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问答题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390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14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问答题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技能问答题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技能问答题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技能问答题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技能问答题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能问答题资料.docx

《技能问答题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问答题资料.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能问答题资料.docx

技能问答题资料

笔记1基心理咨询师考试答题模板

精神分裂症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幻听、被害妄想、恐惧、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入睡困难

资料整理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1.精神状态:

(1)内感性不适;

(2)注意力不集中;(3)思维障碍;(4)情绪低落;(5)意志行为改变;(6)个性稳定性发生改变。

2.生理功能改变:

头痛。

3.社会功能状况:

(1)工作中经常出差错;

(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从认知方面对该求助者的症状进行如下分类整理:

1.感觉障碍:

内感性不适。

2.知觉障碍:

(1)评论性幻听;

(2)功能性幻听。

3.思维障碍:

(1)强制性思维;

(2)关系妄想;(3)物理影响妄想。

4.自知力丧失。

从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对该求助者的症状进行如下分类整理:

1.情感障碍:

(1)情感迟钝;

(2)易激惹。

2.意志行为障碍:

(1)意志减退;

(2)强迫动作;(3)强迫意向。

整理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史1、童年期:

体征:

弱小。

性格:

自卑;怪僻;懦弱2、青少年期:

生活事件:

父母离异;青春期挫折;攻击行为求助者出生情况求助者精神疾病家族史,求助者的疾病史,求助者母亲反映的情况

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1.MMPI,用于判断求助者是否有精神病2、SDS,用于测定其抑郁状态的程度。

可选用SAS测验,用来测定其焦虑状态及程度3、BPRS,评定精神病性问题的严重程度。

4、应该选择SCL一90量表进行检查

初步诊断:

精神分裂症、或者心理异常、或者严重精神障碍、或者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怎样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

诊断的程序如下:

1.分析该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2.分析该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有求治的愿望,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3.分析该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4.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诊断为精神病、神经衰弱、神经症等。

根据

(1)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三原则(主客观不统一,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致、个性不稳定性)。

(2)根据该求助者的特异心理与行为:

破裂性思维、思维逻辑混乱、行为愚蠢、意向退缩懒散。

(3)被动求医行为。

(4)自知力缺乏。

(5)病程:

缓慢起病2年余,加重半月。

(6)严重程度:

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已经不统一,主观和客观不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没有自知力,没有主动求医的行为,逻辑思维已经混乱,有幻听、被害妄想等典型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考虑诊断为精神病。

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幻听、被害妄想等症状持续时间长达半年,内容充分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不能上学,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说明问题非常严重,可以诊断为精神病。

3.根据该求助者主要症状为逻辑思维混乱,有幻听、被害妄想等,可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需与抑郁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偏执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相区别。

1.与抑郁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是在“别人看见自己洗澡”后产生的,是伴随的而不是主要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2.与恐惧性神经症相鉴别:

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是现实或想象的,但都是真实的,且恐惧性神经症的求助者有自知力,有主动求治的愿望,而本案例中该求助者虽感到恐惧,但恐惧的内容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且其没有自知力,也没有主动求治的愿望,因此可以排除恐惧性神经症。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

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精神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精神症状的伴发症状,而且其没有自知力,也没有主动求治的愿望,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与强迫症相鉴别:

本案例虽然伴有强迫症状,但非主导症状,且没有求医动机,无自知力,因此可以排除强迫症。

 5.与偏执性精神病相鉴别:

本案例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一致,无幻觉和精神衰退,因此可以排除偏执性精神病。

原因:

生物原因:

可能有精神病性问题的家族史(祖父有精神障碍)19岁,正处在青春期,有性的意识和性的冲动,但没有得到满足。

社会原因:

负性生活事件(父母离异)、人际关系问题(亲子关系、同学关系),谈恋爱失败,半年前自己洗澡的事件是该求助者出现精神问题的诱因。

(2)家庭教育的原因,家教严格。

(3)性格内向,与人交流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4)未得到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

心理原因:

对现实的误解(与女同学关系),幼时负性情绪记忆(小时候挨打)

(1)存在明显感知觉障碍:

听见别人说自己不要脸,是幻听。

认为自己洗澡,别人能够看见,别人说自己不要脸。

这是被害妄想。

(2)情绪方面的原因,对别人说法的恐惧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3)有回避行为,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

