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0936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篮球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篮球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篮球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篮球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篮球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docx

《篮球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篮球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docx

篮球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

籃球運動常見傷害與處理

壹、下肢常見的骨骼肌肉傷害

一、第五蹠骨骨折(JonesFracture,瓊斯骨折)

此處的骨折可分為兩類:

第一型為拉扯性骨折(Avulsion),它是因第五蹠骨莖突受外力拉扯而斷裂之傷害,其斷裂之位置在腓骨短肌與第五蹠骨之連接處,距離骨頭近端點少於0.5公分。

第二型為瓊斯骨折,其斷裂的位置在第五蹠骨近端大於0.5公分,小於1.5公分之處。

由於此類型之骨折處,血液循環相當不良,癒合的情況也不理想。

因此若有此型的骨折,必須轉送醫師處理。

這裏的傷害又可分為三種型態:

1. 急性傷害:

沒有先前之疼痛病史,純為單一傷害事件,x光也可顯示明顯之骨折線。

2. 延遲癒合之骨折:

已有過去傷害的病史或疲勞性骨折,x光顯示骨折線有變寬的現象。

3. 非癒合性骨折:

同樣有過去傷害的病史或疲勞性骨折,x光之結果顯示有重複受傷的現象,骨折線加寬,並且有非癒合之骨折徵兆。

過去曾有第五蹠骨骨折病史,反覆的發生疲勞性骨折,與外側踝關節不穩定和患有糖尿病的人,比較容易受到此傷害。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患者會抱怨足部外側會有明顯之疼痛,特別是要求患者負重做舉踵之動作時。

2. 拉扯性骨折通常伴隨外側踝關節扭傷。

3. Jones骨折通常是發生足部與地面接觸,身體移動的方向與足部之方向相反。

4. 觸壓第五蹠骨近端會有疼痛,並且有腫脹與瘀青的現象。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確定腓骨短肌之功能完整性,如要求患者做抗阻力之足外翻的動作。

2. 完整的評估遠端腓骨,外踝韌帶與足部功能。

3. 檢查皮膚之感覺功能,如果足背與外側之感覺有所改變,很可能是腓腸神經之部份功能受到損傷。

◎急性期處理原則

1. 冰敷、休息,與抬高傷部。

2. 必須將此類拉扯性骨折之患部,穿著有硬鞋底的鞋子,3~4週的時間,若擔心患者的配合度,則可令其穿著步行固定護靴。

3. 若為Jones骨折第一類型需穿著非負重型的短固定石膏6-8週,第二類型則需8-12週。

然而此種保守療法之結果並不十分穩定,因此也有人建議直接以手術加以固定,第三類型則需手術介入。

 

二、阿基里斯腱(跟腱)斷裂(Achilles’TendonRupture)

阿基里斯腱是由小腿後側的腓腸肌與比目魚肌共同形成,是全身最大的肌腱,它可以承擔身體10倍體重的壓力。

此傷害顧名思義即是小腿跟腱完全的斷裂,通常是發生在跟骨連接處上方之血液循環較差的2~6公分的位置。

此傷害較易發生在該部位之前就已經有某程度的退化現象,或是舊有未完全癒合的微小傷害。

它的好發年齡在30~40歲之間,而且男性之機率大於女性。

發生此傷害的原因包括一些疾病的患者,會造成此處結構的脆弱,如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痛風及骨功能不足者。

此外因固定生活方式或缺乏運動所造成的萎縮,過久的肢體固定、慢肌的肌腱炎,體重過重,缺乏柔軟度,年齡增長,都是造成此傷的可能原因。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踝關節後側忽然間的側痛感。

2. 觸摸或視覺上在疼痛處有凹陷的現象。

3. 局部之腫脹與瘀青。

4. 通常患者會感覺好像有人從後面踢他一腳,並且聽到“啪”一聲。

5. 立即無法正常行走。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觸摸跟骨上方之肌腱2-6公分處是否有凹陷。

2. 擠壓小腿之肌腹,看足部是否有任何動作(Thompsontest)

3. 檢查腳部下壓的能力。

◎急性期處理原則

包括降低傷者的疼痛,冰敷、加壓、休息,抬高與固定為標準現場處理之內容,唯必需注意限制足踝之動作,直到接受醫師之處理。

應使用柺杖以輔助傷者之行走。

 

