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318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3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

《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

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冷饮事业部

 

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

 

文件编号:

YLLY/BF/ZG/48

版号:

[A/0]

 

编制:

冷饮事业部质管部

审批:

李志平

日期:

2013年11月21日

 

编写说明

为了保证实验室人员安全与健康,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编写冷饮事业部《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

本教材可作为工厂“一日安全员”检查的指导手册,也可作为新进人员的培训资料。

各实验室新录用人员进入实验室实习和上岗前都必须经过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其它操作技能考核。

化验室具体安全操作必须按照集团下发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手册》,编号YLJT/BF/ZG/20[A/0]及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增刊(2013)《重金属等元素检测操作注意事项》执行。

本教材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一部分检验员安全知识培训要求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关系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周围群体的安全和健康以及保证检测项目正常开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一门涉及知识面非常广泛的科学。

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保证实验室工作安全而有效的进行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根据本实验室工作的特点特制定此制度,规范检验员正确使用水、电、气、仪器和化学药品,掌握安全防护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确保化验室人员人身、财产安全。

实验室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保证压力容器和气瓶的安全、电气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

加强以上方面的管理,创造安全、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每个实验室工作者必须认真完成的工作。

本实验室检验员都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培训,详细要求如下:

1.新员工进入化验室,要进行化验室安全知识(包括化验室危险源分析与控制

措施)培训,了解实验室的总水阀、各区域电源位置和开关,熟悉化验室的安全通道、防护用品和应急用品的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实验室报警装置位置;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实验室安全管理手册》;上岗前进行安全知识考试,理论考试成绩达到80分,合格后方可上岗。

2.操作各项目人员必须经过相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能够熟练操作后方可单独操作。

3.每半年组织一次本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以拓展检验员的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意识。

4.组织化验员积极参加工厂组织的消防安全演习活动,学会安全事故应急流程。

第二部分实验室安全守则

1.实验室应保持整洁、良好的卫生,确保安全出口畅通。

2.实验室严禁喧哗、打闹,保持实验室秩序井然,禁止在实验室里吃喝东西、使用化妆品、清洗隐形眼镜和服药,且戴隐形眼镜的员工禁止近距离接触热源,禁止在实验室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3.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长头发要扎起盘好,正确戴好工帽。

禁止在实验室光着双脚和露着胳膊,必须穿实验室工作服和工鞋,以保护身体受到溢出物质、掉下的物体和偶然接触到化学物质的伤害。

与工作无关的物品(首饰等)禁止带入实验室,以免缠绕或掉进设备里。

严禁穿工作服到实验室以外的区域,防止交叉污染。

4.进行检验工作时,必须首先检查工作环境,确认周围无影响工作的物品,无易燃易爆物品,电源连接符合要求。

必须按照实验室现行有效的检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要求,禁止走捷径。

5.实验员在操作中禁止离开工作岗位,不得违章作业,必须离开时务必获得领导批准且委派熟悉实验能负责任的实验人员看管。

不准擅自调整试剂加入时间、加入顺序,加试剂的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如颜色、性状、气味)出现时,应立即放入打开的通风柜且拉下挡风玻璃,查找原因,问题解决后继续工作。

6.只做实验室负责人批准的实验,并且在做实验前要熟悉该实验的操作程序。

在有潜在危险的地方,穿戴防护服和防护用具,正确操作。

不准单独一人操作危险性物质。

无论事故大小,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

发生事故时,应先切断电源、气源,抢救人员,排除事故。

7.实验室所有设备都指定责任人,负责每天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保持设备的卫生清洁。

如洗眼器和喷淋器应经常放水,保证紧急使用时水质良好。

8.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离周围物品、墙壁等保持安全距离10cm。

9.未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禁止使用不了解的、无使用说明书的仪器设备,禁止随意搬动设备。