(4)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心胸狭小,偏执,

精神分裂症特点

(1)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或脱离现实)

(2)意识清晰(3)智能多完好(4)起病于青壮年(5)缓慢起病(6)病程迁延(7)患病期间自知力基本丧失

咨询师对本案例的处理方式及怎样进行转介该患者初步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或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或精神分裂症),属于不正常心理范畴,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需要向陪伴家属说明情况,具有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属于精神病性障碍。

转诊至精神科治疗。

咨询师转介时应注意:

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

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

3.向该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

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

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

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在本案例中,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

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如下:

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

2.咨询内容合适。

3.人格基本健全。

4.动机合理。

5.有交流能力。

6.对咨询有一定信任度。

咨询师还应该了解该求助者的哪些资料?

 咨询师还应该了解该求助者的如下资料:

1.该求助者的出生情况2.该求助者的家族史。

3.该求助者的疾病史4.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咨询史5.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测验情况。

6.该求助者的朋友、同事反映的情况。

7.该求助者是否存在未暴露的症状,如被害妄想等。

社交恐怖症

1、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恐惧、焦虑、易激惹、精神紧张、回避行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

情绪:

自卑,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害怕与人接触,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

行为:

避免与他人接触,出现回避行为。

社会交往:

害怕与人交往,害怕与人对视,不敢单独出去做事,影响正常学习。

2、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如下:

1.精神状态:

(1)注意力不集中;

(2)记忆力下降;(3)自控能力差,易激惹。

2.生理功能改变:

无躯体异常感觉,心悸、气短、哮喘。

3.社会功能状况:

(1)工作中经常出差错;

(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3、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诊断依据为:

1、本案例中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除外精神分裂症。

2)根据主客观统一性、知情意协调一致性、人格相对稳定性的三原则,确定本案例不是重性精神病。

3) 本案例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求助愿望。

4) 本案例求助者符合ccmd-3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a) 以恐惧为主导症状,存在对某些客体有强烈恐惧、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自身无法控制。

符合恐惧症诊断标准。

b) 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害怕去上课等)和人际接触(如怕看老师、同学等)c) 常伴有自我评价低(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场所恐惧症:

恐惧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高处、广场和拥挤场所等。

病人常怕离家外出,怕独处,怕离家后处于无能为力的境地或不能立即离开该场合。

场所恐惧性情境的关键特征之一是害怕没有即刻能用的离场出口,有些病人因此而完全困于家中。

单纯恐惧症(物体恐惧症):

恐惧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的物体或情境,如害怕接近特定的动物,害怕高处、雷鸣、黑暗、飞行、封闭空间、在公厕大小便、进食某些东西、牙科、目睹流血或创伤,以及害怕接触特定的疾病的病人或情景,因此促发的情境很单一、很具体,并且能够像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一样诱发惊恐

鉴别诊断1、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它是以惊恐发作为原发和临床相的神经症。

在日常生活中,并且是在没有特殊恐惧情景时突然出现的。

它的基本特点是不可预期的极度恐慌。

它的特点是:

发作的不可预测性;两次发作间歇期除了担心发作,无其他症状;发作时典型的表现是在日常生活中突发强烈恐惧,并出现频死感、失控感、心脏病症状、和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等;发作突然,10分钟内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

发作时意识清晰,发作频繁,一个月至少发作三次。

由于发作的不可预测性令其可能出现紧张不安及某些植物神经的亢进,出现行动的自限。

所以到最后,导致不敢出门,严重影响了个体的社会功能2.抑郁性神经症或心境恶劣障碍  是以持久(至少2年)的轻至中度抑郁为特征的神经症。

病人兴趣减退,但未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接受鼓励和赞扬;自觉病情严重,但又主动求医。

常伴有显著焦虑,躯体不适或疼痛和睡眠障碍。

症状波动性大,生活能力不受严重影响,病前往往有明显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和素质因素。

在本案例中使用心理测验对求助者进行评估,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

1)对求助者人格进行分析,选择MMPI测验,并根据两点图验证初步诊断。

2)了解求助者心理生理行为诸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选择Scl-90测验。

4、如何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分类?

