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液压单体柱的使用规定.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208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液压单体柱的使用规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井下液压单体柱的使用规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井下液压单体柱的使用规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井下液压单体柱的使用规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井下液压单体柱的使用规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下液压单体柱的使用规定.ppt

《井下液压单体柱的使用规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液压单体柱的使用规定.ppt(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井下液压单体柱的使用规定.ppt

井下液压单体柱的使用管理规定,一、液压单体的用途,1、可与金属铰接顶梁配套用于高档普采和炮采工作面支护顶板。

2、与木梁或型梁用于采煤工作面的超前段支护。

3、用于综采工作面的端头支护。

4、可单独做点柱或其它临时性支护用。

二、液压单体柱的种类,根据液压单体柱的供液方式分为:

1、外注式液压单体柱优点与不足:

工作介质乳化液由远距离的液压泵站通过橡胶管路,经专用的注液枪注入缸体。

升柱靠乳化液泵站的压力供给,降柱利用活柱体的自重和复位弹簧进行。

回柱时,柱内乳化液需排出柱体,每支设一根支柱需排出一次乳化液。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主要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零部件少,易于维修。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关键部件是三用阀,组装于一体,拆装便利,井下一般可立即拆换。

初撑力靠泵站压力获得,可靠性高。

此外,由于以泵站压力来升柱,升柱速度高于手工作业的内注式液压支柱,一般要高34倍,所以能提高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支设效率。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由于靠外部供液以及零件少,使支柱自重减轻了5kg,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主要缺点是工作液来自外部,要配各全套的乳化液泵站,并且从泵站到工作而一端要装设高压胶管干线,从管路干线到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注液口要接通联接注液枪的高压胶管支线,形成了一套管路系统。

离开了泵站和管路系统外注式液压支柱就不能单独使用。

外注式液压支柱回柱时,由于必须将内腔的乳化液排放到外面,每一棵单体液压支柱回撤一次必须从柱内排放1-2kg的乳化液,并且不能回收复用,因而增加了成本。

排出的乳化液流失在土作而底板上,还会使底板岩面(特别是泥质页岩)膨胀变软,液柱底座易插入,不能很好地发挥支护效果。

2、内注式液压单体柱优点与不足其特点是自身带泵及油,支设时用手摇把摇动就能快速升柱,降柱时不排出工作液,可较好地保护工作环境,且使用方便、管理灵活、装备简单。

效率低。

DWX型支柱110缸径系列规格,三、单体柱伤人事故案例,单体柱砸伤人员事故2009年8月11日17时40分,XX矿11011综采工作面在串梁期间,使用缺牙单体液压柱支护,没有采取防倒措施,且打好柱后没有取下液压枪,造成液压单体柱三用阀漏液,发生缺牙单体柱滑落事故,造成一人头部受伤。

事故现场示意图,型钢梁掉落伤人事故2012年8月1日零点班,XX矿11050工作面在回撤上超前叉子棚时,因为未发现叉子棚下存在失效柱,导致型钢梁掉落,造成一人受伤。

事故地点示意图,四、使用管理相关规定,1、国家相关管理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第54条:

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为100mm的不得小于90KN,柱径为80mm的不得小于60KN。

单体液压支柱使用规范(MT/T548-1996)中详细的规定。

集团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晋煤集生字2011680号晋煤集生便字20132号,五、检查要点,检查单体柱的完好情况,柱爪损坏,无三用阀,无手把,缺柱爪,密封圈损坏,柱体变形,新下井或长期未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第一次使用时应先升降12次,排净腔内空气后方可支设。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支设前,必须用注液枪冲洗注液阀体,防止煤粉等污物进入支柱内腔。

外注式支柱接顶后,继续供液45s再切断液源,以保证初撑力。

注液枪用完后应及时悬挂在单体液压支柱手把上,不得随地乱放。

工作面回柱时,回柱工应站在安全地点并选好退路,使用卸载手把或专用工具回柱,先降柱后回收支柱,严禁用镐或其他工具回柱,严禁不卸载强行回撤。

初撑力标准要求单体柱工作阻力检测仪主要是由表头U型卡、测体、顶针和压杆组成。

使用时先将U型卡套在三用阀上,再将测体口插入U型卡上,旋转U型卡,使测体口与三用阀吻合在一起,然后稍加用力旋转压杆,并压下压杆,此时顶针恰好打开三用阀内的球形单向阀,使支柱内液体压力等值地沿测体内顶针周边传入压力表,即可从表头上读出支柱的初撑力(工作阻力)值。

