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斯塔笛的藏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497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简析斯塔笛的藏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材简析斯塔笛的藏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材简析斯塔笛的藏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材简析斯塔笛的藏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材简析斯塔笛的藏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材简析斯塔笛的藏书.docx

《教材简析斯塔笛的藏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简析斯塔笛的藏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简析斯塔笛的藏书.docx

教材简析斯塔笛的藏书

《斯塔迪藏书》教材分析

【教材简析】

本篇课文塑造了一个不苟言笑,其貌不扬,却令人敬佩、使人心服的孩子斯塔笛的形象。

文章通过介绍斯塔笛的藏书和他的藏书方法,反映了斯塔笛对书执着的爱和珍惜。

文章按地点的不同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4)节写作者在斯塔笛家中看到斯塔笛如何藏书;第二部分是写作者回家后,与父亲一起谈论斯塔笛,表达自己对斯塔笛由衷的敬佩心情。

【教学目标】

《斯塔笛的藏书》是第六单元第三篇课文,内容较为浅显,故而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解藏书和藏书方法上,使学生知道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珍惜,进而逐步养成珍惜书籍的好习惯。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理解“自得其乐、油然起敬”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藏书的方法。

3、懂得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珍惜,养成珍惜书籍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认识】

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不苟言笑的孩子却让人油然起敬。

原因在于他拥有很多藏书,并有爱读书的品质。

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课文斯塔笛的父亲粗声地对作者发问——“你觉得他怎么样,嗯?

你觉得他这个青铜脑袋怎么样?

结实得很,将来可不得了!

”这个问题看似问作者,实则也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结合对斯塔笛藏书的了解,感受到他爱书的执著和坚韧、对学习的热爱。

了解斯塔笛藏书的方法后,我穿插介绍其它的藏书方法,简介藏书票,拓展学生视野。

但不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学习藏书的方法。

正确理解文章内涵,由表及里:

表面上是了解斯塔笛爱藏书,实则是感受他爱读书。

【关注表达】

言为心声,说话时的用词、语气、语调都真实地反映着说话人的认知方式及心理状态。

所以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用词都反映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练习。

首先将学生对使用过的课本的去处和斯塔笛课本的去处进行对比;将自己和斯塔笛如何使用零花钱的方法进行对比。

在对比中明白斯塔笛的藏书来自于小心保存,用心积攒,来自他对书的喜爱。

其次我设计了想象说话,想象作者和斯塔笛父亲的对话,在对话中得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个道理。

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其采用积极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培养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积累转化成智慧的教学手段之一,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材简析】

本篇课文塑造了一个不苟言笑,其貌不扬,却令人敬佩、使人心服的孩子斯塔笛的形象。

文章通过介绍斯塔笛的藏书和他的藏书方法,反映了斯塔笛对书执着的爱和珍惜。

文章按地点的不同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4)节写作者在斯塔笛家中看到斯塔笛如何藏书;第二部分是写作者回家后,与父亲一起谈论斯塔笛,表达自己对斯塔笛由衷的敬佩心情。

【教学目标】

《斯塔笛的藏书》是第六单元第三篇课文,内容较为浅显,故而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解藏书和藏书方法上,使学生知道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珍惜,进而逐步养成珍惜书籍的好习惯。

4、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理解“自得其乐、油然起敬”等词语的意思。

5、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藏书的方法。

6、懂得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珍惜,养成珍惜书籍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认识】

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不苟言笑的孩子却让人油然起敬。

原因在于他拥有很多藏书,并有爱读书的品质。

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课文斯塔笛的父亲粗声地对作者发问——“你觉得他怎么样,嗯?

你觉得他这个青铜脑袋怎么样?

结实得很,将来可不得了!

