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四季之美教案完整版.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上四季之美教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四季之美教案完整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上四季之美教案完整版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22《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在理解《四季之美》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要通过多种手段将抽象文字变为形象画面。
难点分析
对于民语言区的孩子,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已经有较高难度。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朗读、想象和借助课件音频,感悟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通过自主学习及教师引导,学习课文难写生字。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
1.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季吗?
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你最喜欢什么季节?
理由是什么?
老师也准备了四季,来,一起欣赏(PPT展示)四季就是这样美。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给人不一样的机遇。
在四季轮回之中,有许多美等着我们去发现,现在请我们一起走入四季之美。
2.生齐读课题
3.再看课文之前,老师给你们找来了作者。
来告诉我你读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四季美丽的图片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初步感受四季的美景,以此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自主学习。
(出示课件)
(一)清少纳言是散文的鼻祖,她的文字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自己读一读。
1.自由轻声的读全文。
2.边读边划出不认识、不清楚的、辨别不了、读不准的生字、生词。
(自己先查阅工具书,字典,或者自己猜猜。
不会的记下来)
3.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初步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笔尖的四季之美,并且通过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出示课件)
1.播放视屏,学生听看课文,初步感受四季之美。
2.本文描写了四季最美的哪些时段?
【设计意图:
关注学生对于课文的把握,通过听读也是对前面学习的检测。
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脑海中形成画面感,为后续学习体会课文动态美和静态美做好铺垫】
四、走进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春天黎明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老师进行朗读指导:
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
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我们对四季情感。
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2.老师范读课文。
3.自己读课文,自己对自己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
把握文章的体裁,对于理解文章的含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顺着“美”这一线索可以一步步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从而形成课文内容的结构提纲,对其严谨、巧妙、独到的构思技巧有个全面的掌握,为深入理解文章立意奠基。
通过反复读结合PPT让学生初步感受动态美】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五、根据课件图片和提示词仿照第一自然段写出动态美。
【设计意图: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艺术语言是最能反映作家的创作个性的,所谓“言为心声”,因此积累、理解、运用散文的优美语段与写作方法,能够使读者受到美的熏陶,达到“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审美境界。
同时,它也对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充实文学素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
六、板书设计
22四季之美
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黄昏独有韵味
冬天早晨
【设计意图:
板书板书力求在简单、美观的基础上突出“创造”,理清叙述顺序,起到提纲引领的作用。
】
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
这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希望同学们带着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读更多的文章,悉心留意身边美景,写更多的好文章。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的课文回顾对本堂课知识系统回顾梳理,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震耳欲聋”一词,会认“陷、碌、攥”和多音字“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倒装、反复等写作方法的强调作用。
3.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辛劳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辛劳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难点:
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
(板书课题)当慈母这两个字印入你眼帘的时候,你闪过怎样的画面?
师:
温馨的画面。
把自己的想象、感情带进去读课题。
师:
老师在课题的深字上加了个着重号,这是为什么?
(说明这不是一般的感情。
妈妈对我们付出的感情很深厚。
)
师:
作者为什么用这个“深”字,情深在哪里呢?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课文《慈母情深》。
二、整体感知
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任务,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了,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单,将生字词工整地写在括号里,开始吧!
注意写字姿势,身正,肩平,脚踏地。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想要钱买书,母亲用()的手将钱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攥着钱跑了出去。
2、看大屏幕订正。
谁来给大家读一遍。
3、教学重点字词
你注意到了本节课的一个多音字,龟字,谁见过龟裂的手是什么样的?
(生描述)干裂的手摸起来特别的粗糙,你都见过谁的手是龟裂的?
(父母、爷爷奶奶),因为他们要经常干农活。
这样的手就是:
龟裂的手(出示图片)
三、梳理场景
解决了字词有利于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找出本节课中出现的几个场景。
看同学们读的特别认真,谁能概括一下?
请你,你找到了两处场景,初到厂房和寻找母亲,谁再来补充?
请你,真是一位会学习的孩子,向母亲要钱和母亲塞钱给“我”也是两处场景描写。
四、感悟“慈母情深”
1、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章中的场景和细节,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交流感悟
(1)刚才老师在巡视时发现有一位同学找的相当特别,与众不同,你来给大家读一下。
并出示: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①这是对母亲工作环境的描写,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母亲工作环境很不好,很心疼母亲)
②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母亲工作环境不好?
“震耳欲聋”什么意思?
耳朵都要震聋了,多么可怕的噪声!
让我们试着拍拍桌子,再用力一些,这样的噪声让你有什么感觉?
