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换层措施方案最终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361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转换层措施方案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技术转换层措施方案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技术转换层措施方案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技术转换层措施方案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技术转换层措施方案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转换层措施方案最终版.docx

《技术转换层措施方案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转换层措施方案最终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转换层措施方案最终版.docx

技术转换层措施方案最终版

质量体系文件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天心电子世界大厦

转换层施工专题方案

第一版

(ZJWS/PM—TX16)

 

发放编号:

受控印章:

 

2004年7月10日发布2004年7月10日执行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第三建筑安装公司

天心电子世界大厦项目经理部

通告

《天心电子世界大厦工程转换层施工专题方案》(ZJWS/PM—TX16)业经会审定稿。

现由项目经理批准,于2004年7月10日发布,2004年7月10日起实施,望项目部有关人员严格遵守执行。

本《专题方案》发放范围: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工程部、技术部、质安部、合约部、作业队。

 

拟制:

李爱军

审核:

吴兵

批准:

孙晓岳

 

中建五局三公司天心电子世界大厦项目部

2004年7月10日

 

目录

一、第一章结构概况及特点4

二、第二章施工组织与部置4~5

三、第三章施工方法5~13

钢筋工程5~8

模板工程8~9

砼工程9~13

四、第四章其它要求13

五、第五章附件13~42

1、《KZZ、KZL节点配筋构造》15

2、《转换层荷载计算》16~20

3、《转换层大梁荷载计算》21~23

4、《模板支撑架计算书》24~29

5、《砼浇筑计算书》30~32

6、《砼温差计算》33~34

7、《砼浇筑结合面处理示意图》35

8、《大梁内冷却水管预埋示意图》36

9、《转换层施工进度计划表》37

10、《转换层砼浇筑值班表》38

11、《梁、柱节点钢筋绑扎示意图》39

12、《钢筋施工顺序示意图》40

13、《砼浇筑示意图》41

14、《转换层结构交底图》42

 

第一章结构概况及特点

天心电子世界大厦结构转换层系该大厦裙楼与塔楼的结构转换、上部荷载重分布传递至下部结构的结构层。

标高从21.3米至25.9米。

其特点为:

1.37-71/A-Y5轴上部塔楼范围内纵横布置600mm×2300mm、700mm×2600mm、800mm×2800mm大梁若干,其中局部变截面大梁高为3100mm,最宽为1000mm。

2.下部框支柱、剪力墙结构在梁内收头,上部结构转换为薄壁柱、剪力墙结构,所有薄壁柱剪力墙下方均设置在大梁上,局部间距较密,轴线距离为1200mm(净距为450mm)。

3.转换层板厚较厚为250mm。

4.梁内主筋直径较大(28),数量较多(一个截面最多有10028),排数较多(有2~5排)。

5.梁内吊筋较密,最多处有2725。

6.钢筋、砼量大,钢筋有520T,砼量有2100m3(C45)。

7.总重量大,约5300T。

第二章施工组织与部置

1.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由项目常务经理总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组织相关部门及作业队严格按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进行控制,确保过程控制,各分项工程质量达到规范标准。

2.作业劳务队伍各专业人员必须能熟练从事本职工作,熟悉本施工方案以及相关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

3.施工顺序:

浇筑内墙柱砼→搭设支模架及支撑架→铺梁底模→安装东西向框支梁最下排面筋→安装南北向框支梁最下排面筋→放置28@2000短钢筋做层间分隔→如有3~4排重复上两个步骤→安装东西向框支梁最上排面筋→安装东西向框支梁箍筋→安装南北向框支梁最上排面筋→安装南北向框支梁箍筋→安装东西向框支梁底筋及垫块(过程中穿插吊筋安装)→安装南北向框支梁底筋及垫块(与东西向面筋分层交错安装)→安装次梁钢筋(与框支梁安装顺序相同)→安装梁侧腰筋→梁侧模第一次安装高度为1.80m(1.60m/1.30m)位置→结合面预埋钢筋绑扎→冷却水管安装→梁模底部加固→插上部暗柱钢筋→大梁砼第一次浇筑至1.75m(1.55m/1.25m)位置→结合面砼留凹槽→梁侧模第二次安装至板底→铺平台板模→绑板筋及插上部剪力墙钢筋→梁板及外围柱砼浇筑→砼养护。

