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762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docx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德育管理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docx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管理制度

 

南溪中心小学德育管理制度

1、德育工作要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小学德育纲要》。

认真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政策法规,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等。

2、建立学校德育领导小组。

建立校长(书记)、教导处(少队部)、班级的三级责任教育。

校长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负责德育目标的制订与督导;教导处(少队部)负责日常德育工作的监督、管理与协调;负责逐日的检查、评比、协助处理偶发事件;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家访和后进生的跟踪转化及工作档案的整理。

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3、少队辅导员全面负责学生的德育工作。

制定每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定期检查。

组织各种针对性活动,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4、要发挥少先队的德育功能,参与学校管理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定期召开会议,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5、班主任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发育状况。

建立起良好的班集体,开好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习惯。

在教育工作中,坚持正确的德育工作原则和方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以正面教育、启发引导、表扬鼓励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寓教于乐。

严禁挖苦、讽刺、侮辱、孤立、打击、训斥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6、科任教师要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班级工作,做到教书育人,要寓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7、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包括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社会调查、警民共建等。

8、办好家长学校。

每学期最少召开一次家长会。

班主任应定期做好家访工作。

9、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等教育,防止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10、认真执行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制度,建好学生健康卡,定期体检,定期举行运动会。

11、做好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学生、优秀班集体评选活动。

1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和班级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和做好家访工作,并做好记录。

13、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会议,针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讨论研究德育工作,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德育管理和教育。

14、每周一上午举行升国旗仪式,要完善国旗下讲话制度,使国旗下讲话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

 

德育工作制度

根据《小学管理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全体教职工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落实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

利用一切工作渠道,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达到使学生“学做人、会求知、能创新、健身心、有特长、出人才”的育人目标。

第二条建立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体制,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成立校德育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三次召开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会议,针对德育现状,提出教育措施。

第三条分管德育领导要协助校长制定每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全面负责学生的德育常规工作。

每周一升旗仪式后对上周工作进行评述。

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各种针对性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第四条少先队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变化、配合学校落实大纲要求,进行学生干部培训,参加学校管理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充分发挥组织作用。

第五条班主任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

建立起良好的班集体(每周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习惯。

全体教师应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严格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反对任何挖苦和歧视学生的现象。

第六条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定时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包括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益民服务、军训、军民共建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德育基地的作用。

 

 

德育工作十点要求

 

一、加强思想教育强化行为规范

二、加强班队建设抓好常规教育

三、美化绿化校园实现“五无”班级

四、重视安全教育实施防范措施

五、争取社会力量密切家校联系

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七、开展集体活动培养高尚品德

八、制定德育计划总结德育经验

九、部门齐抓共管教师尽职尽责

十、认真教书育人做到为人师表

 

 

教师行为规范细则

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精神,结合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和学校实际,制定本规范。

1、为人师表,把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操展现给学生;以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敢于创新、永不满足的求知精神感染学生。

2、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起好表率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活动;真诚地关爱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朋友式师生关系。

3、着装整洁大方,符合时代潮流与职业特点;用普通话与学生交谈,尽量多用礼貌语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4、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流谈心,走进学生心田;理解学生,对有过失的学生要宽容,要学会“搭梯子”;尊重学生,不挖苦、讽刺、训斥、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

5、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正,能够倾心听取学生提出的建议或意见。

6、向学生学习,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努力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严禁教职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

依据《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师是教育者,应当关心、爱护学生,特别要厚爱后进生。

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

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以自身的模范表率行为去教育、影响学生。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严禁教师采用打、骂学生,或采用罚站、罚跑、罚抄书、罚劳动、停课等变相体罚以及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二、凡教师有体罚、变相体罚或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除批评教育外,并视情节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响,给予以下处理:

1、对学生体罚、变相体罚或采用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虽情节较重,但没有造成后果者,除必须向学生本人和家长道歉外,取消学期或本年度参加各项先进的评选资格,必要时须令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做公开检讨。

