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9046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8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docx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docx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

前言

一、学科来源

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独创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20年代就传到中国。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

恩格斯曾道出核心内容:

“马克思和我,可以说从德国唯心主义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

可是要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怎样理解辩证法?

辩证法:

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辩证法:

自然界本身联系、运动和发展的状况。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辩证法发展的几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

2)近代唯心辩证法;

3)唯物辩证法;

思考题:

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

自然的界的辩证法是自然界本身的联系、发展的状况,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却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它属于思想体系,在属于思想体系这一点上,它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没有区别。

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最终落脚点是指客观精神的联系、发展;而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是指客观世界的联系、发展。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讲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哲学,包括它的方法论、思想内容、科学技术与文化、宗教、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等。

三、教学目标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科学与哲学、文化、艺术、社会等方面关系的认识,对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打下方法论的基础。

第一,对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第二,对科学与技术思想史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第三,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

第四,对科学与技术本身的社会运行机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第一章科学技术与文明

现代文明被认为是科学技术推动的,而文明又滋生科学技术,应该从科学、技术,文明之间的关系来透视相互作用的机制。

一、科学和技术的认知

1、科学。

“科学”的“学”指得是知识体系,学说、观点、学识;“科学”的“科”指的是区别于文化、感觉、习惯、本能而可以形成逻辑体系的科目、类别,原初含义指的是涉及自然界的分门别类的科目。

所以,科学指的是关于世界某一方面的知识体系,包含物理学、数学、化学、工程力学、社会学等等都是科学。

有没有超越各门学科的大科学,有,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它总体上研究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形成抽象的哲学理念。

所以,科学包括二个方面的内涵:

1)科学是群体建制,以至于被认可。

它与师徒传承有根本的区别,它的知识是公共知识的主要成分(公共知识是人们判断、思考的常识)。

为什么?

首先,科学知识是用逻辑组织起来的严密的知识体系,人们觉得它是最可靠的。

其次,科学知识较其他科学更为精确,成为其他知识的典范。

2)科学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体系。

自然界是运动发展的,反映其发展的学说是发展的。

科学知识的分类:

数学与逻辑物质科学生命科学

2、技术

指的是改造自然的劳动经验和技能,也指控制自然的过程创造设计的人工过程。

 技术的核心机制的设计和创新。

如果说科学把世界带进了实验室,那么技术则把实验室引进到世界之中。

 技术的创新原则。

科学是知识体系,技术则变成了知识的具体化了,而且这个具体化还是个创造与设计的过程,它的路径有很多。

因此历史上曾出现过技术的两个原则:

(1)“凡是技术上能够做的事情都应该做”;

(2)“追求最大的效率与产出”。

这样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弗洛姆把它称为“坏原则”。

今天技术创新的原则受到社会的制约,其规范正在探索中。

思考题:

何谓科学技术?

为什么科学是群体建制?

二、科学的力量

1、科学是最高意义的革命。

两次科学革命:

第一次,日心说和牛顿力学的创立;

第二次,20世纪初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创立。

现在,试图在非线性、复杂性、系统科学领域内需求突破。

技术与创新联系在一起,经济学家熊彼特把创新分为5种:

第一,创造某种新产品或提供新产品的质量;

第二,采用某种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法;

第三,开辟新市场;

第四,控制原材料的新的供应来源;

第五,建立新的企业组织。

三次产业革命:

18世纪70---19世纪50年代,工业革命;

19世纪50---20世纪60年代电气和石化产业革命;

20世纪60----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革命。

科技革命的后果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结合才构成现实的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并不是现实的生产力,为什么说它是第一生产力呢?

A科学技术能革新劳动对象;

B科学技术能革新劳动资料;

C能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总之,能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中转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三、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

在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精神是科学共同体的理想化社会关系准则,这就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默顿所称的科学的精神气质。

默顿认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等作为惯例的规则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

1、求真务实的精神。

它与宿命论和不可知论是完全相反的科学态度。

爱因斯坦说:

“上帝是微妙的,但不故意捉弄人”。

[1]意指有自然规律虽然看不见,确是存在并可以探知的。

求真务实是通向真理之路。

以下的概念需要区分。

1)规律:

客观事物基本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特点:

稳定性、重复性、客观性。

对规律的两种错误的认识:

第一种,认为规律是超越事物而永恒不变的;

