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181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docx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docx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结合我区卫生实际,制订我区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全区卫生事业发展现状

(一)卫生资源基本情况。

截止2009年底,全区有区、乡两级卫生机构7个,其中区直卫生单位2个:

屈原人民医院(含营田中心卫生院)、血防防疫妇幼保健站(含天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心卫生院1所,乡(镇)防保型卫生院4所,村级卫生所(室)20家,个体医疗机构110家。

屈原人民医院内设8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编制床位140个,在职职工197人,专业技术人员169人。

血防防疫妇幼保健站是集血防、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设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卫生服务单位,设5个科室,并加挂天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编制床位12个,在职职工2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人。

5所乡(镇)卫生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人,农合办现有工作人员4人,村级医疗机构有乡村医生70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由于主客观条件等原因,全区卫生工作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能力还不足,农村卫生基础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还比较强烈。

主要表现在:

1、卫生机构布局不合理。

血吸虫病防治、卫生监督、农合办3个机构根据国家卫生改革的要求,理应设置为卫生局机构内的独立行政职能科室。

而现状是血吸虫病防治、卫生监督挂靠在疾病控制中心,根据卫生改革的精神和周边县市区的机构布局情况,血吸虫病的医疗救治纳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血吸虫病的预防控制隶属于卫生局血防办,卫生监督是卫生局的一支行政执法队伍,涉及到食品、药品、医政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当前的机构布局严重制约着具备行政管理职能的3个机构的发展。

2、卫生人员编制过少。

屈原人民医院从2000年改制以来医院核定编制人数143个,由于调离、病故、自动离职、退休等原因,目前现有在岗在编人数103人。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二级综合医院核定床位数与人员编制比例为1:

1.5,按核定床位数140个计算人员编制数应该为210个。

血防防疫妇幼保健站2000年定编13人,十年来因调离、病故等原因,现实有在编人员11人,在岗无编人员12人。

按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血防防疫妇幼保健预防人员编制比例为7-9人/1万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比例为1.1-1.2人/1千人口。

据此计算血防防疫妇幼保健应配编60人,5个乡(镇)卫生院应配编50人。

按《卫生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要求》,卫生监督应配6名以上的专职卫生监督员。

农合办从2006年启动以来,一直没有配编。

整个卫生机构缺编严重,卫生工作面多线广,一些工作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编制过少,工作超负荷,业务工作得不到理顺,卫生机构运转艰难。

3、卫生人员待遇严重偏低。

从2000年农场改制变管理区以来,卫生人员档案工资一直没变。

由于身份的问题,工人在专业技术岗位的身份得不到改变,没有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套改工资。

退休人员的生活津补贴不能到位(医院现有事业退休职工77人,企业退休职工26人)。

农合办的人员到至今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都没有解决。

如屈原人民医院新增的卫技人员月工资只有680元。

卫生机构面临着医疗、防疫成本高,收入来源局限,而致人员待遇严重偏低,以至于酷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

4、卫技人才队伍断层严重。

卫生系统卫技人员年龄老化,原有的技术骨干大部份已退休,后备的技术骨干培养周期长,缺乏学科专业技术带头人,人才短缺、人才梯队断层现象十分严重。

完善的用人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影响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缺乏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好的人才难引进,现有的人员难提拔流动,影响了卫生系统队伍的整体活力。

由于卫生服务人员来源渠道较窄,加之工作强度较高、待遇相对较低,致使人才不足、人员不稳,影响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5、政策投入机制不完善。

人民医院“公益性”没有得到回归。

当前,我区人民医院医疗成本高,医疗设备陈旧老化。

对于设备的添置,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医院要发展既无外援,又无内扶,只能集资或贷款购买设备,目前医院负债达430多万元(建门诊大楼、建放射楼、购彩超、购CT)。

唯有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人民医院才有出路、活路,才能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国家已经明确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重点工作的补助政策,虽然我区财政在公共服务补助方面有所投入,但是与公共卫生服务发展需求相比投入仍显不足,影响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发挥。

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着“以药补医”、“以医养防”的局面,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日益弱化。

6、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全区75个村级卫生室尚未建立,五个乡镇卫生尚未正常运转,区人民医院的升级改造建设项目还未立项建设,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没有形成,现有的医疗设备陈旧老化,人才馈乏,技术力量簿弱,服务能力与农民就医需求不相适应。

