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936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规划.docx

《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规划.docx

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三规划

创新发展提升质量

建设现代化职业学校

——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2015-2017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二、前一轮发展规划取得的成绩

三、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二、办学理念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定位

一、办学目标

二、培养目标

三、具体目标

第四部分  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和保障

一、实施原则

二、实施步骤

三、保障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适应高考招生改革变化统筹安排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的指导意见》与《磐安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结合前一轮三年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2011年9月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成立。

整合原职业技术学校和原县三中的职教资源,实施“一个中心,两个校区,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的管理模式。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86亩,建筑总面积49862㎡,两校区共有正式在编教职工146人,学生1757人。

拥有省级骨干专业各2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实训中心5个,专业设备先进,总价值1000多万元。

中心以“让家长开开心心把子女送到学校”、“让学生明礼精技、发展有力”“培养大山般阳光青年,柔水般清秀女孩”为共同愿景,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育人理念,培养明礼精技,具有三创(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大力推行“成型、成人、成才”教育,全方位构建“以动育人”工程,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中心成立以来,全面实施磐安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机构调整规划,设立专业组,狠抓专业建设;按照“整洁、安静、有序、祥和”八字内涵要求打造高品位的管理常态,让家长乃至全社会对职业教育充满信心。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磐安职教中心被评为:

浙江省二级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创新试点学校、浙江省级绿色学校、浙江省级社区示范学校、浙江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浙江省级足球特色试点学校、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浙江省级先进团委、浙江省第六批青少年维权岗先进单位、金华市心理健康优秀辅导站、金华市舞蹈艺术特色学校、金华市先进基层工会、金华市活力团组织、金华市示范家长学校、磐安县教科研先进集体、磐安县文明单位、金华市示范家长学校等。

二、前一轮发展规划取得的成绩

(一)实施了专业结构调整

2011年,学校对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把机电、旅游专业设置为主体专业,农村经济管理设置为特色专业,保留建筑、汽修、财会、幼师专业,确保专业建设健康发展。

目前机电、旅游专业均已成为省级骨干专业,财会专业为市级骨干专业。

(二)高度重视职校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降低门槛。

出台文件,规定专业教师招聘条件,从原来的一本降为二本。

近三年,有十多名优秀专业新教师通过招聘进入。

其次,鼓励职校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目前,有双师型专业课教师44人。

第三,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

(三)不断加大职教经费投入

首先,学校高度债务化解工作。

截至去年,县财政已化解两校区的历史债务1040多万元,其中三中校区基建550万元,技校校区基建债务490万元。

其次,近三年,投入500多万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目前校内已建成省级机电、旅游实训基地、汽修实训基地、农家乐实训基地、建筑实训基地、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科技培训中心、潘旭红技能大师工作室、胡爱芬技能名师工作室等,构建了职教实践的课程体系。

第三,解决职校教师的绩效工资,让学校无后顾之忧。

另外,投资修建了运动场,新建了三个灯光塑胶球场。

(四)创新管理,不断激活教师工作激情

在学校开展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推行三级聘任制。

通过个人报名、教职工民主测评、竞选演说等,把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优秀的教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同时,在全县最早开展三级聘任制试点。

按照“按需设岗,能者居位,各司其职”原则,校长聘专业组长、专业组长聘班主任、班主任聘科任教师,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激发了队伍活力。

(五)推进教学改革,让学生学有所长

首先,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在按照职校专业建设要求设置专业课的前提下,逐步在全校开设普通话、音乐、艺术、形体训练、礼仪、篮球、信息技术、排舞等公共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其次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按照“理论够用,强化实践”这一理念,提出“让学生安静、让学生抬头、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完成”的口号,狠抓课堂规范的落实,提出课堂建设渐进目标:

依次开展规范课堂评比、开心课堂评比、精品课堂评比;第三,全面推行学分制度。

第四,开展一年一度的校园技能节活动,要求各专业精心设计各项技能比赛项目,精心组织比赛,设立永拓奖学金,重奖师生技能能手,在全校形成掌握技术,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六)借船出海,加强联合办学

