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安庄淀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安庄淀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安庄淀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安庄淀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安庄淀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概况
1.1.1项目名称
日照市莒县安庄淀粉制品加工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
日照市莒县安庄镇
法人代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1.1.3项目地点
日照市莒县安庄镇
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证书编号:
工咨甲
资格等级:
甲级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1.2.1研究工作的依据
a、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发改产业[2009]795号)
b、国家发改委《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原国家轻工业部(QBJS5-92);
c、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d、日照市莒县安庄镇与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签定的《技术咨询合同书》;
e、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规范。
1.2.2研究工作的范围
a、项目改造规模与市场需求预测
b、建设条件与厂址
c、工程技术方案
d、环境保护
e、节约能源
f、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g、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h、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财务评价
i、财务评价
1.3研究工作概况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在接到编制日照市莒县安庄淀粉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的委托后,即组织有关项目人员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要求及发展的设想,并与建设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与比选,核实了有关水、电、汽等辅助公用设施和原料、燃料的供应情况,了解环境影响、当地规划的要求等内容,并对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对关键工艺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价格和性能进行了研究。
在全面研究分析该项目基础资料的基础上,项目组进行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4推荐方案及研究结论
1.4.1市场需求分析
a、红薯,又名甘薯、番薯,为旋花科蔓生草本植物。
主要产于江西、湖南、河南、四川、湖北、江苏、山东、浙江、安徽等省。
我国红薯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近年达1500亿公斤。
红薯营养十分丰富,是我国人民喜爱的粮菜兼用天然食品。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每千克红薯可产热能5318焦耳,含蛋白质23克、糖29克、脂肪2克、磷200毫克、钙180毫克、铁4克、胡萝卜素1毫克,另含有维生素B1、B2、C及尼克酸和亚油酸等,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葡萄、梨的10~30倍,居同类果蔬和粮食之冠,胡萝卜素的含量比马铃薯、芋头、玉米高600倍以上。
红薯淀粉既可作食用,又可作化工、制药等原料,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对红薯系列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红薯产品可直接加工成食品,完全属绿色食品,其营养更加丰富,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对消化道、心脑血管疾病有较高的预防效果,并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
b、我国红薯加工目前大部分还是以鲜薯或薯干为原料,加工的初级产品为淀粉、淀粉制品等为主,且规模大、范围广,进一步加工的产品种类很多,在工业上生产出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
通过食品加工可生产出各种不同类型的食品,如将各种不同品种的红薯进行预处理后包装达到直接食用型的产品,既具有营养性又具有创新性。
红薯淀粉主要应用于造纸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胶粘剂生产以及其它领域。
1.4.2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1.4.2.1建设规模:
年产2万吨红薯淀粉、1万吨粉条。
1.4.3生产方法
该项目是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在进一步完善红薯的深加工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薯资源,建设年产6000吨红薯淀粉、14000吨红薯净化淀粉和1万吨粉条生产线各一条。
包括建筑面积为9720平方米的厂房(其中,加工车间8400平方米,锅炉房120平方米,仓库3000平方米)、晒场4000平方米、配套设施建设等。
1.4.4厂址概述
该项目位于莒县安庄镇驻地,该镇位于莒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
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气候宜人,光照充足。
镇内水资源丰富,电力、通讯设施配套,道路畅通,镇驻地距兰新铁路国家二级站15公里,南去40公里处有日竹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1.4.5主要原材料及动力燃料的供应
1.4.5.1主要原材料的供应
本项目的主要原料拟选用当地生产的红薯。
莒县地处丘陵山区,适宜于红薯的种植,自古莒县就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习惯,而且面积大,品质优良,充足的资源优势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原料资源十分丰富,完全可满足本项目原料的供应。
1.4.5.2动力及燃料供应
本项目所需的动力及燃料主要有电、煤汽。
高压电源来自于莒县线的10kV高压线路供给;蒸汽来自新建的6th蒸汽锅炉。
动力供应有保障。
1.4.5.3主要原材料、动力及燃料消耗
主要原材料、动力及燃料消耗量见表1-1。
表1-1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明细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鲜红薯
ta
30000
外购
2
红薯湿淀粉
ta
22400
外购
4
水
m3a
300000
自来水公司
5
电
10KV
kWha
380×104
当地供电局
6
煤
ta
1200
外购
1.4.6公用工程
1.4.6.1供水
本项目平均用水量为1500m3d,项目的取水来自于当地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可满足本项目用水的要求。
1.4.6.2供电
供电电源要求380V220V50HZ。