第二种,认为可以创造规律和消灭规律。

2)真理: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它既包括理性认识也包括感性认识。

对真理的两种错误认识:

第一种,真理是机械的相加和;

第二种,真理是可以穷尽的。

3)科学:

关于世界知识的体系。

可以说,科学=真理+谬误,所以不要把科学看成是绝对真理。

它们的区别是:

科学是对规律的反映;真理是对规律的正确反映。

2、开放精神。

反对派别,超越宗教的派别信仰,不要求信仰基础,允许争论和反驳。

3、民主精神。

民主与科学是并行不悖的两个方面,民主精神之中不能没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之中不可或缺民主精神。

科学活动是一种富含民主精神的活动。

道理很简单,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虽然科学活动也有权威机制,但是权威机制是为探求真理服务的,尊权威而不是唯权威。

科学的检验标准是实验,不是权威的言语,所以民主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

具体说来:

科学发现是民主的;

科学论证是民主的;

科学检验是民主的。

四、科技与社会。

1、技术的高风险与生活的不确定性

1)源自理论的不确定性

2)创新的不确定性

3)应用的不确定性

2、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后果

1)自我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扩张主义;

2)专家治理;

3)反主流文化:

摇滚乐、致幻剂和非主流宗教作为精神的代用品大行其道。

4)反科技思潮:

技术悲观论;

5)后现代思潮:

去劝权威、去中心化,对“大理论”、“大哲学”、“大思想的怀疑”。

3、科技和人文的关系

1)两者相互交融,人文内涵了科技思想;

2)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3)科技思想推动人文思想的发展;

4)人文影响科技的发展;

例如,李约瑟难题:

著名的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提出过一个有关中国的科技与人文的问题:

“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

”一些答案为:

阴阳五行说的阻碍;封建专制;周期性的战乱;科举制度;直觉的思维方式;表意的中国文字。

思考题;

1、什么是科学、技术?

怎样看待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怎样区分真理、科学、规律?

3、你理解的科学精神有哪些?

4、试述科学精神与民主精神的关系。

5、你怎样解答李约瑟难题?

 

第二章科学发展与自然观的变革

一、古代自然观与中世纪自然观

1、古希腊自然观。

早期希腊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

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学派。

“万物的本原是水”,“万物是活的”。

学派创始人泰勒斯(Thales,前624-前547):

世界有其自身生命、渗透着神性,处于生长过程的有机体,世界万物都是由它生长而来。

“无规定者”。

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ros,前610—前546)。

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水,而是一个总量上无限,性质上没有特殊规定的东西。

“无规定的气”。

米利都派最后一位代表人物,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前588-前525),吸收了他的老师那克西曼德的“无规定者”的思想之后,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无规定的气”。

气蒸发就生成火,凝结时就变成风,然后形成云,再凝结就化成水,继而是土,最后变成石头,其他的一切,如太阳、月亮、星辰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神也是这样生成的。

“万物皆数”。

米利都在公元前494年毁于波斯人的战火,但这些思维的种子被一个萨摩斯人播散到了意大利南部城市克罗顿,这个人就是比达哥拉斯(Pythagoras,前582—前500),毕达哥拉斯的弟子菲洛拉乌(Philolaus)说,“一切可能知道的事物,都具有数;因为没有数而想象了解任何事物是不可能的。

“火本原”:

赫拉克利特(Heraclitss,盛年时期前504—501)。

万物按照对立的斗争和必然性生成,一出于万物,万物出于一。

“整体论”。

与赫拉克利特的同一时期,意大利南部的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提出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世界只存在一样东西,那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没有时间和变化。

他反对感觉证据,认为感觉是我们产生变化和独立于唯一者的存在的幻象。

自然虽然处在不断的生成变化之中,但支配这种表象的是一种根本的存在,即现象背后的本质。

这样,宇宙不再被理解为一种不断生成变化的生命体,而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存在。

古希腊哲学由宇宙生成论转向本体论和形而上学。

“原子论”。

希腊东北部的德谟克利特(Democritos,前460?