1)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心理问题。

2)符合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3)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可列入可疑神经症范畴。

5、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生理原因:

青春期2)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原因:

(1)错误观念:

认为童年期的经历是下流、无耻的,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

(2)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

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3)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童年事件一直困扰着自己,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

自幼胆小、个性孤僻,认知观念不合理3)社会原因:

家庭环境因素,父母很少过问。

6、在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充分尊重求助者2)关切理解求助者3)采取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4)对尊重、温暖、真诚、通情达理的要点作简要描述

7、请结合本案例,为求助者拟订的有效的咨询目标。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

拟定的咨询目标是:

1) 近期目标:

缓解紧张、恐惧情绪,逐渐减少回避行为次数(商定该次数)。

使用Scl90测验,测查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分数等是否降低至正常范围。

2) 远期目标:

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提高自信心,最终达到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8、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

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可进行如下评价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

2.消除或减轻该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

3.从该求助者自身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看,拟定的咨询目标都是可行的。

  4.改变该求助者错误的观念、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

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该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该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

7.在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

9、通常从哪些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

通常情况,从以下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的评估(3)求助者社会生活状况改善情况(4)求助者周围人对其改善状态的评价(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

10、结合本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

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下:

 1.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

(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

(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

2.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

(1)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评估;

(2)根据该求助者自我报告进行评估;(3)根据该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4)根据该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5)根据咨询师对该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

11、咨询师还需要了解该求助者的哪些资料?

咨询师还需要了解该求助者的如下资料:

1.该求助者的家族史。

2.该求助者的疾病史。

3.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咨询史。

4.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测验情况。

5;该求助者的家庭成员关系6.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7.该求助者的价值观、信念或理想。

8.该求助者的出生情况。

焦虑性神经症

1、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

躯体症状:

出汗、心悸、头晕、腹痛、尿频、尿急等情绪方面情绪波动厉害、不安、害怕,感到恐惧行为方面:

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搓手顿足  社会功能方面:

无法正常学习、考试,和同学们的关系比较紧张。

2、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

焦虑性神经症诊断依据:

(1)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判断,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等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映强度较为强烈,为自己的发展前途担忧,长期情绪不好;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极大痛苦。

病程标准看,病程三年多。

3、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

1) 生理原因:

无明显的生理原因2) 社会原因:

家庭教育(父母的百般溺爱、娇生惯养,全部期望寄托于独子李某身上)负性生活事件(高考落榜);缺乏社会支持(同学的讥讽)。

3) 认知原因:

强烈的“出人头地”意识

4、拟订的咨询目标是: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来访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降低来访者的焦虑程度,改善其当前的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来访者的个性,改变其对成才的错误认知。

严重心理问题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意向下降、兴趣下降、焦虑、紧张等。

(1)情绪:

情绪低落、烦闷、焦虑、暴躁、绝望

(2)行为:

回避热闹场合,夫妻性行为减少,训斥孩子(3)社会:

不愿意与外界交往,常常回避热闹的场合,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工作效率下降,领导和同事开始对她有意见。

2、本案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本案最可能的诊断是:

严重心理问题.本案例的诊断依据是: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失落、暴躁、烦躁、委屈等情绪状况,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

从严重程度上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较为强烈,反应泛化,并严重影响了社交功能。

从病程标准看,病程虽处于最近一段时间内。

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时间较长久,社会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心理冲突是现实性的,因此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根据有无自知力,有无主动就医行为,是否存在逻辑思维方面的异常症状等,判断是否为精神病。

2.根据求助者表现出的症状,内心痛苦的程度,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情况,有无泛化和回避以及病程,判断是否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样心理问题。

3.参考心理测验的结果。

4.最终做出诊断。

3、依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

(1)了解求助者近期心理生理行为诸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选择Scl-90测验。

(2)了解求助者个性特征及神经类型,使用EPQ量表。

(3)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内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对其情绪产生影响,因此选用生活事件量表(LES)。

4、根据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围绕已形成的初步印象,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将问题的严重程度量化。

2.选择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量表。

3.选择进行病因性探索的量表。

4.选择为排除其他诊断而使用的量表。

5、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生物原因:

求助者为女性,18岁,12岁来月经,已进人青春期。

2.社会原因:

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自幼目睹家庭生活拮据,使其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中的生活状况,把本应由父母承担的责任加在自己稚嫩的肩膀上。

