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高中地理21流水地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447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高中地理21流水地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必修1高中地理21流水地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必修1高中地理21流水地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必修1高中地理21流水地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必修1高中地理21流水地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1高中地理21流水地貌.docx

《必修1高中地理21流水地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高中地理21流水地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1高中地理21流水地貌.docx

必修1高中地理21流水地貌

课题:

《流水地貌》

班级姓名学号

【课标内容标准】

课标内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教学目标预设】

◆运用景观图与示意图,了解流水地貌、滑坡、泥石流的形态和分布特点,提升区域认知。

◆借助案例探究分析,理解流水地貌、滑坡、石流的形成原因,领悟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通过案例分析,解释生态重建这一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主要途径,树立人地协调观。

【重难点】

◆流水地貌的形态特点与成因;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和防灾减灾措施。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温故·习新】

流水地貌的含义、分类及分布

含义:

分类:

分布:

〖知识点一〗流水侵蚀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

2.河谷的结构

—枯水位

---洪水位

1、;2、;3、

3.峡谷的地貌特点:

峡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

〖知识点二〗流水堆积地貌

1.河流堆积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

2.河流堆积地貌包括了哪几种类型?

类型

位置

形成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由洪(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

冲积平原

河流中下游

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

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口处

泥沙堆积而成

【研讨·拓展】

〖合作探究一〗河谷的形成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所组成,全长193km。

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人们传颂:

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

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

(1)你知道三峡是怎样形成的吗?

提示:

三峡地区地块上升,河流下切形成。

(2)三峡地区的地貌是河流地貌中的哪种?

提示:

河流侵蚀地貌。

〖归纳总结一〗河谷的形成

1.河谷的形成: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2.河谷在不同河段的表现

 

〖合作探究二〗常见的河流地貌类型及成因是什么

2018年1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正式发布并生效,促进了六个国家在多个领域的合作。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河流地貌类型多样。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澜沧江—湄公河干流从上游到中下游河谷特征是怎样的?

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上游为V形谷,中下游为槽形谷。

原因是上游主要受流水的下蚀作用;中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以侧蚀作用为主。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澜沧江—湄公河中下游主要的地貌类型是什么?

该地貌特征是怎样的?

提示:

冲积平原。

其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粗,主体部分坡度较缓,颗粒较细,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颗粒很细。

3.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出发,探讨某大型运输企业计划在图中河流中建一河港,应建在A处还是B处,理由是什么?

提示:

建在A处。

图中A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河水深,适宜建河港;B处为凸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河水浅,不宜建河港。

〖归纳总结二〗

1.河流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影响

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

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三种类型,它们对河流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侵蚀类型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概念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对河流

的影响

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关键影响

伸长

加深

展宽

2.流水作用的差异

(1)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

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B;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

(2)河流的曲流处流水作用的差异: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如下图:

 

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

洪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示意图

地貌特点

洪积—冲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

多为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

【方法技巧】

1.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

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

图中m、p处为凸岸,n、o处为凹岸

2.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右图。

【反馈·纠正】

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

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  )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B.断裂下陷

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

2.(  )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

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

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

解析 第

(1)题,图中河流呈弯曲形态,主要是在流水作用下由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的。

(2)题,甲处为凹岸,其对应的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作用;乙处为凸岸,其对应的外力作用为流水堆积作用。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3~4题。

3.(  )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中游落差小      B.流水侵蚀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大

4.(  )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

解析:

1.C 2.C 第1题,甲处为三角洲,它的形成与河流泥沙沉积有关,含沙量大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与中游河流落差无关;入海口潮差大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第2题,乙为瀑布,瀑布的最终消失与侵蚀作用有关。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5~6题。

5.(  )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A.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

C.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

D.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6.(  )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挪威峡湾B.庐山

C.崇明岛D.长江三峡

解析:

3.D 4.C 第3题,根据图中三地与河流的关系,可判断出①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形成洪积—冲积平原;②位于河流中下游,为河漫滩平原;③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为三角洲。

第4题,崇明岛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而挪威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庐山属于断块山;长江三峡属于河流侵蚀地貌。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  )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③②①D.②①③

8.(  )形成该河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

解析:

7.C 8.A 河谷的形成过程是河水先向下侵蚀,形成V形河谷;然后河水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拓宽,河流更为弯曲;最后河谷继续变宽,形成槽形谷。

河谷属于河流侵蚀地貌。

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B.风力搬运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

10.(  )图乙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甲中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解析:

1.A 2.C 第1题,图中河流凸岸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凹岸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2题,图乙中T岸为侵蚀岸,P岸为堆积岸;图甲中,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堆积岸。

11.读下面“北半球某河流入海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

(1)在河流弯曲处,A、B两岸,岸受侵蚀较为强烈,原因是

(2)C、D两地属于地貌,其特点是

(1)AA处为凹岸,水流侵蚀显著,河床较深,B处为凸岸,流水堆积而河床浅。

(2)河口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温故·习新】

〖知识点一〗滑坡

1.概念:

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多发地:

岩体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3.危害:

滑坡能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知识点二〗泥石流

1.概念: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多发地: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区。

3.危害:

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知识点三〗滑坡与泥石流的避防

政府和社会层面:

滑坡:

开挖排水沟或截水沟工程,减少滑坡体含水量。

泥石流:

护林造林、修建水库、拦沙坝,开挖导流沟等工程。

个人层面:

1.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2.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倾听远处山谷是否传来雷鸣般的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3.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地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4.发现滑坡或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滑坡或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研讨·拓展】

〖合作探究〗

材料2018年7月上旬,日本西部和中部多地降雨量均创纪录新高,西部遭遇了1983年7月以来最严重的暴雨灾害。

持续暴雨造成江河水位暴涨,河流决堤,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223人死亡,17人失踪,2000余栋房屋损毁,交通和通信受到影响。

[探究1] 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相同点有哪些?

提示:

突发性;主要发生在山区;破坏力强;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

[探究2] 滑坡、泥石流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提示:

滑坡能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泥石流能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两者都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归纳总结〗

1.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我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滑坡、泥石流灾害十分频繁。

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分布、特点如下:

2.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

滑坡

泥石流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山地斜坡上

山区沟谷中

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

较大

较小

是否必须有水的参与

可以无水的参与

必须有水的参与

相同点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

【反馈·纠正】

1.(  )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的现象

B.泥石流就是特大洪水暴发

C.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及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D.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完全相同

解析:

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滑坡不是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