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0732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docx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docx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

  ××县地处××西北边陲,辖17个乡镇,地理概貌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属典型的山区丘陵县。

全县有近十个乡镇属山区、半山区,这些山区乡镇中不少地方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仍有部分群众处于贫困、半贫困状态。

然而,这些乡镇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受工业污染比较少,一年四季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着较好的生态环境优势。

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论证调研,该县提出了“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发展理念,将山区乡镇的生态环境优势与发展现代有机农业结合起来,在保护了绿水青山的同时,又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有机农业生产乡镇由最初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9个,有机耕地面积达6.5万亩,有30多个产品通过德国欧格耳有机保证公司和欧盟国际生态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有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

有机农业项目区的农民人均每年可从中增收300多元,有机农业正逐渐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该县通过示范引导、科技创新以及龙头企业的拉动,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由单一靠政府扶贫救助向依靠有机农业产业化脱贫致富的转变。

  一、依托示范引导,强化制度约束,推动传统耕作型农业向标准化农业转变

  有机农业是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监测跟踪体系、检测检验体系为一体的标准化农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操作标准。

但有机农业在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在土壤转换期内,由于不能使用化学肥料、农药以及转基因产品,在一定程度会造成减产,群众对发展有机农业存在较强的抵触情绪。

针对这一情况,该县没有搞强迫命令、强行推广,而是在加大宣传的同时,通过三个步骤,逐渐转变了群众的观念,实现了有机农业生产操作的标准化。

第一步是典型示范引导。

政府出资创建了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功能集科研、示范、旅游为一体,为全县有机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试验、示范作用。

同时选择群众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茭湖乡作为首个推广示范点,对全乡实行土壤转换,有机操作。

经过几年的探索,找到了一条有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特别是通过与江西金佳谷物有限公司合作,以140元/百斤的价格收购有机水稻,让群众尝到了发展有机农业的甜头,产生了强大的宣传示范作用。

在有机农业逐渐被群众了解、接受后,开始第二步工作——编制操作标准。

该县先后向省质量监督局申报了有机水稻、有机木姜、有机毛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在通过省级验收以后,立即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传小册,免费发放给有机农业项目乡镇的农民,让农民群众可以按照标准规范生产。

在有机农业生产之初,虽然大部分群众都能按照标准要求操作,但也有少许群众图方便省事,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产品通不过有机认证,使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受损。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开始标准化生产的第三步——强化监控,一方面成立了县、乡两级的监控队伍,实行全天候巡回监控,严堵化肥、农药供应源头,在发展有机农业的乡镇或村,严禁销售化肥、农药,做到统一供应有机肥、生物农药或自制有机肥,一旦发现农户施用化肥、农药,严肃处理,并当场记录在案;另一方面将有机农业乡镇的每十户农户组成协作小组,民主选举有机农业监督员,建立有机农业监控卡,监控卡上标明田块、面积等内容,从而形成农户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

  二、依托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科技化农业转变

  现代有机农业是一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只有依靠现代高科技,依靠一批懂技术新型农民,才能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

该县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中,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在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方面,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县校、县院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有机质及生物肥料开发、替代化学制剂的病虫害及杂草生物防治技术、土壤水体生态培肥技术、畜禽水产有机养殖技术等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有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产品品质。

通过与南昌大学合作建立南昌大学××有机食品研发中心,重点解决有机食品开发中的技术难题,与省农科院合作,就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有机肥开发、良种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有效地进行了生产与科技的对接;另一方面是建立了为有机农业服务的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县有机农业办公室组建了有机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小组由省级专家、乡土专家、专业大学生组成,常年下到有机农业基地,分片包干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技术示范和技术咨询服务。

在村一级通过培育有机农业种植示范户,形成以产业技术小组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推广网络,有效提升了有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

同时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对有机农业项目乡镇的农民进行免费培训,重点讲授有机农业发展前景、有机农业操作标准、认证标准等专业知识,对有机农业种植品种的选择、病虫害的防治等栽种技术进行指导培训,不断提高农户发展有机农业的信心与能力。

  三、依托产业拉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推动传统“提篮小卖型”农业向产业化农业转变

  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中,随着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多,依托产业脱贫致富这条路子要走下去,就必须让产业与市场对接。

因此该县把有机食品加工业作为全县招商引资的一个重点向外推介,努力激活本县民营资本投入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同时从县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培育和扶持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通过引进、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县已有20多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有10家企业是省、市龙头企业。

这些龙头企业,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还带动2万多户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种植。

