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童谣三百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7394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6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童谣三百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完整版童谣三百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完整版童谣三百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完整版童谣三百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完整版童谣三百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童谣三百首.docx

《完整版童谣三百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童谣三百首.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童谣三百首.docx

完整版童谣三百首

一、学习做人

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①,

偷油吃,下不来。

咪咪咪,猫咪来,

咕碌咕碌滚下来。

【注释】①灯台:

菜油灯.以前还没有电灯,人们常常在陶制的灯台中放上菜油、棉纱点燃照明。

【解说】童谣唱出来了小老鼠偷油吃,吃得肚子滚滚圆,无法下灯台的狼狈相,很是生动、风趣.它也能告诉我们,做事莽莽撞撞,顾前不顾后,不但办不成事,还会造成各种不好的后果。

别怕

别怕,别怕,

跟着妈妈穿裤穿褂。

别号①,别号,

跟着妈妈穿裤穿袄。

【注释】①号:

号哭.

【解说】这是大人哄儿童穿衣的歌。

儿童不会穿衣,急得哭了起来。

妈妈做样子示范,鼓励儿童学妈妈的样子,学习穿裤穿袄,启发儿童注意学习生活常识。

天明咧

天明咧,鸡叫咧,

小秃儿起来戴帽咧①。

【注释】①小秃儿:

小儿剃光头,呼为小秃儿,是昵称。

【解说】早上天冷,要穿好衣服戴好帽儿,免得着凉。

寥寥数语,教给儿童生活起居的常识。

童谣质朴浅近而富有感情.

爬石阶

一只手,拉爸爸,

一只手,拉妈妈。

小娃娃,爬石阶,

石阶高,他不怕.

爬呀爬,爬呀爬,

爬上石阶笑哈哈。

【解说】小娃娃爬石阶,只要努力,就能爬上去.儿童学习生活本领,也是这样。

只要尽力做去,不怕困难,总能取得成功.

独木桥

独木桥,独木桥,

走一步,摇一摇,

勇敢的人不害怕,

大摇大摆过了桥。

【解说】独木桥,看起来很可怕,鼓足勇气也就过去了.生活中有许多困难,看来可怕,但只要有勇气,就能战胜它。

通过具体的事例讲道理,形象生动,最能让人信服。

小松树

小松树,点点头,

雨来洗洗脸,

风来梳梳头,

太阳公公一出来,

伸手又抬头。

【解说】小松树经得起风雨,儿童也要经受得起各种考验,才能养成坚强、乐观的品性。

表达上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亲切感人.

阿啾一个嚏

阿啾一个嚏①,

皇帝请我做女婿。

路远遥遥我不去,

蹲在家里,自适意②。

【注释】①阿啾:

象声词,打嚏声.嚏:

喷嚏。

民间以为打嚏是因为有人想念之故,这里暗示皇帝想念。

②蹲:

住,生活在。

自适意:

舒适自如。

【解说】童谣唱出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来得习惯、舒适这一意思。

太阳出来 

太阳出来一点红, 

师傅骑马我骑龙。

 

师傅骑马沿街走, 

我骑蛟龙水上游。

【解说】马在街上走,蛟龙在水中游,这是教给儿童生活常识。

骑龙比骑马更难,儿童要努力学习,后来居上,青出于蓝.

小妹别生气

小妹小妹别生气, 

明天带你去看戏, 

你坐椅子我坐地, 

我吃香蕉你吃皮。

【解说】小哥哥哄小妹妹,夸张幽默,很有趣味.“明天带你去看戏”,用来转移注意力,引发兴趣。

“坐椅”“坐地”,“吃香蕉”“吃皮”唱起来让人发噱,小妹妹肯定笑得忘掉了烦恼。

斗斗虫虫

斗斗虫虫,

虫虫咬一口,

连忙叫姆妈,

姆妈来勒河埠头①。

 

连忙叫阿爹,

阿爹来勒田里头. 

连忙叫娘娘②,

娘娘来勒庙里头.