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奶奶与妈妈总是吵架。

很少和别的同学来往,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未得到正确的指导。

3.心理原因:

(1)存在认知错误:

即使考试成绩好,我也认为是别人没考好,不是自己真正学好了。

自己紧张、害怕将来考不上大学,无颜面对父老乡亲。

(2)情绪方面的原因,受紧张、害怕等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3)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高考前的焦虑,不知所措。

(4)求助者从小性格很内向,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6、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还应收集的该求助者的资料如下:

1.该求助者的婚恋情况。

2.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

4.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5.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

6.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

7.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

8.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

7、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注意: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根据本案例,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

(1)近期目标:

缓解焦虑、恐惧,减少回避行为,逐步增加与他人交往的次数,减少发脾气次数(双方商定具体数值)。

使用Scl90测验,观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分数是否降低至正常范围。

(2)远期目标:

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强迫性神经症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强迫思维包括:

强迫穷思竭虑、强迫性焦虑、强迫性对立观念等等。

强迫行为包括:

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和强迫性计数强迫检查、意向、等等回避行为、焦虑、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

强迫洗手、强迫检查、强迫意向、回避行为、焦虑、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如下整理:

1.童年生活经历:

(1)吃东西未洗手遭到母亲训斥;

(2)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3)父母感情融洽;(4)父母管教严厉,做事追求完美。

2.青少年期情况:

(1)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耍、作游戏;

(2)大学时因同学患肝炎而担心被传染;(3)没有要好的朋友;(4)学习、就业很顺利。

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如下:

1.精神状态:

(1)注意力不集中;

(2)记忆力下降;(3)情绪急躁,爱发脾气。

2.生理功能改变:

睡眠障碍。

3.社会功能状况:

(1)工作中经常出差错;

(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性神经症。

诊断依据:

1.强迫症状。

2.内容充分泛化3.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或按照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

4.病程持续时间较长5社会功能已经受损。

6.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

本案例的病因如下:

1、社会原因:

(1)童年因未洗手就吃东西受母亲训斥;

(2)家庭教养严厉;(3)大学时因同学患肝炎而担心被传染;(4)自幼卫生习惯对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2.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原因:

(1)错误观念:

童年和青少年期的经历导致其形成了不干净就会染上疾病的观念;

(2)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

害怕被传染上肝炎,性格内向,凡事追求完美。

对本案例应该选择MMPI、SCL-90,SDS量表进行检查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测定其病理人格和程度。

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CL-90测验,以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以及程度。

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DS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程度。

理由: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将问题的严重程度量化。

2.选择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量表。

3.选择进行病因性探索的量表。

4.选择为排除其他诊断而使用的量表。

咨询师还需要了解该求助者的如下资料:

1.该求助者的家族史。

2.该求助者的疾病史(0.5)。

3.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咨询史。

4.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测验情况。

5.该求助者的家庭成员关系。

6.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

7.该求助者的价值观、信念或理想。

结合本案例,我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原理如下:

1.咨询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1)引导求助者做自我探索,使之能够认识成长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个性方面的不足,体验到从前自我认识的不足,增加自发性与活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排除障碍,创造条件,开发潜能;

(2)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消除或减轻强迫症状或焦虑情绪。

2.咨询原理:

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与他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不同。

因此,通过改变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此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发展。

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

(1)精神分裂症:

可以出现强迫症状,但仅为分裂症症状表现的一部分。

其特点为:

强迫症状出现缺乏明显的心理诱因,内容离奇,形式多变,不伴有明显的焦虑情绪,缺乏强烈的自我控制意向,缺乏强烈的求治愿望,自知力不全。

(2)恐惧症:

强迫症可出现惊恐发作或伴发轻微的惊恐症状。

恐惧症与强迫症不同之处在于对特殊环境或物体的恐惧,无强迫性质,有明显的回避行为。

(3)抑郁症:

与强迫症常同时存在,应根据首先出现的优势症状作出诊断。

如果两组症状都存在且不占优势,诊断抑郁症。

(4)强迫性人格障碍:

病人多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刻板固执等。

 神经衰弱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

精神易兴奋、易疲劳、烦恼、易激惹、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回避行为、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消化功能减退。

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