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人工育雏流程繁体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583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人工育雏流程繁体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毕业设计论文人工育雏流程繁体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毕业设计论文人工育雏流程繁体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毕业设计论文人工育雏流程繁体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毕业设计论文人工育雏流程繁体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人工育雏流程繁体中文.docx

《毕业设计论文人工育雏流程繁体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人工育雏流程繁体中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论文人工育雏流程繁体中文.docx

毕业设计论文人工育雏流程繁体中文

人工育雛流程

1、種蛋的處理與孵化

1.1、種蛋的來源

一般都是有人分收集後送到孵化室,並用鉛筆在上面做好記號。

1.2、種蛋的處理

收集來的種蛋,要經過一定的處理才能放入孵化機。

分為檢查蛋殼是否完整,是否受精。

一般情況下,蛋殼都是完整的,這時就要通過照蛋來決定是否有受精。

如有受精,就稱重,重新編號,並用1%的新潔爾滅溶液清洗消毒,放入孵化機。

檢查蛋殼是否完整,很簡單,就是看蛋的外表有無明顯的裂痕或缺失,再進行照蛋,看有無受精,如有受精,就稱重,重新編號並進行適當的補救措施。

裂痕用蠟燭的蠟封住(先融化再塗上),以防止蛋內成份的散失,如果破的地方比較大,,用以出雛的蛋殼,消毒,無毒的膠水粘合破損處,不過前提是蛋的內膜最好還是完好的,再用醫用棉花沾適量的新潔爾滅擦洗外殼,才放入孵化機。

現在用的是恒溫孵化,溫度設置為37.3℃。

這是由於種蛋的收集的時間和數量所致的,有的種蛋在入孵時已經給親鳥孵化過的,有的可能是幾天有的可能是十幾天。

因此就只能在同種溫度下再孵化。

觀察到有啄殼後,移到孵化機的最底層,一般12-24小時出殼。

現在用的孵化機的黑雞牌小型孵化機。

有自動轉蛋的。

圖1-1照蛋器

圖1-2照蛋

圖1-3孵化機排蛋

圖1-4孵化機孵蛋

 

圖1-5出殼

圖1-6出殼的蛋殼

一般出殼都是在大頭出的,而有的是再小頭或中間,有時能出殼,有時又要重新轉到大頭那邊。

這是可能由於排蛋,轉蛋把蛋的位置弄落。

這是要定期觀察孵化機蛋的位置。

而在照蛋的時候就能很清楚的看到不同日齡的蛋的變化。

因為我們還沒有自己的相關的圖片的記錄和筆記的描述。

可以參考虎皮鸚鵡的,而文字的描述參照雞胚胎發育的,期望能在下一個孵化期完善相關的記錄。

參考的圖片:

剛出生的蛋,第一天

第四天的蛋~~已經可以看到血絲,但不明顯

第五天的蛋

第六天的蛋

第七天的蛋

第九天的蛋

第十一天的蛋

第十三天的蛋

第十五天的蛋

第十六天的蛋

第十七天的蛋

第十八天的蛋

表1-1不同胚齡胚胎發育的主要特徵

胚齡(天)

胚胎發育的主要特徵

鴨、火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1.5

1.5-3

4

5

6

7-7.5

8-8.5

9-9.5

10.5

13

14

15

16-17

18

19

20

20-21

22-23

24.5-25

25.5-27

27.5-28

1-2

3-3.5

4.5-5

5.5-6

7

8-8.5

9-9.5

10-10.5

11.5-12.5

15

16

17

18-19

20

21

22-23

23-24

25-26

27.5-28

28.5-30

30.5-32

 形成左右對稱呈正方形薄片的體節4-5對;胚胎邊緣出現紅點,稱“血鳥”,俗稱“白光珠”

 開始形成卵黃囊、羊膜和絨毛膜;孵化30-42h後,心臟開始跳動,可見20-27對體節,照蛋呈“櫻桃珠”

 尿囊開始長出,開始形成前後肢芽,眼色素開始沉著;照蛋呈“蚊蟲珠”

 卵黃囊血管包圍蛋黃達1/3,肉眼可用明顯看到尿囊;形成羊膜腔和舌,照呈“小蜘蛛”