三、外側踝關節扭傷(LateralAnkleSprain)

最常見的踝關節扭傷為外側踝關節韌帶的傷害,它通常是發生在當足踝被強力的做出過度的內翻(inversion)動作,此為一條或多條外側的韌帶會受到拉扯或甚至斷裂的傷害。

從統計數字上來看,外側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是內側踝關節扭傷發生率的四倍,特別是在籃球、足球及舞蹈等較常發生踝關節扭傷的運動項目。

有韌帶鬆弛現象的人比較容易發生此種傷害,這可能是導因於天生的關節鬆弛或是過去曾發生過類似的傷害。

在發生此種傷害時,傷者通常會告訴您可能的的病因是1.踝關節受到急性的內翻應力;2.外踝部位有不同程度的腫脹;3.在受傷的同時,會聽到足踝處有”啪”的聲音。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疼痛發生在足踝外側與外踝(lateralmalleolus)的下側。

2. 在疼痛的部位有局部的腫脹。

3. 疼痛通常在身體負重或過度的關節活動時會加劇。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4. 觀察步態是否正常。

5. 局部腫脹的部位與程度。

6. 檢查舟狀骨遠端是否有移位或疼痛。

7. 檢查主動與被動的關節活動度。

8. 觸摸外側三條主要韌帶的解剖位置是否有疼痛。

9. 擠壓脛骨與腓骨,以確定下脛腓韌帶是否有損傷。

10.做前拉與內翻測試檢查其關節鬆弛度與韌帶損傷情形。

 

◎急性期處理原則

1. 以彈性繃帶及適當裁剪的軟墊(通常為U-型墊)給予傷部適當的保護、固定與壓迫。

2. 適當的休息,避免傷勢之惡化。

3. 在休息1-2天之後,鼓勵傷者做在忍受範圍之內的低強度身體活動,與身體負重,如此可以加速傷部肌力之恢復與減少腫脹。

4. 冰敷20分鐘使血管收縮。

一天當中重複冰敷3-4次直到腫脹退去。

◎特別注意事項

1. 在受傷後應即時檢查傷部之神經血管功能,以確保沒有其它不良之併發症。

2. 過久的固定不動會增加深層靜脈血栓之發生率。

 

四、內側踝關節扭傷(MedialAnkleSprain)

此傷害大多是因過度的踝外翻、旋前或外轉所導致踝關節內側三角韌帶的傷害,發生內側三角韌帶的傷害通常比外側踝關節扭傷還要嚴重。

它一般也都會伴隨著外側踝扭傷或腓骨之傷害。

單純的內側三角韌帶的傷害大約佔全部踝關節扭傷的10%。

有舊傷與參與激烈碰撞活動的人,是較危險的族群。

可能伴隨此傷害而發生的併發症包括距骨圓頂之損傷,脛骨、腓骨間之韌帶損傷,腓骨或脛骨之骨折,與慢性三角韌帶功能不足所導致功能性不穩定的踝關節。

運動員通常會告訴你,他的踝關節在落地時,受到外翻的力量而受傷。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內側踝關節疼痛與腫脹。

2. 內側附近有瘀青的現象。

◎發生踝關節扭傷時,也有可能同時發生內、外踝骨折的傷害,其發生的原因包括,過去曾發生的舊傷復發,尚未成熟的骨骼發育,及踝關節受到突然的扭轉。

其症狀與徵兆為:

1. 局部腫脹與瘀血。

2. 肢體變形

3. 直接觸摸內、外踝會有疼痛。

4. 步行時有負重困難或不正常之步態。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小心地觸摸來尋找受傷的結構,三角韌帶是否有疼痛。

2. 檢查前、下脛腓骨間之韌帶是否有疼痛。

3. 脛後肌與屈姆長肌之抗阻力測試。

4. 脛腓關節之擠壓和旋轉測試以確定骨間膜是否受傷。

5. 外翻壓力測試以確定三角韌帶之傷勢。

◎急性期處理原則

與內側踝關節扭傷相同,然而此傷害之復原時間通常在3-6週之間,比外側扭傷之復原時間較長。

如有部份韌帶斷裂之2級扭傷,則可能需要短暫的固定時間,若為3級的完全傷害,其治療方式仍有相當大的爭論,但可能需要固定更長的時間(6-8週)或以手術介入處理。

 