呵—-唏,

虫虫飞了去。

【注释】①来勒:

来,动词,勒,方言,即在.②娘娘:

即奶奶。

【解说】小孩逗小虫,不小心被咬了一口,叫妈妈、叫爸爸、叫奶奶,大人都不在。

不如自己解决问题,“呵--唏”一声大喝,小虫吓得飞掉了。

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讲自己克服困难的道理。

上学歌 

吃块鲞①,

读书读得响。

 

吃块肉,

读书读得熟。

【注释】①鲞:

剖开晒干的鱼,多为咸的。

【解说】吃鱼、肉,熟读书,是儿童日常生活的场景,也是父母的诱导教育。

有奖励,有要求,言辞浅显明了,切合儿童心理。

唱个好歌我学学

高山顶上一棵树,

一个雀子来做窝。

雀子窝里百样草①,

人肚子里百样歌,

唱个好歌我学学.

【注释】①百样草:

指雀子窝由很多草筑成。

下句说有人会唱许许多多的歌.

【解说】童谣以山顶一棵树,树上雀做窝起兴,带出学唱歌的愿望,儿童好学的本性也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萤火虫夜夜红

萤火虫,夜夜红,

婆婆绩芥糊灯笼①,

公公挑菜卖胡葱②,

嫂嫂抽牌捉牙虫,

哥哥背箱做郎中③,

小叔读书提鸟笼。

【注释】①绩芥:

把植物纤维搓成线。

②胡葱:

葱。

③郎中:

医师.

【解说】童谣写一家人各尽其职的勤劳,督促儿童认真学习.运用排比手法,介绍各种职业,有扩大儿童认知的作用。

骆驼

骆驼骆驼志气大,

风吹日晒都不怕。

走沙漠,运盐巴,

再苦再累不讲话。

【解说】童谣通过对骆驼的赞美,启发儿童不怕苦,不怕累,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形象生动地讲道理,儿童会乐意接受。

扫地

一扫金,二扫银,

三扫聚宝盆①!

聚宝盆里有个宝,

子子孙孙用不了。

【注释】①聚宝盆:

指把垃圾扫到畚箕中去.

【解说】童谣教儿童学扫地,其中“金"、“银”、“聚宝盆”既讨吉利,又能用它引起儿童对扫地、积肥这类劳动的兴趣,寓意劳动能致富。

鹁鸪鸪

鹁鸪鸪①,鹁鸪鸪,

东边叫,西边呼。

农家要晴不要雨,

劝你不要鹁鸪鸪。

鹁鸪鸪!

鹁鸪鸪!

【注释】①鹁鸪鸪:

鹁鸪啼鸣声。

鹁鸪,鸟名。

【解说】鹁鸪俗称“水鹁鸪”,据说它反复啼鸣时天就要下雨。

农忙季节最怕下雨,连农家孩子听到鹁鸪啼鸣也要烦恼起来。

布谷鸟

布谷公!

布谷婆①!

割去麦,来栽禾②。

田里冒水③,河里裁禾④.

【注释】①“布谷公”两句是说布谷鸟在到处啼鸣。

②栽禾:

指插稻秧。

③冒水:

指灌满了水。

④河里:

指像河一样的水田里。

【解说】这是孩子们在春天唱的歌,概括了农事进程:

布谷鸟叫,农民伯伯就要忙插秧了。

白米饭扑鼻香

白米饭,扑鼻香,

吃了白米到西江①,

我到西江无别事,

帮我哥哥去插秧.

【注释】①西江:

地名,在今江苏南京.

【解说】饮水思源,由香喷喷的白米饭,想到要帮哥哥去插秧,反映了儿童淳厚的天性和热爱劳动的心理。

车水歌

铜打板①,铁打闩,

夜夜车水夜夜搬②,

不车水,田又干,

车起水来脚板酸。

【注释】①铜打板:

用铜片做水车输水的板.这句和下句都属夸张,说水车做工精致考究。

②车水:

用水车往田间戽水。

夜夜搬:

车水的地点时时变换.

【解说】这首童谣告诉儿童车水的作用和劳累,要儿童自幼养成爱劳动、不怕辛苦的好习惯。

割麦

春日晴,麦苗青,

夏日长,麦秆黄,

割麦、打麦,农人忙,

磨麦做粉,粉做饼,

做成饼子给我尝.