数显示测力仪,单体柱的接顶情况。

单体液压支柱作点柱使用时,应在顶盖上垫木板或柱帽,禁止顶盖柱爪直接与顶板接触。

支柱顶盖与顶梁要接合严密,不准单爪承载。

顶盖掉爪(即使掉一个爪)的支柱,不允许继续使用。

单体液压支柱作点柱使用时,应采用满足支护强度要求的柱帽,一根单体柱只准使用一个柱帽。

工作面煤底、底板比压小于12MPa或支柱压入底板影响回柱的软底工作面应采用大底座或使用柱鞋。

单体柱的钻底量必须小于100mm,否则必须穿柱鞋,柱鞋的强度及规格必须满足单体柱支撑强度要求,优先选用可重复使用、强度大、材质好的柱鞋。

材质为尼龙,柱鞋d280mm,总厚度55mm,中间槽直径125mm,深15mm,其底部厚40mm,柱槽沿圆周8个放射性加强立筋,其倾斜垂高30mm。

在柱鞋立筋空档处钻一个直径10mm的孔,以拴绳链用。

回采工作面采高突然变化超过支柱最大高度时,应及时更换相应规格支柱,不得采取在支柱底部垫木板、矸石等临时措施支设。

单体液压支柱有效行程达到安全回柱高度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压“死柱”。

支柱压“死柱”时,要先打好临时支柱,然后用挑顶或卧底的方法回撤,不准用炮崩或机械设备强行回收。

单体柱支撑高度范围应为:

最大支撑高度设计最大支撑高度-100mm;最小支撑高度单体柱的活柱行程不小于200mm。

使用密集柱切顶时,柱间距、安全出口、三用阀朝向等。

综采工作面两端头使用密集支柱切顶时,必须支设两排密集柱,靠工作面一侧的密集支柱之间必须留有宽0.5m以上的出口。

单体柱三用阀必须朝向一致,注液口方向同切顶线平行,以方便单体柱的回撤。

当支架与煤柱之间距离大于1.5m以上时,靠近采空区一侧的密集支柱位置处必须支设不少于两根的戗柱,戗柱要迎山有力。

赵庄矿做法机头、机尾切顶线密集支设方法及要求当机头、机尾支架侧护板(靠煤柱侧)距煤柱距离大于500mm且小于1m时,支设两根单体柱,单体柱均匀布置,并支设一根戗柱;当机头、机尾支架侧护板(靠煤柱侧)距煤壁距离大于1m时,则必须支设密集柱,柱距不大于500mm,并支设两根戗柱。

机头1#架、机尾129#架侧护板与煤帮距离大于2m时,在切顶线到煤壁线区段内打点柱进行支护,点柱位于支架侧护板与煤帮之间,点柱间距1m。

成庄矿做法如果端头、端尾架距煤帮2m时,采用柱距1m的贴帮柱进行支护;如端头、端尾架距煤帮2m时,切顶线至工作面煤壁线段必须加密支护,打设不少于二排点柱,柱间、排距1m,其中一排为贴帮柱,其余均匀支设,并且保证有0.7m的人行通道。

是否使用有效的连锁、防倒装置。

采用软连接装置时,连锁绳必须适当绷紧,且与单体柱有效缠绕、固定(不少于两圈、距离单体柱顶不大于150mm),连锁绳的起始位置必须与巷道内的金属网、钢带或其他固定物有效连接。

单体柱防倒也可采用“皮带连锁扣”或其他形式的装置,将单体柱柱头与巷道顶部的金属网、钢带或其他固定物有效连接。

挂钩至单体柱柱头距离不大于500mm,且防倒绳必须适当绷紧。

禁止使用铁丝直接捆绑单体柱活柱。

使用规格超过3.15m(包含3.15m)的超高单体柱,使用前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使用规格超过3.15m(包含3.15m)的超高单体柱,因单体柱的重心超出人体把握范围,使用前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也可纳入回采作业规程中),规定单体柱搬运、支设、放液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超高单体柱的支设、放液不得少于三人操作,确保超高单体柱的使用安全。

单体柱支护时至少三人配合作业,先由两人配合将单体抬到打柱地点,支在实地上,再由一人抓好单体柱手把扶好单体柱,另一人扶好楼梯并负责查看顶板,第三人爬上梯子将柱帽放在柱顶上,之后两人扶住,一人插好液枪扳住手把缓慢升柱。

当柱头接顶或棚梁后,第三人爬上梯子将柱头绳与顶板连接后,然后将单体柱达到初撑力,并及时将单体柱的联锁绳拴紧,防止卸载柱柱倒伤人。

回撤单体柱时至少三人配合作业,先一人用双手扶柱,一人扶梯,第三人上梯解柱头绳和联锁绳解开,之后两扶柱,一人用长把工具操作三用阀放液,将柱缓慢落下,然后二人配合将柱拔起,抬到指定地点。