三年来,学校积极打开触角,全面推进联合办学,促使内涵不断提升。

首先,接受行业指导,办好专业。

几年来,学校分别与县人劳社保局、农办、交通局、公安局、环保局、旅游局、安监局、水务局、总工会、妇联、食用菌研究所等联合办学,提升专业水平与培训水平。

其次,加强中高衔接,提升品位。

中高职衔接,为学生提供了读大学的机会。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义乌工商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交通技师学院、金华教育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办学,为学生提升素养提供途径。

第三,重视普职联合,共同提高。

与磐安中学、磐安二中分别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由本校为两所普高开设职业技能选修课。

两校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以走校的方式,到本校学习相关专业技能,并参加县技能考证中心考证,获得相应选修学分。

第四,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行之路。

三年来,学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办学,与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其中浙江永拓建设有限公司为中心设立50万元的永拓奖学金,激励广大师生学习专业,勇于竞技。

三、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社会各界重视职教、支持职教、看好职教的良好氛围形成还要有一个过程。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愿意让子女上职校。

加之我校的办学条件确实比较落后,还缺乏吸引力。

尽管上级领导高度重视职校的招生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上下齐心,做好招生工作,但是学校招生工作仍然存在较大困难。

二是办学水平不高。

宏观层面,我县还没有完成职教中心新校址的选址和建设,学校两校区无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管理。

具体层面,学校的办学水平还不高,无法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是基础能力相当薄弱。

职教中心虽然创建了省二级重点职校,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还相当薄弱。

目前职业教育可以讲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差距。

四是专业建设做强难度较大。

我县是山区小县,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职校在客观上综合性比较强,因此要做强、做大专业很不容易。

五是中高职衔接十分困难。

因为学校是省二级重点职校,因此不具备正常条件下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资格,学生上大学通道不畅。

六是新高考试点方案带来的困难。

新高考试点方案将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学生开始,分年逐步实施。

2014年首先启动职业技能考试,先实施9类,再在3年内展开至17类。

而我县由于设施条件差,势必影响学生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

同时我县很难被确定为考点,考生需要到外地参加考试,给高考组织也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学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提出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等四项重大任务。

全国职业教育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向全面提高质量的转折期。

由教育部统筹进行顶层设计,浙江作为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相继出台了各项务实的政策和措施,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以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的新一轮发展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作为发展中的职业学校,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能力和水平,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

随着磐安初中毕业生源的减少,巩固招生规模也将日趋困难;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办学水平的需求;学校发展机制、培养模式创新和发展环境的优化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都使学校的发展面临更大挑战。

为此,我们只有迎接挑战,奋起直追,着眼长远,立足当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能推动学校优质创新发展,实现后发先至的跨越发展目标。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

划》、《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围绕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等作出应有贡献。

二、办学理念

以大盘山人优秀品质为依托,全方位打造大盘山文化场,让全校师生真正阳光起来,把学校办成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化的省级中等职业学校。

1.构建了文化场的共同愿景——让家长开开心心把子女送到学校。

2.发出了文化场的宣言——我们阳光、我们自信、我们创业、我们快乐。

3.提出了文化场响亮的口号——每一位师生都是学校优秀文化的建设者、感受者、传播者。

4.构建了文化场的建设框架——“一主线,二辅线”。

主线是招生、课程、实习、就业。

辅线一是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的方向线,包括作风建设文化、师生行为文化、德育队伍建设文化等,确保学生培养的正确方向;辅线二是以师生评价为核心的绩效线,包括教师聘任与考核评价机制、专业组管理考核评价机制、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学分制等,确保培养学生的效率。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定位

一、办学目标

办学理念清晰,办学方向明确;全面落实“以动育人”工程,德育工作针对性强,有特色,成效显著;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主体专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专业品牌建设显成效,专业教师团队基本形成,办学质量显著提升;校企合作紧密,集团化办学初见成效,学生就业对口率有明显提升,社会培训品牌初步形成;办学条件更加改善,教育经费有保障,学校管理科学、民主、和谐,实现内涵提升,学校声誉得到社会认可,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力争把学校办成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化的省级中等职业学校。

