故乡。

孔老夫子一生,出仕的机会很少,他是很有抱负,希望能够用他的德行学问协助天下达到太平。

他的理想是大同世界,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种大同世界。

但是当时他没有这个机会,所以最后周游列国十四年,还是回到自己的老家。

他老家在山东鲁国,过去是鲁国,沂水就在那个地方,他就讲学,这也是很好的。

  「合则双美,离则两偏」。

他的讲学虽然不能在当时利益天下,因为他没有得到重用,他的这些抱负不能得到施展,不过他能够留下这些教诲,让弟子把他的圣贤之道传下来,总有一天能够得到君王的认同。

到什么时候才得到君王的认同?

到了汉朝。

你看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春秋之后有战国,战国之后秦朝统一了中国,秦朝灭了到了汉朝。

汉朝到了汉武帝,由董仲舒推荐,才把儒家学派立为国学,独尊儒术。

到那个时候,孔子的思想才得到国家的认同,才有利益百姓的机会。

那个时候才得到天下富强、礼乐大兴。

之后的两千年,中国朝野都得到他的恩惠。

  所以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能够合则双美,这是我们要有这样的一种心地。

现在有机缘为天下服务,我们就出来;没有这个机缘,我们就讲学。

那这个机缘,一个包括自己要真正有德行学问,一个是外部的环境有这样的机会。

假如现在没有这个德行学问,即使有机会,你也不能利益大众,那就得隐居起来好好提升自己。

但是,目的还是利益万民的,这叫合则双美。

总有一天你能实现你的目标,这个天不一定是你在生的时候。

像孔老夫子,他在生的时候,他没有得到重用,他死去过世几百年了,他的学术才得到认同的那天。

但是没关系,因为夫子是无求的,他不求自己名闻利养,他是真心对千秋万代万民的那种仁爱。

所以这个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是合在一起的,是一不是二,这叫双美。

「离则两偏」,离是什么?

一念私心作祟的时候,即不能独善其身,为什么?

他有私心障碍着他德行学问的提升。

即使是他隐居深山,还是有这个念私心的话,那还是不能成就;他出来也不能兼善天下,这两偏了。

  江谦先生在《补注》里面,对蕅益大师的《点睛》批注有个补注,他说:

「子贡圣门言语之选,不但赞孔子入妙,其论因果亦甚精」。

说子贡他真正是夫子言语这科目上面的第一,他选择的言语,对孔老夫子德行的这种概括,就用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就概括起来,赞叹自己的老师,叫「入妙」,太妙了,妙不可言。

真的,如果我们要是想着用五个字来概括孔老夫子的德行威仪,真想不出比它更好的了。

不但是赞叹自己的老师,而且是什么?

论因果也非常的精妙。

这讲到什么因果?

「温良恭俭让」这是因,果是什么?

「至于是邦,必闻其政」,这是果。

温,温和,「则人亲之」,他温和,人们就爱戴他、就亲之。

「良则人信之」,他善良,别人就相信他。

「恭则人敬之」,他对己对人都能够恭敬,别人也恭敬他,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

「俭则人便之」,因为他能节俭,别人就能够与他方便。

这个便就有方便的意思,就是协助他,供养他。

因为知道他生活节俭,不会奢侈,不会浪费。

他所做的事业真正是圣贤事业,真正一心就是为了天下万民的,所以真正有识之士就愿意供养他,愿意与他方便,协助他。

「让则人与之」,这让是礼让、谦让、忍让,他愈让,别人愈给他。

人就是这样,你愈跟人争,人家愈不给你;你愈去让,人家愈愿意给你。

这就是夫子能够到每一个国家都能「必闻其政」,听到国君对他的请教,把政治都告诉他,这是有因必有果,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

  江谦先生说:

「世间一切得失祸福,皆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故君子求诸己,不愿乎其外。

」世间人一切的得失祸福,都是有因果报应,自作自受,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报。

孔老夫子为什么能够到每个地方得到别人的爱戴、尊敬、信任?

因为他有温良恭俭让,这不是因果吗?

如果我们没有温良恭俭让的德行,对人不能温和,别人就不会爱戴我们;对人心里、心地不善良,别人也就不相信我们;对人不恭敬,别人也就不敬重我们;自己生活不能够节俭,人家也就不愿意协助我们;不能够礼让,人家也就不会给与。

所以君子求诸己,而不求诸人。

凡事都是反求诸己,不向外去驰求。

  江谦先生引《大学》里头的话说,「大学言: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小人不信因果,不务修身,舍己而求人,行险以徼幸。

求之不得,则怨天尤人,而为恶为乱无所不至矣。

」《大学》里面讲到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是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身分,不论你贫富贵贱,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以修身为本,这是根本,修自己。

为什么?

道理很深,能修自己,修身,身修了,才能够齐家,才能够治国平天下。

为什么?

因为家国天下跟自己一身不二,是一体的。

身修好了,家国天下都修好了。

  我们最近看到一份报导,说美国夏威夷有一位精神病治疗专家,他专门去治疗那些犯罪精神病患。

这些精神病患都被关到监狱里面,为什么?

因为他对人很有侵犯攻击力,很不好治。

那些治疗他们的医生、护士都不愿意在那里做事,为什么?

拿他们没办法,而且他们危险性很大,攻击力很强。

而这位治疗家,他治疗这些病患很有效果,往往治疗很短的一段时间,这些病患就能够脱离那些手铐脚镣,就能够自由活动。

再治疗一段时间就能好了,就能出狱。

结果记者采访他,为什么他有这么好的疗效,你用什么方法?

这位治疗家说,其实我的方法很简单,因为他治疗都不用跟病者,跟这些精神病患的人见面,只需要什么?

拿他们的病历,或者拿他们的相片,对着相片一次又一次重复的说:

「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

就用这样的方法,很真诚的,发自内心重复的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结果就有不可思议的疗效。

  这说明什么?

这位治疗专家告诉我们说,其实一切我们都要负责,不但对自己要负责任,对世界一切人、一切物,我要负完全责任。

这就是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和谐世界,我的责任。

一切的人,为什么说我要负完全责任?

他有精神病症,我的责任,这个道理很深。

因为世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跟自己是一体,没有外面的,只有里面的。

所以我用真诚爱心去爱一切人,当人有怨恨的时候,我真诚的向他道歉,把一切对立都化解掉,用爱心去化解,用忏悔的心去化解,一切都能回归到和谐,这是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学问,这叫实学。

  从相上来讲,这就是因果。

你能够真正落实温良恭俭让这种圣德,你就有和谐世界的果,这就是修身而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小人不信这个因果,他不从自己修身下手,叫「舍己而求人」,这是本末倒置,他向外去驰求,所以「行险以徼幸」。

行为会铤而走险,有侥幸的心理,向外求,求之不得。

求不得了,就怨天尤人;求得的,实际上本来因果就注定有的,他也不是真正求得。

结果他「为恶为乱无所不至」,他就兴风作浪,危害社会。

所以,这个点观点不同,导致结果大相径庭。

所以从这个段话里面我们看到,夫子他的求完全是内求。

为什么内求?

没有外面的,只有里面的,身、家、国、天下,全是自己本来具足,只要能够回归性德,用温良恭俭让这样的德行,就能够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

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

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

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

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

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

据此可知,让这个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

就人情来说,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

前者能够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

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