”这个问题看似问作者,实则也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结合对斯塔笛藏书的了解,感受到他爱书的执著和坚韧、对学习的热爱。

了解斯塔笛藏书的方法后,我穿插介绍其它的藏书方法,简介藏书票,拓展学生视野。

但不只是单纯的让学生学习藏书的方法。

正确理解文章内涵,由表及里:

表面上是了解斯塔笛爱藏书,实则是感受他爱读书。

【关注表达】

言为心声,说话时的用词、语气、语调都真实地反映着说话人的认知方式及心理状态。

所以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用词都反映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练习。

首先将学生对使用过的课本的去处和斯塔笛课本的去处进行对比;将自己和斯塔笛如何使用零花钱的方法进行对比。

在对比中明白斯塔笛的藏书来自于小心保存,用心积攒,来自他对书的喜爱。

其次我设计了想象说话,想象作者和斯塔笛父亲的对话,在对话中得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个道理。

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其采用积极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培养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积累转化成智慧的教学手段之一,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习建议】

1教学时可从课题入手,让学生明白藏书就是指图书馆或私人收藏的图书。

也可请家里藏书的同学谈谈家里藏有哪些书,对藏书有些什么了解?

然后进入课文学习。

2在学习课文中,教师以引导学生按学习小建议进行自学为主,初读课文了解斯塔笛是如何藏书的,把介绍斯塔笛藏书方法的词句划下来。

文章主要介绍了两种方法:

一种是分类排列,另一种是编写目录。

然后组织同学讨论对哪种方法比较感兴趣,可以深入地了解。

文章对两种藏书方法没作具体的介绍,课前老师可让学生上网了解一些藏书的知识,也可让会藏书的学生介绍具体如何编写藏书目录,如何分类等方法。

除了文中介绍的两种藏书方法外,藏书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活动,如:

起笔名、刻印章、做藏书票等等,教师可介绍给大家,并引导学生开始藏书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3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如何藏书,还要让学生懂得要珍爱每一本书。

文中有许多句子体现斯塔笛把书当作珍玩一样爱护,如:

他不富有,买不起多少书,可他小心地珍藏着学过的所有课本和亲戚们送他的书。

他用心积攒着每一个铜子儿,然后把它们全都花在书店里。

……句子中带点字说明了斯塔笛珍爱书籍的行为。

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参考资料】

1什么是藏书票?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

它们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

本世纪初传入我国。

藏书票一般的规格、格式和用法如下:

(1)一小张纸,不能太大,在12—17平方厘米以内;

(2)多是木刻画,木刻便于自己拓印;当代也有其它画种,用印刷制版;(3)要刻上“EXLIBRIS”字样,原为拉丁文,是某人的藏本或某人书斋的书的意思;(4)要刻上票主的名字;(5)贴在书皮或扉页上。

藏书票和邮票类似,从出现之日起,就演变为收集和收藏的对象,甚至有时其收藏的功能还盖过了藏书的标志功能。

原因是,藏书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的特质,它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小小票面不仅可以传递某种思想,还适应各种画种和制作方法,变化无穷,趣味无限。

由爱书而藏书,由藏书而有藏书票,由藏书票而衍生出一个专门的艺术门类,并培育出一支收藏爱好者队伍,终成大气候。

一种情托起了藏书票,这种情就是人类对知识的崇拜和对书籍的热爱。

2藏书保养有讲究

大凡读书人都爱藏书,如何藏书却大有学问。

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曾感叹说:

“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又难矣……”黄老先生所说的藏书难,是从整个文化意义上的系统的藏书。

在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如何使大量书籍保存至今呢?

我们来到了素有南国书城之称的天一阁,了解到个中原因。

在这个举世闻名的藏书楼和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之地,保管好书籍就是头等大事。

据天一阁办公室陈小姐介绍,天一阁由于地处江南,多阴雨天气,因此天一阁藏书主要是防潮,当时控制温湿度的简单办法,就是进行合理的自然通风,在霉雨季节里密封书库,出霉后通风晾干,既要防止受潮霉变,又要防止烈日下曝晒而使纸张变色发脆。