【解说】童谣唱由春到夏麦子生长的情况,唱夏收时各种农活,描写春夏农事繁忙的进程,表现儿童对农业丰收的愿望。

牵牛谣

牵牛儿上,

牵牛儿下。

虻蜂叮①,

截勒一声②.

【注释】①虻蜂:

牛虻。

②截勒:

象声词,很迅速拍击牛虻的声音。

【解说】农村儿童爱护耕牛。

“截勒一声",把牛虻消灭了。

拍打牛虻,生动地表达了儿童的神态和行动。

浇花

浇花浇花快浇花,

你不浇花不开花.

一盆水,一壶茶①,

浇好水,开好花.

两盆水,两壶茶,

花开好,花开大。

【注释】①一壶茶:

一壶隔夜的茶水,可作花的肥料。

【解说】通过教儿童浇花,启发儿童爱护花木,培养劳动观念。

燕子仔

燕子仔,尾叉叉,

年年来我家。

不怕冷水不怕沙,

飞出四游口哑哑①,

雄雌出外街泥花②。

建筑新巢似人家,

即使狂风也不怕。

【注释】①口哑哑:

为押韵,把燕子啾啾啾的叫声写为哑哑。

②泥花:

指小泥块。

【解说】通过对燕子筑窠的赞美,启发儿童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好生活.

打铁

张打铁,李打铁①,

打把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在张家学打铁.

【注释】①张打铁,李打铁:

从童谣末句看,是指在张家学打铁,在李家学打铁。

【解说】童谣展示了儿童热爱劳动的品格和淳厚的亲情。

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采百花,勤劳动,

做成蜜,供人吃,

小蜜蜂,不喜功①。

【注释】①不喜功:

不称功劳。

【解说】童谣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和牺牲精神,教育儿童要有高尚的情操,要多做实事,不计虚名.

捶衣裳

小姑娘,捶衣裳①,

棒槌搁在石台上,

衣裳晾在竹竿上。

【注释】①锤衣裳:

用棒槌敲打洗衣。

【解说】童谣描述了农家姑娘洗衣的过程,简洁、明了。

也不动声色地赞扬了小姑娘爱劳动的美德。

摇篮曲

蜘蛛蜘蛛糊灯笼,

爹爹山头去下种①,

妈妈烧饭在家中,

哥哥挑菜卖胡葱,

嫂嫂绣花在房中。

是我啰,

脚踏摇篮赶蚊虫。

【注释】①下种:

播种。

【解说】蜘蛛结网,爸爸播种,妈妈烧饭,哥卖葱,嫂绣花,勤劳的农家无闲人,我也会赶蚊虫照顾别人。

童谣满溢着童趣。

牛皮好绷鼓 

手里起泡泡, 

泡里出青草, 

青草好饲牛,

牛皮好绷鼓,

绷来鼓,急鼓鼓①,

十八夜里敲铜鼓.

【注释】①急鼓鼓:

指绷得很紧。

【解说】用镰刀割草,手都起泡了,但想到青草好饲牛,牛皮好绷鼓,心里就乐了,进而又联想到农历六月十八日敲鼓过节的热闹场面,劳动就更有劲了。

广播响

广播响,电灯亮,

娘娘起来牵风箱①,

“呼啦呼啦"一阵响,

早饭烧得喷喷香.

【注释】①风箱:

用来鼓风的装置,以前常用人力拉动.

【解说】童谣抓住了几件富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如广播、风箱等,生动地唱出了农村早晨勤劳欢乐的生活秩序,极富生活气息.

太阳公公开猛来

太阳公公开猛来①,

小弟小妹爬起来,

白铜火熜②烘起来,

白米糊涂吃起来③,

白银手镯戴起来,

白雪花膏搽起来。

【注释】①开猛来:

指太阳升起来、明亮起来、热起来。

②火熜:

旧时代取暖用的物品.③白米糊涂:

米粉做的糊状食品.

【解说】童谣描写了一位热爱劳动、爱护弟妹的农村姑娘形象,也勾画了清晨一家人和乐的生活情景,犹如一幅优美的风俗画.

舂米歌

舂,舂,

舂老米①,

开了锅,

煮老米。

吃了老米,

长身体.

