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592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docx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docx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

(2002——2010)

编者按本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刊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的撰写历经近两年,几易其稿。

它总结了我国实行学位制度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趋势,勾勒了我国今后十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它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众多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的经验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将《报告》向读者公布,其目的是进一步广泛征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并希望借此引起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形成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共识,为各级学位管理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参考,启发创新,推动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应当指出,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往往比预期的更好、更快。

因此,尽管《报告》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结构等方面的规划来自于对人才需求和师资、生源、培养经费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但它们仍可能落后于未来发展的实际。

希望读者在提出可能更加合理的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多更主要地对总体目标、发展机制、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基地建设以及如何提高学位授予质量、增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

编写组将认真研究大家的意见,将《报告》写得更加符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和未来我国社会需求,也更加符合国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为我们今后五至八年共同努力的目标。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

2002年5月

序言

展望21世纪,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技术的人力资源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将成为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未来夺取世界知识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支撑力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项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大力发展与完善研究生教育对于实现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观各国的研究生教育,可以看到三个共同特点:

其一,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其二,研究生教育与本国的学位制度密切相关,以培养高学位人才为主要目标;其三,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整个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且时断时续。

旧中国在少数高等学校有过规模很小的研究生教育。

1935年公布的“学位授予法”,将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同年,公布了“硕士学位考试细则”。

1940年,还公布过“博士学位评定会组织法”和“博士学位考试细则”。

但在1935年至1949年间,只授予过200多名硕士学位,没有授予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重视研究生教育。

1950年至1961年间,共招收研究生万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师资研究生”。

1962年,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教育部对研究生工作进行了整顿,部分条件较好的高等学校开始正规培养3年制研究生,从此研究生教育开始走上一个新的阶段。

到1965年,研究生在校人数达4526人,这一期间共有16397名研究生走上了国家建设岗位,成为新中国立足国内培养的第一批高层次专门人才。

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新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中断达12年之久。

我国研究生教育真正较大的发展,是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学位制度之后。

经过2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经贸、管理等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为国家的科技、教育、经济、文化、国防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急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培养出万名硕士、万名博士。

这些博士和硕士中的大多数人锐意进取,勇于开拓,成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骨干,在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学术水平、组织管理才能等方面表现出众。

我国日益扩大的研究生教育不但为扭转“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高层次人才缺乏、青黄不接的局面发挥显著作用,而且为我国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和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打下人才基础。

推动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在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始终注重质量和追求效益,强调对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75%以上的科研项目都由在读研究生参与完成。

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经各方共同努力,我国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年均增长率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位置。

全日制研究生年招生人数由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时的1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万人;在学研究生总人数由1980年的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万人;社会公众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热情高涨,报考研究生人数由1978年的万人上升到2001年的53万人。

研究生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各行各业对研究生需求旺盛,目前供需比平均仍在1:

10以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逐渐优化。

为了拓展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针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不同行业背景、不同类型、不同规格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设置了专业学位(又称“职业学位”)。

从1985年开始,我国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在职人员开辟了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渠道。

从而推动了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适应了工矿企业等产业部门和实际应用部门的需要,促进了高等学校与产业部门的联系和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日益提高。

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实行国家、地方、学位授予单位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三级管理体制。

省级政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在本地区的研究生教育统筹、学科建设、硕士点评审、学位授予质量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确保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各学位授予单位在有关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立足国内,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培养硕士、博士两级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截至2001年底,全国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分别达到729个(其中高等学校457所)、312个(其中高等学校245所),硕士、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点分别达到9692个、15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达到682个,国家、地方政府和学位授予单位还共同投资建设了一批重点学科,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过于僵化,培养单位自主办学的调节空间不足;二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运行活力不够,还没有建立起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调节机制;三是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现代化的办学环境,研究生培养条件亟待进一步改善;四是学位授予单位的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协调,学科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五是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的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尚待加强;六是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弱。

对此,必须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使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更加完善和成熟。

21世纪初,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科学总结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正确把握21世纪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脉搏,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认真研究和制定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中长期战略。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社会实践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要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我们应当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指引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探索。

因此,制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应该做到:

认真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在发展逻辑,符合教育客观规律;认真研究国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动向,符合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学位与研究教育发展历史,符合我国国情实际;认真研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

通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和促进良好机制和体制的建立;推动和促进研究生教育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高;推动和促进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共识与国家目标的实现;推动和促进社会的认同及对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力求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依据,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借鉴,将现实阐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宏观思考与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相匹配,适度超前的发展意识与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相统一,体现超前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协调、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要求,提出我国2002至2010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蓝图。

本《报告》集中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战线上众多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的经验,是集体智慧的体现。

本《报告》将为我国在21世纪初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扩大培养单位的办学自主权和依法自律,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公民提供就学成才的机会和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政策指导和决策参考。

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艰巨而光荣。

我们相信,通过广大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必将推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为培养出更多的能够在未来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舞台上大显身手、能够支撑起国家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做出贡献。

第一章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强调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要适度超前发展”。

这是我们制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要通过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机制、模式、效益等方面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建设目标相适应。

一、确定总体目标的依据

(一)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头10年是我国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战略目标、实施第三步战略关键的l0年。

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环境的迅速变化和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人才,对于我国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科教兴国”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构成《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

这些都为制定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