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注意事项.doc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2316217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注意事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注意事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注意事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注意事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注意事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注意事项.doc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注意事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注意事项.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注意事项.doc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注意事项

专家组现场评审过程中,评审组长和组员以及省质监局观察员参观时有可能发现的一些问题:

1.质量方针是:

“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质量目标是:

贯彻质量方针,牢记质量宗旨,履行对外承诺,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全员素质,培养一流人才,配备先进设备,营造良好环境,创建本地区高度诚信、最强权威的检测机构。

出具的检测报告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客户满意率96%。

检测公司将质量目标纳入部门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实施跟踪考核。

公正性声明详见质量手册第2页0.2。

2.人员标识:

工服、工牌、“参观证”、准备了吗?

3.区域标识:

受控区、科室名称、样品暂放区、待检区、文件柜等等,多多益善吧。

4.设备标识:

这方面的标识要体现唯一性和状态性。

5.样品标识:

注意名称、编号、状态等要齐全。

6.试剂标识:

注意名称、浓度、配置日期、配制人、有效期(注意)。

7.废物标识:

一定要分类标识、存放,如:

酸、碱、有毒、有机物(结合作业指导书:

操作规程、实验细则、标准规范)注意受控章。

8.设备使用保养记录:

每次使用前、后;保养计划与记录。

9.环境监控记录:

温度、湿度、气压、磁场(和实验相关的环境)。

10.质量监督记录:

检测全过程、从样品接收到报告发放(一定要亲自过滤一遍,不可偷懒)。

11.原始记录:

检测原始记录、办公室收样登记表等(注意最好别有修改的地方,如有一定按你文件规定的处理)。

12.安全、环保:

灭火器、排风扇、气瓶柜、急救箱、冲淋、洗手洗眼器皿等。

13.按5s整理整顿:

工作无关的物品一定要清除掉,有关的摆放有序并标识。

2.硬件考核的八种方法和两点注意事项

2.1现场试验:

实验室自备样品的检测,体现你们实验室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完成从接收样品、检测全过程,到给出完整的检测报告。

检测人员多多演练,如果这方面到时出问题,现场评审就会终止。

2.2盲样测试:

评审组带来盲样,按你们演练的过程,一一做来。

2.3能力验证:

参加国家或权威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或者通过了测量审核,结果满意不必考核,直接通过,不过要准备好相应的文件。

2.4操作演示:

检测人员表演仪器使用、实验操作的主要动作,建议要派个心里素质好的业务骨干。

如果评审老师非要自己点将,最好让操作熟练人员旁站便于轻声给予提示。

2.5理论提问:

工作原理、检验判定标准、量值溯源、标准物质、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主要实验项目的不确定度计算过程。

下功夫熟记于心!

2.6记录报告:

检查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查看某一项检测的量和质(这里应注意,原始记录和正式报告的数据唯一性吻合)。

2.7人、机、料、法、环、档案:

从人员档案和设备档案来判断实验室的资源配置,是否满足申报项目的要求(人员档案还好说,设备档案嘛,就得多费些功夫了,从采购单、验收单、计量证明、使用说明书等等要自查备齐全)。

2.8外部比对: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结果满意,可以作为考核依据根据和评审老师交流的经验,2.4~2.8中间任何两项通过,就可以确认一个项目。

两点注意事项:

1.只要样品、时间充足,可以多做几次,取得最佳数据.2..万一第一次试验失败,可以重做,可以换人。

考核的是整体能力,而不是某个人的能力

3.文件和记录的准备

3.1已上交省质监局受理的申报材料不用受控,但公司内部4层管理文件是受控状态。

3.2内部发行使用的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外部文件)受控注意文件要签字批准生效、盖受控章、发放登记、领取签字、有修改及时更换,保证最新有效文本不得私自修改、复印(一定要自查,有这样的情况,为了保持正版文件干净,私下复印使用)外部文件也要受控。

3.3、熟悉掌握与自己职责范围相关的文件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公正性声明组织结构及其负责人本部门本岗位职责范围及任职条件使用的主要程序文件的内容使用的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3.4、记录的准备

