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474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docx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docx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师:

同学们,你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已积累了不少古诗,我们来对诗好吗?

 

生:

好!

 

师:

你们先来出诗的上句,我来对诗的下句。

 

生1:

停车座爱枫林晚,——

 

师:

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2:

小荷才露尖尖角,——

 

师:

早有蜻蜓立上头。

 

生3:

两岸猿声啼不住,——

 

师:

你们太厉害了,谁来帮帮我?

 

生4:

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

你们积累的古诗真多,现在我来出诗的上句,你们对诗的下句,好吗?

 

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1:

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

真棒!

孤帆远影碧空尽,——

 

生:

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

真是对答如流呀!

独在异乡为异客,——

 

生:

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

真好!

这句诗诗哪首诗的名句,还记得吗?

 

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

咱们一起来背背好吗?

 

师生同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知道吗?

 

生1:

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生2: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感情。

 

师:

说的很好!

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经典诗文里,有写亲情的,有写友情的,有写景物的,还有写思乡情的,等等。

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习《泊船瓜洲》这首古诗,看看这首古诗折射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师:

请大家把这首古诗读上两遍,读的时候把字音读准,读得字正腔圆。

 

生:

自由读古诗

 

师:

你们读得真投入,哪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听?

 

生:

读古诗,读错一个音。

 

师:

这首诗中有六个多音字,你读对了五个,很了不起!

“间”在这读第四声,在这是间隔的意思。

谁能用这个音组个词?

 

生1:

黑白相间

 

生2:

间隔、间苗、间断、间谍

 

师:

你的积累真丰富,一口气说出了四个词语!

我们读古诗,不但要把音读准,还要尽可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来,你们试试!

 

生:

摇头晃脑读古诗

 

师:

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

读,节奏感不强。

 

师:

同学们,想要把古诗读得有韵味,其实是有窍门的,读时,一声和二声的音拖长读,三声和四声的音读得短一些,这样长短相间,诗的节奏感就出来了,你们试试!

 

生:

有韵味地读诗

 

师:

谁再来读给大家听?

 

生:

读得可真好!

大家一起来读!

 

师:

请大家默读古诗,借助下面的注释,想想诗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师:

谁来说说诗的前两行的大概意思。

 

生:

京口和瓜洲仅一江只隔,而京口到钟山也只隔着数重山。

 

师:

说得很到位!

在这两行诗中有三个地名,能在简图上标示出来吗?

(师在黑板上画长江简图,并大概标注三个地名的位置)

 

一生在黑板上标注

 

师:

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生1:

瓜洲应该在上面,京口在下面

 

师:

为什么?

 

生:

注释中说瓜洲在长江的北面,上北下南,所以瓜洲在上面,京口在下面。

 

师:

你会从书中找原因,非常会学习!

看着这幅简图再说说前两行诗的大意。

 

师:

同学们,在你们看来,诗人离家近还是远?

 

一部分学生说近,一部分学生说远

 

师:

你来说说近的原因

 

生1:

我通过“一水”知道,那么宽的长江在作者看来仅仅是一道水罢了,所以他离家近,并且他想家。

 

师:

你能抓住重点词来体会,并且体会得很深刻

 

生2:

我还通过“只隔”一词体会到诗人离家近,就是仅仅隔着几座山。

 

师:

那认为远的同学能不能说说理由呢?

 

生:

长江那么宽,山路那么难走,再说古代交通又不便,所以说很远。

 

师: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可在作者看来又为什么那么近呢?

由此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

作者他特别想念他的家乡,家乡就在他的心里装着,所以实际距离再远,可在作者看来都很近。

 

师:

你设身处地在为作者想,你体会到了他想家的情,真好!

 

生:

我觉得作者他想家,想亲人

 

师:

是呀!

通过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两行诗诗!

 

师:

后两行的大意是什么?

 

生: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到自己的家乡?

 

师:

说得很好!

请大家看这行(出示幻灯片):

春风又绿江南岸,文字本是有情物,读到这行时,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耳中仿佛听到了什么?