【注释】①老米:

方言,指陈米。

童谣中泛指稻谷。

【解说】这是劳动的赞歌.长身体,要吃老米,要吃老米,就要舂米,万事都离不开艰辛的劳动。

烙饼歌

翻饼,

烙饼,

油煎馅饼,

叽里咕噜一个。

【解说】童谣唱儿童眼中大人烙饼的动作.末句很含蓄,是烙成了一个还是吞吃了一个,那只有看烙饼的孩子才知道了.

推磨歌

推磨磨,

磨面面,

蒸馍馍①,

大家吃.

【注释】①馍馍:

方言,指馒头。

【解说】磨面蒸馍给大家吃,这里有劳动过程,也有小伙伴的团结友爱.寥寥十二字,成功地勾画了新少年的形象。

锄头

一把锄头两面光,

挖块菜地四方方,

又种葱花又种蒜,

又种萝卜又种姜,

姜味辣,葱味香,

萝卜甜得像冰糖。

【解说】通过种植蔬菜的记述,歌唱劳动的欢乐,启发儿童热爱劳动,又介绍了有关植物的知识和它们美好的滋味。

月儿弯弯挂树梢

月儿弯弯挂树梢,

好像一把小镰刀,

我要借它用一用,

割把青草喂羊羔。

【解说】这是农家孩子的歌,由望月展开想像的翅膀,又不离开现实生活,反映了农家孩子热爱劳动的品格。

想像丰富,充满着生活气息。

青菜青

青菜青,绿盈盈①,

辣椒红,像灯笼。

妈妈煮饭我提水,

爸爸种菜我捉虫。

【注释】①绿盈盈:

形容绿,即绿绿的。

【解说】儿童主动帮父母做些家务和农活,有利于从小培养儿童的劳动习惯。

剪纸歌

小姣姣①,手儿巧,

拿剪刀,铰呀铰②。

铰只狗,铰只猫,

铰只麻雀喳喳叫。

【注释】①姣姣:

对女孩的昵称。

②铰:

剪.

【解说】夸小姣姣手巧,剪狗、猫、麻雀,都很像。

末句夸张,强调了剪纸的精巧,回应童谣开头的“手儿巧”,首尾呼应成一整体.

荆条根儿

荆条根儿用处多①。

编了柳斗儿②编笸箩③。

笸箩倒比柳斗儿大,

管着柳斗儿叫哥哥。

【注释】①荆条:

灌木,枝可编织篮、筐.②柳斗儿:

指荆条编的可提水的斗儿。

③笸箩:

一种盛物的器具.

【解说】编荆条是农村常见的劳动,这是一首儿童学编荆条筐时唱的歌,风趣生动。

客人走

握握手,客人走,

小狗送客到门口,

摇摇尾,点点头,

客人走前它走后。

【解说】告诉小朋友送客的礼节:

要握手道别.其中有关小狗摇尾、点头的描述,既点染了浓浓的童趣,又透出了相别时真挚的情意,是童谣精彩之笔。

排排坐

排排坐①,吃果果.

你一个,我一个,

冬冬不在留一个.

【注释】①排排坐:

按着次序坐在一排。

【解说】小朋友有秩序地分吃果果,还特意给不在的同伴留一个。

这种团结友爱的行为,很是感人。

乘凉

一片树叶阴一点,

一团树叶阴一片。

我们藏在小树下,

太阳公公找不见.

【解说】树多了绿阴才能成片,才能遮阴乘凉,这是一个既浅显又直观的道理。

小朋友也像树叶一样,团结的人多了才能办成大事。

一只鹅,

走来走去多寂寞。

两只鹅,

拍拍翅膀唱唱歌.

三只鹅,

排着队伍去游水。

一群鹅,

嘎嘎嘎嘎真快活.