 胚極度彎曲,呈“C”形;可見趾(指)原基;眼黑色素大量沉著;性腺已性分化,組織學上可分公母;照蛋呈“黑眼”

 尿囊達蛋殼內表面,卵黃囊達蛋黃1/2以上;羊膜平滑肌收縮,胚運動;喙原基出現,翅腳可區分;照蛋呈“雙珠”

 形成“卵齒”、口腔、鼻孔和肌胃;胚胎明顯鳥類特徵;照蛋胚沉入羊水中不易看清,俗稱“沉”

 可明顯分辨肋骨、肝臟、肺臟和胃;頸、背和四肢出現羽毛乳頭突起;照蛋時,可見胚在羊水中浮游,俗稱“浮”;背面兩邊蛋黃不易晃動,稱“邊口發硬”

 喙開始角質化,軟骨開始骨化;眼瞼達虹膜,胸腔已癒合,尿囊絨毛膜越久黃囊;照蛋稱“竄筋”

頸、背和大腿覆蓋羽毛乳頭突起;形成胸骨突;照蛋時尿囊絨毛膜在蛋小頭“合攏”

背部出現絨毛,冠呈鋸齒狀,腺胃明顯可辨;腹腔即將完全閉合,僅保留臍部的開口;漿羊膜道已形成,但未打通

身軀覆蓋絨毛;胃、腸可見蛋白

頭和身體大部分覆蓋絨毛;胚趾出現鱗片原基;眼瞼達瞳孔

胚胎全身覆蓋絨毛,頭向氣室;胚胎逐漸與蛋長軸平行

翅完全成形;趾開始形成鱗片,眼瞼閉合

冠和肉垂明顯可辨;蛋小頭僅有少量蛋白,照時時,小頭僅有少量發亮

兩腳緊抱頭部,喙向氣室,蛋的小頭已沒有蛋白;羊膜中仍有少量蛋白羊水;照蛋時,蛋小頭看不到發亮,俗稱“封門”

頭彎曲在右翼下,喙向氣室;眼開始睜開;照蛋時氣室傾斜,俗稱“斜口”

尿囊絨毛膜血管開始枯萎,絕大部蛋黃與卵黃囊縮入腹腔;雛開始啄殼,可聞雛鳴叫;照蛋時,可見氣室有翅、喙和頸的黑影閃動,俗稱“閃毛”

尿囊絨毛膜血管完全枯萎,血循環停止,20.5胚齡大量啄殼出雛

雛孵出

通過這些參照,我們在照蛋的時候可以大概可以估算出胚胎日齡,做編號的時候能再大概推算一下出殼的日期,能加快知道哪些蛋是無用的,提早清楚孵化機,同時提高孵化機的利用,為下次撿蛋提供參考時間。

 

2、人工育雛

人工孵化之後就要人工育雛,因為物種的親本效應,如果不是自己孵化出來的幼雛,動物是不會自己飼餵的。

而人工育雛能提高幼雛的成活率。

2.1、開食

一般出殼後後8個小時內不要餵食餵水,這段時間鳥寶寶會消化吸收肚裡殘留的蛋黃,有利於以後的開食,8小時後先餵點溫水。

這個時間不是相對固定的,組要可以看幼仔有無主動的採食行為和胎糞是否排空。

有時如果是頭的位置不對的,重新啄殼的,要把時間適當提前。

表2-1不同階段用不同的奶粉匯總表

日齡

奶粉

濃度(V奶:

V水)

1-2

Harrison's哈里森初生鸚鵡BB奶粉

1:

6

3-5

Harrison's哈里森初生鸚鵡BB奶粉

1:

4

6-7

Harrison's哈里森初生鸚鵡BB奶粉

1:

3

8-9

KAYTEE鸚鵡專用奶粉

1:

3

10至斷奶

KAYTEE鸚鵡專用奶粉

1:

2

剛出生的幼仔,消化道是無菌狀態的,如果在有親本養育的時候,親本採食的食物經過腺胃和肌胃的物理和化學消化之後,再給幼仔飼餵,而把其自身的消化道的菌種傳到幼仔體內,讓其適應消化食物。

