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169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复习资料.docx

《七年级政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政治复习资料.docx

七年级政治复习资料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知识检索】

1.自尊有何表现?

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以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2.什么是自尊?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状态。

3.知耻与自尊有何关系?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自尊的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4.什么是虚荣心?

虚荣心有何表现?

(1)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

(2)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一旦他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自尊名言: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知识检索】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或如何理解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或自尊与尊重他人有何关系?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拓展延伸】

2.现实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给他人起外号;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嘲笑别人的缺陷;歧视成绩较差的同学……

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知识检索】

1.如何理解“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什么维护人格最重要)?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

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2.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批评?

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本身。

对待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无关紧要的议论,忍让一下就过去了。

当然,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4.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

-。

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5.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第一框“我能行!

【知识检索】

1.什么是自信?

(1)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

一句“我能行”,体现了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

(2)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信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自负、自卑与自信的区别在哪里?

(1)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2)自卑的人不相信自身的潜力,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3)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

(4)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一个自信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因而他不会同自己也不会同别人过不去。

自信名言:

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知识检索】

1.自卑和自负者有什么共同点?

(1)自卑与自负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都会远离成功。

2.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1)乐观。

对完成任务充满希望,面对困难与失败,不轻言放弃。

(2)好奇。

看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计较功劳大小

(3)专注。

在完成任务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

第三框唱响自信之歌

【知识检索】

1.怎样树立和增强自信(或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

(1)看到进步与长处。

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2)增强信心与实力。

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

而实力,才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3)做自信的中国人。

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的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2.如何寻找自己的长处?

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可以采用场景变换的方法,寻找“立体的我”,这样我们可能会意外地发现,自己原来有很多优点与长处。

3.在国际交往中。

如何展示中国人的自信?

要与各国人民平等相待。

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决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拓展延伸】

4.什么是快乐人生三句话?

(1)所谓快乐人生三句话,就是“太好了”、“我能行”、“我能帮你吗”。

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

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

第一框自己的事自己干

【知识检索】

1.什么是自立?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于。

2.为什么要培养自立能力(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温室。

但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

(3)人生需要自立。

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自立。

【拓展延伸】

3.日常生活中自立的表现。

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

如:

能独立地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能自主地科学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处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能自主地处理自己所遇到的社会问题……

自立名言:

滴自已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知识检索】

1.自立就要所有事情自己做。

拒绝他人的帮助,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不对。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相互帮助和相互依靠。

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2.怎样培养自立能力(或如何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认识依赖思想的危害,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2)遇事有主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3)多实践,多锻炼。

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大胆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

3.依赖(思想)有何危害?

依赖思想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什么是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

5.为什么要自主(或自立与自主有何关系)?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遇事没有主见,独立也徒有虚名。

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还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

【知识检索】

1.什么是自强?

自强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2.自强有哪些表现?

自强表现在方方面面: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为什么要从小培养自强精神?

(1)人生自强少年始。

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

我们应当趁此大好时光,培养自强的品格,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2)自强,进取的动力。

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4.什么是自弃?

为什么要自强就不能自弃?

(1)所谓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2)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自强名言: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拓展延伸】

5.列举自强不息的典型人物事迹。

张海迪:

身残志坚,在轮椅上自学成材。

李超洪:

用14年的时间,以残缺的身体写下了不残的人生,让世界首脑峰会发出一个共同的心声——《助残宣言》。

詹天佑:

京张铁路的设计和建造者,用事实粉碎了当年外国人的谬论——“中国人修不出铁路”,为中国筑起铁路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框少年能自强

【知识检索】

1.怎样培养自强精神?

(1)理想,自强的航标。

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并为之执著追求,矢志不移地奋斗,直到成功。

(2)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要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

(3)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据此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

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

(4)自强要从少年始。

只要我们选准航向,战胜自身的弱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拓展延伸】

2.有关自强的教育活动。

(1)活动主题:

自强人生少年始;少年能自强……

(2)宣传标语:

自强造就人才;拼搏成就未来;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3)活动形式:

自强之星评选、主题班会、演讲比赛、黑板报……

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

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

【知识检索】

1.什么是挫折?

人们遭遇挫折后会产生哪些心理反应?

(1)挫折是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人们遭遇挫折后会产生紧张、消极、烦躁、伤一心、气愤等心理反应。

2.造成挫折的原因(因素)有哪些?

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自然因素);各种人为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个人因素)。

3.如何理解挫折与人生相伴?

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人的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

从古到今,没有哪一个人能不经历挫折和失败。

相反,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4.面对困难和挫折。

不同的人会有哪些不同的态度(选择)?

导致哪些不同的结果?

不同的人

态度(选择)

结果

胆怯、懦弱的人

(放弃者)

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

一事无成

意志不坚定或容易满足的人(半途而废者)

在困难面前拼搏一阵,但是,要么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

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挑战者)

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

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拓展延伸】

1.反映人生难免有挫折的语句。

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自古英雄多磨难……

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

【知识检索】

1、挫折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

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2、如何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