【解说】鹅多了才不寂寞、才快活。

小朋友也一样,人多了才可玩各种游戏,才快活,所以小朋友要合群,要爱集体。

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呀找,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解说】小朋友要主动与人交往,对人要有礼貌,要与人友好相处。

词语简练,含义丰富,启发儿童合群性格的培养。

张婆婆

赵家的麦子,钱家的磨,

孙家的笼屉①,李家的锅,

王家的大枣,蒸枣馍,

送给孤寡的张婆婆。

【注释】①笼屉:

竹或木、铅皮制成的器具,用来蒸食物。

【解说】童谣先叙唱“蒸枣馍”的工具和作料,再表白关爱孤寡之意。

其中“赵家”“钱家”等正和百家姓起始顺序相合,暗含大家都参与的意思,构思含蓄而巧妙。

豆腐热汤汤

豆腐热汤汤①,

心想做和尚;

看见猪头肉,

马上要还俗②。

【注释】①热汤汤:

方言,与“热烘烘”、“热乎乎"相同,形容很热。

②还俗:

和尚等出家人恢复普通人身份。

【解说】童谣风趣诙谐,成功把儿童可爱的天性表现了出来。

它有时也用来讽刺见异思迁的行为。

性儿急

这个人生来性儿急,

清晨早起去赶集,

错穿了绿布裤,

倒骑着一头驴.

【解说】急性子的人赶集去,错穿了裤子,倒骑了毛驴,使人发噱.我们也可由此受到启发:

做事不可粗心大意,遇事要冷静。

两只羊

东边来了一只羊,

西边来了一只羊,

一起走到小桥上。

 

你也不肯让,

我也不肯让,

扑通一声掉进河中央.

【解说】小桥上对峙的两只小羊各不相让,结果都掉进河中央。

歌谣告诉小朋友,同伴相处,要讲礼让,要讲友爱。

小叭狗

小叭狗①,摇铃铛,

豁郎豁郎到集上②。

三烧饼,两油香③,

买个馒头顶头上.

不给爹吃,不给娘尝,

留给自己吃了搔痒痒。

【注释】①小叭狗:

称人为小叭狗,含有瞧不起的感情色彩。

②豁郎豁郎:

象声词,铃铛声.③油香:

食品名。

【解说】童谣讽刺不孝敬老人的不良行为。

写的是小狗,讽刺的是人。

好啊好

好啊好,好啊好,

上村南,去割草,

拾了个大夹袄①。

穿上吧,怕虱子咬,

搁下吧,怕贼偷了,

当了吧②,怕当丢了,

这件衣裳愁杀我。

【注释】①夹袄:

双层布的上衣。

②当:

拿到典当铺当掉。

【解说】童谣取笑一些人为了琐碎的小事患得患失、自我折磨的蠢相。

摘桃

小猴子,叫毛毛,

做事粗心又毛糙,

一天下山去摘桃,

摘下桃子它就跑,

跑上山,把桃咬,

沾了一嘴白毛毛,

原来是只大棉桃。

【解说】小猴子粗心毛糙,想吃水蜜桃,却去棉田摘回了棉桃,结果出了大洋相。

它告诉我们做事要细心、认真,才能有好的收效,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的。

我四岁

给你摆枕头,

给你盖花被,

你三岁,

我四岁,

我是小姐姐,

你是小妹妹。

【解说】先叙事,再议论,最后点明“小姐姐"的责任感,质朴而富有层次变化,“小姐姐"的形象勾画也很生动。

骑马康康

骑马康康①,

骑到松江②,

松江城里老虎叫,

吓得骑马康康一团糟。

【注释】①康康:

象声词,马的铃铛等发出的响声.②松江:

县名,今属上海市.

【解说】骑马儿郎先是神奇地想骑马游松江,听到了老虎叫后却吓作一团.童谣讽刺外表神气、内心胆小的人,很是风趣生动。

读书

人之书①,墨墨乌②.

无果子,懒读书。

有筒饼③,管得姑④。

【注释】①人之书:

指旧时童蒙教本《三字经》,它的首句为“人之初”.②墨墨乌:

指不爱惜书,书给搞得黑乎乎的。

③筒饼:

指用纸包装成一筒的饼。

④姑:

它,指读书.

【解说】小孩子有书不爱惜,没果子吃不读书.有饼吃就把读书忘了,只管吃饼。

童谣取笑顽皮的儿童好吃而不爱学习,风趣、生动。

从反面来教育儿童学习要专心。

书包扔到屋檐顶

赖学精①,炒面筋②,

面筋炒得藤藤韧③,

三把薄刀④斩勿进,

看见先生难为情,

书包扔到屋檐顶。

【注释】①赖学精:

逃学的人。

②炒面筋:

指脸皮厚。

③藤藤韧:

方言,,指韧性好,有弹性。

④薄刀:

方言,菜刀.

