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574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docx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docx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

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

 

生物热点讲座论文

 

专业

 

姓名

 

学号

 

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不仅是医生的行医水平,更体现于城乡医疗机构的发展。

旧中国那种只有有钱人才敢进医生家门的现象,在新中国已不复存在。

尤其是近些年,党和政府日益关注民众的民生权益乃至社保权益,“小病扛,大病拖”已成老皇历,从“缺医少药”到“病有所医”,中国人活得更长,身体更壮。

不论何时,一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新中国60年,国民人均寿命从35岁到73岁——这个里程碑式的变化,改变的不仅仅是生命的长度,更是生命的质量。

前人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华夏福满门”,此乃国之大幸,民之福祉!

曾经在一本人物传记杂志上写到百岁学者周有光先生的访谈,如同开启了人生一扇明亮的窗户。

住在北京一条安静胡同中的周有光先生,在105岁的年龄依然孜孜不倦地在学海中耕耘,依然思维敏捷、侃侃而谈地接受媒体专访,还出版了新著《朝闻道集》。

周有光先生的长寿之道,除了终生做学问之外,也得益于心胸开扩、生活简单而规律。

我想,度过漫漫的生命长流还能保持着勃勃活力,是个巨大的成功。

以前中国人说“人活70古来稀”,现在北京70多岁的老先生还在公园精神十足地跳交谊舞,90多岁的老太太还天天在胡同里遛狗。

人类寿命正在向更高冲击。

日本112岁的田锅友曾为吉尼斯纪录认可最高寿,俄罗斯一名118岁的男子立即改写了这纪录,而1997年过世的法国妇女让娜.卡尔曼,因活了122岁被加载《吉尼斯世界纪录年鉴》;接着是哈萨克斯坦妇女瑞萨汉.多索娃,她活了130岁。

在上年印度尼西亚进行的人口统计中,竟发现一名自称已157岁的妇女,她的养女也已经108岁。

在世界长寿之乡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物质条件贫困卫生条件差,但很多村民健健康康地活过百岁,甚至活到120~140岁。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0版《世界卫生统计》显示,人均寿命为83岁的日本,成为世卫组织193个成员国中与欧洲的圣马力诺并列第一的最长寿之国。

1963年,日本仅有157位百岁老人,而现在这个数字已刷新为6.3万人。

日本正以相当法国4.8倍的速度向老年社会进军。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将占总人口的22%。

在环境与生态危机的今天,不知给人类增寿的,是科技进步,是文明,还是太平?

然而,生命的长度却并不一定与质量成正比。

如果以人的自由度来衡量,在医疗条件、家庭物质条件都较高的地方,常能看到长寿却生活质量极低的老人。

有位年过90岁的离休老人,虽然享受着很高的退休金,与儿女居住在一个宽敞的大房子里,且有专职保姆照顾,但耳目失聪、腿脚不便的她,十几年来每天的日子就是默默坐在沙发上,等着一天三顿饭,有时几天都说不了一句话。

越难沟通,越无人愿与她交流,老人越封闭,最终家人干脆放弃了精神赡养。

一位无儿无女的离休干部,守着一架子旧书,靠保姆过了30年,终于丧失了所有机能,怕光怕声怕一切,终日缩在昏暗的卧室中,隔绝了与社会的一切联系。

每当在那些高楼大厦宽敞的居室中,见到那些槁木般的孤寂老人,总是心情沉重,觉得他们富余的家,竟更像是一个囚禁身心的牢笼。

这样的老年,即使活到100岁,又有什么质量而言?

有人说,归根到底,精神赡养是件自我救赎的事,此话不无道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直认为相得与相失是注定好了的。

虽然生活中的烦累和伤痛,无法选择,无法避免。

可是,以怎样的方式更好的生活,还可以自己做主。

没有轻盈高挑的身材,没关系。

穿上细细的高跟鞋,窄窄的小圆裙,带上清澈的笑靥,做我的甜美小鸟伊人;没有迷惑众生的外貌,没关系。

韬光养晦,力争上进,博学多闻,练就气质。

展露不了外貌,就展露才情;没有薪酬丰厚的工作,没关系。

读陶渊明,学安贫乐道;没有名车别墅高尔夫,没关系。

点上香薰,伴着鲜艳的窗帘和一盆亲手栽的米兰,坐在透着灿烂阳光的窗台上,冲一杯香茶,看一本好书;亦或听段交响曲,抬本杂志窝在泡泡浴缸里。

宁静致远,精致细节,品质可以无处不在;没有好运相伴左右,没关系。

脚踏实地,根基更牢固;没有十之一二的顺心生活,没关系。

有泪就流,有歌就吼,困苦让我成长,悲壮才有力量。

我们虽然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左右生命质量。

因此,生命的质量,比长度更加重要。

一个人的生命要过得有质量,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生活有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幸福与心态关系重大。