尤其是一些山区乡镇贫困农户,由于资金紧缺,无力投资有机农业,一些龙头企业就为农户先垫付种子及有机肥料、生物农药款,有效地提高了贫困户栽种有机农作物的积极性。

为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户的对接,该县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鼓励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通过成立××有机食品行业协会以及在有机农业项目村成立有机农业协会互助组,把企业与农民联结起来,真正实现了“龙头加工企业+有机农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达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据统计,该县现有各类有机农业基层协会组织46个,带动7650户农户、34600人。

今年全县通过合作协会落实的有机水稻订单面积达到4万亩,龙头企业按每百斤150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种一亩有机水稻可增收近400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就增收800万元。

  第二篇:

  ××县地处××西北边陲,辖17个乡镇,地理概貌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属典型的山区丘陵县。

全县有近十个乡镇属山区、半山区,这些山区乡镇中不少地方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仍有部分群众处于贫困、半贫困状态。

然而,这些乡镇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受工业污染比较少,一年四季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着较好的生态环境优

  势。

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论证调研,该县提出了“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发展理念,将山区乡镇的生态环境优势与发展现代有机农业结合起来,在保护了绿水青山的同时,又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有机农业生产乡镇由最初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9个,有机耕地面积达6.5万亩,有30多个产品通过德国欧格耳有机保证公司和欧盟国际生态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有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

有机农业项目区的农民人均每年可从中增收300多元,有机农业正逐渐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该县通过示范引导、科技创新以及龙头企业的拉动,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由单一靠政府扶贫救助向依靠有机农业产业化脱贫致富的转变。

  一、依托示范引导,强化制度约束,推动传统耕作型农业向标准化农业转变

  有机农业是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监测跟踪体系、检测检验体系为一体的标准化农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操作标准。

但有机农业在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在土壤转换期内,由于不能使用化学肥料、农药以及转基因产品,在一定程度会造成减产,群众对发展有机农业存在较强的抵触情绪。

针对这一情况,该县没有搞强迫命令、强行推广,而是在加大宣传的同时,通过三个步骤,逐渐转变了群众的观念,实现了有机农业生产操作的标准化。

第一步是典型示范引导。

政府出资创建了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功能集科研、示范、旅游为一体,为全县有机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试验、示范作用。

同时选择群众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茭湖乡作为首个推广示范点,对全乡实行土壤转换,有机操作。

经过几年的探索,找到了一条有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特别是通过与江西金佳谷物有限公司合作,以140元/百斤的价格收购有机水稻,让群众尝到了发展有机农业的甜头,产生了强大的宣传示范作用。

在有机农业逐渐被群众了解、接受后,开始第二步工作——编制操作标准。

该县先后向省质量监督局申报了有机水稻、有机木姜、有机毛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在通过省级验收以后,立即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传小册,免费发放给有机农业项目乡镇的农民,让农民群众可以按照标准规范生产。

在有机农业生产之初,虽然大部分群众都能按照标准要求操作,但也有少许群众图方便省事,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产品通不过有机认证,使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受损。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开始标准化生产的第三步——强化监控,一方面成立了县、乡两级的监控队伍,实行全天候巡回监控,严堵化肥、农药供应源头,在发展有机农业的乡镇或村,严禁销售化肥、农药,做到统一供应有机肥、生物农药或自制有机肥,一旦发现农户施用化肥、农药,严肃处理,并当场记录在案;另一方面将有机农业乡镇的每十户农户组成协作小组,民主选举有机农业监督员,建立有机农业监控卡,监控卡上标明田块、面积等内容,从而形成农户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

  二、依托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科技化农业转变

  现代有机农业是一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只有依靠现代高科技,依靠一批懂技术新型农民,才能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

该县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中,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在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方面,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县校、县院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有机质及生物肥料开发、替代化学制剂的病虫害及杂草生物防治技术、土壤水体生态培肥技术、畜禽水产有机养殖技术等研究与应用,不断提高有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产品品质。

通过与南昌大学合作建立南昌大学××有机食品研发中心,重点解决有机食品开发中的技术难题,与省农科院合作,就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有机肥开发、良种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有效地进行了生产与科技的对接;另一方面是建立了为有机农业服务的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县有机农业办公室组建了有机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小组由省级专家、乡土专家、专业大学生组成,常年下到有机农业基地,分片包干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技术示范和技术咨询服务。

在村一级通过培育有机农业种植示范户,形成以产业

  技术小组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推广网络,有效提升了有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

