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0054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docx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docx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

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1981年,我国开始在普通高中开展计算机教学。

之后,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基司[1994]51号)、《关于印发<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的通知》(教基厅[1997]17号)、《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0]35号),2003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计算机课程已经转向信息技术课程。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是第一个全国性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拓宽国际视野,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粤教基[2004]47号)精神,结合我省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

,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表现如下:

1、基础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它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2、综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

3、人文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将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会随之发展和进步。

二、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标准”中指出了五点,即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1、适应时代发展、顺应国际潮流,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明确提出“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

时代的合格公民”。

在从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最关键的转型在于从关注计算机素养的培养转向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多数已经完成了这一转型,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在逐步向这一方向迈进。

2005年以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高中学生的“零起点”问题也将逐步消失;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我们应坚持的根本理念和实际教学活动的总目标。

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基础教育肩负的主要使命是提高全民族的素养,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直接影响着我国公民的基本素质形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既要强调基础性又要强调时代性;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显然有责任更有能力承担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任务。

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以打造基础,提供人生发展的基石为要旨,在技术能力培养方面,不片面追求技术的“深”,而是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反映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和适度的前沿动态,以激发学生对新技术追求和未来生活的向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切实全面提高公民素养,迎接信息时代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信息技术本体与信息文化相结合的学习,形成信息社会所应该具有的伦理、道德、法律、法规;与学生当地生活、生产相结合,体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为学生职业选择、生涯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2、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为他们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学科群,广义地说,信息技术应该涉及包括计算机和网络在内的多种通讯媒体、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但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没必要也不可能要求非常专业化的深度与广度,也并非是高校计算机课程的简单下放,而是需要综合反映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内容,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关键的问题是要强调利用各种条件创设多样化的信息环境,营造和谐的信息氛围,为改善学生学习创造条件;注重基本的技术思想与方法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初步具备适应新技术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造平台。

信息环境建设的内容,包括技术层面的软硬件建设、过程层面的各种信息活动的开展、观念层面的信息文化观念的建构等多方面的工作。

信息环境建设的主体应该包括家庭、社区、学校等多方力量,特别是要引导高中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共同建设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建设的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教会学生健康、安全、负责任地使用信息及其技术。

3、关照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为各地实施留下弹性空间。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口号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从教育观念上实现了国际接轨。

因此,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改中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科目、每一个模块都应该渗透的思想。

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而言,受软硬件、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差异很大,主要表现为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同一学校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的差异。

新课标的理念是,一方面,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不同起点水平,在课程标准中留下一定的弹性空间,以利于各地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国家鼓励地方自己开发教材、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在具体教学及其评价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另一方面,又要倡导“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通过各种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处理与交流信息等特殊能力;强调学生在信息活动中的自主选择、自我设计;通过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空间。

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创新实践;把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教与学的过程与信息问题的解决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问题解决,信息技术将失去意义;离开了信息技术,产生于信息时代的问题也将难以解决。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问题的解决,也是本次课改强调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体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设计问题,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创新实践发展学生的个性。

信息技术课程更要强调高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将所学内容应用于自己的学习活动、日常生活,直接体现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工具的意义,并认为,应用的过程,正是学生信息素养切切实实地继续提高的过程。

5、鼓励积极表达,强调交流与合作;鼓励信息技术教师创造有特色的教学。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交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教学活动本身所进行的交流,其二是基于信息社会所涉及的交流的模式、内容、方法、途径、效率等多方面内容。

由此,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交流强调在实际的交流活动中,建构点到点与点到面、单向与双向、直接与间接、实时与非实时、纵向与横向、跨空间与跨文化……等多元化交流。

信息技术教育中所说的合作是一种教育意义上的合作,教学过程中鼓励更多的伙伴关系、合作学习与研究,而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孤立学习与研究。

其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从个体主义,把个体与他人、社会对立起来的教育观,转变为融合的生态式教育观。

信息技术教育要实现交流与合作,其前提条件是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使得每个学生都成为信息活动的主体。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种交流的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及其教学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从过程到方法,都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为主要活动方式的;高中学生多数已经处于“后青春期”,思想观念与各种能力也已经逐步趋于成熟,他们既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这样的需要;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鼓励高中学生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倡导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生活、学习的实际,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思想、反思自我,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伙伴,设计切合实际的活动组织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把传统的孤立学习转化为新型的共同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应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进行多元化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高中信息技术,还应该是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进行多样化交流与合作的新空间。

三、准确把握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

1、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思路

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中课程区别于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其中,每个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接近的若干科目组成,每个科目由若干个必修与选修模块组成。