(想离开)
但是我的母亲呢?
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呀,读——
④同学们,母亲工作的环境除了嘈杂,还有什么特点?
(闷热、拥挤)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里排列着七八十台缝纫机,夏天最热的时候,窗户不能开,每个人头顶上还挂着发热的灯泡,怪不得“我”觉得犹如身在蒸笼。
可见母亲工作的环境是多么差啊,昨天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读——今天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读——明天母亲还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读——明年母亲依然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读——当你第一次发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有什么感受?
(心疼、难过)请你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到慈母情深?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①理解:
文中反复出现了“我的母亲”,反复出现,是为了强调,所以“我的母亲”应该加重语气,你来试试。
每个句子中间都加了标点符号,我们在读的时候,就必须要停顿,读得慢了,仿佛母亲的动作也变慢了,来,你来试试。
同学们,按理所说,“我的母亲”应该放在前面,而这里却放在了后面。
大家可以联系当时母亲的工作环境想一想。
“我”去找母亲,光线很暗,当时看到背直起来了,我能确定是母亲吗?
所以“我的母亲”放后面。
长时间伏案工作,母亲的身体早已僵硬麻木了,她会怎样站起来?
(慢慢的)
同学们看过电影中的慢镜头吗?
慢镜头是希望每一个观众能看得仔细,看得生动,看得清楚,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把母亲这一连串的慢动作看得更仔细一些,更清楚一些。
(配乐朗读)母亲来到工厂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她一直趴着,一直工作着,累了舍不得休息,背酸了舍不得停下。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
(弯曲劳累瘦弱)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的背是笔直的呀,这是我的母亲的背吗?
是什么压弯了他的背。
(生活的重担)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
(沧桑布满皱纹)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的脸是圆润的呀,这是我的母亲的脸吗?
是什么使她的脸变得这样?
(工作的劳累)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你看到一对怎样的眼睛?
(布满血丝无神疲惫)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我母亲的眼睛是炯炯有神的呀?
这是我母亲的眼睛吗?
是什么使她的眼睛失去光泽?
此刻,看到母亲变得如此憔悴,如此瘦弱,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难受)除了难受,更多的是对母亲的——心疼。
带着你的这种感受读一读。
带着你们的想象、记忆和疑惑,我们一起来读。
我读“我的母亲”你们读前面——
你们读“我的母亲”,我读其它——
(3)课文中还有很多体现慈母情深的地方,你找到了吗?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①这是对母亲动作的描写,如果刚才这一句是电影中的慢镜头,那么这句无疑是电影中的快镜头,读——
快镜头呀,读得快呀,指读——这就是快镜头呀
②其中哪个词语给你快镜头的感觉?
——立刻。
一个不够,再来一个,二个不够,又来一个,整整四个呀,那么多“立刻”可以换成其它词,使句子富有变化呀。
③出示句子读读: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赶紧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马上又陷入了忙碌……”
变化之后,意思不变,表达富有变化不是更好吗?
读上两个句子,比较,能改吗?
“四个立刻”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母亲工作的忙碌和辛苦!
④引读:
作者梁晓声在小说《母亲》中写道:
“其实母亲累垮过很多次,在夜深人静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几回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于死神找到她头上了,但第二天她总会在她自己也不可思议地挣扎起来又去上班……”母亲你已经这么憔悴了,不能停下来吗?
为什么?
谁来读这个句子!
——
母亲你已经这么疲惫了,你就不能伸一下懒腰吗?
为什么?
谁来读这个句子——
⑤作为儿子,第一次发现母亲赚钱是如此劳累,疲惫,如此拼命,能不鼻子一酸吗?
读——
所以,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句话能少吗?
四个“立刻”能少吗?
(4)母亲就这样工作,如此赚钱,可当儿子向他要钱,说要买一本书时,母亲是怎么说的?
又是怎么做的?
①母亲竟然是这样做的,这样说的,齐读——
②孩子们,如果这是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你的目光会牢牢地停留在哪个细节上?
(母亲的动作)
哪个字?
哪个字?
哪个字?
——“塞”圈出来!
③母亲塞钱将会是怎样地塞呢?
仔细地读句子,你一定有感觉!
生:
用力!
师:
把用力放进这个句子中去读。
师:
这是用力地塞,还会是怎样地塞?
生:
迅速
师:
迅速这两个字不能小看,说明母亲给钱时是——毫不犹豫地塞,读——
师:
同学们,我的母亲只是一个临时工,一个月拼命地工作,也只能获得27元的工资,一元五角相当于一家六口10天的生活费。
然而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坚定地,有力地,毫不犹豫地把钱塞到我的手心里,齐读——
四、拓展伸华
1、我手里的哪里是钱呢?