同时充分利用“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对有机农业项目乡镇的农民进行免费培训,重点讲授有机农业发展前景、有机农业操作标准、认证标准等专业知识,对有机农业种植品种的选择、病虫害的防治等栽种技术进行指导培训,不断提高农户发

  展有机农业的信心与能力。

  三、依托产业拉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推动传统“提篮小卖型”农业向产业化农业转变

  在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中,随着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作物品种的不断增多,依托产业脱贫致富这条路子要走下去,就必须让产业与市场对接。

因此该县把有机食品加工业作为全县招商引资的一个重点向外推介,努力激活本县民营资本投入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同时从县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培育和扶持一批经济实力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通过引进、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全县已有20多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有10家企业是省、市龙头企业。

这些龙头企业,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还带动2万多户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种植。

尤其是一些山区乡镇贫困农户,由于资金紧缺,无力投资有机农业,一些龙头企业就为农户先垫付种子及有机肥料、生物农药款,有效地提高了贫困户栽种有机农作物的积极性。

为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户的对接,该县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鼓励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通过成立××有机食品行业协会以及在有机农业项目村成立有机农业协会互助组,把企业与农民联结起来,真正实现了“龙头加工企业+有机农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达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目标。

据统计,该县现有各类有机农业基层协会组织46个,带动7650户农户、34600人。

今年全县通过合作协会落实的有机水稻订单面积达到4万亩,龙头企业按每百斤150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民种一亩有机水稻可增收近400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就增收800万元。

  第三篇:

农业产业化局先进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xxxx县农业产业化局坚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三农”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不断深化认识,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xxxx”期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幅22.12%,20XX年达到166.59亿元,增长25.2%。

20XX、20XX年,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在

  xxxx召开,xxxx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乡镇企业局的肯定。

该局连续三年获得全省系统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部门职能,理清发展思路。

xxxx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

过来,我们坚持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力源,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不断强化引导和扶持力度。

一是强化规划引导。

在大力推进“一流转五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的同时,高质量编制了《全县九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xxxx县“xxxx”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二是助推出台政策。

通过前期大量的调研,拟定政策文件草案,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

三是争取领导重视和扶持。

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县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县两级财政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和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县、县、乡三级领导联系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制度,县人大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农业产业化建设。

  二、坚持龙头带动,提升发展水平。

我们坚持扭住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催生壮大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通过扶优扶强,全县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全县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4家、县级121家。

过亿元的龙头企业14家,拥有上县企业1家。

二是引进了一批知名龙头企业。

近五年,全县引进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53家,泰格林纸、娃哈哈、汇源果汁、康师傅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xx三是形成了一县一品基本格局。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使每个县都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化扶贫成效明显。

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安置农民就业人数达到5.2万人,联结基地353.8万亩,带动农户58.7万户,其中贫困农户在30%以上,农户年户均增收20XX元以上。

  三、加快资本对接,加大对外合作。

借力资本县场,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积极抓好上县引导。

出台了《关于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县的意见》,建立了龙头企业上县申报绿色通道,通过举办龙头企业资本运营专题培训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军资本县场报告会,邀请国内、省内资深专家进行授课等手段,致力推进龙头企业上县工作。

20XX年11月,我县本土龙头企业大康牧业在深交所正式上县。

二是积极搭建上县平台。

鼓励拟上县龙头企业与创投、风投和外资机构对接,积极探索搭建拟上县企业与国内外投资者战略合作平台。

近年来,吸引了山东富丰、澳大利亚向导投资等多家国内知名投资集团加盟xxxx,引进战略投资达7.2亿元。

三是积极培植上县后备资源。

按照“培育一批、上县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县后备资源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培植、贴身服务。

目前有4家龙头企业被列入省重点上县后备企业,全县11家省重点上县后备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占8家。

  四、执行标准化建设,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

我们着眼于促进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从推动土地流转求突破,从20XX年起全面启动了超级稻、工业原料林、柑桔、茶叶、油茶、中药材、生猪、肉牛等十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

县里专门成立了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办公室,近年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4亿元扶持基地建设及其加工项目建设。

同时,通过部门创办示范基地,引导龙头企业投入资金1.5亿元建基地,形成了一批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

  五、加快农产品园区建设,推动集群发展。

我们着力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集聚。

目前,全县已有xxxx工业园、靖州工业园2个“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xxxx工业园还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

146家县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的达47家。

引进了娃哈哈、汇源果汁、康师傅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目前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占入园企业总量的80%,去年来又有大康牧业4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正清集团异地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入驻园区,成为我县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中心,被评为湖南省最具投资潜力的园区。

  六、促进提质增效,加快休闲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们按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