其中主要设备电压均为380V,其他动力设备及照明电压为220V。
项目自建变电室,高压由市政10kV高压网引来,埋地引入,埋深0.7米。
变电所采用电缆直埋的方式。
电缆通过主干道时,宜穿钢管保护。
1.4.6.3工厂运输
厂内运输:
采用混凝土路面,运输采用电瓶车。
厂外运输:
本项目新购置部分保温车辆,不足部分采用社会运力承运。
1.4.7环境保护
1.4.7.1废水处理
根据该项目产量计算,平均每天产生生产废水约1130m3d,COD=1700mgL,BOD=800mgL,SS=1100mgL,pH=4.5-5.5。
经污水处理后,执行《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1.4.7.2废渣治理
该项目固体废物主要红薯淀粉废渣(210吨)、锅炉煤渣(360ta)和生活垃圾(4ta)。
红薯淀粉废渣用于酒厂的主要原材料,锅炉煤渣用作建筑材料,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运往垃圾场集中处理。
1.4.7.3噪声处理
本项目对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了隔音吸声处理,设备基础设减振台的规定。
1.4.7.4绿化
为了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本项目充分利用路边空地进行绿化,提高厂区覆盖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
1.4.8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a、本项目全年平均有效工作天数为200天,生产车间为三班制,管理人员为常白班。
b、项目劳动定为120人,其中管理人员为6人,技术工20人,生产人员90人,销售人员2人,其他2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全部从社会上招聘解决,工人实行合同制。
1.4.9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本项目自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计划在9个月内完成项目的建设。
投产第一年达产80%,第二年后达产100%。
1.4.10项目总投资
项目投入总资金为5593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993万元,流动资金600万元。
资金全部自筹解决。
1.4.11研究结论
通过本项目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
该项目采用的生产技术、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建设以红薯淀粉深加工系列产品为主导的技术产业群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其成为有影响、有区域经济特色的经济实体,并对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及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该项目产品方案合理,建设规模经济。
建成后可带动我国农产品开发深度,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提高我国红薯淀粉深加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2.1项目的提出
“十一五”是农村经济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江西、湖北考察时强调指出:
“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深加工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坐标,不断拓展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就一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
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加工,按照加工要求建设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基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推进现代农业提出: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因此,建设项目十分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
在今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带动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可以说该项目符合国家的投资方向。
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红薯的主要产地。
薯类淀粉粉条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淀粉制品,也是农民获得经济收入的初级加工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红薯淀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红薯淀粉的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小作坊手工操作,进入了机加工时代。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力开发新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新的需求,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已成为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是红薯淀粉生产与出口大国,截止2008年年出口量超过9万吨,创汇达到了9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量50%以上,并且每年出口量都在增加。
但是近年来由于出口企业增多,各企业为了增加出口量,相互之间压价,出口产品利润大幅度降低,目前已成为制约红薯淀粉出口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给企业和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提高红薯淀粉的产品附加值,突破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促进红薯淀粉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开发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势在必行。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状况
莒县位于山东东南部,属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面积1952.4平方公里,人口108万。
莒县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寒暑适中,物产丰饶。
盛产小麦、水稻、玉米、豆类、薯类,以及花生、桑蚕、黄烟、茶叶、西瓜等,苹果、银杏、板栗、桃、柿、杏等干鲜果也十分丰富,是全国粮食、油料、果品、蔬菜、生猪、肉食兔等重要生产基地。
莒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初步探明的矿产达38种,铁、铜等金属和石灰石、大理石、页岩粘土等非金属资源尤为丰富。
莒县有沭河等大小河流26条,有青峰岭等大中小型水库226座,水资源充足。
三、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目的意义
建设项目是依据莒县当地的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生产状况规划安排的。