天一阁藏书都放在楼上,书楼前后开窗,书橱前后设门,就有利于密封防尘和通风干燥。

天一阁有“曝书”制度,就是把书籍一本一本拿出来晾,相传只有祭祀日和曝书日是子孙必到开阁的时间。

天一阁办公室保管部袁慧告诉记者,藏书的温度应在20摄氏度至3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宜在40%至65%之间。

据记者了解,天一阁库房内并没有安装空调,当夏天天气较热时,工作人员就在早上5至6点钟打开门窗,让早晨的凉意透进来,9点左右再关起来,这样也能达到自然降温的目的。

古代藏书最为头痛的是如何防虫蛀,许多古典范本未能流传于世的原因就是无法抵御驻虫的侵蚀。

据介绍,天一阁的第一代主人范钦早期的藏书也曾因虫蛀问题损失惨重,后来采用了“菩香草”防蛀,才使得天一阁在众多古代藏书楼中一枝独秀,闻名天下。

说起天一阁的藏书,似乎不能不说防火。

因为范钦取名天一阁时,就是取《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称书楼为“天一阁”寓意以水制火,来免除历代藏书者的最大忧患——火灾。

袁慧介绍说,现在的天一阁已经安装了自动防火、防盗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备,应该可以告慰古人了。

我们平常居家藏书该如何小心保管呢?

浙江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姚芳芳认为,保养书籍重要的是防蛀。

书虫喜欢在温度较高的潮湿环境和脏的地方生存,在雨季,存放书的房间要经常通风,降低温度,还要经常搞好室内卫生,抑制害虫的孽生,书房不宜做在阳台上,要防止太阳直接照射。

为防止害虫定居繁殖,应经常挪动图书,藏书较多的,每年春末或秋末也要全面清理一次。

发现室内有蛾子或寄生的害虫要及时消灭,这类害虫,既能蛀食衣物、家具,又对图书有很大的危害性。

存放图书的柜中要放入一定数量的樟脑精块或香草等驱虫剂,一般每层中要放1至2块樟脑精,可起到防治虫害的作用。

【实践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与藏书有关的活动:

起笔名、刻印章、做藏书票,为自己图书建立藏书目录等等。

案例名称:

《斯塔笛的藏书》        学年:

2009

了解藏书的方法(学习课文第2、3节)

师:

斯塔笛不但喜爱藏书,而且还用了好多方法来收藏这些书

板书:

方法

1、默读课文第2、3节,用曲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随机分析

A、书是按顺序排列的:

有故事书、旅行记、诗集,还有画册,有些书还有插图。

板书:

分类排列

师:

这句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

出示句子,体会冒号的作用。

(说明具体情况)

B、他还编写了图书目录,像是个图书馆员一样。

板书:

编写目录

C、他常站在自己的书柜前,掸掸尘,翻翻书页,查看一下书的装订线。

板书:

整理书籍(指导朗读)

D、他每买回一本新书,都会擦亮封皮,才放上书架,过一会儿又把它拿下来,把书当作宝贝珍玩一样。

E、看着他那副小心翼翼地翻书的样子真是件令人着迷的事情:

用那双粗大的手打开书页,轻抖着它们,于是整本书又焕然一新。

1)“小心翼翼翻书的样子”是什么样子,请在这句句子中划出。

2)“真是件令人着迷的事情”指哪件事?

3)想象一下,如果你正站在斯塔笛的身边会怎样着迷呢?

师:

在斯塔笛的心中,他的藏书就如同珍宝一样。

为此,他用了——(指点板书)将它们一一收藏。

反思:

《斯塔笛的藏书》写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孩子对藏书的热爱,简介了斯塔笛的藏书方法,也写出了爱书者受人尊敬。

教学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明白藏书就是指图书馆或私人收藏的图书。

在学习课文中,引导学生了解斯塔笛是如何拥有藏书的,再了解斯塔笛藏书的方法。

文中有许多句子体现斯塔笛把书当作珍玩一样爱护,如:

他不富有,买不起多少书,可他小心地珍藏着学过的所有课本和亲戚们送他的书。

他用心积攒着每一个铜子儿,然后把它们全都花在书店里。

句子中带点字说明了斯塔笛珍爱书籍的行为。

引导学生读句,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可是单一的教学,可能完全落在了感悟文本的人文性上,似乎没有把教材完全吃透,如何在这样一篇看似简单的教材中挖掘语文知识训练点呢,为此,我抓住文本中的2个极为关键的训练点:

1、文中有3处带有冒号的句子,而且其作用都是相同的。

1)要落实教学目标中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冒号的作用。

选取了第一句作为范本,从改变句子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冒号的作用。

(运用典型的例子先来教会学生。

2)分析“斯塔笛小心翼翼翻书的样子”一句时,先从梳理句子入手,帮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冒号的作用,再通过想象写话,让学生在了解冒号作用的同时,能在实践中掌握并运用。

这个训练点,省去了老师的一再反复讲解,学生学习得也相对轻松,掌握运用得也自如,同时也进行了情感升华的读写训练,把自己对斯塔笛敬佩之情融于自己的语言中进行表述,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2、文中有2处关系复杂的句群。

第一处是阐述藏书由来的句子。

它既含有因果关系,又有转折关系。

如果就断句理解,很容易就忽视“可”这个转折意思的词所引导的下一层意思。

但用上这个“可”字,我觉得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斯塔笛藏书的不易,所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的用途,我有意拆句分析,再设计练习让学生填词体会,“可/但”这些表示转折意思的词可以将相对的句子连接起来。

有了对转折词的认识,我又将设计联系实际的问答对比感悟斯塔笛对书喜爱的句式也用相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对之前的所学。

这样学生就能学得更为牢固。

其间,在教学感受斯塔笛勤俭积攒买书时,我既尝试让学生用自己跟斯塔笛对比说说自己的旧书和零花钱的去向,又将这个作为对比手段的句式训练。

让学生在感悟的同时,巩固之前语言点(转折句的表达)训练。

此次教学过程对我个人来讲是一次重新认识的过程,我在实践中自省:

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培养学生什么?

以学生为本的同时,我更应认真地钻研教材,用好教材,教好我的学生。

28、斯塔笛的藏书(第九册)

作者(来源):

丁莉王君鲍洁    发布时间:

2009-11-27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理解“藏书、宝贝珍玩、油然起敬”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间接描写”,能从间接描写中了解并说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点。

3、根据文中的相关信息练习用对话的形式再现场景,练习用不同的方式来写同一个内容。

感受斯塔笛爱护书、爱读书,体会我对他的敬意。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斯塔笛对书的喜爱,感悟读书能使人知识丰富,能让人变得真诚。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初步感受斯塔笛对书的热爱。

1、课前板书:

斯塔笛,引读单元导语

2、揭示课题,理解“宝贝珍玩”

3、齐读课题。

二、了解“间接描写”,能从文中间接描写中了解并说清楚斯塔笛的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点。

1、比较本篇课文写法上的不同,了解间接描写。

2、读5—7节,找找有关句子,划下来。

3、交流

4、抓住特点连起来介绍斯塔笛。

5、理解“油然起敬”,并板书

三、深入学习,通过“我”在斯塔笛家看到的、听到的,了解“油然起敬”的原因,根据文中的相关信息练习用对话的形式再现场景,感受他爱护书、爱读书的品质。

(一)、学习1—5节,了解“我”在斯塔笛家看到了什么。

1、指导分段。

2、学习第2节,了解“我”看到斯塔笛家的许多藏书。

3、学习1、3节的相关内容,了解“我”看到斯塔笛家漂亮的书橱和他翻书的样子。

(二)通过创设情境,还原“我”与斯塔笛,“我”与他的父亲对话的场景,练习提取信息改写对话。

1、学习1、3节相关内容,了解信息。

2、创设情景,运用了解的信息练习说对话

(三)再读父亲的话,感受斯塔笛不仅爱护书,而且爱读书。

1、难道斯塔笛仅仅是爱护书吗?

