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氨纶罗纹的生产工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125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氨纶罗纹的生产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氨纶罗纹的生产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氨纶罗纹的生产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氨纶罗纹的生产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氨纶罗纹的生产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氨纶罗纹的生产工艺.docx

《浅谈氨纶罗纹的生产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氨纶罗纹的生产工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氨纶罗纹的生产工艺.docx

浅谈氨纶罗纹的生产工艺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日益提高,着装理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由过去的传统的注重结实耐穿、防寒保暖到转变为当今的崇尚时尚自由、运动休闲、强调舒适和体,随意大方,更加青睐于个性与时尚能够完美结合的服装。

针织服装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这些要求。

事实也证明,近几年来,针织面料以其独特的织物风格、特性在流行服饰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针织服装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

穿着针织服装会感到非常舒适、贴身和体、无束缚感,并且能充分展现人体曲线。

针织物是由纱线通过针织有规律的运动而形成线圈,线圈和线圈之间互相串套起来而形成的织物。

所以,线圈是针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这也是识别针织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织制针织物可使用的原料比较广泛,包括棉、毛、丝、麻、化纤及它们的混纺纱或交并纱等。

针织物质地松软,除了有良好的抗皱性和透气性外,还具有较大的延伸性和弹性,适宜于做内衣、紧身衣和运动服等。

针织物在改变结构和提高尺寸稳定性后,同样可做外衣。

针织物可以先织成坯布,经裁剪、缝制而成各种针织品;也可以直接织成全成形或部分成形产品,如袜子、手套等。

针织物除作内衣、外衣、袜子、手套、帽子、床单、床罩、窗帘、蚊帐、地毯、花边等衣着、生活和装饰用布外,在工业、农业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如除尘用滤布,输油、输气用高压管,橡胶和塑料工业用衬垫布,石油港口用围油栏,建筑用安全网,农副产品用包装袋,灌溉施肥用低压软管,农作物裁培用网,保护堤岸斜坡用网,渔网,人造血管,人造心脏瓣膜,绷带以及护膝等。

针织物的缺点是容易勾丝,且尺寸较难控制。

按生产方式的不同,分纬编和经编两类。

在纬编织物中,每根纱线在一个线圈横列中形成线圈,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沿着织物纬向配置;在经编织物中,每根纱线在每一线圈横列中只形成一个或两个线圈,然后转移到下一横列再形成线圈,一根纱线形成的线圈沿着织物经向配置。

因此,在纬编针织物中一根纱线可以形成一个线圈横列,而在经编针织物中则由很多根纱线形成一个线圈横列。

针织物线圈的形式有正反面之分。

圈柱覆盖圈弧的线圈称正面线圈,圈弧覆盖圈柱的,称反面线圈。

一面为正面线圈,而另一面为反面线圈的织物,称单面针织物;正面线圈与反面线圈混合分布在同一面的称双面针织物。

针织物组织根据线圈结构与相互间排列,分基本组织、变化组织和花色组织。

基本组织是所有针织物的基础,由线圈以最简单的方式组合而成。

这类组织有纬编平针、罗纹、双反面、经编编链、经平、经缎等。

变化组织是在一个基本组织的相邻线圈纵行间,配置另一个或另几个基本组织的线圈纵行而成。

这类组织有纬编变化平针与双罗纹、经编经绒和经斜等。

花色组织是以上述组织为基础,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者另外编入一些辅助纱线和其他纺织原料而成。

花色组织主要有提花、集圈、纱罗、菠萝、抽花、衬垫、毛圈、添纱、波纹、衬经衬纬、长毛绒以及由以上组织组合而成的复合组织等。

这类组织具有显著的花色效应和不同的机械特性。

针织品生产企业在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针织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500人以下占95%企业结构:

国有为12.3%,三资为23.1%,其他64.6%;原料和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生产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并且与机织非织造布行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高新技术在针织业获得广泛应用,生产技术更趋完善,产品水平显著提高。

罗纹针织物具有平纹织物的脱散性、卷边性和延伸性,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弹性。

因而更加成为众多针织产品中的重头戏。

常见的罗纹按其生产方式可以分为圆机生产的罗纹和横机生产的罗纹。

由于圆机是单向连续运转的,所以可以采用积极储存式送纱系统,也就是说编织过程中需要的纱线是由积极送纱系统主动地送过去的,再加上圆机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可以说:

