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472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docx

《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docx

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

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

 

摄影基础课程设计方案

 

郑州市第二中学

授课人:

张怡博

 

设计方案

2学时授课人:

张怡博

课目、课题

第一章认识摄影术及照相机的种类与使用

目的

和要求

本讲是学习摄影知识的基础。

让学生初步了解摄影术的诞生及其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而了解“小孔成像”、卡罗式摄影等基本原理,了解照相机的种类与构造。

熟悉照相机上的常用字母图标及符号,为后阶段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重点

难点

照相机的种类与使用难点:

照相机机身标示的识别

课程进程

(含课程内容、方法、辅助手段、

作业布置、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过程方法PPT讲授时间

第1节摄影概述(100分钟)

一、摄影术的诞生

1.摄影术是光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与电子科学的共同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为可贵的是这一历史性的发明为今后的一系列文明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对“小孔成像”的描述

摄影的发明源于“小孔成像”这一物理现象。

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小孔成像”这一物理现象的记载最早见于我国的《墨经》一书: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

在远近端与于光,故景内库也。

沈括《梦溪笔谈》第三卷“阳燧”

 

西方:

记载最早见于公元350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著作《质疑篇》。

(资料拓展……)

《宇宙之光和空间几何学》一书中描绘了一幅借助“小孔成像”观察日食现象的图稿。

3.现代照相机的原型

“小孔成像”暗箱改进继而产生了“透镜”暗箱。

最初的透镜暗箱是把双凸透镜镶在小孔上,因此,可以获得较亮较清晰的影像。

随后,通过一系列改进,使之成为便于携带的手提式暗箱,这种结构即原理已经十分接近现代照相机,可以说是现代照相机的原形。

4.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风景”

1826年,尼普斯使用自己试制的感光材料,经过8小时曝光后,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风景”。

 

5.达盖尔与摄影诞生日

法国画家、舞台设计师L.达盖尔与尼普斯合作共同探索“日光就摄影法”。

尼普斯逝世后,达盖尔继续了他的研究,改进了图像的清晰度和缩短了感光时间,并且设计了显影器,创造了“达盖尔式照相机”。

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与艺术学院举行了一次特别的会议,正式公布了“达盖尔式摄影术”,于是这一天就是世界公认的摄影术诞生日。

二、摄影术的发展

1.摄影术的发展经历:

卡罗式摄影法→火棉胶摄影法→干版和软片→数码世界

(1834)(1851)(1871)(1981)

↓↓↓↓

1835年相纸也称湿版1886年sony推出

负片制作成功摄影法(感光快)柯达相机诞生静态视频相机

 

2.介绍几款相机:

1)近80万美金的古老相机

2)柯达1916年生产的NO.3A的连动测距型折叠皮腔相机

3)现代数码相机

三、摄影的特点、功能及分类

1.特点

摄影术所产生的摄影作品极具艺术价值、新闻价值、商业价值。

随着人们对物质要求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包括感官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使它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拍出强烈的视觉美感和健康、积极向上的内涵,来满足人们对视觉感官的追求。

反之一切粗俗的丑陋的照片,都会遭到人们的拒绝接受。

(具有艺术规律)

2.功能

摄影术如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

认识、教育与审美三方面的功能。

摄影的纪实性使得作品真实、形象地体现生活,反映了时代精神和刻画人物思想感情,这就体现了认识的功能。

(举例:

祖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

好的摄影作品能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与憧憬,对丑恶事物的批判,能启示人们,让人们得到精神提升,这就体现了教育的功能。

摄影作品能体现形式美和内容美,是摄影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揭示事物丰富的内涵。

摄影的分类

3.分类

 

第2节照相机的种类与使用(60分钟)

1.照相机的种类与构造

1、按胶卷型号分:

大型照相机、中型照相机、小型照相机、微型相机

大型相机:

多数使用单张胶片,拍摄画幅都在60mm×90mm以上,比如就仙娜、星座、林哈夫及影楼使用的座机都属于这一类,还有拍摄大场面的摇头相机。

中型相机:

使用120胶卷,拍摄画幅有60mm×45mm、60mm×60mm、60mm×70mm。

这种类型的相机国产有海鸥4型、友谊牌,进口有瑞典哈苏、德国罗来弗莱等。

小型相机:

使用135胶卷,拍摄画幅有24mm×36mm、24mm×18mm,这类型有海鸥DF-1、珠江S-201、凤凰系列等。

进口有尼康、佳能、莱卡等。

介绍几种有趣的微型相机:

军用间谍机、世界上最小的相机

2、按取景方式

平视取景照相机、反光式照相机

3.按感光介质分为胶片照相机和数码照相机

4.按结构类型分为旁轴取景照相机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5.按照曝光成分:

手控曝光、半自动控制曝光、自动快门曝光、自动光圈曝光、程序式自动曝光、多功能自动曝光、数码照相机。

2.照相机常用字母于符号

3.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

照相机的使用

1)在使用照相机前应严格按照照相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2)装片要准确,片头要挂牢。