五、腓骨骨折(FibularFracture)

腓骨是小腿中較細的一根骨頭,它在身體負重的過程當中,並沒有扮演太多的角色,因此單獨的腓骨骨幹的骨折是較少見的,它通常伴隨著某個急性的特殊傷害,如棒球,或足球運動中對腓骨或踝關節直接撞擊所造成。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單純急性的腓骨骨折處會呈現紅、腫、熱、痛的現象,但在膝與踝關節並不會發生腫疼。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小腿之神經循環功能檢查,特別是骨折處若發生在腓骨近端靠近膝關節處,腓總神經之檢查更形重要。

2. 直接觸壓骨折處應會誘發疼痛,但在相對的脛骨位置處壓,則不會發生疼痛。

3. 踝關節之功能應一併做檢查,以確定腓骨受到撞擊時,沒有同時傷到踝關節附近的結構。

◎急性期處理原則

為了傷者之舒適,石膏固定或是有好護墊的護具可以使用,但並不是必須使用。

如果傷者對此骨折的疼痛仍可以承受,則用護墊與彈性繃帶輕輕纏繞小腿。

 

六、前腔室症候群(AnteriorCompartmentSyndrome)

人體的小腿從解剖上來分析,有薄膜將其區隔為前側、外側、後側深層、與後側淺層4個腔室。

腔室與腔室之間的液體並無法以滲透的方式,使液體在腔室之間相互流動。

腔室症候群是指在一個有限的空間當中,因內在壓力過大而導致血液循環以及其內部構造功能受損的傷害。

造成腔室壓力過大的原因可導自於該部位直接受到外力的撞擊,而形成的內部出血與組織液外滲的現象,進而導致腔室內壓過大,而壓迫影響到正常的血液循環。

另一種狀況是導因於本身局部循環不良而形成。

當運動時血液會大量的流經此部位,然而其靜脈與淋巴排出的速度,遠遠不及因運動而增加的循環量,進而導致腔室壓力急速增加,而造成神經與循環系統之障礙(稱之為運動誘發之腔室症候群)。

此二症狀如不即時處理,而壓力又持續過高的情形之下,有可能會造成組織功能因缺血而發生永久的損傷,甚至有截肢的可能性,因此它是一個緊急的狀況。

急性腔室症候群之發生機轉為小腿前側受到外力直接之撞擊;而運動誘發之腔室症候群則好發於從事耐力型運動(足球)或長跑運動員當中。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在長時間運動後,小腿前側會發生不退的疼痛,或數小時後才慢慢減退。

2. 疼痛發生的時機皆是在運動到相同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生。

3. 腳的背部會有麻刺的感覺,特別是第一與第二趾之間會有感覺上的改變。

4. 無法做背屈的動作或做動作時會有疼痛。

◎特別注意事項

1. 當急性症狀發生時,這是一個醫療上的緊急狀況,必須立刻送醫處理,以免發生組織缺氧而壞死。

2. 非手術的治療方式對競技型的運動員,其效果都不是很好。

3. PRICE原則當中的加壓在此症狀中適用。

因為加壓後的處理只會更增加小腿內部的壓力。

 

七、內側脛骨壓力症候群(MedicalTibialStressSyndrome)

內側脛骨壓力症候群俗稱脛骨疼痛(shinsplint),它通常是一種慢性、過度使用的傷害,症狀大多發生在脛骨後側,下端1/3骨膜與肌腱連接的位置。

它發生的原因大多不是非常明確,但臨床上之經驗顯示,在長時間從事反覆的跑步與跳躍運動、足部過度旋前(pronation)、突然間增加訓練量、改變從事運動的場地表面和身體疲勞,都有可能會誘發此症狀。

它也有可能會演變成為疲勞性骨折、或腔室症候群。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通常疼痛是慢慢發生,而且是逐漸惡化。

2. 在症狀初期疼痛通常與運動強度有關,而且是在一開始運動的時候,只要休息症狀就會消失。

3. 在症狀的後期,停止運動後的疼痛有時比運動中還要加劇。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觸壓脛骨下段1/3之內、後側是否有疼痛產生。

2. 評估足、踝是否有過度旋前(overpronation)。

3. 若是症狀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則應檢查患部之軟組織是否有輕微腫脹及硬塊產生。