而在人工的飼餵下,就要人為的接種合適的菌種到幼仔體內。

用現成的奶粉可以快捷並有效的做到。

這些就是初乳的作用。

2.2、奶粉的類別與說明

現在用的都是進口的專用奶粉。

主要就是Harrison's和KAYTEE。

表2-2奶粉種類使用說明匯總表

奶粉名稱

使用說明

Harrison's哈里森初生鸚鵡BB奶粉

專為新生鳥兒調配,營養均衡的人工餵養配方

對於從孵化到1~3周間大的鸚鵡幼兒,要配置營養均衡、容易消化的人工餵養食物。

為幼鳥提供可輕易吸收消化的營養來源。

應為鳥兒提供質地柔軟的適當食材,直到它們可自行進食。

警告:

必須使用正確的餵養技巧,以避免傷害到鳥兒或使鳥兒吸入配方,導致肺炎甚至死亡。

餵養指導:

步驟1:

用手輕輕感覺一下鳥兒的嗉囊,在餵食前確定其幾乎是空的。

步驟2:

配製新鮮食物:

1份幹配方和1~3份瓶裝飲用水混合加熱到103華氏攝士度左右(39攝士度)。

不可用微波爐加熱。

加熱後可放置食物冷卻至溫熱。

步驟3:

使用注射器是最可能餵養成功的方法。

因為餵養人與鳥面對面,把注射器口從鳥嘴左邊放入(亦即是餵養人的右手邊),順著鳥脖子的右邊將注射器導入。

把食物全部注入鳥口腔裡,鳥兒在吞咽食物的時候,自然的進食反應會阻斷食物配方吸入肺部。

步驟4:

鳥兒的嗉囊飽滿但不是過分填充時即可停止餵食。

餵食完成後,清掉鳥嘴、羽毛還有圍欄上的殘餘配方。

步驟5:

21天以上大的小型鳥兒或7天以上大的大型鳥兒應使用幼鳥人工餵養配方。

Harrison's哈里森鸚鵡BB急救奶粉

康復配方---腸道營養支持

HBD的康復配方為所有生病鳥類(雀類和鸚鵡)提供容易消化吸收的營養

對於病懨懨或受傷的鸚鵡,使用管飼法直到鸚鵡可自行進食.

說明:

鳥兒的厭食使其腸胃清空速度放慢時,可使用這個配方,但不可用於鳥兒患腸阻塞或血瘀時。

該配方可作為處在康復期的病鳥轉換飲食習慣之用,之前一直以種子為主食,現在需要補充營養。

正在用藥或剛動過手術的病鳥,如正從體質衰弱中康復,身體已恢復到可進食易消化的口糧狀態時,也可使用該配方。

人工餵養:

使用注射器是最可能餵養成功的方法。

把注射器口從鳥嘴左邊放入(亦即是餵養人的右手邊因為餵養人與鳥是面對面),順著鳥脖子的右邊將注射器導入。

把食物全部注入鳥口腔裡,鳥兒在吞咽食物的時候,其氣管會自然關閉,這樣可避免將食物配方吸入肺部。

警告:

不應讓無經驗的人士嘗試給鸚鵡餵食,也不要給無強列進食欲望的鳥兒餵食。

給鳥兒進食的配方不可過冷,也不可太幹硬。

餵食過程應儘快結束,以免造成鳥兒食欲減退。

如不注意恐造成鳥兒死亡。

使用指導:

將一部分幹配方與一部分瓶裝飲用水混合。

如果是成長緩慢或嗉囊清空較慢的鳥兒,在每次餵食的配方中加入一小撮HBD的AvianEnzyme(禽酶)。

如果是比較清瘦的鳥兒,把一盎司康復配方和2cc水混合準備好,再加入一茶匙的葡萄糖粉(超市內可買到)。

如無指示不要稀釋配方,可能會導致配方中營養結構變異。

步驟1

用手輕輕感覺一下鳥兒的嗉囊,在餵食前確定其幾乎是空的。

步驟2

調製新鮮配方

把配方加熱至華氏103攝氏度(攝氏39度)(通過測溫得知)。

步驟3

往乾淨注射器內注入配方,排清注射管內多餘空氣。

用溫和、穩定的力度注射配方到鳥嘴後部。

步驟4

鳥兒的嗉囊飽滿但不是過分填充時即可停止餵食。

如果是沒有嗉囊的鳥兒,在每餐中逐漸地加大食量以保證鳥兒不斷增加體重,用一個克稱來量度每餐應增加的食量。

餵食完成後,清掉鳥嘴、羽毛還有圍欄上的殘餘配方。

Harrison's哈里森鸚鵡BB銬素

(禽酶)