3)在照相机上调整好所用胶片感光度,然后测光,在测光所得数值的基础上依据创作意图调整好使用的光圈和快门速度。

4)对被摄体进行精确调焦,保证在感光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影像。

5)持稳照相机,对被摄体进行拍摄。

6)拍摄完毕后,应尽早取出感光胶片进行冲洗

摄影镜头的维护

1.注意保持镜头的清洁。

2.平时要防潮、防震、防碰撞、防摩擦、防雨淋、防日晒、防风沙、防温度骤变、防腐蚀气体侵袭。

3.不拍摄时,应该随手盖上镜头盖,更换镜头时,对卸下的镜头应立即盖上后端保护盖。

4.不拍摄时,应把摄影镜头调焦环调至无限远挡,把光圈调至最大,缩回变焦环和微距环,以改善摄影镜头的抗震性能。

5.摄影者不宜自行拆卸摄影镜头。

无经验拆装后,很难恢复原镜头的装配和调校精度,从而影响成像质量。

6.在冬季拍摄时,从寒冷的环境进入温暖的室内时,不要急忙取出照相机,以免镜头和机身凝结水珠。

机身的维护

(1)卷片、上弦应准确到位,但卷片、上弦、按快门等操作不可用力过大或过猛,以免损坏零件。

2)开启机身后盖时,为了防止震动快门和镜头,开启时应用手扶着机身后盖,使其缓缓伸开。

3)照相机不用时,快门速度应调至B门或“OFF”挡。

4)照相机应保存在干燥、清洁的阴凉处,勿使之受潮,并应使其远离高温环境(如火炉、暖气),而且不宜将照相机与易挥发性药品以及卫生球、樟脑等放置在一起。

5)有测光系统和电子快门、程序快门的照相机,应远离强电场和强磁场。

6)长期不使用照相机时,应将照相机与皮套分开后保存,以防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初步了解摄影术的诞生及其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而了解“小孔成像”、卡罗式摄影等基本原理,了解照相机的种类与构造。

熟悉照相机上的常用字母图标及符号,为后阶段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设计方案

2学时授课人:

张怡博

课目、课题

第二章了解摄影镜头及周边器材

课程目的

和要求

让学生了解摄影镜头及周边器材,掌握各种镜头、三角架、滤镜的使用

重点

难点

了解摄影镜头的种类、特性、功能,学会保养镜头,掌握清楚镜头灰尘、指纹的方法;

各种镜头在不同拍摄环境下的使用

课程进程

(含课程内容、方法、辅助手段、

作业布置、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过程方法PPT讲授时间

第1节摄影镜头(100分钟)

1.现代镜头结构

镜头的组成:

透镜组合与部分机械装置构成。

镜头“加膜”处理,又称“镀膜”,其作用是提高透光能力,提高影像质量。

(没加膜的镜头透光率59%,加膜的提高81%,其中多层加膜的达到95%的透光率)

2.镜头的视角与焦距

镜头在底片或者CCD上成像清晰的范围称为视场,视场边缘与镜头后节点所形成的夹角称为视角,视角不同焦距也不同。

3.镜头的种类

•根据用途和作用分为:

标准镜头

广角镜头

鱼眼镜头

远摄镜头

变焦距镜头

特殊用途镜头

长焦镜头的特点与使用:

一是视角小

二是景深短

三是透视效果差

(图例……)

鱼眼镜头的原理:

焦距越短,视角越大,视角越大,透视强烈。

(图例……)

思考:

请辨认下边两幅图片分别用的是哪种镜头拍摄?

广角镜头的特点与使用:

镜头焦距很短,视角较宽,而景深却很深,比较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片,如建筑、风景等题材。

广角与鱼眼镜拍摄风景照的对比

4.镜头的保养

(1)防污染、勿常擦 

(2)、防摔震、勿挤压 

(3)防潮湿 

(4)防高温、勿曝晒 

(5)用专业清洁镜头用具清洁

5.光圈与景深

光圈的名词解释

光圈的作用:

1)调节进光照度,与快门迅速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求。

2)调节景深效果,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3)影响成像质量。

最佳光圈f8左右。

景深的名词解释

光圈、镜头、物距对景深的影响: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比)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长(反比)

3)镜头与拍摄物越近景深越小,与拍摄物越远景深越大。

(正比)

大光圈与小光圈拍摄效果的对比

课堂操作:

1)用手动M调焦相机,分别摆设4个瓶子,将镜头焦距固定在50mm处,用不同光圈拍摄,如f2.8、f5.6、f16进行对比。

2)将镜头光圈固定在f5.6处,用不同镜头焦距拍摄,如:

28mm、50mm、100mm、200mm拍摄比较。

3)将镜头焦距固定光圈固定,用相机到瓶子距离不同进行拍摄,如:

100mm、300mm、600mm拍摄进行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