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八大园区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4665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八大园区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世界八大园区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世界八大园区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世界八大园区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世界八大园区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八大园区分析.docx

《世界八大园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八大园区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八大园区分析.docx

世界八大园区分析

世界八大园区分析

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安蒂波里斯、韩国大德、爱尔兰、以色列等八个园区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园区的代表。

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发展速度迅速,拥有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领域,关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建立了一套适合园区自身发展的模式。

通过深入系统地探究其成功的秘诀,对我省开发区提供借鉴作用,以推动安徽开发区的高水平大发展。

一、美国硅谷

   1、不断产生新的产业、新的机制和新的要素,成为全球最有“创造力”的地区

   硅谷不断产生新的产业形态,引领世界产业发展的潮流。

从20世纪60年代的半导体到70年代的计算机到90年代互联网再到21世纪的创新服务,硅谷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形态并牢牢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环节。

硅谷是现代风险投资的发源地。

世界上第一家现代风险投资公司在硅谷成立,伴随着硅谷经济的发展,风险投资也取得了大规模发展,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风险投资中心,成为了硅谷成长的“发动机”。

   2、大量新创企业、知识和人才的广泛流动、创新创业的文化,成为全球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

   硅谷每年有大量的创业企业诞生。

新增企业的数量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

硅谷每年有一万多家新企业诞生,占地区企业总数的20%以上。

硅谷人才流动比率高。

硅谷的人才流动比率达到了30%,是世界平均人才流动比率的2倍。

伴随着人才的流动,知识,尤其是创新性的高新技术,在硅谷区域内由政府、学校、研究机构、公司以及一些培训机构之间建立的复杂网络关系中不断地产生、流动、传播和再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硅谷的发展,成为了硅谷迅猛发展的“血液”。

   3、集聚了大量的跨国公司、高端人才、技术和资金,成为全球高端要素最集中的地区

   硅谷是跨国公司诞生的摇篮。

创造出10余家世界性的跨国企业,如惠普、Intel、太阳微、思科、甲骨文、安捷伦、苹果电脑等年销售收入均超过或接近百亿美元。

2002年,硅谷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就达到了39家。

                         二、台湾新竹

   1、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世界杰出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和制造中心

  形成特色的产业集群。

主导产业突出,以台基电、华硕、联合微电子等世界著名企业为核心形成新竹半导体、光电、计算机和通讯产业等产业集群。

  拥有国际竞争优势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新竹在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取得了一席之地,拥有全球80%的电脑主板、全球80%的图形芯片、全球70%的笔记本电脑、全球65%的微芯片、全球95%的扫描仪。

   全球第四大半导体产业基地。

集成电路产业的公司2003年共计152家,营业额为5645亿元,占园区总营业额的65.8%,拥有联华、台积电、华邦、旺宏、华茂等一批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制造企业。

   世界级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中心。

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走出了一条从技术引进到自主技术开发,从产业低端到高端的发展道路。

   2、高端人才聚集,技术创新活跃,高效率运作的风险投资,各种高端要素聚集

   高端人才的集聚地。

十分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以及吸引优秀的海外人才回国创业,本科以上学历占就业人员的66.1%,留学生在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科研院所尤其是工业技术研究院对新竹技术创新作用显著。

新竹科学工业园的企业与研究机构有同根同源发展成水乳交融、共生共荣的关系。

   技术专利众多,是世界上创新最集中的科技园区之一。

   官、产、研、学为一体的综合创新网络体系。

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网络体系。

   风险投资培育、推动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支撑功能。

风险资本主要投向半导体、光电、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五大领域,催化高技术企业的诞生并促使高技术企业壮大,培养了一大批明星企业。

   3、建立了政府引导发展和市场自主配置资源两种发展模式相结合的良性互动互促体制

   良好的创业孵化体系。

有帮助和促进创新型小企业产生、培育和发展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服务机构。

包括扶持小企业成长的措施、孵化器、创业投资等。

   政府科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建成了高效的管理体制。

台湾当局对科学园实行了二级管理体制,并制订了较为完善的法规。

   政府的大力支持,制定了产业、税收、资金等整套政策促进园区发展。

新竹是政府规划下建立的科技园区,政府在园区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三、印度班加罗尔

   印度班加罗尔抓住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利用本土资源优势,集中发展软件外包这一新的产业业态,成为全球重要的软件外包中心。

可以说,园区许多机制、要素资源、基础设施等都是围绕软件外包发展进行设置,为支持软件外包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力培养软件技术专业人才。

为适应软件外包业务发展需求,培养了大量软件蓝领工人。

政府还通过在学校开设软件技术相关课程、把学员送到国外去培养等措施为软件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积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加强软件出口联系。

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力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信息技术政策,为软件企业和海外的研发机构、客户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通信连接。

