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123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docx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

《麻雀》一文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2、根据提示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掌握本课12个生字;掌握“梧桐、绒毛、掩护、嘶哑、搏斗、庞大、危险”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

要求:

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

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

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

(1):

写“我”的猎狗发现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第二段(2-6):

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第三段(7):

写了“我”急忙带着猎狗走开了。

六、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意思,并体会句子中的感情。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进入新课。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时间:

打猎回来时。

地点:

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二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

(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

“呆呆地”与“无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

(神态、心理等)(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

(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指导朗读:

“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要突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

“嫩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

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

默读第四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指导学生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讨论理解。

“绝望”是什么意思?

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

指导朗读:

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

齐读第五节。

学生回答问题: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拯救”一词怎样理解?

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

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

(读文中句子回答: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

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

默读第六节。

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

“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

“愣住、“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学习第三段。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

老麻雀的英勇无畏,老麻雀伟大的母爱令人钦佩,令人感动。

四、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麻雀》教学设计及板书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嗅、摇撼、扎煞、掩护、拯救、嘶哑、搏斗”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过程与方法:

1.练习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语句,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体会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感悟“爱”的强大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和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形象,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教学难点:

体会第四、五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三、教学策略《麻雀》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强大的力量。

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

即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将阅读和写作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悟故事中的爱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文本中浓浓的爱意1.同学们,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麻雀》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角色?

(“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2.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请快速读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课件:

在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想(  )小麻雀。

老麻雀(  )小麻雀,吓(  )了猎狗。

我(  )了猎狗。

3.学生读文,交流。

4.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却蕴含着一种浓浓的味道,不知你感受到了吗?

(爱)【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快速读文,旨在紧扣教学目标,先找出文中出现的角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脉,初步感知课文体现的浓浓的爱意。

(二)感悟小麻雀的可怜1.这浓浓的爱意,是由一只小麻雀的遭遇而展开。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呢?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

预设:

学生说到小麻雀神态的句子。

出示课件:

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预设: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

(神态)

(2)请认真读读这句话,想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麻雀?

(可怜、无助的麻雀)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

(呆呆地、无可奈何)(3)“无可奈何”在这里指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

小麻雀没有办法可想感到很无奈),带着小麻雀的无奈,我们再读这句话。

预设:

学生说到小麻雀外形的句子。

出示课件: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

(外形)

(2)从这外形的描写中,你感受到小麻雀怎么样?

(小、可怜)3.因为麻雀太小,所以才会从巢里掉下来,站到这陌生的地方,遇到庞大的猎狗,它呆呆地、没有一点办法,只能无助地拍打着小翅膀,多么可怜啊!

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读一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再分别从“神态”“外形”两方面进行品析,感悟此时的小麻雀又小又无助,非常可怜,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感悟猎狗的可怕1.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描写小麻雀的神态和外形的句子,体会到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

那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呢?

请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猎狗的句子。

2.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3.自己轻轻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猎狗这样凶,小麻雀多危险啊)出示课件:

猎狗张开大嘴图。

4.看看此时的猎狗,张开血盆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显得多么凶狠。

想想那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嘴角还是嫩黄,个头不过咱们拳头那般大,如果猎狗一口咬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多么令人害怕的一幕!

你感觉到这紧张的气氛了吗?

一起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体验文中意境的能力。

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情境描绘,借助图片,为学生创设一个紧张的氛围,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让学生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为下文感悟老麻雀的勇敢埋下伏笔。

(四)感悟老麻雀的勇敢1.就在这危急关头,谁出现了?

(老麻雀)2.它是怎样做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动呢?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的句子。

3.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1)这句话中主要描写了老麻雀哪个方面?

(动作)哪些动作?

(飞、落)

(2)“像一块儿石头似的”是什么意思?

(突出表现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的勇敢和坚定)(3)小小的动作描写带给我们的思考,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关注老麻雀的动作,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生动地描绘了老麻雀在情急之中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对理解老麻雀形象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指引学生在平时习作中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

4.它还有什么动作令你感动?

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什么叫“扎煞”?

(张开)

(2)它张开了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它可能在叫着什么?

(走开,你这可恶的猎狗!

不许你伤害我的孩子!

)(3)它为什么要“绝望地尖叫”?

(它感到很害怕)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

5.它还有什么动作令你感动?

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1)哪些动作让你感动?

(2)老麻雀拿什么来掩护小麻雀?

(自己的身躯)那拳头般大小的身躯,能掩护得了吗?

(掩护不了)所以,现在的老麻雀是什么心情?

(紧张、害怕)(3)老麻雀紧张成什么样子了?

(浑身发抖,声音嘶哑)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

(4)如此紧张、害怕的老麻雀并没有退缩,一起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5)如果搏斗开始,这会是一场怎样的搏斗?

(激烈的搏斗)搏斗的结果是什么?

(老麻雀战败、战死)知道结果的老麻雀为什么还要来掩护、拯救这小麻雀?

(看到自己的孩子面临危险,它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被猎狗吃掉)(6)这说明老麻雀怎么样?

(勇敢、爱自己的孩子)那这勇气来自于哪里?

文中是这样说的,一起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7)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

(爱的力量)在老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它知道自己不能打败它,但这种强大的力量,让它能为了孩子,毫不犹豫地从树上飞下来,奋不顾身地去拯救自己孩子,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是只能延续孩子一分钟的生命……这种强大的力量,让身躯弱小的老麻雀变得如此高大,变得如此勇敢。

对,只有爱的力量才能如此强大!

带着这些感悟,我们一起再读读第四、五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