二、培养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大山般阳光青年、柔水般清秀女孩”,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初中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真正做到明礼精技,发展有力。

三、具体目标

(一)新职教中心建设工程

选址建设县职教中心,是我县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由于多种原因此项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以后三年中,力争上下共同呼吁,共同担当,如愿完成新职教中心的选址、规划和建设工作。

(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中心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中心在规划期内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科学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为教师的全面发展积极搭建各类平台,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逐步锻造出一支能基本满足中心发展需要的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坚持把师德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深入开展“树教育新风,塑教师形象”和“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主题师德教育活动,引导教师做阳光自信的职业教育工作者。

以“情商教育”为重点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认识自我、自我激励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大力宣传先进教师典型,建立教育、监督、考核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教育激励机制。

2.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

5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通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验收课和优质课等课堂教学交流和各类教学基本功比赛,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继续教育、委派教学骨干到外出考察学习、自主研修、科研研讨会等培训形式,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育理论和教科研能力;专业课教师的“双师型”建设列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3.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

按照《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和资助特聘兼职教师,列入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予以专项经费补助;各地的教师培训完成率和90学时集中培训完成率达标。

学校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培训;学校要按照不少于学校年度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教师培训经费。

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360学时的培训。

4.加强名师引领,实现教师团队素质提升。

通过开展“传帮带”、“师徒制”等方式,落实青年教师业务培养工作,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通过学校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或优秀“双师型”教师引领,重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运用,实现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学生素质提升工程

1.构建德育工作体系,争创省级德育窗口学校。

创新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强化校内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德育工作体系;激活学科德育内涵,打造精品德育课程;提高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创新班级模拟工资管理模式,围绕“以礼修人、以体壮人、以技强人、以艺陶人、以文会友”的教育理念,狠抓“整洁、安静、有序、祥和”八字内涵教育,形成高品位的管理常态,不断丰富德育实践内容;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建设,发挥德育评价与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做到环境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培养自信阳光的职校生。

能过努力,争创浙江省德育窗口学校。

2.完善校园文化体系,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积极建设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

以校园新建为契机,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设计规划,既注意创建校园生态环境,融校园、乐园、家园于一身,又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既尊重学校历史又能体现发展方向的富有人文底蕴的文化氛围。

抓好教室、寝室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课余文化活动,引导校风、学风不断优化,创设有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开展“班徽、班名、班训”设计和保持“美的教室”评比活动,完善评比制度。

推选学生典型,推出一批有影响或有成就的学生,对其事迹进行整理、宣传,编写校史。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使校园精神文化更贴近学生,贴近企业。

广泛组织和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开展集跑操、广播操、和排舞于一体的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才艺,让男生成为“大山般阳光青年”,让女生成为“柔水般清秀女孩”。

3.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打造阳光班主任队伍。

建立健全各项德育工作制度,探索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水平的培训模式,建设一支精良的有梯度的班主任队伍。

建立班主任工龄制以老带新制度,继续探索班主任论坛模式,加强班主任每月例会的实效性研究,借助金华市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通过推荐学员或承办活动等方式对我校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四)课程改革工程

1.打造规范课堂、开心课堂、精品课堂。

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选科学分制为载体,构建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出台规范课堂、开心课堂、精品课堂相关的如《课堂教学规范》、《学习规范》、《开心课堂标准》等制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分步实施规范课堂、开心课堂、精品课堂达标、评选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创造条件,有序推进课程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生为本,顺应国际教育“融合性”发展趋势,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多样化的需要,立足我县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办学基础实际,紧紧围绕增加教育选择性,以打造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体系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建设“模块化课程”的选择机制、“工学交替”的教学机制和“做中学”的学习机制,积极创新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我县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3.继续推行专业组负责制,增强专业培养针对性。

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素质结构,加强专业组建设,推进专业课程的调整。

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以行业发展需求为依据,适当增加专业技术与技能课程,调整好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课程上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

(五)服务产业发展工程

1.立足本校,合理设置,打造特色培训项目。

采用“统一组织、分类管理、确保质量”的方法,实现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效益化。