记录全面,所有的表单记录准确完整,签字全划改规范分类归档,按程序、要素分装存取方便,查找快捷

3.5、熟悉掌握自己使用的相关记录(详见运行记录)。

自编目录,整理范本

及时填写,准确完整

按时归档,保存完好

4.现场评审的流程

4.1.首次会议:

大约需要半小时。

主要说明如下事项。

4.1.1、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组班子成员,然后由宗秉公司杨总依次向审核组介绍本公司参会人员名字与职务(要熟悉每个具体职务和部门)介绍后审核组长宣布评审依据,评审范围。

4.1.2、日程安排说明:

(1)首次会议

(2)参观实验室

(3)确定现场试验考核的项目

(4)软件硬件组分开审核

(5)考核授权签字人

(6)召开座谈会

(7)与实验室负责人交流审核结果

(8)召开末次会议

4.1.3、质量负责人介绍体系概况

4.2.现场参观;这个不赘述了,按前面提过的问题准备,并小心应对。

4.3.确定现场考核项目。

4.4.一文一武软、硬件两组分开审核:

一般是评审组长负责文件审核,也称为文审,垃圾填埋场工程(环保)行业领域的专家负责现场提问,现场操作,出报告的全过程审核。

4.5.(环保)行业领域的专家对授权签字人考核:

 

(1)职位、姓名

(2)职责

(3)有不合格时应如何处理(如:

有权制止等)

(4)工作经历

(5)报告核查程序及核查要点:

要审查报告的完整性,合理性,合法性

(6)是否知道申请的项目

(7)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

(8)对相关检测结果要有评价的能力,要明确负责签字的领域

(9)熟悉实验室认可准则或计量认证评审准则的相关要求

4.6.座谈会(由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督员,内审员,设备管理员,文控人员,各部门负责人,检测员参加)目的在于了解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有可能问的主要问题:

(1)如何确保管理休系的持续改进?

(提问质量负责人)

(2)监督和内审有什么区别?

(提问监督员)(内审员)

(3)技术标准如何确保最新有效?

(提问文件控制人员)(技术负责人)

(4)如何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

(提问检测部负责人)

(5)如何确保质量方针被全员实施?

(提问最高管理者)

(6)如何结合本岗位的工作来实施质量方针?

(提问检测人员)

4.7.交换意见:

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确认及沟通,并请教专家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和见证材料。

4.8.末次会议:

(1)组长宣布审核结论

(2)整改报告的要求(一般提供模板)

5.座谈会上可能提出的问题解答

5.1如何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质量负责人)

体系文件要让全体人员获得、理解并执行。

通过内审检查体系运作的符合性、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

通过管理评审,审核质量方针、目标和程序文件的适应性和改进机会。

5.2监督和内审有什么区别?

(内审员、监督员)

内审员的条件

1.熟悉检测方法、程序2.了解检测的目的3.懂得检测结果的评价

1.熟悉准则,了解管理体系和被审核部门相关文件。

2.经过内审员培训并有内审员证书。

3.工作经验或相关审核经验。

监督员对象监督从样品接收到检测报告发放的全过程(人、机、物、法、环、抽样、原始记录、报告)审核管理体系的所有部门和所有要素频率如每周(月)一次每年至少一次,时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难点及易出错环节要加强监督重大质量事故、客户严重投诉、对检测质量、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质量方针和《评审准则》有怀疑时增加计划外、内审独立性,不可以监督自己的工作,不能审核内审员审核与自己无关的工作,必须审核监督员。

5.3技术标准如何保证最新有效?

(文控、技术负责人)

定期进行以下工作(一季度或半年)上网查询有关标准的最新版本。

到专业书店查询最新版本。

向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部门查询最新版本。

如有新标准,经技术负责人确认、复印件盖受控章、编号登记、及时发放并收回旧版本。

5.4如何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

(检测部负责人)

宣贯、理解、执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认真执行程序文件。

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检测规程操作。

.从人、机、物、法、环各方面提供保障。

5.5如何确保质量方针被全员实施?

(最高管理者李顾)。

全员培训,使全体人员获得、理解并执行。

全体人员结合本部门、本岗位职责范围,认真贯彻。

各负责人、监督员加强日常的检查、监督。

接受客户和社会监督,认真受理投诉。

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识别改进机会。

5.6如何结合本岗位的工作来实施质量方针?

