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解决方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80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解决方案.doc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解决方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解决方案.doc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WEIHAIBEIYANGELECTRICGROUPCO.,LTD.

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WEIHAIBEIYANGELECTRICGROUPCO.,LTD

电话:

(86)631-5698111

传真:

(86)631-5231240

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火炬路159号

邮编:

264209

网址:

电子邮件:

marketing@

目录

1 引言——智能化的RFID图书馆 3

1.1 一个理想的、现代化、智能化的图书馆

1.2 射频识别技术

1.2.1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

1.2.2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

1.2.3射频识别技术与条形码识别技术比较

1.3 RFID图书馆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和应用

2 图书馆RFID系统带来的创新 9

2.1 简化借还书流程

2.2 降低盘点和查找工作量

2.3 提高防盗系统的安全性

2.4 改变借阅管理和安全防盗脱节的情况

2.5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2.6 提高读者的借还书满意度

3 系统建设目标 11

4 设备介绍 12

4.1 图书RFID标签

4.2 层位标签(图书书架层标、架标)

4.3 RFID借书证

4.4 RFID标签转换站

4.5 智能安全门

4.6 馆员工作站

4.7 室内自助借还设备

4.8 室外24小时自助还书设备

4.9 移动式智能馆员助理

4.10 智能书架

5 系统软件功能描述 19

5.1 系统功能模块

5.2 同现有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集成

6 系统报价 22

7 附录公司 24

7.1 公司介绍

7.2 合作公司介绍

1引言——智能化的RFID图书馆

1.1一个理想的、现代化、智能化的图书馆

A.如果您是一个读者

走进图书馆干净整洁的大厅,您只需来到自助借还设备前,在触摸屏上轻松地查询出自己需要的图书,根据提示你直接走到某一排的书架前拿出那本书,然后在自助借还设备前将你的借书证和书读取一下,就可以带着书离开了。

您不需要和任何人接触,就可以完成整个借书的过程,快捷、方便。

读者还书和借书就像在银行的24小时ATM机上存钱和取钱一样方便、快捷。

图(1.1)图书自助借还设备

而当您需要还书时,您不再需要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前往图书馆而烦恼,24小时自助还书设备可以帮您做到随时随地还书,轻松解决您的一切烦恼!

您要做的或许只是在借书证上金额不足时为其充值而已。

图(1.2)室外24小时还书设备

B.如果您是图书馆管理员

您再也不用在盘点或者整理图书时忙得晕头转向,为找一本书而耽误很多时间,移动式智能馆员助理可以帮助你轻松完成上架、顺架、盘点等繁琐的工作,在读者需要帮助时您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任何一本书的位置,您也不用担心会有人没有登记就带着图书离开,任何没有完成借书手续的图书通过智能安全门时都会告知您,您的工作只是一边悠闲地喝着咖啡一边在智能安全门报警的时候去查看一下有什么问题发生。

图(1.3)RFID智能安全门

图(1.4)RFID馆员助理

C.如果您是图书馆的馆长

图书馆RFID系统可以帮助您增强图书流通,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准,使图书馆从图书的监管者转变为知识的诠释者成为现实,而您要做的只是拓展图书馆的文化业务功能,使其更为人性化、乐趣化,从而更快地向集群化图书馆迈进。

①初始:

手工登记

②条码、永磁条、充消磁技术

③RFID智能化技术

④集群化图书馆

图(1.5)图书馆智能化技术发展方向

1.2射频识别技术

1.2.1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

射频识别是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中的应用,其英文为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技术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中。

射频识别是以无线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非接触,可实现批量读取和远程读取,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操作快捷方便。

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腻、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形码。

1.2.2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也就是射频卡)、阅读器、天线三部分组成。

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被阅读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相关数据处理。

如下图所示:

工作时,它通过“阅读器”不断发射用于激活电子标签的无线电波,被激活后的电子标签发射出加密的载有目标识别码的高频无线电波,经微处理器中的软件处理后,提取出真正的目标代码,并将这种数字信息传送到控制计算机。

通过这种对远距离移动或静止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的方式,可实现对各类物体、设备、车辆和人员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RFID分为低频125KHZ,高频13.56MHZ(ISO15693,ISO14443),超高频,有源技术等,现在国际和国内图书馆无论从普及率,还是运用规模,运用时间等,ISO15693标准都是最主流的技术,因此本方案采用该技术。

1.2.3射频识别技术与条形码识别技术比较

目前,条形码识别技术是一种在图书馆普遍应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但它与射频识别技术比较,射频识别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它是以后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所在。

射频识别技术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处理方式

条形码+磁条

射频识别技术

容量

条码数据容量小

数据容量大(最大约10Kb)

远距离读取

需要光线且距离短

不需要光线就可以读取或更新,距离长

读取数量

一次只读写一个

最大支持50枚/秒的群读能力

安全性

容易非法复制

不容易非法复制

读写能力

不能重写或跟新

可重复写入

读取角度

读取准确率不如RFID

阅读准确率高(没有角度问题)