在培训过程中始终坚持“学员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办学理念,以打造“磐安县培训中心”为办学目标,培养大批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性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持。

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培训方向。

学校围绕支柱产业开设培训项目。

开设农家乐厨师、维修电工、乡土导游、钳工、计算机操作工、驾驶理论培训、货运继续教育、普通高中学生技能培训等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依托行业需求,深化培训改革。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培训教学模式。

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以实践为核心,把教室搬进车间的教学模式,让学员在课堂中解决“理论掌握”的问题,在实训车间中解决“技能熟练”的问题,从而改变了长期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课程难以适应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现象,形成“人力直通车”。

2.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拓宽培训渠道。

学校积极与相关单位、行业和企业合作,形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机制,创新人才培训模式,积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第一,引企入校,借地育才。

学校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大与企业合作的紧密度。

一是企业冠名,订单培养。

在培训中则围绕企业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实施

“订单式培训”。

二是引企入校,产教结合。

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并派技术人员对学员进行指导。

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零件的粗加工或简单零件的加工。

这一产教结合的模式,既解决了培训时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提高了学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尤其培养了学员的质量意识。

第二,上挂下联,顶岗实训。

学校选送培训教师赴其他高校接受高技能培训;选派培训教师到各企业兼职锻炼或赴工厂顶岗实训。

通过上挂下联、顶岗实训使专业教师更好感受企业文化,更快掌握企业生产的新流程、新技术,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第三,拓宽办学渠道,形成多元化培训格局。

深入推进“成人教育+高技能培养”教学模式,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

第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培训层次和水平。

学校将继续与县农办、县人劳局、县农业局合作,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与专业技术,努力提升我县职教培训水平。

3.资源共享,功能拓宽,服务地方经济。

拓宽培训渠道,加大社会培训力度。

积极利用优势,开展多领域、立体式的社会培训。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配合县政府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

积极开展“阳光”培训。

经常性地开办短、中期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失业失地及转岗转产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

开展在岗技能素质提升培训。

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横向协作,纵向联合,及时为行业提供职前或职中培训。

全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

通过举办电工、电焊工、厨师和家政服务等多种技能培训班,帮助新居民实现再就业,提升就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六)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工程

以建设职业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为目标,按照“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1.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改造。

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学习、教学、研究、管理、生活等)的数字化。

2.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各种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建设网络应用环境,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接入、全覆盖;促进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每个班级都享受到优质数字资源;打造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网络连通。

3.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主流业务的融合,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改变师生交流方式,培养师生信息化生存能力,实现师生全面和谐发展。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和保障

一、实施原则

(一)依靠师生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依靠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办学,要关心教职工的成长和发展,努力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优良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师生成长推动学校发展,学校发展促进师生成长”的和谐发展目标。

(二)注重内涵

树立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重视学生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协调发展,推动教育质量评估创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内部管理体系职能发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凸显特色

学校将充分发挥办学资源优势,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办学模式、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等方面创新改革,打造亮点,提升办学品味,增强学校办学吸引力。

(四)分步实施

规划实施过程中将把总体的规划目标和任务,按照三年的周期予以分解,每个年度均将依据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拟定工作计划,采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整体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实施步骤

项目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新职教中心建设工程

完成选址工作

进行全面规划

完成建设工程

教师素质

提升工程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开展情商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归属感。

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育理论和教科研能力。

以名师引领教师群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团队素质提升。

学生素质

提升工程

提出培养“大山般阳光青年,柔水般清秀女孩”

口号,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出台班主任阳光行动计划,争创省级德育窗口学校

按照省级德育窗口学校的要求,培养“大山般阳光青年,柔水般清秀女孩”,让学生明礼精技,发展有力。

深化德育机制改革,推行德育导师制度,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打造阳光班主任队伍,培养创业创新精神。

课程改革

工程

顺应国际教育“融合性”发展趋势,围绕增加教育选择性,打造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体系,探索建设“模块化课程”的选择机制、“工学交替”的教学机制和

出台学校课程改革方案,搭建课程改革平台,加强培训学习,建立学生多次选择机制;建立选择性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组织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