【解说】童谣从反面告诫孩子:

不愿上学的人,不是个好孩子,要被人取笑。

指出只有好好学习,才会受人喜爱。

赖学精

赖学精,巴天阴①,

下大雨,好开心,

出太阳,打手心②.

【注释】①巴:

盼望。

②打手心:

打手底板,旧学校中的一种体罚。

【解说】童谣诉述想赖学的人不愿老老实实读书的心理,生动而逼真。

最后被打手心,是对不愿学习的人的告诫.

三轮车

三轮车,跑得快,

上面坐个老太太,

要五毛给一块,

你说奇怪不奇怪?

【解说】通过老太太的不懂计数而闹了笑话一事,告诫小朋友要好好学习。

童谣幽默且富儿童情趣,读起来又朗朗上口,可作语音训练用。

小白兔盖新房

小白兔,盖新房,

小猴小狗来帮忙。

拿的拿,扛的扛,

小房盖得好漂亮,

进屋一看黑漆漆,

原来忘了留个窗。

【解说】童谣既赞美了团结互助、自己动手、改善生活的行为,又含蓄地批评了粗心大意的作风.语言生动风趣,拟人手法的运用,更增添了无限童趣。

虫儿斗

虫儿斗,雀儿飞,

飞到高山吃白米。

高山哪有白米吃,

虫儿钻窠雀儿急。

【解说】雀儿要吃虫儿,虫儿要挣扎争斗,雀儿无法对付,就飞到高山上找白米吃。

高山上哪来的白米?

雀儿饿急了重新来找虫儿,虫儿早躲到窝里去了,雀儿只有干着急.语言想像丰富,极富童趣,也带有教导儿童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不要畏难偷懒的意思。

早早做窠

早早做窠,早早做窠,

早上露水多,

且等中午做;

中午太阳猛,

且等夜里做;

夜里蚊子多,

且等明朝早早做窠。

【解说】要做窝,却又怕露水冷,又怕太阳猛,又怕蚊子多,今天拖到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窝终究没有做成。

童谣讽刺得过且过的懒汉思想,告诫儿童做事要说干就干,不能拖拖拉拉,不然会一事无成。

不点灯

你为什么不点灯?

外面刮大风。

为什么不梳头?

没有桂花油①。

为什么不洗脸?

没有胰子碱②。

为什么不戴花?

丈夫不在家。

为什么不关门?

外面还有人.

【注释】①桂花油:

头油的一种.②胰子碱:

肥皂.

【解说】童谣取笑懒婆娘想尽方法找各种可笑的借口偷懒,这种生活态度是不可取的.

懒小羊

羊羊羊,跳花墙,

花墙高,跳石桥,

石桥大,跳篱笆,

篱笆低,跳水池,

水池小,啥好跳,

蹲在圈里啃干草。

【解说】小羊怕这怕那,怕墙高桥大,又不愿做小事,嫌笆低池小,最后只能蹲在羊圈里啃草.小朋友要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实实从小事、实事做起,才能做成一件事,才能有所成就。

空想

肚里饿,心里慌,

想些韭菜炒猪肠。

猪肠还在猪肚里,

韭菜还在小菜场。

【解说】有了急切的要求或者美好的想法,就要采取行动,踏踏实实地做去,并且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理想。

空想而不务实,想得再美,还是一点不管用。

二十汉子

二十汉子跑下乡,

认不得稗子认不得秧①。

拿着黄秧当稗子,

拿着稗子当黄秧。

【注释】①稗子:

稻田杂草,形状与稻子相似。

【解说】童谣讽刺城里人不懂起码的农业常识。

告诫我们学习不要偏,要多接触实际。

养活猪

养活猪,吃口肉;

养活狗,会看家;

养活猫,拿耗子;

养活你这丫头做什么①?

【注释】①这句是对小丫头亲昵的表示,不是责备。

【解说】以歌儿的形式教给儿童生活知识,如养猪可吃肉,养狗看门,养猫捉老鼠等,末句和前三句相联系,是用亲昵的语言启发儿童做个有用的人.

白头翁做窠

早晨做窠露水大,

等到中饭暖和和①.