禽酶/助消化

說明:

為鸚鵡、鴿子和其它鳥類作為活性自然發酵酶來源所用。

可用于鳥兒消化不全,如患上慢性胰腺炎,吸收不良綜合征,腺胃擴張時,或是消化系統清空過慢的新生鳥兒。

在新生鳥兒1~7天大時人工餵食較可能有效果。

長期患病的鳥兒也可服用,或是比較年長的、好像無法從食物中攝取全部營養成分的鳥兒。

在病痛因擾中的患鳥也應服用。

調製食物時使用了適量的水和配方,仍覺得食物過稠時,也可將本品通過人工餵養給鳥兒服用。

劑量管理:

在人工餵養配方中加入一小攝禽酶,在攪拌後可放置一下,以達到所需要的濃稠度。

如果還是太稠,多加一些禽酶。

加水的量不要超過在人工餵養配方使用指導中所要求的那樣。

如果是病鳥,把禽酶加到試管餵養配方中—在每餐餵食的配方中混入一小攝。

如果是處於康復狀態中的鳥兒,在幹食物中加入禽酶—每餐中加入一小攝(十六分之一茶匙)。

警告:

本品只可供鳥類口服使用。

不可用於人類。

勿讓兒童接觸。

儲存方法:

放置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光。

Harrison's哈里森鸚鵡BB有機奶粉

針對人工餵養的鸚鵡幼鳥營養配方,直到斷奶。

針對剛孵化的幼鳥的新生幼鳥配方奶粉。

針對需要補充餵養的生病或者受傷鳥類的復原和在轉換食物的過程中體重減輕的鳥。

注意:

使用不正確的餵養方法可能導致損傷鳥類健康或者鳥類吸收了配方奶粉而導致肺炎或死亡。

步驟1:

輕輕的感受鳥以確定在餵養前,鳥的肚子幾乎是空的。

步驟2:

混合新鮮的奶粉:

幼鳥人工飼養配方奶粉混合瓶裝飲用水加熱到大約103華氏度(攝氏39度)。

按照配方的比例根據獸醫所提供的您愛鳥的年齡加入水調和。

不要使用微波加熱,然後等調配好的奶粉冷卻到溫熱,幼鳥的眼睛打開的時候每天都餵3-4次,而鳥類開始長新的羽毛的時候每天需要餵2-3次。

步驟3:

使用注射器通常是最可能餵養成功的方法。

鳥類第一次接觸奶粉,將注射器塞入鳥類口腔從左側鳥喙朝右側鳥脖灌入。

將食物灌入鳥嘴裡,讓它吞咽,正常餵養鳥類時氣管是關閉的,以防止吸氣時將配方奶粉吸入肺裡。

步驟4:

餵養鳥類食用奶粉直到鳥類吃飽但是不要吃的太撐,擦乾淨鳥類鳥喙,羽毛和周圍殘留的奶粉。

餵養建議:

在餵養剛孵化1-7天的幼鳥之前,加入少許HBD的禽酶在配方奶粉中對幼鳥有益。

為了輔助21天后的斷奶,加入1匙切碎的高能配方飼料或者切碎的有機堅果加入1杯配方奶粉中,或者將高效飼料放進單獨的碗中。

儲存及保質期:

●在餵養之前先聞一下食品是否新鮮

●擠壓出包裝袋中所有的空氣,然後封好頂端的拉鍊

●如果拉鍊鎖脫落或者毀壞,反復折疊幾次然後用夾子夾好

●裝食物的包裝用原配的包裝袋,不要用其它的容器或者塑膠袋裝飼料

●購買哈瑞森的產品請認准獨特包裝

●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請您開袋後冷藏

KAYTEE鸚鵡專用奶粉

精選幼鳥飼料KayteeExact雛鳥飼料是針對用人工飼養之雛雛鳥所調配的營養飼料。

KayteeExact雛鳥飼料以特別製造過程使細菌量降到最低標準以下且不破壞其它養分。

雛鳥飼料有很高的養份來幫助雛鳥迅速長大,比起餵食其它飼料的同時期雛鳥教早斷奶、發育的更好及羽毛光亮。

此外美國的鳥類獸醫師也用來補充衰弱或生病鳥之營養。

-保證分析值

粗蛋白質不低於22%;粗脂肪不低於8%;粗纖維不超過5%;水分不超過10%.

