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099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docx

《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docx

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Standardizationofsanygroup#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科目代码:

302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外最早的教育学着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

C.《论雄辩家》D.《论演说家的教育》

1.【答案】D。

解析:

古罗马的昆体良着有《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这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2.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卢梭

2.【答案】C。

解析:

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和记录。

他还提出了“教育预备说”,即教育是为未来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

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3.【答案】A。

解析:

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A.演说家B.智者

C.军人和武士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4.【答案】C。

解析:

斯巴达教育“尚武”,即培养军人和武士。

5.“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儿童学理论

5.【答案】B。

解析:

“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意思是说“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生而知之”意思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

这两句话都强调的是遗传等内部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属于遗传决定论。

6.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

6.【答案】B。

解析: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也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人力资本等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

7.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A.甄别与鉴定B.选拔与淘汰

C.促进学生分流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

7.【答案】D。

解析: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8.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8.【答案】B。

解析:

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

9.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里强调教学应该重视()

A.传授知识B.发展能力C.培养个性D.形成品德

9.【答案】B。

解析:

“授人以渔”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

可是一到冬天一冷,王军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

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

A.道德认识水平B.道德情感水平C.道德意志水平D.道德行为水平

10.【答案】C。

解析: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11.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奖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

这种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

11.【答案】D。

解析:

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12.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

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12.【答案】C。

解析: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13.学生小辉由于会打羽毛球,很快就学会了打网球。

这种现象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13.【答案】A。

解析: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先学会打羽毛球再打网球,是顺向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会打羽毛球之后很快学会打网球,说明是正迁移。

14.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

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D.生理内驱力

14.【答案】B。

解析: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

15.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

晓敏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B.直觉型C.继时型D.同时型

15.【答案】C。

解析:

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

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

16.初中生小黄热爱班集体,学习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

小黄的这些性格特征属于()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

16.【答案】A。

解析: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

17.高三学生小辉因一次模拟考试失败,就认定自己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感觉前途无望。

根据理性情绪疗法原理,小辉的这种不合理信念属于()

A.主观要求B.相对比C.糟糕至极D.片面化

17.【答案】C。

解析:

糟糕至极这种信念认为如果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那将是非常可怕的、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

这就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18.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该绝对的尊重和顺从。

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

A.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18.【答案】A。

解析:

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的儿童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他们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判断好坏只注意行为的结果,而不注意动机。

19.小强高考落榜了,他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决定继续努力,明年再考。

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A.情绪宣泄B.精神升华C.行为补偿D.认知改变

19.【答案】B。

解析:

情绪宣泄是指人在受挫时,将产生的负性情绪在合适的场合发泄出来。

精神升华是指改变原来的冲动和欲望,用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

行为补偿是遇到后,通过别的事物把因挫折带来的损失从内心体验到行为给予补偿过来。

题干中,小强遭遇了高考的失利,但他将失利的挫折通过发奋努力加以弥补,这属于升华。

20.张老师课前宣布:

“今天讲课的内容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

”随后学生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

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B.任务促成的纪律

C.规则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

20.【答案】B。

解析:

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21.罗森塔尔效应说明,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A.教师的人格特点B.教师的教学水平

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D.教师的微信

21.【答案】C。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22.【参考答案】

该说法错误。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教育目的分为三个层次性,包括: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其中,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因此,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2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23.【参考答案】

该说法错误。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正确的“导”,学生主动的“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是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过分放纵学生,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注意教学相长,使教师与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密切配合,共同提高。

24.液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大。

24.【参考答案】

该说法错误。

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

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依赖于个人的先天禀赋。

液体能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相关。

一般人在20岁左右,液体能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25.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25.【参考答案】

该说法错误。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动机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

故题干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26.【参考答案】

首先,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

学生智力的发展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智力活动的具体内容必然是一定的知识。

其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学习知识是一种能动的认知过程,不能消极被动地强迫接受,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再次,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必须探索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相互转化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有效的发展他们智力。

27.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27.【参考答案】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28.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8.【参考答案】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

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