10.实验室只要有任何仪器工作的情况下,必须保证有能负责任的工作人员在场。

要遵守安全用电规程,不准使用绝缘损坏或老化的线路及电器设备,保持电器及电线的干燥。

如发现打火花、焦糊味等,应立即切断电源。

仪器有异常响动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查明原因排除隐患后,再启动。

11.未经实验室负责人或设备管理员同意,不得随意搬动高压容器或易碎物品时,应有防护措施,避免震动、撞击。

12.通风柜内不得引入电源插座。

放置电炉或电热板的通风柜下柜中不得存放易燃、易挥发的溶剂以免发生爆炸。

13.严格执行危险、易制毒化学品相关管理制度。

实验室库房内严格限制明火,各种物品分区存放,尤其纸张类可燃物应集中存放,以防引发火灾。

14.实验室所有试剂瓶必须贴有与内容相符的标签。

14.1容器无标签、性质不明的物质,禁止使用,以免发生危险。

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化学危险物质或用口尝、直接鼻嗅的方法鉴别药品。

14.2药品配制人需在试剂瓶上标明试剂名称、试剂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

标准溶液应标明试剂名称、标定浓度、标定日期、有效日期、标定人。

配好的试剂无特殊贮存要求的常温稳妥放置,需低温保存的试剂应放在冷藏设备中保存。

14.3药品不慎沾在手上,应立即清洗,以免误食入体内。

如有意外出现中毒现象,应立即送往医院或打“120”电话求救。

14.4废液瓶必须贴有与内容相符的标签,标明废液名称、种类性质、收集时间,安全储存,按时移交。

14.5假如实验室容器里的未知物质漏出,请不要接触它,也不要有清理企图,要尽快离开此地;离开时,关闭实验室的门,并与实验室负责人联系。

14.6任何装有潜在危害的容器(如瓶子,盒子,箱子等)应该用适当的标识标明,未经允许不要接触、搬动实验室里装有化学物质或材料的容器。

假如,由于工作需要移动这些化学物质,让总负责人来安排或与保管员联系。

15.实验完毕后,将用过的仪器、试剂放回原处,清理实验台。

禁止乱倒试剂、废液,废弃物,应倒在指定地点,定期将有毒害的废物送动力环保公司统一处理。

下班时,关闭水、汽、电、门、窗。

16.离开实验室前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谨防衣服上、门把手上、门框等上面的物质污染。

离开实验室前脱下防护服及用具,如手套、实验服装等。

17.实验室维修人员确保电源都在关闭的状态下进行维修,未经同意,不要接触或挪动维修以外的设备和试剂,以防损毁设备或发生安全事故。

第三部分实验室安全防护要求

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必须熟知各种药品的安全特性MSDS、使用注意事项和泄露应急处理方法,并按照下列要求做好防护工作。

1.在使用防护用品前,必须先检查防护用品的完整性和气密性。

1.1耐酸碱胶皮手套完整性和气密性检查:

拿到手套,瓣开每个手指,先大体检查一下是否有破绽;如有破绽,应立即丢弃,更换新手套;如没有破绽,向手套内吹一开气,握住口,观察手套内的气体是否立即泄露。

1.2防护靴完整性检查:

在使用防护靴前,先检查靴体面部和鞋底是否有破绽,如有破绽,应停止使用。

1.3防护口罩检查:

检查防护口罩固定挂绳的铁丝扣,是否有突起,如果有突起或者挂绳不完整,则需要更换新口罩。

2.实验具体防护要求

2.1进行浓硫酸、硝酸、盐酸、磷酸、冰乙酸等酸性腐蚀品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性腐蚀品的配制药品时,必须配戴耐酸碱防护手套和防护面罩,在常规项目通风柜中配制;

2.2进行有毒有害危险化学药品的称量和配制时必须戴一次性防护手套;

2.3常规理化检验用乙醚、石油醚等有机物进行样品处理时必须配戴有机气体防护口罩(3M8247黑色),在有机气体专用通风柜内操作;

2.4当凯氏定氮仪尾气吸收系统故障或有二氧化硫气体泄露时,必须配戴酸性气体及颗粒物防护口罩(3M8246蓝色);

2.5玻璃器皿进行酸液浸泡处理时,必须配戴耐酸碱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面罩和酸性气体及颗粒物防护口罩(3M8246蓝色)进行处理;