设置学习领域旗帜鲜明的反对学科本位思想,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这种课程结构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个科目,与通用技术共同归属技术领域,这种划分说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技术领域课程的共性,将其单独列出,又说明,其具有不同于一般通用技术的特殊性。

这一特殊性突出的体现为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即培养信息素养,尤其是,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大众教育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的信息技术课程同语文、数学课程一样,需要承担继续培养和提升学生相应素养的职责。

于是,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脱离综合实践领域,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目,日益彰显自身的教育价值。

本次课程改革中,高中阶段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高中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学习经历与学习成绩,所有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这种课程的管理形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

在选修课程设置上,可以不必处处考虑课程内容的“人人学有价值”问题,适当设置一些向技术分支靠拢的、专门化取向的内容。

信息技术科目之下也设置了相应的必修与选修模块。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学分18学时。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4个学分是学生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基本要求。

2、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内容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个描述在默认基础知识是一个暗含层面的基础上,建构了技能、评价、问题解决、价值观与责任感四个层面,共用五个层面表达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可见,信息素养的培养在根本意义上是一个不断发生的过程。

因为信息素养是一个课程的理想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即不可能仅仅在信息技术课程里完成,也不可能在任何一个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任何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只能是阶段性地“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进一步说,信息素养的形成,不仅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事情,更是学校所有教学活动的事情和终身发展的事情。

因此,只有信息素养的培养才是课程的目标,而无法将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

四、实施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一)按照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主线组织教学

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要特别注意信息技术基础和人工智能初步,他们是以前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没有接触或者接触很少的内容,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内容在以前教学中有较多的了解,对高中学校和信息技术教师比较熟悉,但从设计、理念、内容、目标上有全新的改变,必须引起我们的广泛注意。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的信息的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等几个部分,就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作为构建体系的主要线索,在贴近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组织起来的内容体系,一方面严谨完整,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过程中归纳与把握方法的本质规律,使学生把由实践获得的技能经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这既可以实现文化价值的提炼,又有(基础)教育价值的重塑。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以算法和程序设计、问题解决为主线,从遇到的问题出发,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选择、设计相应的算法,通过程序设计语言的使用来编写程序,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在整个程序设计的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是按照一定的步骤、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进行的,这其中体现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

软件工程的内容不属于高中学生的学习范围,但软件工程中强调系统的思想和方法。

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就是要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尤其是要理解问题解决过程中采用的思想和方法,这是学习本模块的关键,也是具有普遍迁移价值的内容,因此,对系统思想和方法的关注成为教学的必然。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以软件开发的方法为主线,围绕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素材采集加工、作品集成、测试、修改、发布和评价这一过程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开发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以网络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技能、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为主要内容,逐层展开,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来学习内容,尽可能围绕任务展开,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将网络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和主题任务,让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的同时,培养信息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管理技术模块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并结合数据管理技术的特点,按照“分析问题-建立数据库-使用数据库-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以更好地管理数据库”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

首先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数据管理技术形成感性认识;然后逐步学习数据库的创建和操作;接着学习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最后再来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动态,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人工智能初步模块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本学科的特点组织教材内容。

用常见的人工智能的例子,引入人工智能的概念、基本特点和发展动态。

让学生通过观摩或实际操作,体验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专家系统、问题求解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初步掌握知识的分类及知识表达的基本方法,了解人工智能语言的相关概念,学会使用Prolog语言设计求解简单问题;在学习计算机中表示知识的基本方法基础上,感受用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并通过实例分析,掌握专家系统正向、反向推理的基本原理;通过求解重排九宫问题,说明基本搜索和启发式搜索方法,以井字棋为例说明求解博弈问题的策略;最后,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增强学生对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的向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

要开发一套具有自主版权的教学演示及实验系统,包括指纹识别演示系统、专家系统推理演示系统(供学生作植物分类实验的专家系统外壳)、搜索过程的演示程序供教学使用。

(二)注意内容的选择与相互衔接

要注意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一直是在教育部200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导下实施的,而这个文件只能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参考。

在这种情况下,要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从对各个学段课程任务的分析开始,重新审视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内容、对象。

显然,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特征是有明显不同的,每一个学段的目标、内容必然有其清晰可辨的特征。

如此将课程任务进行轮廓性分野,尽力给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设定合理的空间,然后将这个分野中预留给高中的部分予以填充。

我们认为关于各学段课程任务的轮廓性分野是这样的:

小学——初步接触信息技术,形成感性经验;初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开始学习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高中——在持续经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发展,追求自由于信息文化的能力。

过去的一个时期内,我们曾经经历过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从大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小学的习惯性下放。