◎急性期處理原則

1. 休息,冰敷。

2. 改變訓練內容,降低強度與距離。

 

八、髂脛束摩擦症候群(IliotibialBandFrictionSyndrome)

一般俗稱為跑步者膝(Runner’sKnee)。

這是一種屬於過度使用而造成的滑液囊炎或肌腱炎,發生之機轉是因為髂脛束的後側與股骨外上髁在運動的過程當中,過度的摩擦所引起。

疼痛症狀的呈現通常是在步行中足跟與地面接觸的階段,膝關節彎曲在30°左右時發生,因而造成髂脛束本身肌腱或介於髂脛束與股骨間滑囊之發炎。

此傷害是僅次於髕骨股骨症候群,好發於所有跑步者當中的傷害。

症狀出現往往是由輕微的不舒服開始,若沒有特別處理,而持續運動,則症狀會慢慢惡化,甚至只要一跑步,疼痛就會產生。

誘發此傷害的外在因素包括初期從事跑步而且距離過長的人;過長的下坡路途,與跑步路面單側傾斜。

內在因素包括足部過度旋前,身材較瘦身的人因缺少脂肪在組織間之潤滑,O型腿,與腿長不一的人。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膝關節外側疼痛,跑步時症狀加劇。

2. 上、下階梯會誘發疼痛。

3. 症狀較嚴重的人,其步態會有跛腳現象。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評估雙腿長度與傷側髂塉高度之平衡,當雙腿長不一時,可能會造成一側髂脛束變緊,進而使摩擦更形嚴重。

2. 評估股骨與脛骨間之角度,有O型腿的人,較易造成髂脛束之摩擦。

◎急性期處理原則

1. PRICE。

2. 休息或減少運動量是最佳的處理方式。

3. 伸展附近之軟組織。

 

九、髕骨骨折(PatellaFracture)

此傷害大部份是由直接撞擊所造成,有時會是粉碎性骨折,並且伴隨著股骨、脛骨或髖骨的骨折。

男性發生此傷是女性的2倍,好發年齡介於20-50歲之間。

若是由非直接撞擊的力量所造成的骨折,通常是發生在不預期的快速膝屈曲的動作或強力的跳躍動作與落地時,且其受力遠大於肌腱與骨骼所能承受,進而造成骨折。

此型傷害會有明顯的髕骨位移。

至於青少年發生在此處的傷害多為髕骨半脫位或全脫位的傷害,同時伴隨著骨端軟骨的傷害,並且傷者會聽到”啪”的一聲,膝關節會立即喪失功能。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觸摸與被動的移動,髕骨會產生疼痛。

2. 明顯看到傷部有凹陷現象。

3. 關節血腫並伴隨著關節明顯腫脹。

4. 殘留些微或完全喪失關節活動功能。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觀察被動之關節活動度時是否加大其凹陷情形。

2. 檢查關節腫脹與擴散情形。

3. 肢體末端之神經,循環功能測試,以確保無其他組織結構之損傷。

4. 觀察其附近之軟組織是否有受到感染之現象。

5. 如果擔心成長中之青少年生長板也有受傷,則所有的壓力測試與韌帶測試應暫緩,直到放射線之評估結果顯示陰性反應始可進行。

6. 其它因骨骼感染所誘發之骨折亦應做檢查排除。

 

十、髕腱斷裂(PatellarTendonRupture)

與發生髕骨骨折傷害機轉相似的一種傷害為髕腱斷裂,其結構受力與斷裂都與髕骨骨折相似,惟獨其斷裂的位置是在髕骨下方肌腱的位置上。

長期患有肌腱炎、肌腱上注射類固醇、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者都是發生此傷的可能因素。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膝關節疼痛。

2. 水腫、瘀青。

3. 可能也會有關節血腫的情形。

4. 完全喪失股四頭肌之功能。

5. 局部變形。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髕骨前方或脛骨粗隆會極端疼痛。

2. 檢查股四頭肌之功能。

3. 屈膝時會疼痛。

4. 無法有正常之步態。

5. 檢查是否有肌腱上之凹陷。

◎急性期處理原則

處理髕骨骨折、髕腱斷裂這兩種傷害之原則非常接近,皆是在傷者較舒適的肢體位置下固定傷部,通常是在有部份屈膝的角度之下,以減少股四頭肌的收縮和骨折之牽引。

如果是屬開放性骨折,則必須特別注意傷害之傷口處理。

 