—前370?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有两种属性:

大小和形状。

他们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原子按照一定的形状、次序和位置结合与分离,形成万物;存在着静止的绝对的虚空,原子在其中运动。

“理念”。

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认为,存在着两个世界:

一个是理念的世界,它包含着任何事物完美的理念;另一个是经验的或物质的世界,这是理念的不完美的复制。

现实中的经验世界是充满着似是而非的假象,而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是真正的世界。

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寓于造物主模仿理念创造自然界的过程之中。

“四因说”。

柏拉图的理念影响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332)。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

他对存在有较深的研究,像“白”、“黑”、“大”、“小”这些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偶性方面,而像“人”、“动物”等这样一些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实体的存在。

偶性的存在依附于实体的存在。

相对于一般实体,个别实体更真实,如“苏格拉底”比一般人真实。

个别实体是第一实体,他用“四因说”来说明其存在,即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形式因。

质料因和形式因是最基本的,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个别的具体的事物。

由质料向形式的转变是有目的的,天上的事物和地上的事物有高低贵贱之分,各有各的自然位置。

一切事物都有着内在运动趋向,向着目的方向发展。

思考题:

怎样看待哲学思维与民族发展的关系?

参考思路:

1、古希腊本体论具有多元性思想,中国的道教本体“道”单一;2、古希腊理性思维抽象化程度较高,像“原子”、“四因说”超越了直观思维;3、古希腊学风崇尚科学、民主,弟子与老师的思想往往不一致,而中国学生的思想都是在解释老师的理论。

2、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奥古斯丁的观点。

公元4世纪,作为中世纪思想的先驱者,哲学和基督教教义的奠基人,西罗马主教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nus,354-430)诅咒泰勒斯等人关于物质始基的观点,把柏拉图的理念变成了造物主之前就永恒存在的思想——上帝的原型,认为由于这个永恒思想的运动,才从虚无产生了水、火、土、气、原子以致宇宙万物。

上帝是终极的全能的造物主。

上帝创世之前没有时间和空间,时空是从上帝创世开始的,时空是有限的,上帝是永恒的并超越于时空之外。

托马斯·阿奎那(St.ThomasAquinas,1225-1274)的观点。

到了11世纪末,十字军东征后,欧洲人开始把属于阿拉伯文的希腊、印度、阿拉伯国家的科学著作译本拉丁文,1200-1225,亚里士多德全集被翻译,他的自然哲学被宗教神学所接受和改造,成为神学自然观的根据。

阿奎那研究并注释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加以神学观的改造。

同时把古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ClandiusPtolemaeus,85—168)的地心学和天主教的教义结合起来,形成他的自然观。

他认为,自然是一个由目的论制约的等级有序的整体。

在这个由上帝——天使——人——动物——植物——山川江河从高级到低级的等级体系中,每一等级都以趋于上一等级作为自身完美的目的,而起始的原因和终极目标就是上帝。

3、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

原因。

从14世纪到16世纪,西方市民为了推翻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统治,在意识形态发生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

它以重返古希腊和罗马的生活方式,反对中世纪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然尊古并不妨碍其修正。

在哲学观念上,文艺复兴时期与重新发现柏拉图关系重大。

柏拉图认为:

学习数学是迫使灵魂达到抽象的数的理性,排斥可感性的对象。

数学是进入哲学的阶梯,是认识理念世界的基础。

数是理念,甚至是最基本的理念,它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原因,可以离开可感觉的事物而独立存在。

柏拉图学派发展了对自然界进行定量研究的传统,主张神在创造世界的同时已经将数学的规律放入其中,因此通过心智活动是能够认识数学规律。

新柏拉图主义。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主义再次流行起来,但这时的柏拉图主义不再否认可感知的世界,而是在肯定它们的基础上,追求事物的数理结构和规律。

人们开始重视可实证的事物,求助于观察的证据。

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有以下的科学成果。

“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Copernicus,1473-1543)提出。

“人体构造理论”。

比利时医生维萨里(Vesalius,1514-1564)提出。

“血液小循环理论”。

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Serbetus,1511-1553)。

所以,“近代科学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当人们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空洞诡辩转向对自然的直接观察,近代科学就诞生了。

泛灵论的自然观。

虽然文艺复兴开创了对人、对事物的认识的合理性,但是并没有踢开神对事物的支配。

在自然观上可以说来了个折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主义是人类灵魂映射在自然平面的折光,而且整个自然界被描述成灵魂之力的巨大幻影”。

这样,把心灵和物质(mindandmatter),精神和肉体(spiritandbody)看作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

每一件物体的终极存在是其活的要素,无论怎样解释这种活的要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心灵和精神的特性。