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地利用丘陵山区的土地资源,加大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力度,从而使农民种植的红薯成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既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可带动农民增收增效。
莒县地处丘陵地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土层薄、土质差、灌溉困难,广大农民长期的种植习惯是大面积种植耐干旱、耐贫瘠的红薯,据统计资料,2009年全县种植红薯面积22万亩,年鲜红薯总产39.6万吨。
但是,由于本地红薯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只能低价卖给外地企业加工,造成农产品附加值低,影响农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和农民收入。
该项目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14800万元,新增利税1521万元。
通过加工能力的提高,可带动鲜红薯斤价格提高0.10元,农民亩均收入增加360元。
因此,建设项目所需原材料在当地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利于进一步开发薯类深加工系列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率和附加值,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有力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2国家产业政策及其符合性
2.2.1国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
1、为了使我国薯类加工业迅速发展,国家早在《食品工业“十五”规划》中就指出:
第一,建立薯类品种资源的选育基地,推广适宜加工的优质与专用品种是我国今后薯类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优先发展领域;
第二,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薯类新产品以及加工设备是提高薯类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这方面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和关键技术是:
薯类加工企业适宜规模的研究;薯类加工工艺新技术的研究;薯类淀粉加工新技术的开发;薯类加工专用设备的开发和研制;薯类制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第三,薯类工业化生产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
造成我国薯类加工业落后局面的原因除加工工艺和技术装备差外,产品的规格化和标准化是其生命的关键所在。
薯类加工需要规格化和标准化的原料,同时市场也需要规格化和标准化的产品。
第四,加强薯类产业领域的市场预测工作,健全完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薯类产业数据库。
2、国家《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发改工业[2006]2240号)中指出,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是:
重点抓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的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兼顾杂粮的开发。
薯类加工重点发展淀粉、全粉、变性淀粉、薯条(片)和方便湿粉等产品。
2.2.2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1、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将“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列为“农林业”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
2、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征求意见稿),将“农牧渔产品的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和“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列为鼓励发展的产业。
3、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农企发〔2006〕7号)中,将薯类加工列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粮油加工业发展重点之一,明确指出:
开展薯类淀粉和变性淀粉技术研究,提高薯类淀粉和变性淀粉加工水平;开展马铃薯条(片、全粉)、甘薯方便湿粉等技术研究与开发,增加薯类食品的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发展配合饲料生产,解决薯类加工厂废弃物污染问题。
使薯类加工转化率提高到25%,深加工转化率提高到10%。
薯类淀粉总产量增加到150万吨,变性淀粉增加到30万吨,薯类食品增加到50万吨,薯类加工设备国产化率由70%提高到90%。
同时指出,薯类加工企业主要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布局;加工企业生产规模要大、中、小相结合,薯类优势产区应重点发展大型企业,产品档次要高、中、低相结合,以发展高中档产品为主,薯类优势产区要重点发展高档产品为主。
莒县地处山区丘陵,适宜种植红薯,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年产红薯8亿公斤,加之当地独特的土壤、水质、气候等自然环境及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所生产的红薯不仅具有口感香、甜、面、李子味浓等特点,而且富含淀粉,含有大量可溶性糖、多种纤维素和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据检测,安庄镇红薯中淀粉、总糖、维生素C等含量明显高于异地同一品种红薯含量。
同时红薯的品种极为丰富,如何进一步开发莒县当地丰富的红薯资源,将不同品种的红薯及其制品推向市场,提高红薯的附加值,是当地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该项目符合国家投资方向,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目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发改产业[2009]795号)文件精神。
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的方向,符合国家轻工产业和拉动内需的政策,有助于传统生产工艺技术的改造。
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3.1市场需求现状
近年来,淀粉在国际,国内市场的销售,一直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这是由于淀粉的需求量非常大,从化工厂、制药厂到食品厂,都需要淀粉。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的淀粉以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小麦淀粉为主,红薯淀粉也有一部分,只是所占的比例相对少一些。
但是由于红薯淀粉应用范围广,所以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3.1.1、应用范围广
红薯淀粉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粉丝,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同时利用淀粉生产餐具、食盒、食袋、属于无公害、无污染可降解产品。