他还爱——读书。

课文没写,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呢?

2、齐读《读书再读书》一课中的几句话,体会读书的作用。

3、想像斯塔笛读书的样子,用一两句话描绘。

出示:

床头边……

台灯下……

窗台前……

4、作者对斯塔笛敬的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用不同的方式写同一个内容。

出示:

1、用简要的语言直接介绍斯塔笛的外貌、性格特点。

2、把“我”在斯塔笛家一小时内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清楚。

3、交谈用对话形式,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

28、斯塔笛的藏书

(宝贝珍玩)

油然起敬

看听感受

漂亮书橱

来历

许多藏书爱护书(爱读书)

翻书样子

整理

《斯塔笛的藏书》教学一得

      《斯塔笛的藏书》塑造了一个言语不多,长相平常,却令人敬佩、使人心服的孩子斯塔笛的形象。

文章通过介绍斯塔笛的藏书和他的藏书方法,反映了斯塔笛对书的挚爱和珍惜。

文章按地点的不同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者在斯塔笛家中看到斯塔笛如何藏书;第二部分是写作者回家后,与父亲一起谈论斯塔笛,表达自己对斯塔笛由衷的敬佩心情。

   课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斯塔笛父亲的话,理解“青铜脑袋”的含义。

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完全理解是有困难的。

我采用了质疑的方法。

在读了这句话后(还是强调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产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很快就提出了为什么称斯塔笛的脑袋为“青铜脑袋”?

为什么他父亲说他将来“可不得了”?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将重点放在第一个问题上,我采用先让学生猜,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学生对此百思不解的时候,也是学生对知识渴望最强烈的时候,我补充了父亲的背景资料,通过过教师的导语,让学生认识到“青铜脑袋”其实表明了斯塔笛对书的爱像青铜一样坚定不移,执着。

斯塔笛的藏书

28斯塔笛的藏书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焕然一新”、“脱口而出”、“油然起敬”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了解藏书的方法。

3、感受斯塔笛对书的珍爱,知道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珍惜,逐步养成珍惜书籍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斯塔笛藏书的方法,感受他对书籍的珍爱。

2、品味文中人物对斯塔笛的赞扬。

教学难点:

体会斯塔笛父亲的话,理解“青铜脑袋”的含义。

教学过程:

回放《爱的教育》

1、《爱的教育》是一本让人心动的好书,同学们,你们看过吗?

你喜欢书中的哪个小朋友?

为什么?

2、交流。

(随机板书斯塔笛)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其中的一个人物——斯塔笛。

3、板书课题:

28斯塔笛的藏书(齐读)

走入我的内心

我们喜欢斯塔笛,那么课文中的人物是怎样评价他的呢?

1、找出文中人物对斯塔笛的评价并朗读。

2、从什么地方看出“我”对斯塔笛是“油然起敬”?

交流、出示: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我就是不敢同他开玩笑。

我真不能相信他只比我大一岁。

我们在门口道别的时候,他还是那副严肃的面孔,对我说:

“再见了。

”而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地对他说:

“我感谢您,先生。

”我真的当他是个大人了。

(理解“先生”“脱口而出”)

3、他的父亲夸他有颗青铜脑袋,将来不得了,我的父亲称赞他有一颗真诚的心,“我”对斯塔笛油然起敬。

请读读课文5-7小节,在我的眼里,斯塔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用“  ”划出相关句子,质疑。

划出

(1)默读,划句子。

(2)交流。

出示课文片断:

回到家里,我对爸爸说:

“我真不明白,斯塔笛既没有才气,也没有风度,长得又可笑,可他却让我心中油然起敬。

“那是因为他有一颗真诚的心。

”爸爸回答。

过了一会儿我又说:

“跟他呆在一起的那一个小时里,他说的话加起来不会超过五十个字,没拿一件玩具给我,一次也没笑过,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到他那儿去。

(3)提出问题。

读描写斯塔笛的语句,想想其中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在书上做好记号。

交流(为什么既没有才气,也没有风度,长得又可笑有斯塔笛让我“油然起敬”?