2.6做重金属、微量元素实验时,从前处理开始,整个过程需要戴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耐酸碱防护手套,且在通风柜中进行;

2.7用三角瓶加热蒸馏水或取恒温干燥箱内的玻璃器皿时必须带线手套或耐高温手套,防止发生烫伤;

2.8取用马福炉内的坩埚必须使用坩埚嵌,防止发生烫伤;

2.9操作试剂盒(如黄曲霉毒素M1)等项目检验,过程佩戴一次性手套。

第四部分防护用品配备及放置位置

依据本实验室开展项目和安全防护要求,应按要求配置齐全所需防护用品,属于专用的防护用品应填写领用记录;检验员使用完毕防护用品后应放回指定位置,统一管理。

防护用品配置如下:

1.耐酸碱防护手套(短款):

理化室防护用品柜内放置2双,用于配制常规项目药品配制使用;危险化学品库房中放置1双,用于领用强酸;

2.耐酸碱防护手套(长款:

60cm):

前处理防护用品柜内放置2双,专用于重金属、微量元素酸处理后捞器皿佩戴;

3.防护面罩:

前处理室防护用品柜内放置2个,专用于重金属、微量元素酸处理捞器皿佩戴;

4.防化学护目镜:

理化室防护用品柜内放置3个;

5.有机气体防护口罩(3M8247黑色):

化验室在岗人员每人发放一个,存放于理化室防护用品柜内,用于使用有机气体乙醚、石油醚、乙醇等;

6.酸性气体防护口罩(3M8246蓝色):

化验室在岗人员每人发放一个,存放于理化室防护用品柜内,用于配制或使用挥发性酸性溶液盐酸、硝酸等;

7.紧急洗眼器:

灭菌室水池边安装1个,清洗间水池边安装1个,理化检测室水

池边安装1个,前处理室水池边安装1个,酸处理室水池边安装2个,用于眼镜

进入化验药品清洗;

8.喷淋装置(带洗眼器):

酸处理室水池旁安装1个,用于应急处理强酸洒入身体上;

9.防护桶:

危险化学品库内放置1个,用于领用强酸;

10.防护鞋:

危险化学品库房配备2双耐酸碱防护鞋(38、39),用于入库和领用强酸。

第五部分实验室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根据本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使用药品及设备危险程度,识别本实验室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如下表:

工作步骤描述

潜在隐患

控制措施

标识

微生物室紫外线灯杀菌

紫外线灯开启时,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和眼睛造成辐射伤害

1、按规定时间开启紫外线杀菌灯,开启时人员不直接接触。

更换紫外线灯及放取物品时须将紫外线灯关闭后操作。

2、关闭杀菌灯30分钟后,再进行工作。

紫外线灯管出现破损对人员造成划伤

1、紫外线灯管出现破损时将微生物室的玻璃碎片清理干净。

2、按照紫外灯的使用寿命,当紫外灯使用达到300小时,及时更换紫外灯管。

硫酸盐酸硝酸的储存及使用

硫酸盐酸硝酸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造成人员皮肤灼伤

1、危险化学品双人双锁管理;

2、存放强酸区贴有醒目标识,并配有应急用的砂土;

3、配有防护桶、防护手套、防护围群、防护靴等防护用品。

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使用

有毒有害物品储存不当易造成人员中毒

1、有毒品储存双人双管;

2、存放有毒品的区域贴有醒目标识;

3、配制有毒品时配戴一次性手套。

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使用

易燃易爆物品储存或使用不当易引起火灾造成人员伤亡

1、属危险化学品双人双锁管理,易燃易爆单独存放;

2、药品库严禁带入火源;

3、使用过程中远离火源、热源,在通风橱中操作;

4、严格按照《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中药品知识进行使用。

一般化学药品配制、使用

操作不当,易引起健康危害;

严格按照《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中药品知识进行配制和操作。

玻璃仪器的使用

玻璃仪器使用不当易造成人员划伤

使用时操作得当,注意防护。

加热

操作或防护不当,易造成蒸汽烫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