(检测员)应回答:

质量方针是“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

严格执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依据的技术标准一定是最新有效版本。

检测设备经外校检定合格,环境符合要求。

认真遵守本单位的公正性声明,不受任何干扰。

认真填写原始记录,虚心接受监督员的监督。

认真对待客户投诉,积极配合内部审核。

6.授权签字人考核问题汇总:

6.1、查看人员档案和询问以及自述,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6.2、此次认证认可申报项目分哪几大类?

共多少小项目?

授权签字领域如何?

6.3、以申报项目为中心,讲述人、机、料、法、环等资源和条件,表明技术保障能力。

有上岗证,并涵盖申报项目

计量仪器均已校准、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样品管理。

依据方法、判断标准。

(有无非标方法)

环境符合要求,并有环境监控记录。

6.4、保证检测报告质量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质量监督员的监督范围

技术校核质量控制

期间核查、外校外检、自校

原始记录二(三)级审核,报告三级审核

6.5、审查检验报告的重点是什么?

信息点填写完全,报告完整,数据准确三级审查签字有怀疑时核对原始记录,关注敏感、易出错项目检测依据是否准确并最新有效

6.6、如何建立管理体系?

依照评审准则,结合实际编写体系文件: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单记录;建立组织架构并配置相应的各种资源,执行文件,保存记录

6.7、维持、改进管理体系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

6.8、要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验室的工作,能参与和监督检验报告产生的关键过程。

6.9、授权签字人经评审机构审核(批准、授权)后方可在认可认证范围内的报告上并在授权领域内签发报告。

6.10、授权签字人的资格不能由一个实验室转移到另一个实验室。

6.11、授权签字人的权力和责任是什么?

批准报告并负责技术和法律责任

6.12、授权签字人有什么义务?

授权签字人是实验室和认可委、监督局双方共同授权的,所以不仅要正确使用CMA、标志,而且要维护认可委、监督局的声誉。

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6.13、检测报告中如有非认证认可的项目如何处理?

打“﹡”号或下划线,另做说明。

6.14、了解量值溯源政策,并了解在

本实验室的具体体现。

(检定、校准、测试、自校、期间核查、标准物资)

6.15、什么情况下提供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客户或上级要求、方法要求、检测值处于评价值的临界点时

6.16、检测报告的核实程序如何?

关键是什么?

检验编制、校核、审核、批准。

关键是审核,一定要核对原始记录。

6.17、有不合格时如何处理?

有权制止,立即纠正,根据情况分析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审查是否影响检测结果。

6.18、有评价检测结果的能力

7.评审前的准备工作

7.1.后勤准备:

a、按省评委出具的现场评审通知,提前先联络审核组长询问:

“审核接送与审核组希望我们企业在工作时有哪些必要的准备;b、提前一天将茶水、水果、香烟、上档次的白酒准备好;c、出入用车;d、招待应酬安排,提前给专家组成员定好审核当天中午休息钟点房(缓解专家组路途遥远疲劳改善专家组成员对企业人性化认可)。

欢迎标语或标牌;有投影仪直接投放(如:

热烈欢迎四川省评审专家莅临指导工作)时间和资金宽裕可以定做横幅。

7.2.工作准备:

a、管理体系文件的熟悉、着重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文件;

b、表单记录的整理、检查;

c、陪同人员的安排;

d、各部门现场的整理、准备。

7.3.注意事项:

a、讲礼貌文明用语:

(如:

“早上好、请、谢谢、辛苦了”);

b、要充分准备,用证据说话;

c、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拿什么;

d、回答问题时先看看现场评审问答对应题目,理顺用词后再回答;

e、提供记录时,先自我检查,避免小缺失;

f、不随便回答问题:

1)对自已不熟悉的或不相关的事务,不可用猜测的方式回答;

2)超出本身工作范围的问题,可请上一级主管代为回答;

3)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不宜画蛇添足;

4)尽可能不说“不知道”、“没有此文件或规定”之类的话。

g、评审专家、陪同人员或同事之间不能发生争执;

h、不可在审查时对下属或同事发火;

i、陪同人员要起到桥梁、协调、解释的作用,及时记录评审专家所问的全部问题,便于下一部门做好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