中饭暖和日头猛,

等到夜里夜风凉②.

夜风凉,蚊虫多,

待等明年再做窠。

【解说】白头翁做窠怕这怕那,一拖再拖,结果始终没有自己的窠。

童谣告诫孩子:

做事要不怕累不怕苦,下定决心,说干就干,才能成事。

二、强健身体

开城门

城门城门几丈高?

三十六丈高.

上的什么锁?

金钢大钢锁。

城门城门开不开?

不开不开!

大刀砍?

也不开!

大斧劈?

还不开!

好,看我一手好武功.

哗!

开了锁,开了门,

大摇大摆进了城。

【解说】这首童谣写一个武功高强的英雄形象。

城墙的高大,铁锁的坚固结实,不怕刀砍斧劈,意在强调开门进城的不易。

这些描写都可衬托英雄本领的高强。

打罗儿筛

打罗儿筛①,

曳罗儿筛②,

麦子熟了请叔伯.

伯伯爱吃肉儿的,

叔叔爱吃豆儿的。

【注释】①罗儿:

磨面时筛粉的工具。

②曳:

拖拉、牵引。

【解说】大人模仿筛面动作拉扯着儿童的手,一边唱歌,一边逗乐。

既可助儿童活动身体,又自然地教给了筛面的动作,说明了筛面的目的。

拉大锯

拉大锯①,扯大锯,

锯木头,盖房子。

姥姥家,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

小外甥,你也去。

【注释】①拉大锯:

这里是互相拉扯,并非真的拉大锯。

【解说】模仿拉锯的母子游戏。

大人边牵拉孩子,边唱童谣,既逗孩子玩,又表达了浓浓的亲情。

扯扯

扯扯扯,轱辘圆①,

家家门前挂红线。

红线厚,甩大袖②,

一甩甩在门后头.

门后头,挂腰刀,

腰刀尖,顶大天③.

天打雷,狗咬贼,

唏哩哗啦又一回。

【注释】①轱辘:

本为车轮,这里指圆圈。

②甩:

挥动。

③顶大天:

顶着了天。

【解说】边拉扯婴儿边唱,帮婴儿活动身子强身。

童谣内容不断变换,音韵上口,形式十分活泼。

拍拍胸

拍拍胸,三年勿伤风①。

拍拍背,三年勿生㾦②。

【注释】①伤风:

感冒.②㾦:

泡疹疮。

【解说】这是妈妈给小儿洗澡、穿衣时唱的童谣,边拍小儿胸背健身,边唱这首童谣以求平安.

百病消磨

心肝肉,宝贝肉.

榻榻挪挪①,百病消磨②。

粥亦消,饭亦消,

肉肉吃得长脂膘。

【注释】①榻榻挪挪:

反复揉捺,民间在幼儿腹胀时常施的一种按摩方法。

②消磨:

消除。

【解说】幼儿因为贪嘴,常常腹胀难受。

这时,妈妈一边唱着动听的童谣安慰孩子,使其转移注意力;一边轻轻揉捺孩子的腹部以增强肠胃蠕动助消化。

这样常常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强如龙虎

搭搭头①,强如牛,

搭搭背,没有晦②,

搭搭心,不出惊③,

搭搭屁股,强如龙虎④。

【注释】①搭搭:

按摩的一种,轻轻地抚拍搓揉。

②晦:

不吉利、晦气.③出惊:

方言,指受惊吓。

④强:

健壮。

【解说】这是给婴儿洗澡时唱的歌.妈妈边按摩抚拍婴儿,边唱着这类童谣,是民间常用的幼儿保健操,也表达了慈母良好的祝愿。

吃豆豆

吃豆豆,长肉肉, 

不吃豆豆精瘦瘦。

【解说】豆类营养丰富,多吃豆,长得壮;不吃豆,精神瘦,有说有唱逗幼儿吃豆,表达了大人们对儿孙的挚爱,也不着痕迹地教育儿童不要偏食。

张奶奶 

张奶奶,李奶奶,

俺家有个小婴孩儿, 

站得稳,坐不歪,

好吃饽饽不吃奶.

【解说】这是幼儿断奶时妈妈唱的歌。

先夸宝贝强健,再鼓励多吃饽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