十一、膝關節脫臼(KneeDislocation)

通常是發生在衝擊力極大的項目,如賽車、賽馬或美式足球等項目。

當膝關節受到外力的撞擊之後,股骨與脛骨發生異位的情形。

有60%的傷是屬於前脫位的傷害,發生的動作是過度伸展(Hyperextension),或是汽車前座乘客未繫安全帶,在受撞擊時下肢被卡在儀表板之下,而上半身繼續向前移動,造成膝關節異位,此動作也會造成後側關節囊、後十字韌帶與膕動脈的損傷。

當然一個嚴重的撞擊,無論其方向為何,膝關節周圍之重要結構都可能會受到傷害,包括前後十字韌帶,內、外側副韌帶、軟骨、神經及血管。

在膝脫臼的案例中有30﹪會有膕動脈的傷害發生,如果此血液循環損傷之傷害在傷後6-8小時之內無法恢復,將有90%的機率,傷者將有截肢之危險。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明顯的膝關節變形。

2. 傷者對關節之穩定性感到極端之不安。

3. 肢體末端之脈搏可能會消失。

4. 兩側肢體之溫度會明顯不同。

5. 呈現末端缺血、麻痺、變色、疼痛等症狀。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觸摸或尋找末端脈搏。

2. 檢查大姆趾與第二趾間之感覺異常情形,並請患者嘗試在不移動膝關節的前提之下做腳趾與踝關節的動作,

◎急性期處理原則

1. 立刻送醫,這是個緊急狀況。

2. 將患肢固定在些微的彎曲角度之下,以減少壓迫到膕動脈之機會。

3. 確實在循環與運動功能上做書面之記錄。

4. 注意患者之生命跡象,因為發生此種傷害的同時,也有可能伴隨著其他重大之傷害。

 

十二、膝側副韌帶損傷(CollateralLigamentTear)

膝關節之內、外側各有一組主要提供關節左、右穩定的韌帶,統稱為側副韌帶。

由於其所在的位置,發生傷害的部位與受外力的方向有極大的相關性。

內側發生損傷的機會比外側的機率較高,尤其是一些要求快速轉變方向與身體碰撞的運動中特別容易發生。

此處結構受損時,附近其它結構也常伴隨著發生傷害,如內、外側軟骨,與前十字韌帶。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內側韌帶損傷:

1. 步態改變,並且有膝關節鬆動的不安全感。

2. 內側韌帶及關節內側疼痛,特別是在將關節在完全伸直的動作時。

3. 關節活動度受限。

4. 局部與關節囊內腫脹。

--外側韌帶損傷:

1. 急性的膝外側疼痛。

2. 患者在受傷之剎那可能會聽到”啪”的聲音。

3. 腫脹的程度不一定,如只是單純低程度的韌帶傷害,腫脹的情形將不明顯。

4. 可能會伴隨著呈現腓總神經傷害的症狀。

5. 嚴重的韌帶傷害,仍會呈現關節不穩定的現象。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觸壓傷側韌帶會有疼痛,並且觀察傷者之步態。

2. 檢查關節之活動度。

3. 以Lachman’sTest或拉扯測驗檢查前-後十字韌帶之完整性。

4. 檢查腓總神經之感覺與運動功能。

5. 內、外翻壓力測試,如果鬆弛程度超過10m.m.則有80%的機率會伴隨著前十字韌帶或半月軟骨的傷害。

◎急性期處理原則

1. 冰敷與壓迫受傷部份。

2. 第一級的傷害,並不需要以支架固定,二~三級之傷害,則需有短時間(1週)的支架固定保護。

3. 復原時期應穿戴運動型護具以保護傷後所造成的關節不穩定。

 

十三、半月軟骨破裂(MeniscalTears)

此傷害大多是當膝關節受到過度的扭轉力、壓迫力或剪力時,對半月軟骨所造成的傷害。

在膝關節的傷害中是非常常見的傷害,它好發於13-40歲之間。

然而此結構的另一種損傷為退化性之磨損,它則好發於40歲以後的人。

內側半月板之後角(Posteriorhorn)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部位。

先天性骨骼排列異常,關節患有退化性疼痛與股四頭肌肌力較差的人,比較容易受到此傷害。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在內、外側之關節線上有疼痛產生。