2、对学生体罚、变相体罚或采用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情节较重,造成一定伤害由此引发一定后果,除必须向学生本人和家长道歉外,取消本学期或本年度参加各项先进的评选资格,必要时须令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做公开检讨,并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3、对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所造成的伤害,或学生家长提出要进行检查、治疗、所需的各项检查、治疗和其它有关费用一律由教师本人承担。

4、对个别屡教屡犯者,除批评教育外,必须从严处罚,并视情节给予行政纪律处罚直至停聘。

三、本规定的解释权在南溪中心小学。

 

 

 

 

升挂国旗制度

 

一、尊重和爱护国旗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升国旗仪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

二、每周星期一上午8:

30时,由大队部主持,全校师生参加举行升国旗仪式。

三、举行升国旗仪式时,选三名优秀少先队员,一人持旗,两人护旗,在出旗乐曲中,庄重地步向旗杆,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国旗。

四、在国旗升起过程中,参加者列队整齐(学生穿校服、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面向国旗肃立致敬,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五、下午5:

00降旗。

仍由三名优秀队员负责执行,在升降国旗中停止校内的一切活动,全体师生就地肃立致敬,行注目或队礼,值日老师要坚守岗位指导,确保升降国旗顺利进行。

六、学校要保持国旗完好、鲜红。

 

家长会议制度

一、各班每学期应至少召开1次全体或者部分(80%)家长会。

二、家长会旨在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三者间的相互了解。

让家长了解学校,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情况,使学校掌握家庭现状和学生在家的活动情况。

三、由班主任拟好家长会提纲并主持会议。

四、在家长会上,班主任、教师应热情接待,不诉苦、告状,不歧视后进生家长,要多提建设性意见,共同教育好学生。

五、全体科任教师都有责任认真准备和积极参加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本学科学习情况,并虚心听取家长意见。

六、由班主任负责做好家长会会议记载,并将有关内容报学校备案。

七、家长学校授课时间与家长会同步,班主任、科任老师为家长学校常任授课教师。

家校联系制度

1、学校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要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家长学校或成立家长委员会。

2、每学期深入每位学生家中不少于1次。

3、积极向家长宣传党的有关教育法规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让家长熟悉《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家长能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子女自觉遵守规范,明确送子女入学是家长的义务。

4、建立家访登记制度,设立教师家访登记册,教师要认真填写,及时上交学校统一存档。

5、定期召开家长会。

6、讲求家访实效。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讲究方法,实事求是地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挑明优缺点,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培养教育子女,反对告状式的家访。

 

 

少先队广播站工作制度

一、广播站由大队辅导员负责,成立播音组和采编组。

二、每天播音三次,时间为:

7:

40~8:

00,11:

40~12:

10,16:

45~17:

00。

三、广播内容应报道学校新人、新事、新成果、颂扬少先队员中的先进事迹、助人新风等,批评不良现象。

四、播出的稿件要提前一天交负责人进行严格审查,注意实效性。

 

南溪中心小学德育管理制度

一、学校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方针,实行全员德育,整体德育。

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从不同角度结合各自工作的特点,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培养健全的“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较高素质人才。

二、学校实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把树立师生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中华民族,对她人、对自身的高度责任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引导师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三、学校注重学生优秀素质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全发展,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学生发愤努力学习,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心理品质,成为特区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学校重视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

我们一定要严格管理,使学校成为有良好校风和学风,有整洁宁静的校园,设备先进而充满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学校。

五、校长在上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紧紧依靠党组织,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领导。

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协助校长进行领导。

德育处主任在校长领导下,负责德育的具体领导和管理工作。

年级组长是年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对年级德育工作全面负责。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对班级德育工作全面负责。

六、学校强调全校教职工集体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

以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师德、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教师的价值与尊严。

七、促成“学生主动参与”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积极引导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德育工作,既是受教育者,又是主动参与者。

学校德育必须紧密联系社会,联系实际,要努力创造条件,制订各种制度,经过“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社区教育活动”、“捐资希望工程”的扶困济贫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