现在印度的卫星通讯设施和互联网不仅可以使国内的各个软件科技园区的联系变得极其方便,而且可以使他们联系到世界上的任何角落。

  专门成立软件出口中介机构。

为了促进软件出口,政府成立了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如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和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这些机构为软件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重视与海外信息沟通和联络。

在美国设立第一个国际商务支持中心,及时反馈美国市场信息,致力于加强本国公司与美国企业界的联系与沟通。

印度与美国硅谷之间也存在密切的人员联系和企业合作。

  政府全力支持软件产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制定了《信息技术法》、《软件技术园区(SPT)计划》并成立软件科技园以促进印度软件的出口。

印度政府给予出口导向型软件公司五年的特别免税优惠,实施政府采购和促进消费政策,强制性的政府购置国产IT产品。

这些政策极大支持了软件产业的发展。

四、英国剑桥地区

独特的剑桥产学研模式,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业,引领欧洲产业创新,是欧洲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

   剑桥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整个英格兰东部地区的发展,并使之成为英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剑桥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对英国经济的总增加值(GVA)贡献在2003年达76亿英镑。

剑桥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税收每年对英国经济的贡献超过55亿英镑。

   剑桥大学是催生剑桥地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源头,不断创造了大量的技术和企业,催生了以研发为主的产业。

剑桥地区高技术产业集群最早始于1960年,剑桥大学毕业生创立了第一家企业——剑桥咨询公司,此后该公司又衍生出了一系列“技术提供者”,并最终形成目前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形成了企业研发机构、高校研究机构和技术咨询机构为三大创新主体的独特产学研合作网络。

企业研发机构、高校研究机构和技术咨询机构是剑桥地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剑桥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被称为剑桥地区的“技术提供者”。

剑桥地区企业研发实验室每年都会衍生许多新的高技术企业;欧洲研发中心衍生出来的技术咨询机构也在积极利用它们在咨询工程中产生的核心能力。

   知识、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活动十分活跃,大量的中小企业诞生,是欧洲知识型企业的中心。

  在创新的传统发源地周围建立创业环境,创建知识型企业文化。

剑桥大学有着八百年的历史,科技发明的绝对数量领先世界,是全球的创新发源地之一,剑桥大学的人才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到剑桥,而且剑桥地区42%的企业以从事研发为主要活动;37%的企业以从事制造为主要活动;17%的企业以从事咨询为主要活动。

   剑桥大学培养了大批高端人才;大量的风险资金和跨国企业聚集,是欧洲高端要素最集中的地区。

   剑桥大学培养了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

剑桥大学的人才和技术在剑桥地区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过去10年中,剑桥大学孵化出了310家高技术企业;剑桥大学产生了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至今剑桥大学共有56人次获得了诺贝尔奖,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大学。

   聚集了英国四分之一的风险资本。

剑桥地区是全英国除伦敦外种子资本和风险资本最密集的地区,共吸收了全英国25%的风险投资和全欧洲8%的风险投资。

   剑桥科学园区的出现是历史的、技术的、商业的、物质的以及政策等诸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首先剑桥大学历史悠久,名声卓著,在物理、计算机和生物科学等方面极具优势,剑桥大学的科学优势是剑桥科学园发展的动力。

其次,60年代初,伦敦及英国东部的工业和人口开始迁至剑桥,使该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业明显增加。

70年代末,该区交通网得到重大改进,这对于剑桥成为一个经济效益日益增加和技术日趋先进的高科技园区具有重要意义。

五、法国索菲亚·安蒂波里斯

   发展高端、高附加值的产业和环节,成为法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主导产业突出,信息通信业成为园区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信息通信类产业占据重要地位,企业数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0%,有300多家著名IT公司的地区总部设在这里,聚集了50多个国家的1.6万多名工程师,成为法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地。

   主要从事创新和研发环节,以及少量的小批量生产。

园区企业以创新和研发活动为主,制造、物流、市场和销售等环节相对滞后。

由于缺乏产业发展配套环境和产品市场需求,对园区进一步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创业发展,每年有大量企业诞生。

  采取多种途径支持企业创业发展。

包括:

引入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成为法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最为集中的地区,为园区提供技术创新源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大力发展支持企业创业发展的孵化器和风险投资;活跃的非政府组织,建立大量协会和俱乐部来为各种机构的交往提供中介服务和平台。

   每年有大量企业诞生。

园区年均新增企业120~160家(企业总数1276家),每年大概80~120家企业退出,年净增40~80家企业。

   国际化程度高,国际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风险投资等在园区占有很重要地位。

   集中了多家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

外国人拥有的公司有170家,占园区企业数的13%,工作岗位占园区创造的直接工作岗位总数的24%。

   非常强调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

园区技术人员分别来自50多个国家,园区中有大量的国际学校,招收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

   风险投资来源国际化。

目前,向索菲亚地区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中50%左右是外国企业,主要资金来源是美国、新加坡、英国和德国等国,体现了园区国际化的特点。