圆机罗纹的线圈长度始终是均匀一致的。

罗纹组织系双面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它是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线圈纵行1:

1相间配置而成,其正、反面线圈不在同一平面上,因而沉降弧须由前到后,再由后到前的把正反面线圈相连,造成沉降弧较大的弯曲与扭转。

由于纱线的弹性、沉降弧力图伸直,结果使以正反面线圈纵行相间配置的罗纹组织每一面上的线圈纵行都能看到正面线圈纵行与反面线圈纵行交替配置的现象。

2工艺设计

不同原料的选择、不同工艺的设置最终对氨纶罗纹的风格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从各方面对氨纶罗纹的工艺进行分析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不同粗细氨纶与同一规格棉纱(32S)组合交织成的氨纶罗纹作为实验样本,通过样本测试,采集数据,对实验前后的变化(如弹性回复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合理的罗纹生产工艺。

2.1原料选择

针织物对原料选择的要求较高,一般要如下基本要求:

针织用纱应当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以便能够穿纱成圈;纱线的捻度应当均匀且偏低,若捻度过大会在织造的过程中让纱线扭结不易成圈,由于捻度过大使纱线变硬,线圈易歪斜;纱线的线密度应当均匀,纱疵要少,否则在织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断纱,而且使得布面线圈不均匀;纱线的抗弯刚度要低,柔软性要好,否则在织造时不易成圈或者线圈容易变形;还有就是纱线的表面要光滑,摩擦系数要小,否则会在织造的过程中使纱线的张力变大,使织机的机件容易产生磨损,而且织造过程中容易断头。

这次订单是做一批用于生产高档女士内衣的氨纶罗纹面料,因为是做高档内衣,因此该批面料对弹性回复要求较高。

客户依据面料的风格特征,要求选用32S精梳棉纱作为原料,面料的克重要求为280g/m²。

当前市场中氨纶的主要品种有40D、70D、100D。

其中不同品种的氨纶均有无光、有光之区别。

依照此次订单对弹性回复的高要求,本文选择J32S+40D和J32S+70D两种针织纱进行试生产,比较其面料的弹性性能,测试其弹性回复率,最终确定符合要求的针织纱。

2.2上机准备

通常棉纱原料是以管纱的形式买进的,在进行织造前,通常是在倒纱机上进行,将管纱卷绕成一定容量的筒子纱。

从管纱容量上看,大卷装的管纱也仅能容纳32s的中特纱约2500m左右。

若将管纱直接用于织造工序,将因频繁换管而使停车时间过长,这样既不符合工艺上的要求,也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而筒子的卷装容量则大大增加,一般中特纱的筒子其卷绕长度可达10万米左右。

同时倒纱时能够清除纱线上的某些疵点、杂质。

由纱厂运来的原纱一般有较多的外观疵点,在通过倒纱机的清纱装置时,可以清除其上的绒毛,尘屑及弱纱、粗结头等杂质疵点。

通过倒纱既可改善织物的外观质量,又因剔除纱线上的薄弱环节而提高它们的平均强度,从而减少后道织造工序中的断头现象。

同时倒纱过程中要进行上蜡辅助处理,目的是降低纱线表面的摩擦系数,改善纱线的编织功能。

倒纱时常发现原纱上经常有油污出现,倒纱工发现油污应立即拣出;同时要注意的是,倒脚纱时,不同支数的不能混用。

倒纱时也常出现断头后找不出头,造成纱层混乱互相对绞,这要求倒纱工找头要细心,另外要注意拉头要在断头处引出。

倒纱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后道的织造,因此,对倒纱工序有如下要求:

(1)筒子卷装容量要大,以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筒子卷绕应结实坚固,以便于贮存和运输;

(2)卷绕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纱线张力,以保证筒子成形良好;

(3)要便于筒子在后道工序中的退绕,防止出现脱圈上缠断头;

(4)筒子上的纱线结头要小而牢;

(5)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

常用的氨纶丝在运输存放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碰脏氨纶、严禁破坏筒子的成形,避免造成很大浪费,要轻拿轻放,并注意要存放于阴凉处。