-產品介紹:

5磅袋裝產品,專為幼鳥營養所設計的獨特配方,並經特殊處理過程使菌數維持最低標準。

可幫助幼鳥快速成長,較早離巢覓食並使羽毛豐富,適合所有的雛鳥及需要高熱能哺育食品的大型鸚鵡幼鳥。

-特點:

自1985年開始研發以來,曾經針對100種不同的鳥種、超過5000隻以上的鳥隻來做各種不同的試驗,其產品優點包括:

使用容易、幼鳥斷奶快、發育健全且羽毛柔順、羽色亮麗,不會造成食物沉積嗉囊,不同的鳥種皆能理想成長,確保鳥兒能吸收利用這些必需的營養物,保鮮處理、低細菌滋生,改善消化,使用效率、減少浪費,餵食時,環境不再容易弄得髒亂,且無需再補充其它營養品了。

其次在後期到斷奶可以用自製奶粉。

這裡首先要明白奶粉的意義,其實奶粉只是飼料的不同形態。

奶粉沖成的奶為流質,水果、窩頭為軟固體,餅乾、種子類為固體飼料。

只要明白這個,自製奶粉就相對容易了,而其中的比例要參照相關的營養標準。

自製奶粉其實就是把要飼餵的軟固體和固體飼料粉碎混合做成流質。

進口的奶粉中的各種鸚鵡需要的元素都有。

在自製的時候要保持飼料多樣性,並要添加相應的添加劑如維生素,鈣磷粉等。

以下是在網上查到的,自製奶粉可以使各種蔬菜或者水果的混合物;其它種子打粉後煮熟後製作而成。

其中一款自製奶粉:

麥片+玉米粉(亨氏胡蘿蔔米粉)+葡萄糖=6:

3:

1

1、麥片,玉米粉要無糖無鹽;

2、先把適量的麥片和玉米粉加熱水,煮沸1~2分鐘;

3、自然降溫,在40度時加入適量葡萄糖,攪拌均勻後即可餵食。

 

2.3、奶粉的沖調與飼餵用具

2.3.1、奶粉沖調

奶粉沖調按照相關的說明書操作即可。

一般都是用40℃的溫水,按適當的比例沖調。

圖2-1奶粉勺(40ml)

圖2-2一勺奶粉

圖2-3燒杯測量奶粉的量

圖2-4按體積的1:

2添加的水量(80ml)

圖2-5奶粉與水混合後的量(100ml)

以上的步驟是在演示沖調1:

2的KT的操作。

但有時沖的量不一定只有100ml那麼少,這時從上面可以看出,只要知道容器的容量,除以100,得出的就是要加入的奶粉量,然後再加入水調和到合適的水位線。

前提是每一勺奶粉都要平,方便體積的計算。

如果是少於100ml的,如在餵初乳奶粉是的量是相對少的時候,這時可以用稱量的方法,通過重量的比在沖調。

相關的比例在奶粉的包裝上有說明。

2.3.2飼餵用具

好的工具是幹活的好幫手。

比如有刻度的燒杯就能幫我們有效的沖調奶粉,但是除了在餵2周齡前的小仔是用到,在餵其它的都不會用燒杯,主要原因是易碎,鸚鵡的採食反應是相對激烈的。

在實際的操作中都是用不銹鋼杯。

圖2-6不銹鋼杯A(600ml)

圖2-7不銹鋼杯B(750ml)

一般飼餵的用具用的是大概有湯匙,注射筒,而注射筒餵食可以分2個方式的,主要是嘴的長度不同,還有餵食白鴿的灌食器。

表2-3湯匙,注射筒的使用

種類名稱

使用事項

湯匙

抬起幼鳥的頭部,讓幼鳥張開嘴巴,用一隻手輕輕固定幼鳥的頭部(因為幼鳥進食的時候,頭部會有抽動,若不固定頭部,食物會很難落到嘴巴裡面),再把匙更內的流質輕輕倒進去,每次倒的量不要太多,餵食時候,手要定,控制好食物流量,以免幼鳥未能及時吞食而浪費流質。