那些有生活目标的人,才能拥有高的生命质量;而心态消极、无所事事者,生理与心理会迅速地衰老退化。

日本东北大学的医学家经过长达7年对4.3万名年龄在40—79岁之间的公民进行了跟踪研究。

研究发现,其中5%没有生活目标的人,患病及自杀的几率要比其它人高得多。

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的几率比常人高出一倍。

科学家发现,人类发病的原因当中,心理因素占了30%-40%,如果生活没有目标,隐藏在你潜意识中的自毁机制便悄然启动,身体就会每况愈下。

追求与目标,可以小到求生意志的细枝末节,也可以大到为社会做贡献的事业心。

激发求生意志是最好的保健药。

观察一下,发现越是条件优越顾得起保姆照顾的老人,越衰老得迅速;而那些不得不坚持生活自理的老人,却活得更硬朗。

一位退休金微薄、儿女不在身边的街坊老太太,80多岁了生活依然完全自理,小屋子收拾得一尘不染,每天按时上街溜弯,不时打几圈麻将,过得很自在。

成都蓬溪县有位112岁的老太太,一生从未进过医院,健康长寿秘诀就是性格乐观、坚持做家务,洗衣服、扫地、照顾小孩样样都干;中国长寿之乡巴马的老人罗美珍,都110岁了还能上山砍柴。

墨西哥一位被医生“判死刑”的患癌症老人,儿子儿媳出车祸去世后,他的癌症竟突然好了,是抚养孙子的强烈责任感,激发出了他自身免役系统的巨大能量。

追求也可以是爱好。

102岁的日本老人下川原孝,从99岁开始参加体育比赛。

2009年掷铅球达到5.11米,创下百岁以上老人的世界新纪录。

日本东京老人综合研究所的研究发现,日本老人的运动能力、步行速度及握力都比十几年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现在中国老年大学很时尚,很多中国老人退休后开始学画、学文、学唱歌跳舞、体育,活得兴致勃勃,越活越年轻。

二、终生工作

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很多当代老人的追求。

终生工作,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无数事实证明,人体机能不用则废,越用越有活力。

90岁的英国著名钢琴家范尼.沃特曼前段时间来中国担任国际钢琴赛事评委。

她不但场场参加从评委打分直到竹筏漂流的所有活动,且每天一套考究漂亮的衣装,散发着成功成熟女性的魅力。

她说,只要她还能行走,就没有退休的理由。

意大利女细胞学家丽塔.莱维—蒙塔尔,在年满百岁时依然每天清晨准时出现在欧洲脑研究所,除科学家身份外,她还是意大利参议院资深议员,利用议员身份推动意大利的科研发展。

她说,自己现在的思维比20岁时更清晰。

日本妇女黑田九子105岁了,还在少管所担任倾听志愿者,她曾在少管所做了半个世纪的教管员。

澳大利亚的罗宾斯夫人已有107岁,可还在医院做义工。

每个周二,人们都会见到穿着漂漂亮亮的她在医院收发室里收发邮件。

她健康长寿的秘诀,除了善良、慷慨、快乐之外,还有每月要读15本书。

在中国,退而不休者也渐成为时尚,对很多人来说,工作已从谋生变为生命的必须,在工作中感到为人需要。

北京、上海甚至有专门针对老年专业人的招聘会,争夺这些白发人才的激烈程度超过了海归MBA。

很多到达退休法定年龄的人,第一件事就是找机会继续工作,以便不与社会脱节。

三、乐观进取

乐观,能让老人生活更有质量。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说,“美国老人越老越快乐”。

理由包括:

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去旅游、做志愿者。

参加调查的75岁老人中,只有35%承认自己老了。

意大利老龄化程度仅居日本之后,每5个人中间就有一人年龄超过65岁,预计到2050年65岁以上的老人将占意大利人口的45%。

然而与此相应的是,意大利老人的生理与心理年龄都比上代人更年轻。

在意大利,从61岁-76岁的人被称为“新老年”,他们中很多人依然活跃在职场及社会各领域。

意大利五分之一的就业者都是从50岁~64岁的公民,调查显示,他们中98%的人认为自己并未进入老年。

意大利“新老年”积极进取,也更注重享受,喜爱名牌,其消费额占意大利全国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二,老年消费品成为一个勃勃发展的朝阳产业。

对于我们而言,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是在于活着的过程,即生命的质量。

任何事和物都有最终的结果,但走向结果都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人来说,就是活的过程。

事和物的意义就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

否则,既然地球最终要毁灭的,是不是一切就不要再存在和发展了?

所以,活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经历活着的过程,享受过程中的七情六欲中的酸甜苦辣。

比如,很多人为了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在辛苦的努力,但真的文凭拿到以后,反而感到很平淡,没有特别的快乐和幸福。

反倒是一路走来的过程,却很值得留恋和回忆,感到学生生活的各种苦甜酸辣,无忧无虑的日子反而是幸福的。

所以,很多人不讲究结果,不在于长短,而只在乎过程,生命的意义也是一样的道理。

活着好多时候很艰难,但我们能调整心态尽量让自己开心起来,没病的日子真的很幸福,别总自己难为自己,开开心心的给自己也给别人点快乐。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

生命的质量比生命的长度更主要。

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吧,每个人都在走向同一个结局。

参考资料:

《生命长度与生命质量》《广西日报》2009-09-30;

《生命的“长度”与“质量”》中新网华2011—04-20;

《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却可以左右生命质量》缪金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