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368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拿破仑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拿破仑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拿破仑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拿破仑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拿破仑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拿破仑教学设计.docx

《拿破仑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拿破仑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拿破仑教学设计.docx

拿破仑教学设计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

《课标要求》:

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容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专题《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拿破仑·波拿巴。

北美独立战争之后,历史的目光再次瞩目欧洲。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法国引爆,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欧洲大陆。

法兰西第一国成立后,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和热月党轮番执政,人们在革命的恐怖中早已疲惫不堪。

年轻军官拿破仑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渴望已久的稳定,拿破仑立法典,加冕称帝,外抗反法同盟,以铁腕手段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建立起称雄一时的拿破仑帝国,也鼓动起征服战争的狂潮。

作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象征,拥有着敏锐的政治头脑和天才般军事指挥艺术的拿破仑,为后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可资评的话题。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代表人物,拿破仑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

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各种著作也是仁者见仁,说法各异。

而正是这种见仁见智的评说,展示了历史认识本身就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多理论、多方法、无法穷尽真理的个性化过程,体现了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和人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个性化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结合拿破仑生活的时代背景,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去了解拿破仑的一生,通过了解拿破仑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所进行的军事和政治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拿破仑创造的拿破仑时代对当时的历史以及整个欧洲历史进程所带来的影响,并形成学生自己对拿破仑这样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

最终实现知识的迁移,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拿破仑一生中的几个小故事并结合图片文字和音像材料,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去完整了解拿破仑的一生,并要求学生就拿破仑的一生经历谈感想,对学生的不同看法给予恰当的点评。

2.开展小组评议活动,让学生在各自形成对拿破仑的评价之后,相互分享各自认识,感受评价历史人物的多元性和多角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捍卫和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同时,在许多方面又违背了大革命的精神,历来褒贬不一。

2.通过相关容的学习,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材料,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得出自己的历史判断,从而使学生理解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和人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个性化规律。

3.通过对拿破仑战争性质的分析,认识战争的多重性、复杂性及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拿破仑的主要政治和军事活动

难点:

拿破仑帝国和战争性质的分析;

对拿破仑的评价。

板书:

教学过程:

导入: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一边播放《英雄交响曲》,一边向学生讲述《英雄交响曲》与拿破仑的故事,由此导入。

德国音乐家路德维希··贝多芬向往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是一七八九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

一八○二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授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

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理想的英雄。

一八○四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他在手稿的封面上题写着:

大交响曲拿破伦.波拿巴1804年8月路德维希··贝多芬作第三交响曲作品55。

贝多芬准备好了一个漂亮的抄本,上面写着献给拿破仑的题词,正准备由法国大使送往巴黎的时候,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

贝多芬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走向桌子,抓住标题页的上端,随手把它一撕为二,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

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平下来,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

一八○四年十二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初次演出。

一八○六年十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

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曾经是贝多芬眼中的伟人和英雄——拿破仑·波拿巴。

阅读感知拿破仑·波拿巴其人其事

个人概况

中文名:

拿破仑

外文名:

法语:

NapoléonBonaparte

别名:

欧洲之王、不可阻挡的军队

国籍:

法国

民族:

法兰西民族

身高:

大约168cm--170cm

血型:

O型

出生地:

热那亚国科西嘉岛阿雅克肖

出生日期:

1769年8月15日(己丑年)

逝世日期:

1821年5月5日(辛巳年)

信仰: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家庭构成

父亲:

夏尔·玛丽·德·波拿巴

母亲:

莱蒂齐亚·拉摩琳诺

哥哥:

约瑟夫

弟弟:

吕、路易和热罗姆

妹妹:

埃利莎、卡罗利娜和宝利娜

妻子:

约瑟芬、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斯

拿破仑的祖先,属于12世纪末就闻名于意大利托斯坎的波那巴特家族。

1490年,家族中的一员来到科西嘉定居,直到18世纪末拿破仑的父亲夏尔•波拿巴这一代,才成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家族。

个人背景

职业:

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

毕业院校:

巴黎军官学校

个人贡献

主要成就: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建立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保卫法国大革命成果、沉重打击欧洲的封建制度

代表作品:

《拿破仑文选》

其他信息

王室:

波拿巴王朝

死亡地:

圣赫勒拿岛

最得意:

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最痛心:

多次受反法联盟入侵

探究一:

法国激烈革命中的拿破仑。

问题: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什么关系?