餵食後用濕布將嘴邊黏附的流質擦乾淨,以免流質幹了粘住羽毛。

優點:

用湯匙或類似物品:

國外的專業人士,幾乎一致推薦用湯匙或類似物品,因為湯匙在餵食的時候,幼鳥是自己吃下去,而不是被灌下去,如此才不會導致誤入氣管,引起死亡,就是所謂的噎死或嗆死,用湯匙,這類的情形幾乎不會發生,對不肯開口的鳥,可以用饑餓法,餓個12小時,慢慢誘導他主動索食,然後改以湯匙餵食,這樣對鳥最好,此外,不當灌食有時候也會導致喉嚨或口腔發炎。

缺點:

相對慢,效率不高。

短嘴注射器3cm長的硬嘴

同樣輕輕抬起幼鳥頭部,這個方法儘量把幼鳥嘴巴抬高向上,這樣能讓流質更迅速流到喉嚨裡面,不容易流進氣管,打開嘴巴,用手固定頭部,防止頭部抖動,然後針嘴放到嘴巴喉嚨附近,輕輕把流質擠壓進去。

要注意的同樣是小心控制流量,別太急。

餵食完畢後也要擦嘴。

優點:

比瓷更快捷,容易控制餵食,可以讓幼鳥有吞食食物的過程。

缺點:

容易讓食物落到氣管,要十分注意舌頭後氣管的位置。

長嘴注射器嘴是用大概5cm長的塑膠軟管

餵食時,把幼鳥從保溫箱內抓出,放大腿或桌面,同樣輕輕抬起幼鳥頭部,打開嘴巴(注意舌頭有時候會把長嘴推出來),小心繞過舌頭,把注射器的長嘴慢慢插進喉嚨,用一隻手輕輕固定頭部,防止鸚鵡甩動令注射器長嘴松脫,然後輕柔的把流質慢慢擠壓送到素囊裡面,餵食完畢後輕輕把長嘴抽出。

用濕布擦嘴。

這個方法是把針嘴直接插入鸚鵡喉嚨到達素囊,把流質直接送到幼鳥的素囊。

優點:

方便、快捷、基本不浪費食物。

缺點:

不是每個鸚鵡都願意插喉,會減少幼鳥吞食食物的過程,某程度上對幼鳥學習吞食食物會有一定影響,較容易出現難斷奶的情況。

白鴿的灌食器

其實和長長嘴注射器一樣,不過是擠壓。

圖2-8湯勺

圖2-91ml長嘴注射器(餵小型鸚鵡幼仔)

圖2-101ml短嘴注射器(餵中型大型鸚鵡幼仔)

圖2-1120ml短嘴注射器

圖2-1220ml未裝膠管的長嘴注射器

現有最大的注射器的容量是20ml,而小仔的採食欲望是短暫的。

因此設當的增加大容量的注射器是又必要。

2.4、餵食的操作

要知道鳥類的食物流向是如何的。

圖2-13雞的消化系統

鸚鵡的消化系統的組成其實與雞的消化系統差不多。

從表2-3可以知道,在現階段最好的選擇是短嘴的注射器。

餵食用的是針管,固定好頭部,針管頭插入口中舌底部,適量注入,等其吞咽後,再次重複,直至餵到8分飽。

鸚鵡屬於晚成鳥,出殼羽毛幹後不能站立,抬不起頭,眼未睜開,體裸出(折衷)或被毛稀疏(金剛),僅有簡單的反射動作(如採食等)。

一般出殼8~12小時飼餵,溫度在40℃左右,即滴一滴在手背上感覺微熱即可。

剛開始最好用溫度計。

操作時,左手中指及無名指輕輕夾住雛鳥頸部,食指和大拇指輕敲嘴基兩側。

雛鳥即張嘴。

右手用針管將奶注入雛鳥口內舌部,這時,左手放開,待食物吞咽後再餵第二口。

其實一般的雛鳥採食的欲望都是很強烈的,在眼未睜開的時候,只要有人手接觸,都有會採食反應。

而在睜眼之後,只要看到有人在保溫箱附近都會有採食反應。

而之所以這樣操作是為了給雛鳥一個信號,產生條件反射。

同時建議在餵食是穿著大白褂,一是為了衛生,二是為了給睜眼的雛鳥一個信號。

鳥的嗉囊排空期一般為4小時,幼雛因為身體的各個方面都發展的不是很完善。

如果中間的間隔時間過長的話,可能會動用自身的物質維持身體的需要,使身體變差。

以下是相關的建議,根據網上的資料,再結合現在。

表2-4隨周齡的變化餵奶次數的變化

周齡(W)