我为什么心服看起来很没有趣味的孩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本单元的目标重点是学会边读边思,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我们整理这些问题,发现归根结底重点是在问——“为什么斯塔笛让我“油然起敬”?

我们一起来解决它,好吗?

揭秘斯塔笛

为什么斯塔笛让我“油然起敬”?

1、默读课文第1—3小节,思考:

你从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斯塔笛让我油然起敬的原因的,说说理由。

2、交流。

出示:

他并不富有,买不起多少书,可他小心地保存着学过的所有课本和亲戚们送他的书。

他用心积攒着每一个铜子儿,然后把它们全都花在书店里。

这样,他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数量不小的一批藏书。

(1)读文,了解书的来历。

(2)说话练习:

斯塔笛用心积攒着每一个铜子儿。

当他得到(   ),他没有像我那样(  );当他得到(  ),他没有像有的同学那样(  );他总是(   )。

就这样,他的藏书越来越多。

(3)朗读练习。

斯塔笛是那样的喜爱书啊!

引读:

虽然他并不富有,可他——,斯塔笛并不富有,但他用心——,就这样——他那份对书的热爱之心是我所没有的,怎能不让我油然起敬呢?

出示:

他拉了一下小绳子,绿帘子就打开了,露出三排各种颜色的书,脊(jǐ)上的金字闪闪发光。

书是按顺序排列的:

有故事书、旅行记、诗集,还有画册,有些书里还有插图。

他懂得搭配色彩:

白的放在红的边上,黄的放在黑的边上,蓝的挨着白的。

站在远处望过去,好看极了!

他还总是自得其乐地变换排列顺序。

(1)“自得其乐”是什么意思?

他自得其乐地变换什么排列顺序?

(2)带着快乐的心情读读这段话。

斯塔笛常常整理他的书柜,变换书的排列顺序,有时把书按内容排列,有时又搭配着不同色彩来排,他是发自内心地喜爱着他的藏书!

怎能不让我油然起敬呢?

出示:

他还编了图书目录,像是个图书馆员一样。

他常站在自己的书柜前,掸掸尘,翻翻书页,查看一下书的装订线。

看着他那副小心翼翼地翻书的样子真是件令人着迷的事情:

他用那双粗大的手打开书页,轻抖着它们,于是整本书又焕然一新了。

我的那些书早就破烂不堪了。

他每买回一本新书,都会擦亮封皮,才放上书架,过一会儿又把它拿下来看,把书当作宝贝珍玩一样。

(1)    作者把什么认为是件着迷的事情?

为什么?

(2)    圈出体现斯塔笛爱护书的词语。

(3)    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

斯塔笛小心地保存着学过的所有课本和亲戚们送他的书。

他用那双粗大的手打开书页,轻抖着它们,于是整本书又焕然一新了。

    

斯塔笛小心地保存着学过的所有课本和亲戚们送他的书。

    

                                

                                

(4)    引读。

斯塔笛是那样小心地保存着他的书!

他像个图书管理员一样,给书编了——常常站在书柜前,给书——有时用他那双——每买一本新书——

他把书当作宝贝珍玩一样,他是那样地珍爱着他的藏书,怎能不让我油然起敬呢?

3、    解答疑问。

(1)说说为什么斯塔笛让我“油然起敬”?

理解:

“你觉得他怎么样,嗯?

你觉得他这个青铜脑袋怎么样?

结实得很,将来可不得了!

(2)此时斯塔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教师小结

虽然斯塔笛没有漂亮的外表,但他内心真诚,热爱读书,让我油然起敬;虽然他不富裕,但却珍爱从不同途径得来的每一本来之不易的书,让我们心服;虽然斯塔笛看起来是那样让人觉得无趣,但他对知识的尊重对朋友的坦诚自然赢得我们对他的热爱和尊敬。

UID

1070 

帖子

21 

精华

积分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2-30 

最后登录

2010-3-31 

查看详细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