3.1.2、增值空间大
红薯市场价格低廉,加工开发增值空间小,污染小,副产品又可用于养殖业。
我国市场上供应的大都为土法生产的红薯粉丝,精白红薯粉丝极少。
目前,上市的红薯淀粉大都是粗加工产品,只有山东几家外资企业生产精白红薯淀粉,产量不到5000吨,全部销往韩国。
3.1.3、市场缺口大
目前,国内市场对各种深加工的红薯淀粉需求量为上百万吨,而国内产量却不足一半。
作为食品、造纸、纺织、石油等待业需求较大的变性粉(酸变性淀粉、氧化变性粉和羧烷基变性粉等),近年我国的年需求量在400万吨以上,仅方便面市场就需近30万吨,国内仅10万余吨,其余都依赖进口。
3.2销售预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趋于多元化、保健化。
红薯由于富含人体所需的能量物质淀粉和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抗病及较高保健价值的物质,可以加工成多种用途的功能性食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根据市场调查,在国际市场上,薯类食品在韩国作为主食品之一,年需用量10多万吨,大部分从我国进口,随着韩国的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在饮食方面,主要讲究营养保健、味美方便,所以红薯淀粉制品在韩国深受欢迎。
初步估算年需求量至少在20-50万吨以上。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日照市莒县安庄淀粉制品加工项目的经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竞争能力将大为提高,将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于促进企业自身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3建设规模
年产红薯淀粉20000吨、粉条10000吨。
年消耗鲜红薯30000吨,湿淀粉22400吨。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
4.1红薯资源
本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原料均可以从当地及周边地区解决,项目位于山东省莒县安庄镇。
莒县地处山区丘陵,非常适宜种植红薯,且品种丰富,红薯种植面积22万亩,年产红薯8亿公斤。
因此,该项目所使用的原材料不仅能做到本地供应,同时能很好地满足产品的品质要求。
年鲜红薯用量约30000吨,红薯湿淀粉约22400吨,当地资源完全可满足本项目原料的供应。
4.2原材料、辅助材料
项目所需原材料、辅助材料见下表。
表4-1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明细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鲜红薯
ta
30000
外购
2
红薯湿淀粉
ta
22400
外购
3
水
m3a
300000
自来水公司
4
电
10KV
kWha
380×104
当地供电局
5
煤
ta
1200
外购
4.3动力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
4.3.1供水
本项目平均用水量为1500m3d,项目的取水来自于当地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可满足本项目用水的要求。
4.3.2供电
供电电源要求380V220V50HZ。
其中主要设备电压均为380V,其他动力设备及照明电压为220V。
本项目厂区用电由莒县供电公司供给,用电有保证。
项目自建变电室,高压由市政10kV高压网引来,埋地引入,埋深0.7米。
变电所宜采用电缆直埋的方式。
电缆通过主干道时,宜穿钢管保护。
4.4厂址
4.4.1厂址地理位置及当地现有交通运输状况
安庄镇位于莒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
镇驻地距兰新铁路国家二级站15公里,南去40公里处有日竹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4.4.2厂址地形、地貌、人文特征
安庄镇东邻青峰岭水库,西依刘家山,风景秀丽,环境优美。
该镇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气候宜人,光照充足。
镇内水资源丰富,东临蓄水量达3.8亿立方米的山东省第四大水库(青峰岭水库),另有小
(一)型水库1座、小
(二)型水库8座、总灌溉面积达966.67公顷,全镇土壤主要有粘土、壤土及沙壤土,以沙壤土为主,年降雨量为775毫米,年总日照数为3532小时,太阳辐射量为12.34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为183天,光、温、水、土适各种无公害蔬菜、果品生长。
该镇沟多丘陵多,还适宜畜牧业发展。
电力网络覆盖全镇,镇内有供电所1座,电力充足,服务一流。
镇内设程控电话交换机2台,总容量为2560门,镇域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达到无缝覆盖。
4.4.3厂址评价
综合以上诸因素,该厂址选址合理,是一个理想的薯类淀粉加工项目的建设用地。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5.1设计原则
1、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装备,达到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2、设备选型应要求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生产厂房和场地除满足现有生产能力外,还应留有扩大产量的余地;
3、严格按照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操作生产;
4、从节约资金的角度出发,尽量选用国内先进、可靠的设备和装置。
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切实可行。
5、关注劳动安全,消除工厂生产职工安全和健康造成的不良后果。
5.2建设内容
该项目是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是在进一步对红薯深加工技术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薯资源,建设年产6000吨红薯淀粉、14000吨红薯净化淀粉和10000吨粉条生产线各一条。
包括建筑面积为9720平方米的厂房(其中,加工车间8400平方米,锅炉房120平方米,仓库3000平方米)、晒场4000平方米、配套设施建设等。
5.3工艺设备方案
1)技术基础
该项目利用现代先进技术设备,改进了淀粉生产加工工艺,包括:
清洗、粉碎、分离、除砂、脱水、烘干、计量、金属探测、计量复检、入库等。
该工艺生产的淀粉洁白如玉,不含蛋白质、果胶及酚类物质,纯度高,是食品加工行业的理想原料。
2)工艺流程
(1)红薯淀粉生产工艺
①原料准备
原料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原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本项目所需原料有鲜红薯和湿淀粉两种。
鲜红薯采收后,应及时除去泥土、根、须及木质部分、堆放在干净的地面上,避免混入铁块、铁钉、石头、木头等杂物,要求当天采收,当天进厂、当天加工,以保证原料的新鲜度,从而提高抽提率及产品的质量。
②清洗
采用GX-850型滚筒式清洗机,红薯原料随圆筒壁旋转滚翻前进,以水为介质喷洒、冲洗、沐浴、挫磨、清洗。
通过清洗去尽泥沙,再送入粉碎工艺。
③粉碎
清洗后的红薯用粉碎机打成碎块,粉碎的作用是破坏红薯组织结构,从而使微小的淀粉颗粒能够从红薯块根中解体、分离出来。
经一次碎解的淀粉原浆通过8.0mm左右筛孔,经二次碎解的淀粉原浆通过1.2-1.4mm筛孔。
④搅拌
搅拌是粉碎、筛分、除砂沉淀、分离、脱水等工序必备的环节。
可以起到储有原浆、乳浆;平衡乳浆浓度;促使淀粉分离;避免淀粉沉淀等作用。
⑤筛分
经粉碎、搅拌后的稀淀粉原浆进入压力曲筛机及圆筛机、平筛机进行筛分,从而使淀粉乳与纤维分开。
同时,淀粉乳筛除去细渣。
通过筛分,达到分离、提纯淀粉的目的。
通过原浆筛分、洗涤,红薯渣(干基)含淀粉在35%以下,其中含游离淀粉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