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笔记集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182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0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笔记集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笔记集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笔记集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笔记集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笔记集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笔记集合.docx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笔记集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笔记集合.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笔记集合.docx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笔记集合

1.细胞内钾外钠,290-310mmol/L的渗透压。

2.晶体渗透压为主,胶体渗透压作用大。

3.成人水代谢:

入---直接口服1000-1300ml,食物含水400-500ml,食物代谢产生水300ml。

出---尿1000-1500ml,呼吸400ml,皮肤500ml,大便100ml。

4.每日人体需钠-4.5g,需钾4.0g。

5.高渗性缺水,又叫原发性缺水,血钠>150mmol/L,分轻中重三型,

主要表现:

口渴和精神异常(烦躁不安,甚至昏迷)。

病因:

高热出汗、高代谢、少饮水、皮肤烧伤、气管切开。

治疗:

补充低渗盐水(0.45%氯化钠液或5%葡萄糖液+日需要量水、钠。

计算方法:

丢失液体量1%------补充500ml。

第一日补充一半

血钠变化1mmol/L-----补充液体240ml。

第一日一半

(血钠值-142)*体重*4

6.低渗性缺水,又称为继发性缺水或慢性缺水。

主要表现:

1头昏乏力,手足麻木,2自立性昏倒,3神智不清、肌肉痉挛、腱发射减弱

病因:

慢性肠梗阻,排钠利尿剂,大量饮用白开水,反复呕吐。

治疗:

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水,重度时补充高渗盐水。

计算方法:

钠值差*体重*0.6(女性0.5)/17为(氯化钠克数)

轻度丢失钠0.5g/Kg,

中度丢失钠0.5-0.75g/Kg,

重度丢失钠0.75-1.0g/Kg。

血钠变化1mmol/L-----补充液体2g氯化钠。

第一日一半。

重度低钠时需急性补充高渗盐水200-300ml。

见尿补充钾。

7.等渗性缺水:

又叫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见于急性肠梗阻,急性呕吐,急性全腹膜炎。

治疗:

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水。

8.低钾血症补充10g氯化钾可使血钾提升1mmol/L。

9.高钾血症应:

静推葡萄糖酸钙,输葡萄糖液+胰岛素,输碳酸氢钠液,停用一切有钾药物食物,必要时透析治疗。

10.PH-HCO3-CO2CP同向改变。

11.血液中H2CO3与HCO3-离子的比值为1:

20

12.创伤性休克即刻扩容最好选用平衡液、

13.PCO2,CO2分压,为34-45mmhg(40mmhg),反映酸碱代谢中呼吸性成分的指标H2CO2,碳酸的浓度(mmol/L)=PCO2*0.03(CO2的溶解系数)

AB,真实HCO3-的含量,22-27mmol/L(24mmol/L),反映代谢成分,但也受呼吸成分的影响。

BE,碱剩余,正常值-3——+3mmol/L,是代谢成分指标,不受呼吸成分影响

14.呼吸性碱中毒:

手、足、口麻木、抽搐,可注射葡萄糖酸钙对症治疗,纠正呼吸性碱中毒。

15.外科输血适应症:

a.大量失血;b.重度贫血;c低蛋白血症;d.重度感染;e.凝血功能障碍

16.输血速度:

5-10ml/min。

17.输血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是---发热。

其原因为:

免疫反应(经常输血者),致热源所致,细菌污染,溶血。

处理:

降温,服用阿司匹林,伴寒战者可肌注异丙嗪25mg或杜冷丁50mg。

必要时停输血,改为生理盐水,并使用利尿剂排泄毒性物质。

18.