   良好的园区生态环境。

非常重视生活质量,大面积自然绿化带,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环境,低建筑密度,无污染产业。

   政府主导驱动。

园区设立来自于政府主导意志,并非市场自然形成;政府对园区发展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政府官员及其他知名人士对园区进行推广和宣传。

六、韩国大德

  电子产业高度聚集,光电、航天航空、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速发展引领韩国高端产业发展。

  推动韩国经济成长的加速器。

以大德科研区为中心,包括大田第3、第4工业区、科学博览会公园、儒城地区、屯山新都市区等周边地区;生产半导体、汽车副件而兴起的忠清南道天安、牙山精密机械制造圈和以传统制造业为强点的忠清北道清原、清州产业圈,组成范围更大的大德谷,大德谷作为科研、生产三角点,真正起到推动韩国经济成长加速器的作用。

  形成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支撑的格局。

区内产业结构形成多个领域并重,均衡发展的格局。

其中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的企业数各占18%,化学工程占14%,材料科学占11%,能源占10%,航空机械占9%。

集中了韩国电子、宇航、通信、生命科学等高技术领域的近两万名人才。

   高端人才、研发机构和大学院所、技术知识资源等高端要素汇集。

   人才高度聚集,是韩国“人才源泉地”。

大德科技园区附近聚集着70个研究机构和八所著名大学,包括韩国科学技术院、韩国电子通讯研究院、韩国原子力技术研究院、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

韩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国立大学忠南大学也在这里。

这些研究院所和高校推出了一项项研究成果,培育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技术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是韩国“技术源动力”。

园区诞生了数以万项的科技成果,其中动态随机存取破储器、6.4万位芯片、64兆位芯片、断层摄像机、肾脏碎石机、黑猩猩基因组图、超薄膜分析技术等等。

同时完成了CDMA技术的商业化以及韩国第一颗科学卫星“阿里耶1号”的研制。

   技术研究中心集聚。

目前,科学城内已经建成包括汉城国立大学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在内的27个科学研究中心,包括KAIST卫星研究中心在内的36个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包括忠南国立大学软件研究中心在内的38个区域研究中心。

   韩国政府提供资金、人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专业服务体系等整体配套措施,为园区发展提动重要支撑。

七、爱尔兰

  以软件产业为特色,成为世界第一大软件出口国和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以往爱尔兰被称作“欧洲乡村”、发达国家中的“第三世界”。

通过发展软件产业,带动了爱尔兰经济的快速增长。

目前,爱尔兰已成为欧洲第一大软件集聚地,其经济竞争力也由1996年的世界排名第22位升到2000年的第7位。

   国际化程度高,软件产业以出口为主,国际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等在园区占有很重要地位。

   软件产业出口比重高。

上世纪90年代,爱尔兰软件产品中80%用于出口。

软件出口额从1991年的20亿欧元上升到2004年的160亿欧元。

早在2000年,爱尔兰就已超越了美国和印度成为软件出口第一大国。

由此,爱尔兰赢得了“凯尔特(Celtic)虎”、“欧洲软件之都”、“新的硅谷”、“软件王国”、“有活力的高技术国家”、“欧洲高科技中心”等美誉。

   外国企业是爱尔兰软件产业的主力军。

吸引了一批大型跨国公司进驻,成为摩托罗拉、IBM、INTER等公司欧盟总部所在地,全球十大软件公司有七个在爱尔兰办厂。

外国软件企业占总数的16%,创造出的软件出口额占到93.7%。

   以外国公司研发投入为主。

爱尔兰外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整个国家投入的2/3,它们的投入对整体研发投入的增加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国外人才占爱尔兰软件人才半壁江山。

爱尔兰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外软件人才,同时也大力培养本土人才。

近几年来,国外软件员工占到一半以上。

   注重本土资源开发,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十分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本土公司研发投入增长迅速。

1997年爱尔兰本国的软件业研发投入从460万爱尔兰英镑激增到3455万爱尔兰英镑,是外国公司研发投入增加速度的2倍多。

   重视教育,是欧洲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

爱尔兰非常重视教育,教育支出占公共支出的14%左右,在欧洲位居前列。

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爱尔兰被评为欧洲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

   优越的地理位置、文化和政府支持成为爱尔兰软件产业的良好环境。

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它是美国等软件强国进入欧洲的桥头堡,其次还有母语是英语的人文优势使得交流很方便,而更主要的是爱尔兰政府全力的规划与支持。

八、以色列

大力支持信息产业,IT和电信业成为以色列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目前全球通信设备的15%来自以色列,5%的全球数据通信市场为以色列所拥有。

   以出口为发展的主要方向。

以色列销售收入主要来自国外市场,2004年以色列IT出口额134亿美元,出口比重高达80%以上。

   拥有的风险投资总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2004年,以色列风险投资总额14.7亿美元,2002~2004年累计3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以色列现有登记的风险资本基金和投资公司101家,运营资金共354亿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