 

学生用语言描绘眼中和耳中的春天

 

师:

多美的春天呀!

同学们,这个又字,我们不能忽视,就是这个“又”字,让诗人不由得想到:

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我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呀?

诗人他怎能不想——

 

生:

(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

遥望着美丽的故乡,遥想着家乡的亲人,诗人他怎能不问——

 

生:

(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

诗人就这么想着,望着,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又出现在眼前,一丝丝甜蜜的回忆又掠过心头,一处处揪心的场景弥漫在胸中。

同学们,诗人在家乡会度过哪些难忘的时光,你们能想到吗?

请用“我仿佛看到了,那是一个……的日子,诗人在干什么,感受是什么”来写诗人在家乡生活的一处场景。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

 

师:

谁先来汇报一下?

 

生1:

我仿佛看到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诗人和家人一起去郊游,他们是多么幸福!

 

师:

你是一个用心感受生活的孩子!

 

生2:

我仿佛看到了那是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诗人和家人坐在庭院里,一边赏月,一边聊天,生活是多么美好!

 

师:

团团圆圆一家亲,多么温馨的画面!

 

生3:

我仿佛看到了那是雨后初晴的一天,诗人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泛舟湖上,饮酒品诗,是多么的惬意!

 

师:

是呀!

和朋友在一起的日子是特别让人难忘的!

同学们,诗人现在泊船在瓜洲,和家人团团圆圆,尽享天伦之乐还能吗?

 

生:

不能

 

师:

眼前只见(出示幻灯片)——

 

生(男):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师:

和朋友一起饮酒品诗还能吗?

 

生:

不能

 

师:

眼前只见(出示幻灯片)——

 

生(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师:

一切都已远去,相伴诗人的只有这轮明月,只有这轮明月呀!

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诗人肺腑的仰天长问,是诗人刚刚离开家就来问明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要问诗人的吗?

 

生1:

我想问:

诗人你那么舍不得离开家,为什么还要离开呢?

 

生2:

诗人他为什么要离开家?

 

师:

相信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疑问,老师准备了一段资料,相信同学们读过之后就会明白。

(出示幻灯片)

 

资料: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公元1070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领导变法。

变法对富国强兵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守旧派的反对。

1074年,王安石无奈辞去宰相职务,任江宁知府。

1075年2月,宋神宗再次任用王安石为宰相。

官场的复杂,前途的迷茫,使王安石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他两次请求辞去宰相之职,宋神宗都不批准。

这年春天,迫于无奈,王安石只好勉强上任。

北上京城途经瓜洲时,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

 

师:

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生:

明白了

 

师:

明白什么了?

 

生1:

诗人他被逼无奈才离开了家,所以他特别不愿离开家

 

生2:

诗人他极不情愿离开了家,他其实不想去当宰相

 

生3:

诗人是身不由己的,皇帝的话他不敢不听

 

师:

你们有着很强的感悟力!

是呀,通过这段资料,我们读出了一个被逼无奈的王安石,一个身不由己的王安石,一个无可奈何的王安石。

诗人他无可奈何离家而去,只好问明月(出示幻灯片)——

 

生1: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他身不由己离家而去,只有问明月(出示幻灯片)——

 

生2: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他被逼无奈离家而去,只能问明月(出示幻灯片)——

 

生3: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他恋恋不舍离家而去,发自肺腑地问明月(出示幻灯片)——

 

生全体:

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

有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

诗人对家乡无限的留恋之情!

 

生2:

诗人思念家乡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生3:

诗人是多么想家,舍不得亲人!

 

师:

同学们,你们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用自己的心去体悟诗人的心!

大家一起来朗诵这首诗!

 

生声情并茂地朗诵

 

师:

能背诵下来吗?

 

生背诵

 

师:

同学们,自古以来,描写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有好多,老师在这收集了一些,大家一起来读读!

 

诗句: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

 

师:

同学们,思乡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大家课下可以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词;同学们也可以给远方的亲人写封信,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师:

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