展示:

大革命从1789年7月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至1794年7月热月政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大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先后当权,将革命一步步推向高潮。

随着革命的深入和恐怖时代的发展,法国社会也愈加动荡。

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封建国家以及海上的英国组织起反法同盟,对法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

法国军民奋起反抗,捍卫大革命成果。

连年的战争和国动荡的政局,召唤一个强有力的铁腕人物的出现。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筋疲力尽的法兰西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

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恩格斯

探究二:

多角度认识拿破仑

过渡:

那么拿破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有的人说他是“军事天才”

为什么这么评价他呢?

下面我们就先通过一组PPT来认识一下“军事天才”拿破仑。

一、“军事天才”拿破仑

1、早年军校求学

2、入伍参军

3、土伦战役

4、远征意大利

5、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

6、战术思想被沿用

可见,拿破仑具有非凡的军事天赋和才能,确实无愧于“军事天才”这样的评价。

但是也有的人说他是“法国宝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捍卫者。

二、“法国宝剑”拿破仑

1、早年受启蒙思想影响

2、毅然投身革命

3、击败反法同盟

4、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5、颁布《拿破仑法典》

在看完了这些史料之后,请同学们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问题1】欧洲国家为什么要组织起反法同盟?

【问题2】拿破仑通过军事手段击败反法同盟,对法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问题3】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又对法国、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问题1和问题2直接设问解答,问题3通过PPT材料题解答。

因此,拿破仑是不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捍卫者呢?

(学生:

是)但是有的人却又说拿破仑是一个“独裁者”。

我们来看他究竟是不是一个“独裁者”。

三、“独裁者”拿破仑

1、1804年加冕称帝

2、拿破仑家族授爵

3、与封建国家奥地利联姻

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追求平等自由的贝多芬会撕下《英雄交响曲》的标题页。

但是,也有的人把拿破仑称为“战争疯子”!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四、“战争疯子”拿破仑

拿破仑远征埃及、意大利和俄国。

材料一: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到:

“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概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话:

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

1.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

拿破仑对外战争(意大利战争)的失败

2.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拿破仑战胜意大利后,破除封建制度,推行《拿破仑法典》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等。

3.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

意大利摆脱了法国的奴役。

材料二

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PPT展示并播放,教师口头介绍)

《1812序曲》是柴科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

为了纪念1812年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

曲目开始时出现一个深广的主题,代表着俄罗斯广袤的领土和无限风光。

后来乐曲进入发展部,一个侵略性的主题代表着法军的入侵。

再次转到一个进行曲,表达的是俄罗斯人武装上前线,准备抵抗侵略者。

后来激烈的主体冲突描绘了残酷的战争。

里面被扭曲的马赛曲代表着法军。

后来,俄国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俄国国歌在炮声钟声中把乐曲推至最高潮。

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称赞《1812序曲》“这首序曲是深具人民性的音乐,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荡,它以一种新的东西攫住你,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

从以上这两段资料,我们也不难看出拿破仑后期战争的侵略性。

那么有的人说拿破仑是“军事天才”

有的人说拿破仑是捍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国宝剑”

也有的人说拿破仑是违背自由的“独裁者”

还有的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疯子”。

正是这样一位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众说纷纭的评价。

探究三:

我眼中的拿破仑

我们该如何评价拿破仑这位历史人物呢?

我们先看一看前人是怎样评价拿破仑的。

“在人类的记忆里,我的文治将比我的武功更加辉煌灿烂。

“从伟大到荒谬只差一步,让后代去评论吧。

——拿破仑对自己的评价

“拿破仑向世界证明经过了多少世纪之后,凯撒和亚历山大终于后继有人。

——司汤达对拿破仑的评价

“拿破仑是头狮子,而希特勒只是只小猫。

——斯大林对拿破仑的评价

“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

“他减少了我们的伟大,可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光荣”

“几年之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的果实被剥夺一空”。

——法国资产阶级代表梯也尔对拿破仑的评价“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

‘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

’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

——鲁迅对拿破仑的评价

在看完前人对拿破仑的评价后,下面也请每位同学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你心目中的拿破仑。

活动:

你说、我说拿破仑。

(学生各自写下对拿破仑的一句话评价,各小组组长收集整理,并向全班同学分享成果)

很好,同学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拿破仑进行了评价,也从不同的方面肯定或否定了拿破仑这位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确实给历史进程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众说纷纭的评价。

那么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展示:

拿破仑及其帝国的灭亡。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对拿破仑这位历史人物的学习,明白了在评价任何一位历史人物的时候,都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多元化地去进行评价,带着不同的看法,怀着不同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