影响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还影响到我区整个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基本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工作全局,强化政府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卫生队伍建设,突出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工作,大力发展我区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建立健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预防保健需求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战略定位

1、农民就医难问题急需解决。

2、各类传染病需要得到有效控制。

3、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4、卫生行政执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5、区乡村医疗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

●通过实施“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使全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从整体上明显改善,即业务用房满足需要,设备配置齐全,人员配置合理,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村级卫生机构能全面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以及一般康复等工作。

●乡镇卫生院具备提供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基本医疗、中医、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和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村级卫生组织的技术指导,村医培训的能力,中心卫生院还应具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指导的能力。

●卫生监督所具备全面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能力,具备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有效应急处理的能力。

●妇幼保健机构建成全区妇幼保健、生殖保健中心,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具备全面承担妇幼保健、生殖健康、信息监测的能力,具备对乡、村两级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的能力。

●屈原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具备基本医疗和各种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全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转诊、能完成全区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定期进修培训和业务指导。

●屈原管理区疾控中心具备承担全区疾病预防和控制、计划免疫、卫生检验、预防性保健检查、卫生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技术指导与咨询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各类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调查、应急处理和对乡村两级卫生人员培训、指导的能力。

●全区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危急重症不出区”的目标,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基本实现。

四、预期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建立起完善的区、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比较规范地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增加,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

建立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二)具体目标

1、主要健康指标

 ———到2015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

———到2015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0%,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95%,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0%,新法接生率98%。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5‰以内。

 ———到2015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传染病漏报率控制在2%以内;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90%以上;全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7%以内,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中小学生“六病”(龋齿、近视、蛔虫病、贫血、沙眼、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于规范基线标准。

2、卫生队伍发展目标

  ———到2015年,90%以上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

  ———到2015年,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符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医疗卫生技术和管理队伍。

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一支能独立开展外、妇、内儿科临床服务的卫生技术团队,每个学科至少拥有1名能独立开展服务的骨干带头人。

3、卫生建设发展目标

  ———到2015年,区级综合医院门诊、外科、内科和医技科室布局合理,建有相对独立的传染病区;拥有病床达180张;配置乙类大型医疗设备1-2台件。

  ———到2015年,中心卫生院建有相对分开的门诊部与住院部、相对独立的传染病门诊,一般卫生院建有布局合理的门诊住院综合楼;拥有病床5-10张;配置2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5台件,影像、检验和急救设备配备齐全。

———到2015年,区妇幼保健院建有功能完善、能满足妇幼保健职能全面履行的基本房屋和设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反应和疾病预防控制监测检查设备配备齐全;区卫生监督局执法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基本配置到位。

  ———到2015年,所有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甲级卫生室硬件标准,完成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

五、项目规划

(一)区级医疗卫生单位

1、屈原人民医院。

新建住院综合楼7177平方米,急救中心1000平方米,绿化4000平方米,建污水处理系统一套,配置设备6台(套),开设病床40张。

2、屈原管理区疾控中心。

绿化800平方米,建污水处理系统一套,配置设备5台(件)。

3、屈原管理区妇保院。

新建业务用房1200平方米,新建辅助用房400平方米,绿化1500平方米,建污水处理系统一套,配置设备6台(件),开设病床30张。

4、屈原管理区卫生监督所。

新建卫生监督中心业务楼1000平方米,按照区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置设备准备标准。

(二)乡镇卫生院

1、营田镇中心卫生院:

新建公有周转住房800平方米,辅助用房600平方米,配置各种医疗设备15台(件),开设病床25张。

规划绿化1000平方米,场地硬化1500平方,建污水处理系统一套。

2、河市镇卫生院:

新建公有周转住房600平方米,辅助用房200平方米,配置各种医疗设备10台(件),开设病床10张。

规划绿化1000平方米,场地硬化1200平方米,建污水处理系统一套。

3、黄金乡卫生院:

新建公有周转住房600平方米,辅助用房200平方米,配置各种医疗设备10台(件),开设病床10张。

规划绿化1000平方米,场地硬化1200平方米,建污水处理系统一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