2. 身體負重時無法做關節旋轉或半蹲。

3. 受傷後之腫脹可能會立即產生,但有時也會在傷後數小時慢慢形成。

4. 傷者會描述在受傷時,覺得膝關節好像要分開的感覺。

5. 症狀會隨著時間而改善,但如果沒有做適當之醫療,當恢復運動之後,症狀往往都會復發。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觸摸兩側關節線是否有疼痛。

2. 檢查是否有水腫或關節血腫的情形,如果有血腫之情形,則顯示極有可能是半月軟骨、韌帶或骨端軟骨之傷害。

3. 做關節活動度之檢查,如果在過程中有卡住或有聲音的情況發生,可能是代表半月軟骨損傷,或有碎片在關節之中。

4. 如果是重複的發生輕微腫脹,則可能是慢性的磨損。

5. 檢查股四頭肌之功能,是否有萎縮的現象。

6. 做前-後拉扯(DrawerTest)以確定十字韌帶之完整性。

◎急性期處理原則

1. 如果關節被卡住在某一個角度而無法移動,則應立即固定送醫處理。

2. PRICE。

3. 復原過程中,可選擇穿戴單軸之護具。

 

十四、奧斯古斯症(Osgood-SchlatterDisease)

這是一種只發生在成長期中的青少年身上的症狀,它是因在脛骨與髕骨肌腱連接處發生多次微小的骨折(microfracture)或由髕腱在生成板上不斷的拉扯所造成的傷害,這些不同的傷害造成此處軟骨發炎的一種反應。

它發生在男性青少年的機率遠高於女性,特別是那些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其從事的運動是反覆的跳躍與屈膝,其股四頭肌的發展程度超過其骨頭的速度,進而在脛骨粗隆處造成拉扯性之發炎。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在脛骨粗隆處(特別是在觸壓的時候),會有腫脹與疼痛。

2. 脛骨粗隆在慢慢突起。

3. 多發生在起跳腳,但也可能雙腳同時發生。

4. 疼痛在運動時,特別是跳躍或跑步時特別明顯。

◎現場工作人員可以做下列的檢查

1. 觸摸疼痛點是否集中在髕腱與脛骨粗隆之連接處。

2. 觀察脛骨粗隆是否有骨頭之增生。

◎急性期處理原則

1. 減少跳躍性之運動次數與強度。

2. 積極性之休息,改變運動模式。

3. 運動後冰敷患側。

 

十五、遠端股骨骨折(DistalFemuralfracture)

股骨是全身最長的一根骨頭。

要發生股骨的骨折通常需要極大的撞擊與傷害才會發生,在年輕人中發生此傷害大部份是在高能量撞擊的運動當中,如,足球、橄欖球、和賽車等。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明顯的肢體變形與疼痛。

2. 患者完全無法移動膝與髖關節。

3. 它有時會伴隨著其它傷害的發生如胸、腹腔傷害,膝或髖關節傷害或脫臼。

4. 患者傷害之末端循環可能因此傷害而受阻。

◎特別注意事項

1. 必須先做到醫院前之固定。

2. 如果是開放性骨折,不要嘗試將骨折復位。

3. 沒有經過訓練之人員,切勿嘗試使用牽引固定法,特別是有下列症狀時:

A.骨折處接近膝關節;B.傷側之髖關節同時發生骨折或脫位;C.同側小腿骨折;D.骨盆骨折。

4. 注意傷者是否有休克徵兆出現,並加以處理。

 

十六、大腿後肌拉傷(HamstringStrain)

大腿後肌的拉傷是短跑選手中,最常發生的一種傷害,腿後肌包括股二頭肌,半腱肌與半膜肌。

當腿後肌肌肉與肌腱的連接處受到過度的拉扯而產生的傷害。

通常是當肌肉在做強力的離心收縮時,發生肌腹、肌肉與肌腱連接處或肌腱與股骨連接處的拉傷。

當肌肉本身有柔軟度不足或因疲勞而引起的肌肉僵硬,肌力不足與不平衡,缺乏運動前充足的熱身運動,收縮肌與拮抗肌之協調性不好,及未痊癒的舊傷都是誘發腿後肌拉傷的原因。

◎此傷害較明顯的症狀與徵兆(signs&symptoms)

1.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