这样,所有的物质都是有生命的,宇宙中存在着各种神秘的力量,自然界各种难以理解的力都可以用灵魂来表达,它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这种泛灵论的哲学观一直影响到16世纪的天文学、物理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例如,英国医生吉尔伯特(WilliamGilbert,1544-1603)《论磁》一书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吉尔伯特认为,真正的地球物质是一种原始的有活力的形式,原始地球物质磁与所呈现的事物中的活得要素是一致的。

磁体以自愿联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爱与憎把所有的物质联系起来。

这样,磁体就具有了一种磁的灵魂。

这种赋予自然人格化特征并解释世界的思维方法,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不能真正揭示自然的奥秘,不利于人类对自然进行正确的认识。

从16世纪起,人类的理性有了突破,作为知识和价值中心的上帝受到挑战。

二、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论自然观

1、17世纪科学发现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关系。

本体论上,科学研究者极力从自然哲学的体系中剔出神秘色彩的内容,即自然的祛魅。

这种世界观来自于古代的原子论,在17世纪得到发展,没有哪一个科学领域不受到它的影响。

方法论上,人们以几何方法看待世界,确信宇宙是按照数学原理建构的。

从历史上看,这种方法可以追溯到毕达哥拉斯学派,之后柏拉图主义发挥了这一方法论。

在科学上,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天体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二是日心说与地心说常识(如太阳东升西落)的一致性问题。

哥白尼在世时,对自己的理论也不是很乐观,他坚持研究,却很少发表自己的成果。

他的理论遭到了理论自身的逻辑困境。

第一,假如地球公转和自转,地球上的物体为什么不分列飞散?

第二,宗教的地心说仍然具有观察的证据。

意大利人布鲁诺(1548-1600)接受了哥白尼的观点并大力宣传,他比哥白尼更激进,认为太阳都不是宇宙的中心,无垠的宇宙没有中心。

他先后在牛津大学、巴黎大学演讲,1592年回意大利后被宗教裁判所监禁。

1600年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开普勒定律。

丹麦人开普勒(1546-1601)发现火星的轨道是椭圆,他把这一发现扩展到所有行星,发现了三个定律。

(1)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单位时间内行星中同太阳中心线(向径)扫过的面积相等。

(3)行星在轨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的平方和它至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T2=k·R3).

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荷兰眼睛商汉斯.利佩希把两组透镜和在一起,发现物体放大了,他向荷兰中央政府递交了专利申请,得到一笔奖金。

伽利略得到这一消息,自己制造一家望远镜,指向天空。

他看到了月面上的山丘、木星的四颗卫星、太阳黑子和自传,从经验中坚定支持哥白尼。

罗马教廷警告并软禁了他,在软禁中他写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在当时的荷兰共和国出版了。

在书中伽利略以生动的对话形式支持哥白尼。

伽利略另一个伟大的发现是自由落体定律。

伽利略第三个重要发现是运动叠加原理。

这是研究抛物线时发现的,伽利略认为水平方向的均速运动和垂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同时存在于抛物体,互不干扰合成一种运动,因此,抛物线以45度仰角运动,距离最远。

笛卡尔对机械论自然观的总结。

开普勒和加伽利略确认并完成了哥白尼革命。

从杰出成果来看,似乎是这些人创造了机械论自然观。

实际上不是某些人创造了机械论自然观,而是时代思潮,笛卡尔赋予了机械论哲学一定程度的哲学严密性。

笛卡尔是二元哲学的代表人。

他认为,人由精神和肉体组成的,精神是不朽和永存的,肉体是短暂的易逝的。

人的精神可以摆脱自然的束缚而认识自然。

自然不具有精神,是一部机械,自然界的物质按照必然性关系变化,这些变化都可以归结为机械运动。

运动与思维无关。

他宣称,“给我物质和运动,我就能造出整个世界。

机械论哲学的作用。

美国科学史学家韦斯特福尔说:

“17世纪实际上没有[1]那一种科学工作不受机械哲学的影响,而且,离开了机械论哲学,大部分工作就无法杯理解。

”从17世纪起,“西方历史可以概括成科学所起的作用不断扩大,它将原来以基督教为中心的文化变革为现在的以科学为中心的文化,早在科学革命完成以前,这种变革就开始了。

”[2]

思考题:

试述17世纪科学革命与机械论哲学之间的关系 

2、牛顿机械轮纲领及相关哲学。

牛顿机械论纲领。

伽利略、笛卡尔的工作是奠定了机械论自然观的基础,还不足以用来解释具体。

牛顿(1642-1727)用:

“力”、“质量”、“动量”、“惯性”使机械论哲学具体化。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一本理论力学、天文学、宇宙学的理论基石。

全书的核心是牛顿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定律、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

书中还提出了关于力的一些基本范畴。

“力的概念使自然科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并从此成为科学实证的范例。

”尽管方法论上的实证精神,也没有组织牛顿成为一个上帝的信仰者。

他晚年研究《圣经》,并在临终时候说过一些令人深思的话:

“我不知道世人怎么看我,但我自己觉得好像只是一个在海边嬉戏的孩子,不时地为别人找到一块更光滑的卵石和更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而我面前浩瀚的真理海洋,却仍然是一个谜”。

机械唯物论哲学。

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把科学机械论的自然观上升为机械唯物论哲学,总结出物质、运动等范畴。

同时,“机械的隐喻”被广泛接受。

社会、动物、人类看作是同样的机械,是没有任何生命的冲动。

到了19世纪,机械论自然观得到广泛的接受。

19世纪的科学几乎在机械论自然观的指导下完成的。

3、19世纪科学的发展对机械论自然观的挑战。

星运假说。

牛顿的万有引力说明了天体运动的原因,但没有解释这种运动是怎样开始的。

1755年,东普鲁士大哲学家康德(1724-1804)出版了《宇宙发展史概论》。

认为太阳系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

星云最初不规则地散布在天空,由于较大粒子的吸引,使得周围的粒子向它靠拢形成天体。

血液循环的发现。

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A.Vwslius1514-1564)在大学任教期间,常常夜间跑出学校去背绞刑架的尸体回来解剖。

用事实证明了人体内不存在什么永不毁坏的“复活骨”,男人和女人的肋骨是相同的,都是24根。

因为观点触犯了教会,1563年要定他的死罪,由于西班牙国王的周旋,方改为让他去耶路撒冷朝拜,以赎“故意杀人之罪”,途中病死。

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Servetus1511-1553)是维萨留斯的同学,1553年他出版了《基督教的复兴》一书,用6页这样的小篇幅描写了血液循环的情景。

塞尔维亚坚持人体解剖,违背了宗教不许解剖人体的禁令,又批判了权威,加之参加宗教纠纷,亵渎了圣经,被宗教裁判所烧死。

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WilliamHarey,1578-1657)的解剖实验得到了国王的支持,他解剖了70多种动物,通过对活蛇的解剖,发现血液是循环的,1628年出版了《动物心血运动及解剖学研究》,因这被誉为“现代生理学之父”。

他无视宗教的清规戒律,由于国王的保护,没有受到迫害。

细胞学说。

1665年,英国人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随即,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和动物的精子,德格拉夫发现了卵子。

意大利人斯帕朗扎尼通过狗的精子和卵子的试验,发现了精子在卵子中的发育过程,描述了动物的性过程。

1694年,德国人卡梅腊鲁斯发现植物也有性过程。

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完整的细胞学说在19世纪30年代终于形成了。

1824年,法国人杜特罗歇(1776-1847)提出,动物和植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此后,德国人雷马克(1815-1865)提出精子和卵子就是一种细胞,卵子发育成生命个体的过程就是细胞分裂的过程。

生物进化论。

18世纪中叶以前,人们首形而上学世界观的束缚,普遍认为物种是不变的。

随着解剖学、胚胎学的发展,生物是进化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进化论从萌芽到确立,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1745年,法国科学家布丰和莫泊丢等都曾著书立说,阐述生物进化的思想。

1754年法国百科全书派首领狄德罗(Diderot,1713-1784)在《对自然的解释》一书中认为,一切生物皆出自一种最初的原型,彼此间有亲缘关系,物种随周围条件而发生变异。

第一个系统提出进化论思想的是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J.B.Lamarck,1744-1829),1809年他在《动物哲学》一书中第一次成功地描述了动物进化过程。

他认为:

(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

(2)生物进化有两种动力,内在向上发展和环境刺激;(3)生物对环境的演化机制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以大量科学事实为根据,全面系统提出物种进化的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1831年达尔文带着两本书《地质学原理》(赖尔著)和《圣经》自费参加英国皇家考察船“贝格尔”号长达5年的科学考察。

去过新西兰、澳大利亚、南美洲。

考察中有三件事对达尔文产生影响。

第一,在南美地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