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046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工商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的关系是()。

A、劳务关系

B、合同关系

C、雇佣关系

D、市场关系

【答案】B

【解析】聘用合同是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确立具有人事关系性质的聘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

议。

所以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属于聘用合同关系。

故选B。

2、下列诗句与其描写的传统节日对应不正确的是()。

A、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

B、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节

【答案】A

【解析】A项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对应的是春节。

B项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C项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

D项出自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写的是七夕节。

因此A项错误。

3、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和价值转变方式

B、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C、在资本积累中的作用不同

D、在资本流通中的周转速度不同

【答案】B

【解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依据是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

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

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是资本增值。

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它的价值会随物质形态的改变,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价值不会增值。

故选B。

4、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跟风种地”

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跟风种地”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变化中把握市场,没有能够真正做到从实

际出发。

故选A。

5、下列成语中,体现了相同哲理的有()。

A、掩耳盗铃

B、良莠不分

C、张冠李戴

D、不分皂白

【答案】BCD

【解析】掩耳盗铃的哲理是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违背了这样的哲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3)意识决定于物质。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不分皂白体现的哲理是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故此题答案为BCD。

6、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

A、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B、不变资本的产物

C、所费资本的产物

D、可变资本的产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的相关知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生产成本)发挥作用,而且预付资本中没有被消耗的不变资本也参加到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来。

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转化形式。

根据题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剩余价值可以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故选A。

7、“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怀疑劳动价值论、劳动幸福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资本创造财富已成共识,“劳动是财富、幸福的源泉”早就过时

B、财富、幸福的源泉有多种,劳动并不一定会给人带来财富和幸福

C、怀疑劳动价值论会导致价值观、幸福观发生扭曲

D、不合理的社会分配制度会导致对劳动价值论、劳动幸福论的怀疑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劳动价值论。

A项中“早就过时”说法错误。

B项“并不一定”说法与题目强调的“劳动创造财富和源泉”相违背。

C项表述符合题意。

社会分配制度不合理会造成贫富差距过大、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导致人们对劳动价值论、劳动幸福论产生怀疑,D项表述也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D。

8、人民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

A、创造经济规律

B、消灭经济规律

C、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D、利用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

人们认识规律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因此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故选D。

9、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

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

A、社会影响

B、社会价值

C、社会地位

D、社会理想

【答案】B

【解析】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故选B。

10、固定资本设备的大修理费用应包括在()。

A、生产资本中

B、固定资本中

C、流动资本中

D、流通资本中

【答案】B

【解析】大修理费用开支较大,这部分支出的费用,其实已经转移到固定资本的价值中去,故应属于固定资

本的价值。

故选B。

11、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表现出来的。

A、商品销售数量

B、产品生产数量

C、商品价格运动

D、货币流通速度

【答案】C

【解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

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

的。

故选C。

12、以下属于公文版头的是()。

A、发文机关标志

B、标题

C、主送机关

D、抄送机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格式。

发文机关标志处于公文版头的位置;标题和主送机关处于公文主体的位置;抄送机关属于公文版记的部分。

故本题选A。

13、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里,资产者付给他雇佣的员工的工资在本质上是()。

A、员工劳动的价值

B、员工全部劳动的报酬

C、员工劳动的价格

D、员工出卖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就是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是劳

动,价值是工资。

故选D。

14、公文发文办理的主要程序是()。

A、承办-初审-签发-登记

B、承办-初审-签发-登记

C、登记-复核-传阅-印发

D、复核-登记-印发-核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发文办理程序

发文办理是指机关内部为制发公文所进行的拟制、处置与管理活动。

发文办理的一般程序为:

复核、登记、印制、核发。

这一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

收文办理的一般程序为:

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

A项,属于收文办理程序且次序混乱。

故A错误,排除。

B项,包含收文办理程序和发文办理程序。

故B错误,排除。

C项,包含收文办理程序和发文办理程序。

故C错误,排除。

D项,内容全部是公文发文办理的主要程序。

故D正确,当选。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15、批复用以答复下级机关的()事项。

A、报告

B、请示

C、意见

D、函

【答案】B

【解析】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6、查办是指核查重要公文的()。

A、执行情况

B、是否超过时限

C、督促并协助承办单位落实公文精神、解决有关问题

D、查看是否需要行文

【答案】AC

【解析】公文查办是指核查重要公文的执行情况,督促并协助承办单位落实公文精神、解决有关问题的活动。

17、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A、确定行文目的要求

B、选择文种

C、确定公文日期

D、确定主题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

公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行文目的要求、选择文种、确定主题。

故本题选择ABD选项。

18、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

A、仅引发文字号

B、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文件标题

C、仅引文件标题

D、先引文件标题后引文件发文字号

【答案】D

【解析】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故选D。

19、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

A、仅引发文字号

B、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文件标题

C、仅引文件标题

D、先引文件标题后引文件发文字号

【答案】D

【解析】在文件拟稿中,如果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故选D。

20、李白有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里的“天上”是指()。

A、地球的大气圈

B、地球的平流层

C、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D、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D项当选。

21、文中主体部分的结构形式是()。

A、层进式

B、并列式

C、纵式

D、总分式

【答案】D

【解析】由公文正文主体内容可得知,主体部分的结构形式是总分式。

22、黄河与海河的入海口都为淤泥质海岸。

而近30年来,海河入海口的海岸线基本稳定,黄河入海口的海岸线向海推进。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岸的()。

A、地貌形态

B、泥沙沉积量

C、河网密度

D、抗侵蚀能力

【答案】B

【解析】海岸线变化受地貌形态、河网密度影响不大,因此A、C两项错误。

黄河与海河的入海口都是淤泥质海岸,抗侵蚀能力相同,因此D项错误。

黄河与海河的入海口都是淤泥质海岸,泥沙沉积量的多与少会影响海岸线的变化,只有泥沙沉积量多于泥沙沉降量,海岸线才会向海洋推进,而黄河的含沙量很大,因此B项正确。

23、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

一成本定义是指()。

A、沉没成本

B、隐性成本

C、机会成本

D、边际成本

【答案】C

【解析】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

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

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故选C。

24、下面属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是()。

A、一切非劳动收入

B、出租土地,房屋取得收入

C、凭借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D、从社会保障中获得的收入

【答案】B

【解析】所谓财产性收入,主要是指居民通过自己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进行投资而获得的收益,它既包括财产增值收益,也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收益。

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人们投资理财所获得的收益。

25、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

这是因为()。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答案】D

【解析】农民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是很弱的,因为靠天吃饭的农业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而新的技术变化的生产要素具有很强的风险性,所以一般农民不愿意接受。

26、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人圈。

甲的行为属于()。

A、拾得遗失物

B、获取不正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授权行为

【答案】B

【解析】甲不知道乙的羊混入自己的羊群,甲的行为不构成有意识的“拾得”或“无因管理”,也不是授权行为。

因此排除A、C、D项。

故选B。

27、人们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