定期上井检修对于虽经检修试压,但存放时间超过八个月的单体液压支柱,或存放时间虽未超过八个月,但存放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重新试压,合格后方可入井使用。

六、相关管理规定详细内容,单体液压支柱使用规范(MT/T548-1996)中详细的规定6使用6.1支设6.1.1使用的支柱每根都应保持完好状态,任何损坏的支柱不允许支设。

6.1.2不同性能的支柱不准混用。

6.1.3工作面支柱均应编号,防止丢失。

6.1.4新下井支柱或长期未使用的支柱,第一次使用时应先升降12次,排净腔内空气后方可支设。

6.1.5外注式支柱支设前,必须用注液枪冲洗注油阀体,防止煤粉等污物进入支柱内腔。

6.1.6外注式支柱接顶后,继续供液45s再切断液源,以保证初撑力。

6.1.7支柱初撑力:

油缸直径为80mm时不小于60kN,100mm时不小于90kN。

6.1.8顶盖掉爪(即使掉一个爪)的支柱,不允许继续使用。

6.1.9支柱排距、柱距、迎山角等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6.1.10支柱顶盖与顶梁接合严密,不准单爪承载。

6.1.11支柱作点柱使用时,应在顶盖上垫木板,禁止顶盖柱爪直接与顶板接触。

6.1.12采高突然变化超过支柱最大高度时,应及时更换相应规格支柱,不得采取在支柱底部垫木板、矸石等临时措施支设。

6.1.13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增加支柱的稳定性,防止推倒和压坏支柱。

6.1.14中厚煤层和急倾斜煤层工作面人行道两侧支柱应采取安全措施如采用联结器或栓绳等,防止失效支柱倒柱伤人。

6.2回柱6.2.1根据顶板状况,可采用近距离或远距离方式回柱。

6.2.2回柱时,回柱工应站在安全地点并选好退路,先降柱后回收支柱,严禁不卸载强行回撤。

6.2.3必须使用卸载手把或专用工具回柱,严禁用镐或其他工具回柱。

6.2.4有悬顶、冒落矸石块度较大或破碎顶板工作面回柱时应悬挂牢靠的档矸帘,防止矸石砸坏支柱和窜人工作面。

6.2.5支柱有效行程达到安全回柱高度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压“死柱”。

6.2.6支柱压“死柱”时,要先打好临时支柱,然后用挑顶或卧底的方法回撤,不准用炮崩或机械设备强行回收。

6.3工作液6.3.1内注式支柱工作液为低凝防锈5号液压油或其他支柱专用液压油。

6.3.2外注式支柱工作液为1%3%乳化油和97%99%的中性水配制的乳化液。

6.3.3配置乳化液的乳化油和水应符合MT76规定。

6.3.4井下运送液压油或乳化油时,必须使用干净的专用容器。

6.3.5不同牌号的油不准混用。

6.3.6内注式支柱每季度至少检查或用专用工具补充一次液压油。

6.3.7乳化液配置应使用自动配比装置,乳化液浓度每班检查一次。

6.3.8配置乳化液的水,每半年检验一次硬度,pH值和杂质,超过规定的要经过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用。

6.4.7注液枪用完后应及时悬挂在支柱手把上,不得随地乱放。

6.4外注式支柱管路系统6.4.1工作面必须配置由两台乳化液泵和一个乳化液箱组成的泵站,乳化液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6.4.2乳化液泵额定压力应为20MPa,额定流量为80100L/min。

6.4.3泵站设在顺槽安全地点,周围要保持清洁、无杂物、积水和浮煤。

乳化液箱要加盖,防止污染。

6.4.4泵站滤网、磁过滤器、乳化液箱、管路系统中过滤器每季度清洗一次。

6.4.5工作面必须配有足够的注液枪,一般9m左右装备一把,上下顺槽处要适当加密。

6.4.6工作面同时使用的注液枪不应超过三把。

6.5现场管理6.5.1工作面每班应设有专职支柱管理员,负责支柱、顶梁、水平楔的清点,检查支柱支设质量,更换失效的三用阀和掉爪顶盖,处理一般事故等。

6.5.2工作面应有10%左右的备用支柱,整齐竖放在工作面附近安全、无水地点。

6.5.3支柱正常使用时不允许承受侧向力,严禁用支柱移输送机或作其他起重工具,严禁戗柱打在支柱和三用阀上。

6.5.4炮采工作面使用时,应注意炮眼布置,炮眼角度和装药量,应尽量采用毫秒爆破。

贴帮柱与煤壁距离应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