2.3工艺计算

2.3.1针数确定

针数即是大圆机针筒的圆周中一英寸内的钩针总数。

例如18针,写为18G。

常见的规格有18G30寸,22G30寸,24G30寸等。

30寸即是大圆机针筒的直径尺寸。

而针数的确定往往是通过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来获取的,每个工厂中都有一份依据纱支和织物克重来确定针数的手册,即针织面料工艺规格参考资料表,如下表1:

表1:

针织面料工艺规格参考资料表

针寸数

总针数

纱别

布种

成品规格

24G30、、

2268T

32s棉纱

罗纹

350g/m²

22G30、、

2088T

32s棉纱

罗纹

330g/m²

18G30、、

1740T

32s棉纱

罗纹

280g/m²

24G30、、

2268T

32s棉纱

汗布

195g/m²

22G30、、

2088T

32s棉纱

汗布

170g/m²

18G30、、

1740T

32s棉纱

汗布

155g/m²

由于此次订单的要求是选用32s精梳棉纱,并且罗纹的克重要求是280g/m²,依据针织面料工艺规格参考资料表,32s棉纱要织出280g/m²的克重,应当选择18G30寸。

2.3.2密度

针织物的密度与织物组织结构、线圈长度和纱线线密度有直接关系,一般用5cm密度镜进行测定。

针织物的密度是指针织物在单位长度内的线圈数。

用以表示一定的纱支条件下针织物的稀密程度,通常采用横向密度和纵向密度来表示。

横向密度,将式样平放于工作台面,用5cm密度镜测横向密度,多做几处取平均。

纵向密度,将式样平放于工作台面,用5cm密度镜测纵向密度,一般多做几处取平均。

(单位:

针/5cm)

在通常的针织物基本工艺计算中,只注重横向密度的确定,往往忽略纵向密度。

因为横向密度是影响织物克重的重要因素。

而针数的确定就相当于横向密度的确定,针数值即等同于织物的横向密度值。

因此,该面料的横向密度为18针/in,即横向密度36针/5cm。

2.3.3线圈长度

针织物的线圈长度是指每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它由线圈的圈干和延伸线组成,一般用来表示,线圈长度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

线圈长度决定了针织物的密度,而且对针织物的脱散性、延伸性、耐磨性、弹性、强力及抗起毛起球和勾丝性等有影响,故线圈长度为针织物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

在生产过程中,织物线圈长度的确定,是通过在织物织造过程中,依据织物克重来调节大圆机上的沉降片确定的。

因为该织物的克重要求为280g/m²。

依据工厂经验,首先确定线圈长度为60mm,织出的织物克重只有270g/m²,再通过沉降片调节将线圈长度定为59mm,织出的织物克重为276g/m²,再通过沉降片调节将线圈长度定为58.69mm,织出的织物克重恰巧是280g/m²。

所以该罗纹织物的线圈长度为58.69mm

该批订单的氨纶罗纹织物的基本工艺参数都以一一确定,具体数据如下表2:

表2:

氨纶罗纹的基本工艺参数表

氨纶罗纹的基本工艺参数表

纱支要求

克重要求

针数确定

横向密度

线圈长度

32s精梳棉纱

280g/m²

18G

36针/5cm

58.69mm

3氨纶罗纹织物弹性检测

3.1实验材料

选择按客户要求,用J32S+40D的氨纶包芯纱织出的氨纶罗纹小样和用J32S+70D的氨纶包芯纱织出的氨纶罗纹小样作为实验材料。

3.2实验方法

(1)实验仪器:

LFY-204T型织物拉伸弹性仪、钢尺、剪刀、样布若干

(2)实验条件:

试验用标准大气规定为温度20+2℃,相对湿度(65±2)%。

(3)实验原理:

根据GB3291纺织名词术语(纺织材料、纺织产品通用部分)和GB8170数值修约规则:

织物经受一定拉伸负荷,长度发生变形,释负后根据其变形大小计算弹性回复率。

具体操作如下:

对两块样布各裁剪10cm×5cm大小的试样5块,要求采的样应具有代表性,必须从距布边lOcm以上处裁剪,所取试样要求表面平整,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果的任何疵点存在。

接着检查仪器接线完好,打开电源开关,调整零位,按下系统控制键,使仪器处于内控状态。

调整好仪器试样夹支承架的起点,将仪器拉伸、回程的速度设置为50mm/min,预加张力设置为0.1N。

开始进行测定,将试样长度方向的两端平整地紧固在夹持器内,并放在支承架上开动仪器,施加0.1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