次數

0-2

3-4小時/次

2-4

4-6小時/次

4-6

4次/天

6-8

3次/天

8-10

中午餵一次,晚上適當補餵

10-斷奶

晚上適當補餵

2.5、斷奶

鸚鵡幼鳥斷奶是一個過程,鸚鵡是不會一天、2天就斷奶的,斷奶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否則幼鳥的消化系統是不能承受由消化流質變為消化固體的,另外如果餵飼不當,斷奶是不會自動出現的,還經常出現不肯斷奶、難斷奶的情況。

鸚鵡幼鳥的斷奶是否順利是否正常,跟很多因素有關的。

當鸚鵡大概90日齡大,而身體表面羽毛已經完全長好,並覆蓋全身的,那麼表示即將進入斷奶期,斷奶的過程,主要是從流質食物,漸漸過渡到軟固體到固體食物的過程。

如前面所說,從大概60天大就開始每天保持餵食流質,並在保溫箱內放置軟固體食物,這個時候的幼鳥開始比較頑皮了,也是本能的驅使,它開始到處啃咬東西,這個時候的幼鳥一般會對食物發生興趣,並對食物初步的啃咬和學吃,到了大概90天大,正常情況來說,進食應該是比較順利了,自己可以進食同類鸚鵡正常食量的一半或以上,這個時候就可以把每天餵食流質的次數改為每天1次,讓幼鳥在流質消化完後,有更多的時間感到饑餓而促進幼鳥自己進食軟固體、固體。

若過程繼續順利的,20-30天后,就可以完全斷奶了。

表2-5斷奶不同日齡的操作流程匯總表

日齡

60d~70d

71d~80d

81d~90d

90d~斷奶

上午

1、餵奶

1、餵奶

1、飼餵切塊水果,窩頭

1、飼餵切塊水果,窩頭

下午

1、餵奶

2、飼餵切塊水果

1、餵奶

2、飼餵切塊水果

1、收上午料

2、餵奶

3、飼餵切塊水果

1、收上午料

2、飼餵切塊水果

3、適當補餵

晚上

1、收料

1、收料

1、收料

1、收料

2.6、拒食與積食

餵食過程大部分幼鳥並不會一帆風順的,會出現很多麻煩情況,最大的問題就是出現拒食。

一般幼雛的採食都是很好,採食的欲望是非常的強烈的。

當有時會出現拒食,一般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以下幾點:

1.食物溫度不對;2.食物口感;3.餵食方式不對;4.過分怕人而出現拒食;5.進入斷奶期出現拒食;6.患病出現拒食等。

在現階段出現的拒食都是5和6。

如果是原因5,解決的辦法是,鸚鵡不太瘦,一般不處理。

如果鸚鵡體重下降,就只能強灌。

原因6,能觀察出幼雛身體情況異常,消化情況異常,就要及時保溫,同時通過精心的照料,獸醫的處理相結合。

如果日齡小的幼雛積食,要及時查找原因,同時給少量溫水,按摩嗉囊助消化。

如果還不能排空就要人工抽出。

3、琉璃金剛相關參數的實例

表3-1琉璃金剛外貌隨日齡的變化

項目

日齡

外貌描述

出殼

絨毛稀少,肉紅色

3

絨毛增多

6

 絨毛變長

9

 肉色開始變白

12

 體重增長了初重的一半

15

 脫皮

18

 背部,大腿出現黑色的毛點

21

 頸部也出現黑色的毛點,嘴明顯變黑,全黑

24

 已會睜眼,一般都是一邊先睜開,之後到另一邊,同時能短暫的站立,部分的腳趾變黑

27

 出現部分毛點

30

 背部毛點增多

33

 翅膀有少量的毛管突出

36

 毛管增多,面部出現明顯的毛線,嘴變硬

39

 尾部也有毛管,體表的絨毛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