重新审视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内容、对象,提出一个轮廓,也会有效地阻断类似的无原则的习惯性下放。

就整个课程改革来说,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指导下,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改革实验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随着高中阶段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完成,要根据实验情况回过头来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修订。

信息技术课程也有可能会随着这个过程的展开而被重新考虑。

因此,我们最终会得到一个与高中阶段标准相协调的比较理想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应标准,从而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

要注意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

具体说,各选修模块带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取向色彩。

从技术的纬度来看,与必修模块相比,各选修模块是沿技术分类纵向设置的,如程序设计取向,多媒体技术取向,网络技术取向,数据库取向,人工智能取向。

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设计中,采用了一个维持技术水平(指不将课程焦点定位在提高建立在各类应用工具及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上面)而提高文化含量与水平的思路,而又由于在此之前的初中课程已经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基础,信息技术基础事实上成为一个涉及上述多个分类的技术横向的课程。

然而,绝对地技术水平维持是不可能的,只要继续使用某种工具去解决某类问题,必然涉及到新的技术工具或方法的应用。

因此,信息技术基础中就会有许多地方与选修课程的内容相接触。

即使是各个相邻的必修模块,也同样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接触。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整体,其中各个部分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意图机械地将其切割开反而是不应发生的错误。

同样,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科目之间也会有这样那样的接触甚至交叠,比如信息技术课程与数学课程在“算法”上的交叠。

在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中已经安排了12个学时的算法内容。

而到了高中一年级下或者后面某个学期,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到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时,其中算法就可以仅仅是复习,简单重提便尽快进入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内容,并借助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使学生在学习使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同时,进一步领会算法思想的精要,体会并认识其应用价值。

1、信息技术基础与算法与程序设计内容之间的衔接。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提出要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直接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基本方法,要求学生体验程序的运行过程及其作用,掌握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修改程序这一基本过程。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则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的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2、信息技术基础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内容之间的衔接。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要求选择熟练工具处理各种媒体信息,集成各种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就是要求学生掌握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这一开发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选择简单的熟练工具进行。

选修模块则采用软件工程开发方法,采集和加工多媒体信息,实现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结合典型、功能强大的专业工具,具体而详细地处理和集成各种媒体信息,让学生掌握结构复杂、内容丰富多媒体作品的开发方法。

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3、信息技术基础与网络技术应用内容之间的衔接。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对信息获取思想与方法的强调,要求学生专门经历信息获取过程。

首先,这个信息获取是广泛意义上的信息获取而不仅仅是网络上的信息获取。

但是,其中必然会将网络上的信息获取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强调其方法并彰显其价值。

而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中同样有基于网络的信息获取,非此不能构筑完整的课程模块。

这就导致两个模块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必然重复。

解决的思路是,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使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一般使用者,着重介绍网络信息分布与存贮的特征,如何借助工具对其进行针对需求的有效收集。

而在网络技术应用模块中,则从解析搜索引擎工作原理与工作方法的角度去呈现这个主题,从而使两个模块内容有效分解。

4、信息技术基础与数据管理技术内容之间的衔接。

将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的信息资源管理部分与数据管理技术模块的内容标准进行对照,即可发现:

在应用层面,基础部分要求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目的是为了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数据管理技术模块要求学会使用大型专业数据库,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数据库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同样着眼于应用,却是在更高、更深的层面。

另外,在具体技术上,基础部分要求能够对简单数据库进行解剖分析,以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对数据库的分析和认识定位在浅层;选修模块中,从技术难度上提升,要求借助数据库系统软件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库、管理数据库,更重要的是从技术思想深度挖掘,理解数据库的核心“关系”,即抓住数据库的本质和核心。

5、信息技术基础与人工智能初步内容之间的衔接。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信息处理部分,沿着技术发展趋向自然会涉及到智能信息处理,这也是前沿技术在日常应用中的体现。

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仅仅要求学生在使用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过程中进行初步体验,形成感性认识。

在人工智能初步模块中,则系统选择人工智能领域内容易为高中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内容,知识及其表达、推理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语言与问题求解。

单从语言的角度比较,基础部分只是建议使用自然语言进行对话,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而本模块则要求掌握人工智能语言这一基本工具的主要特征及简单应用方法,对语言的要求提高到简单开发层面。

(三)适应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

学方式无法满足新的需要,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学方式也应随之而改变。

1、学生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高中学生的学习以“听课、阅读、记笔记、做练习”为主要形式,以应付各种考试为

主要目的,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上,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改变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符合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新的学习方式以“主动、合作、探究”为特征,包括自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