19.输血并发症—过敏反应。

多在输血结束时出现,也可在刚输血时出现。

表现为:

全身性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甚至过敏性休克死亡。

处理:

a.口服苯海拉明或氯雷他定。

b.肌注肾上腺素1mg,氢化可的松100mg+GNS500ml静滴。

c.静推氨茶碱0.25g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

d.严重时停止输血,切开气管。

预防:

输血前30min可肌注地塞米松5mg,静推异丙嗪25mg。

20.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溶血反应

一般ABO血型不合者刚输血时就会出现溶血反应。

表现:

输血处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急性肾衰。

处理:

纠正休克(扩容,输晶体、胶体、同型红细胞液)、保护肾功(碱化尿液、利尿)若出现DIC,需使用肝素。

21.大量输血后会出现低钙血症、高钾血症。

22.自身输血方法:

失血回输,预存自身输血(术前1月每周采血300-400ml),血液稀释回输(室温下保存4小时)。

禁忌症:

血液污染,肿瘤细胞转移入血,心肺肝功能差,凝血功能异常。

23.我国使用的血液抗凝剂为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在2-80C下保存3周,加入腺苷后保存5周。

24.休克患者,穿休克服(裤)的作用:

有助于下肢止血,压迫下半身,起自体输血作用,增加有效循环血量。

25.静脉血管张力、静脉回心血量、血容量、右心室排血能力都会影响中心静脉压

26.一次性出血量达到总容量的20%(约1000ml)时应考虑输血

27.羟乙基淀粉每天最大用量为:

2000ml

28.右旋糖酐每天最大用量为:

1500ml

29.一般成年人一次性失血量不超过500ml可不用输血

30.外科休克:

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供血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

31.休克分类:

感染性,低血容量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性

32.休克的本质:

供氧不足休克特征:

炎症介质的产生

33.休克后会导致血钠下降,血钾升高

34.休克代偿期:

血压正常或升高,脉压差减小,神情,口渴,四肢开始苍白,脉搏小于100次/分,尿量正常,失血量小于20%

35.休克失代偿期:

血压下降或测不出,脉压差减小,神志淡漠或昏迷,四肢苍白或厥冷,

36.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是休克存在的依据。

37.休克指数:

脉率/收缩压

38.心脏指数:

心排血量/体表面积>4.5L/(min.平方米)

39.中心静脉压正常值5-10cmH2O

40.多巴胺小剂量可增加血容量,增加肾脏血供

41.收缩血管: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42.扩张血管:

阿托品,654-2,硝普钠

43.补液试验:

当CVP正常,而血压下降时不确定是心功能不全还是血容量不足所致,可做此试验。

5-10min内输入250ml等渗盐水,若血压仍低,而CVP升高3-5cmH2O,表明心功能不全,若BP升高而CVP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

前者需控制输液量,后者需补充液体。

44.冷休克:

多见,神志淡漠,G--所致,脉压<20mmhg,脉搏细速,尿量少,皮肤冷、湿,需多补液,

45.热休克:

少见,神清,G+所致,脉压>20mmhg,脉搏慢,尿量多,皮肤暖、干燥,需少补液

46.目前普遍认为的低温脑复苏的适宜温度为34度

47.见尿补钾是在尿液>40ml/H。

48.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2

49.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正确时,动脉压可达到80-100mmhg

50.肾上腺素————用于心脏骤停,过敏

51.去甲肾上腺素———兴奋α——收缩血管

52.间羟胺——兴奋α为主,次β——收缩血管

53.多巴胺——兴奋β为主,次α,多巴胺受体——用于肾功能不全

54.多巴酚丁胺——作用强于多巴胺——心脏正性肌力作用

55.异丙肾——兴奋β——用于休克

56.酚妥拉明——α受体阻断剂——改善微循环

57.酚苄明——使微循环前括约肌松弛——改善微循环

58.苯丙胺——使小血管扩张,使回心血量增加

59.机体代谢最重要的是蛋白代谢和能量代谢两方面

60.糖类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而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

61.人体每日需吸收氨基酸约250g/d,主要用于蛋白的合成。

62.肠外营养时,复方氨基酸的用量一般为1.2-1.5g/kg.d

63.TPN(全胃肠外营养)时必须氨基酸(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比为1:

2

64.TPN时非蛋白热卡:

氮=125-150:

1

65.TPN时葡萄糖与脂肪乳供能得比例为1-2:

1

66.人体每日需能量为7535KJ,约合1800kcal

67.TPN本身的并发症包括肝酶谱升高

68.TPN时给予高渗葡萄糖可能会出现:

低血糖、非酮症酸中毒、高血糖、肝脂肪变性

69.脂肪乳作为TPN的主要制剂,其优点包括:

可提供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对静脉壁无刺激,可经周围静脉输入,所含热量高,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

70.评定营养状态,临床通常用体重和血清白蛋白检测

71.肝功能不全时,宜选用支链氨基酸

72.TPN糖代谢紊乱所致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感染性休克

73.周围静脉补充营养适用于不超过2周的全胃肠外营养

74.手术后的分解代谢期一般持续3-7天

75.禁食后,机体内肝糖原24小时耗尽。

76.临床上评价营养不良的依据:

较标准体重低15%以上,血浆蛋白测定清蛋白低于35g。

77.初期全胃肠外营养中的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是:

8-10g:

1U

78.机体每天所需要的热量有85%来自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79.氮平衡实验的假设是在没有消化道和其他额外丢失的情况下,机体蛋白质分解后基本是以尿素的形式从尿中排出,因此测定尿中尿素氮的含量加上一个常数通常反映出氮量。

1g氮=6.25g氨基酸,以此可以推测机体的氮平衡状态

80.能反映短期内机体营养状态变化的指标是:

前蛋白

81.肠内营养的输入:

开始时低浓度,逐渐增加浓度,初期可以50ml/小时的速度输入,适应后每天用量可达1500~2000ml

82.测定体内脂贮备的指标是:

三头肌皮皱厚度

83.成人对静脉注入葡萄糖的利用速度一般为:

0.3g/小时.KG

84.应用浓缩白蛋白的适应症为:

急性低血浆蛋白症

85.高位小肠瘘,可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若将漏出的液体收集后注入远端肠道,属于肠内营养

86.每克碳水化合物产生能量4kcal;每克脂肪产生能量9kcal;每克蛋白症产生能量11kcal

87.正常70kg男性体内含有蛋白质10~11kg,吸收的氨基酸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每天合成的蛋白质中,肌肉蛋白50g,血浆蛋白20g。

正常机体蛋白质需要量为1.2~1.5g/(kg·d),严重创伤应激时蛋白质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可达2.0~2.5g/(kg·d),因此创伤应激时不仅要提供足够的热量而且要提供足够的氨基酸。

88.谷氨酰胺是小肠黏膜和胰腺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缺乏会导致肠黏膜细胞萎缩。

膳食纤维可调整结肠动力、刺激结肠黏膜细胞的增生,是结肠细胞的营养底物。

生长激素具有明显的促合成代谢作用,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支链氨基酸属必需氨基酸范围,可以与芳香氨基酸竞争通过血脑屏障,在肝性脑病时有利于对脑内氨基酸谱失衡的纠正。

精氨酸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参与伤口愈合的细胞的能源物质。

89.精氨酸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严重感染患者,不应添加精氨酸

90.创伤后6小时即出现成纤维细胞,开放性伤口应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缝

91.创伤后6-8小时渗出达高峰

92.一期愈合一般为7天

93.不利于创伤愈合的因素:

感染(最重要的),失活组织过多或有异物残留,血液循环不佳,局部制动不够,全身性因素

94.闭合性创伤后初期冷敷,12小时后可热敷

95.开放性创伤沾有细菌但尚未感染的伤口,8小时内属于污染伤口,但也有可能4-6小时内就已变为感染伤口

96.火器伤分为:

切线伤、反跳伤、盲管伤、贯通伤

97.创伤性神经瘤是指:

神经损伤后与局部结缔组织生长在一起

98.创伤后体液改变主要通过:

减少钠的绝对排出量

99.批量伤员救治中最重要的是:

伤检分类

100.化学毒剂合并创伤的伤情特点:

病程加快,休克发生率高,愈合延迟,预后不佳

101.创伤伤口愈合的基本过程中,包括:

急性炎症期,细胞增生期,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瘢痕形成期

102.创伤急救的“五项技术”是指:

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103.多发伤概念:

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其中至少有一处可危及生命

104.创伤损害控制外科的概念是:

对严重创伤,为最大限度减少内环境紊乱对患者的损害,采用分期手术治疗的方式

105.损害控制外科的三阶段原则:

初期简化手术,复苏,确定性手术

106.ISS是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severityscore,ISS)的英文缩写,对多发伤采用ISS评分。

ISS将人体分为6个损伤区域:

①头、颈部(包括脑或颈椎损伤、颅骨或颈椎骨折);②面部(包括口、耳、眼、鼻和颌面骨骼);③胸部(包括胸腔所有脏器以及膈肌、肋骨架和胸椎损伤);④腹部、盆腔(包括腹腔、盆腔所有脏器及腰椎损伤);⑤四肢、骨盆(包括扭伤、骨折、脱位和断肢);⑥体表(包括体表任何部位的裂伤、挫伤、擦伤和烧伤)。

在计算时只将全身6个分区中损伤最严重的3个分区中各取一个最高AIS值求各自平方之和即为ISS值。

ISS的分值范围为1~75分,ISS≥16分者为严重多发伤,这为多发伤的严重程度提供了量化标准。

107.控制出血是损害控制外科最重要的内容,可采用填塞、钳夹、结扎及人工合成网织片包裹等手段控制实质器官和血管出血,必要时使用分流技术控制大血管出血并维持损伤血管的功能。

其中,填塞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控制出血的手段和措施,既节省时间,止血效果又可靠。

因此,填塞应该主动实施,而不应等到其他方法都无效后才想起填塞。

填塞损伤器官应起到有效闭合创伤组织的创缘或创面,达到止血并固定创伤器官的作用,但要避免造成过度填塞、填塞不够或填塞不当。

108.AIS是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injuryscale,AIS)的英文缩写,对单发伤采用AIS评分。

AIS将人体分为9个损伤区域:

①头部(颅和脑);②面部(包括眼和耳;③颈部;④胸部;⑤腹部及盆腔脏器;⑥脊柱(颈椎、胸椎、腰椎);⑦上肢;⑧下肢、盆腔和臀部;⑨体表(皮肤)。

在AIS评分中,每一个损伤描述都有一个小数点左侧的6位数编码,而小数点右侧的1位数值(又称为点后编码)即表示AIS严重度分值。

其分值范围为1~6分,其意义是分值1:

轻度,分值2:

中度,分值3:

较重,分值4:

严重,分值5:

危重,分值6:

极度(目前不可救治)。

109.挤压伤的肌肉缺血的时间对病程发展有很大影响,肌肉缺血2~4小时可以发生功能障碍。

正常体温条件下,完全缺血6小时,肌细胞出现坏死。

肌肉缺血4~8小时,即可发现明显的肌红蛋白尿,循环恢复3小时后达最高峰,可持续12小时。

肢体持续缺血12小时以上神经肌肉发生不可逆损害。

110.现代轻武器的致伤特点:

组织损伤严重,入口小,出口大,盲管伤增多,多脏器伤增多

111.火器伤早期清创,延期缝合。

112.清创术中,判断肌肉是否有活力,参照的“4C”标准是:

肌肉颜色、循环状况、收缩力、肌肉韧性

113.禁止火器伤所致开放性骨折使用内固定

114.清创术后二期缝合是指:

清创后8天以上对伤口做的缝合

115.伤员救治的分类方法是,首先判定伤员的伤势状况及诊断,而后提出救治措施及处置顺序;伤员救治的先后顺序,应根据伤员的数量、伤情的严重程度、卫生资源状况、救治环境与条件来统筹安排;伤员分类工作应当按照迅速、准确、有序的原则来进行组织实施;伤员收容分类时,首先应做到的是将需要紧急抢救的危重和重伤员直接分出来;伤员后送分类时,要达到的目的是尽快将伤员送达确定性治疗机构,

116.肢体出血采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6小时,连续使用不超过1小时

117.冲击伤常作用的靶器官为肺脏,临床表现:

血液或血性泡沫液从口、鼻溢出

118.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fatembolismsyndrom,FES)是严重创伤性休克、广泛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多发性骨折后,骨髓腔内与其他组织的脂肪滴进入血液循环栓塞于肺、脑、皮肤等器官而引起的以呼吸窘迫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119.皮肤完整无伤口者称闭合伤,如闭合性内脏伤等。

有皮肤破损者称开放伤,如擦伤、撕裂伤、切割伤、砍伤和刺伤等。

120.伤口肉芽生长健康,色红,分泌物少,易出血,换药时选用:

无刺激的凡士林纱布

121.多处伤:

在同一解剖部位有一个脏器两处以上或两个脏器以上的损伤

122.挤压综合征I级:

肌红蛋白尿试验阳性,肌酸磷酸激酶(CPK)>1万U(正常值130U),此时若不立即行筋膜间区切开减张,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

123.II级:

CPK>2万U

124.III级:

CPK持续上升,肾功能衰竭

125.伤道按照病理形态改变可分为:

原发伤道区、挫伤区、震荡区

126.清创术的延期缝合:

术后4-7天缝合

127.芥子气和路易气属于糜烂性毒剂;沙林属于神经性毒剂;光气属于窒息性毒剂;苯氯乙酮和亚当属于刺激性毒剂

128.开放性伤口未感染时(即污染伤口),应争取尽早清创,使之变成清洁伤口,一方面有利于预防伤口感染,另一方面也有利伤口愈合。

但对已感染的伤口,则应充分引流,不宜做过多的操作,以免破坏局部已形成的抗炎反应,造成感染的扩散。

129.水中爆炸易致腹部脏器损伤

130.色素痣、色素瘤

1.色素痣其本身为良性增生病变,分为皮内型、交界型、混合型),但其中交界型有恶变的可能。

人体平均有15—20颗色素痣。

2.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早期就有淋巴转移。

131.血管瘤

1.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三种,第三者是在第二者的基础上加上动静脉瘘形成的。

2.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

术前必要时可使用硬化剂,小儿毛细血管瘤可使

用激素治疗。

132.皮肤囊肿

分为皮样囊肿(属于错构瘤)、皮脂腺囊肿(又名粉瘤)、表皮样囊肿(与外伤有关)。

均需手术治疗,切除需完整干净,否则易复发。

133.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病

1.纤维瘤分为软纤维瘤(又名皮赘,有蒂)、硬纤维瘤(易复发癌变,应早期广泛切除)。

2.神经纤维瘤也应手术单纯切除。

3.神经纤维瘤病即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134.脂肪瘤

脂肪瘤可有分叶,也可伴疼痛(此类又称为痛性脂肪瘤)。

脂肪瘤必要时可予手术单纯切除,多发性脂肪瘤一般无需手术。

135.皮肤癌

多见于男性,多见于老年人。

多有诱因;皮肤暴晒、射线紫外线、化学物理性物质长期刺激、遗传因素。

治疗方法:

手术、激光、放疗、化疗。

多为鳞状细胞癌(放疗中度敏感),部分为基地细胞癌(放疗高度敏感)。

136.细胞增殖周期见过:

G1、S、G2、M期

137.AFP诊断肝癌的标准是:

AFP>500ng/ml持续3周,或AFP>200ng/ml,持续8周

138.环磷酰胺属于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

139.软组织肉瘤很少经淋巴转移,一般不做附近淋巴结清扫术

140.纯β射线用于放疗

141.绒毛膜上皮癌可单独化疗治愈

142.皮肤基底细胞癌来源于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发展缓慢,呈浸润性生长,很少有血道及淋巴道转移。

143.体表肿瘤是指来源于皮肤、皮肤附件、皮下组织与浅表软组织的肿瘤。

144.下肢皮肤鳞状细胞癌严重时伴骨髓浸润,常需截肢。

145.脂肪瘤位于深部者可恶变,应及时切除。

神经鞘瘤中央型者,手术不慎易切断神经

146.小肠肿瘤中最常见的是:

恶性淋巴瘤

147.肿瘤预防分级:

一级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为病因预防。

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一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癌症的发病率,二级预防的目的则是降低癌症的死亡率,三级预防即诊断与治疗后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肿瘤普查是属于二级预防,即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48.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城市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和乳癌,在农村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肠癌

149.Burkitt淋巴瘤、肾母细胞瘤、乳腺癌、绒毛膜上皮癌等应用化学治疗能够完全或者长期缓解,而横纹肌肉瘤则对化学治疗不敏感。

150.恶性淋巴瘤血清中可增高的是:

乳酸脱氢酶

151.皮肤鳞癌I级属于侵润癌

152.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环磷酰胺、氮芥

153.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氟尿嘧啶

154.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

阿糖胞苷、长春新碱、

155.黑色素瘤好发于足跟,次发于头颈部、躯干、四肢,属于高度恶性肿瘤,需要局部扩大切除

156.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生长在皮下组织内,也可以在肌肉,少数可在骨或内脏等部位。

治疗应及早施行血管瘤切除,以免增长过大,影响功能且增加治疗困难,血管瘤不会随年龄增长而消退。

157.神经纤维瘤常多发,有家族倾向,是良性肿瘤

158.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溃疡特点是:

呈鼠咬状溃疡边缘

159.淋巴管瘤中海绵状型最常见

160.恶性黑色素瘤切除线应距离肿瘤边缘4cm

161.临床上最常见的细胞性斑痣是:

皮内痣

162.黑色素瘤好发于足跟部,头颈部,躯干及四肢次之

163.毛细管型淋巴管瘤好发于皮肤,也可发生在口腔黏膜

164.基底细胞癌应采取放疗——手术切除

165.糖尿病性昏迷时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低钾血症

166.手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较容易和较早收到损害的器官是:

167.急性肾衰少尿期:

尿量每小时小于20ml,尿24小时<400ml,由少尿期转为多尿期,24小时尿至少400ml。

肾衰机制:

肾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

168.ARDS:

X胸片一般无明显异常,呼吸窘迫,难以用一般的吸氧法缓解,呼吸加快,但双肺不一定有啰音。

169.肝衰:

嗜睡,肝臭,血胆红素升高,胃肠出血,但转氨酶不一定升高(如弥漫性肝坏死时转氨酶不升高)。

发病机制与低血糖,高胆红素,缺血,DIC,酸碱失衡等有关

170.应急性溃疡:

多发生于胃,也可累及食管,最明显的症状是突发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呕血、柏油样大便,甚至引起胃肠穿孔出现上腹部剧痛,处理应尽量吸出胃液,使用H2受体阻滞剂,局部使用血管收缩剂

171.急性肾衰少尿期饮食原则:

高热,低蛋白,高维生素,严格控制液体液

172.血液透析指征:

●血尿素氮>25mmol/L;

●血肌酐>442ummol/L;

●血钾>6.5mmol/L;

●出现水中毒,一般情况不能改善;

●酸中毒不能用补碱纠正

173.当平均动脉压降至60mmhg,肾小球滤过率下降50%

174.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导致低钙血症(磷酸钙形成)

175.氧合指数=PaO2/FiO25L/min氧气流量时FiO2为0.4

176.ARDS时可酌情选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短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177.低钙血症可加重高血钾对心肌毒性作用

178.急性肾衰竭伴心功能不稳定和MODS,治疗选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179.非高代谢的急性肾衰竭,心功能不稳定者,治疗选用腹膜透析

180.高代谢的急性肾衰竭,心功能尚稳定者,治疗选用血液透析

181.择期手术如果手术前发现患者体温升高或妇女月经来潮,可推迟手术

182.高血压病手术前应将血压下降至比平时低约20mmhg

18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个月内不施行择期手术

184.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应控制在5.6-11.2mmol/L

185.腰麻术后患者应平卧或头低卧位12小时,以防头痛

186.胃肠减压管一般术后2-3天拔除

187.腹腔“T”管手术后夹管1-2天,若病人无腹胀、腹痛、黄疸和发热等现象,X造影显示胆总管通畅,无残余结石,可拔管

188.麻醉反应是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

另外有颅内低压、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低钾、低钠、急性胃扩张或肠梗阻等都可以一起患者恶心、呕吐。

189.术后呃逆原因是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刺激所导致,多为暂时性,可压迫眶上缘、短时间内吸入二氧化碳、抽吸胃内积气积液、给予安眠镇静或解痉等措施治理。

若出现顽固性呃逆,需考虑有无膈下感染

190.伤口感染一般出现在术后3-5天

191.切口裂开原因:

a营养不良b切口缝合技术有缺陷c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

192.手术后切口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3-4天

193.术后24小内出现高热,多考虑链球菌或梭菌感染

194.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基本原因是:

尿潴留

195.围手术期糖尿病性昏迷时,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低钾血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