高速读取

移动中读取有所限制

可进行高速运动读取

读取登录号

找到条形码,读取条形码资料

资料放在工作站上就能自动读取

借书后处理

需要消磁处理

无消磁过程,直接计算机自动操作

还书后处理

需要上磁处理

无消磁过程,直接计算机自动操作

自助借书功能

使用自助借还书机,读取条形码借书,完成后,机器处理消磁(不能处理磁性媒体)

使用自助借书机,读取射频卡内资料借书,并且在计算机中标注已借出(可处理所有馆藏)

自助还书功能

使用自助借还书机,读取条形码借书,完成后机器处理上磁(不能处理磁性媒体)

已自动处理,不需要读者动手操作

自动还书功能

不能自动处理,需要读者自己动手操作

使用在自动还书箱,读者直接将书放入箱内即完归成还书,并且标明已还(可处理所有馆藏)

馆外还书

不可行

可行而且方便

盘点功能

必须一本本地读取条形码

只需在书架上横移读取即可省至少9成的时间

顺架功能

防盗功能

使用EAS侦测门,系统出错率较高

使用RF无线电波技术,系统较稳定

1.3RFID图书馆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和应用

RFID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已经有了10年左右的历史。

据Checkpoint统计,截止2005年全球有超过440家图书馆采用了RFID技术,这一数字在2007年上升到2000家。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亚洲最早使用RFID技术的代表,可以说图书馆采用RFID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正在推动着图书馆自动化事业的发展。

据介绍,新加坡国立图书馆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该系统的图书馆,实施之后效果显著,在经费上,每年可节省2800万美元的开销;在管理上,每年节省2000名人力成本;借阅次数上,1年由1000万次提升到3100万次;在成本支出上,不到1年时间就回收了建置成本。

美国德克萨斯州Frisco公共图书馆采用了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首先,它允许读者使用图书馆各处的自助借书亭借出图书,简化了借书过程,使图书管理员用于管理图书的时间减少了75%,提高了效率。

其次,馆内所有图书的电子保安系统可以防止有人未经许可就取走图书,避免图书丢失。

以前的电子安全系统只能发现33%的被窃图书,而新的RFID系统则能发现99%的被窃图书,防丢失能力提高两倍。

在国内,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是国内首个部署RFID系统的图书馆,已于2006年2月投入使用,之后国家图书馆新馆,深圳图书馆,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等陆续建设部署了RFID系统并投入使用。

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已认识到RFID给图书馆带来的变革,国内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均已开始规划RFID系统。

2图书馆RFID系统带来的创新

2.1简化借还书流程

现有的借还书流程虽然引入了条码扫描系统,但仍然需要人工打开图书扉页并找到条码位置然后才能扫描条码。

这样的操作流程较为繁琐,借还书效率低。

同时,条码容易破损,经常会发生条码读不出需要更换条码的事情,这样不仅会影响借还书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

因此,引入先进的RFID读写技术以实现智能化的图书借还流程,提高信息存储的安全性、信息读写的可靠性、借还书的高速快捷就迫在眉睫。

2.2降低盘点和查找工作量

依靠人工的图书盘点工作,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

管理员要凭自身的记忆对图书进行分类放置和记录,费时劳神却又很难达到目的。

引入RFID先进的技术,以实现图书盘点的智能化。

2.3提高防盗系统的安全性

现有的图书馆磁条防盗系统的准确性较低,并且磁条的磁性容易被削弱,所以引起误报和漏报的几率较大。

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图书防盗系统,采用更加可靠的防盗技术。

2.4改变借阅管理和安全防盗脱节的情况

图书馆防盗系统现在还是孤立系统,图书归还和上架之前要经过上磁处理,借出时则要进行消磁处理,工作量大,直接影响了图书流通以及管理的工作效率。

在发现盗窃行为的同时无法记录盗窃图书的信息,对图书的日常盘点、补缺工作影响极大。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利用RFID技术将防盗系统与图书流通管理系统联系起来,记录每本图书的进出库历史记录,从而可以与借还书的历史记录进行匹配。

2.5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图书馆工作人员由于积年累月的重复性劳动,加上图书馆工作本身就很繁重,很容易让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工作产生一定的消极思想;由于管理上存在缺陷,图书馆管理者也大伤脑筋,加上读者也对图书馆表示不满,导致图书馆人员对图书馆工作满意度有所下降。

通过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技术改造,可以采用RFID技术手段来弥补管理上的缺陷,同时把工作人员从图书馆日常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2.6提高读者的借还书满意度

读者经常会对图书馆产生不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借还书的效率低,排队等候时间太长,无谓的浪费时间导致读者不满意;

2)借还书出现条码无法读出,增加读者等待时间,导致读者不满意;

3)图书馆由于没有有效手段对图书进行盘点,读者通过查询系统查到馆藏里有某本图书,但花了很长时间却找不到,原因可能是这本书被偷窃了,但是因为管理系统没有准确的记录,结果导致了读者对图书馆不满意;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归纳出目前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读者借还书的诸多不便都是由于目前采用的条码技术自身的缺陷引起的。

而如果采用RFID,可以实现条码技术无法实现的许多功能,从而提升图书馆的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系统可靠性。

3系统建设目标

建设RFID图书馆。

通过RFID系统来识别、追踪和保护图书馆的所有资料,实现图书借还的无人化,顺架、查找、馆藏盘点智能化,目的是极大地提高图书馆资料处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