是什么?
(爱,心血)
这是怎样的爱?
这无私,伟大,纯真的爱汇成四个字,那就是——读题
这慈母情深就在这“震耳欲聋的噪声”里,这慈母情深就在这“疲惫不堪的身体”里,这慈母情深就在这“毫不犹豫的一塞”里,读题——
2、配乐,师激情引导:
我鼻子一酸,攥着这充满血汗的钱,攥着这毫不犹豫塞到手心的钱跑了出去,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母亲说……(学生交流)
师:
孩子,你长大了!
那是因为有了那么春风化雨的四个字——读题,那是因为有了那么平凡伟大的四个字——读题。
五、作业:
1、好书推荐:
《母亲》
2、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
试着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18、慈母情深
环境艰苦
工作忙碌伟大无私
塞钱情深
《1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出示拍卖兽首新闻
师:
同学们,今天这节语文课和平时不太一样,在今天开始我们的学习之前,老师先让大家看一则新闻。
(课件出示2009年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的新闻。
)
师:
大家知道这则新闻吗?
[预设]知道/不知道
师:
那同学们看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样的疑惑呢?
[预设]为什么要拍卖兽首?
/为什么会出现在法国?
(随机写在黑板上)
2.揭题:
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心中也充满了疑惑,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会为我们回答刚才的问题。
(板书课题,齐读。
)
二、初读课文
读后简单说说。
三、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画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
圆明园是什么时候被谁毁灭的?
(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预习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
区别:
“幻”与“幼”、“博”与“搏”。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
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指名读课文。
(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质疑问难
(一)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
皇家园林:
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三)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板书:
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
什么叫瑰宝?
什么叫精华?
3.默读课文后,谈一谈哪些地方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
4.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边讨论边板书: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6.教师:
这一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语句,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同欣赏。
7.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
(四)老师提问。
看来圆明园真不愧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同学们,圆明园的珍贵还不止这些,还有更令人赞叹的地方,是什么呢?
1.请一名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并分析这句话的句式、作用。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2.朗读第4自然段,看圆明园中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读后回答并板书:
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收藏的文物历史久远、品种繁多。
)
4.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一段。
(五)读2、3、4自然段,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美景。
六、课后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七、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知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是为什么?
(结合板书回答。
)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3、4自然段,大家再欣赏一次。
3.教师:
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园却被毁灭了。
谁来说说是谁在什么时间毁灭它的?
(学生答后板书:
英法侵略者,1860年10月。
)
二、探究课文第五自然段
1.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画出来。
2.指名朗读这些句子,讨论分析,问: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侵略者的罪大恶极;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
(投影出示卡片)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从带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加以体会。
三、提出质疑
圆明园就这样被抢劫一空,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1.我们应该怎么办?
(痛恨侵略者,维护世界和平,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
2.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段?
(愤怒。
)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朗读全文
1.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读后概括出来,并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能表达中心思想。
(本文深刻揭露了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罪恶行径的愤慨。
)
2.提问: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很长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美景?
它与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
(起反衬作用,更加突出中心)
五、体会思想
指名分三部分朗读课文,体会中心思想。
六、归纳总结
圆明园的毁灭又一次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应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啊?
(答:
有!
)
七、课后作业
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八、教后反思
22四季之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课文以清新富有韵味的语言,写出了四季各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营造出了美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黎明、红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
3.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
(重点)
2.感受到四季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语言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朗读,既能了解课文内容,也能学习作者表现手法,尤其是对景物的描写。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
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包括自己查字典预习本课生字,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掌握会写的字,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准确领会课文主旨,感受到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
四、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图片:
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日的早晨。
板书:
四季之美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结合生字表和查字典认读生字,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情况。
2.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流畅。
2.找出课文中含有动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所蕴含的动态美。
3.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四季之美美在哪里。
4.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四季的美景的。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内容
1.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美的。
请大家找出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
2.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描写了夏夜的什么景物。
3.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秋天黄昏里的哪些事物?
各有怎样的特点?
4.读第4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冬日里的什么活动。
5.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的到的四季的景色,对哪些景色印象最深。
二、拓展延伸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四季的景物的?
提示: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2.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四季美在哪里。
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美。
①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②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③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4.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三、课文主旨归纳
四、板书设计
春天最美是黎明
(1)
四季之美夏天最美是夜晚
(2)热爱大自然
秋天最美是黄昏(3)热爱四季
冬天最美是早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