4.详见《钢筋施工顺序示意图》、《砼浇筑顺序示意图》。

第三章施工方法

一、钢筋工程:

一)、钢筋加工:

严格按设计、规范的要求考虑钢筋安装的需要,编制《钢筋下料表》作业队专业工长、技术员审核后,交工程部、技术部审核,由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下料。

二)、钢筋安装:

(一)、21.3m~25.9m柱纵筋的处理:

1.详细熟悉结施—22(2#楼转换层平面图)和结施—10(裙房柱、墙定位图)将25.9m以下柱中其平面位置在上部墙中的纵筋延伸至上一层剪力墙楼板顶。

2.将柱中不能向上延伸的纵筋按03G101—1的67页中的构造要求向梁或板中弯锚LaE,详见附图一:

3.为便于柱纵筋对接,操作架适当升高,其高度应≥4m。

4.对于柱纵筋对焊前统一切平,以便控制柱筋端部弯钩位置。

(二)、转换层大梁钢筋的处理

1.钢筋按附图一处理:

2.根据设计要求:

支座负筋第二排伸出长度为L=Ln/3,第三、四排为L=Ln/4(Ln为梁净跨)。

3.为避免梁纵向钢筋在角柱点处水平弯锚区钢筋密集。

梁上部纵向钢筋在柱内满足≥0.4LaE且≥1/2hc条件下每层钢筋弯点位置间距为≥50mm;梁下部纵向钢筋在柱内满足≥1/2hc条件下每层钢筋弯点位置可控制间距为≥50mm,以保证砼浇筑顺利进行(主次梁端部节点也可照此进行处理)。

见附图一:

4.大梁上部及下部钢筋各层适当加大间距原则,纵向钢筋分布区域控制在450内调整。

如图:

5.梁箍筋按抗震要求采用135°弯钩或者90°直钩焊接封闭。

6.大梁面筋的连接均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后,吊运至楼面安装好再采用单面电弧焊连接。

面筋接头位置均设于跨中1/3范围以内。

大梁底筋进行单跨下料,焊接接头位置设于跨中1/3范围以外。

焊接前先进行试焊并送检,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严禁采用绑扎搭接。

7.大梁钢筋绑扎过程中搭设钢管支撑@2m,用以架立钢筋,待钢筋全部绑扎完毕,安装好侧面垫块,在封模前将其拆除,拆一段钢管支撑封一段梁侧模。

8.次梁端部与主梁交界处,次梁面筋从主梁面筋上锚入主梁内,保证满足锚固长度LaE;次梁底筋也要保证满足LaE。

9.经设计认可将大梁中的面筋、底筋一排内的根数调成相同,底筋由每排11根调为10根,多出的一根底筋往底筋最上排移(总根数不变),以便于砼振捣时振捣棒可垂直下达梁底。

10.梁内吊筋过密处分2~3排布置,即大于10根的,按2排分布,大于20根的,按3排分布。

11.梁内拉钩均按规范要求进行布置。

12.上部剪力墙插筋锚入大梁内应≥1.5LaE,上部暗柱筋锚入到大梁梁底;对转换层以下的抗震剪力墙、暗柱筋应伸入到大梁梁面。

13.在梁结合面处增设812附加钢筋(仅设于支座处)长度为Ln/3。

14.凡图中设计的水平加腋梁的两侧向抗扭筋,均应伸入支座,加腋部分另加。

15.未尽事项均按03G101(11月份版)施工。

(三)、垫块及定位卡

1.梁钢筋下垫块采用28短钢筋头间距1000m进行布置,梁钢筋排距采用相同加垫方法操作。

2.因该梁钢筋水平层数较多,间距密集,为保证砼浇筑缝隙满足石子粒径及砼振动棒直径要求,在梁下部钢筋设置定位卡,梁上部钢筋不设,加工定位卡如图:

`

二、模板工程:

根据此层柱、梁钢筋特点,模板工程需做调整

(一)、柱模板

1.因外围墙柱内伸入的KZL面筋长度为1064mm(梁下部柱墙仅为1800mm),为此外围墙柱模与上部梁板模一起安装。

2.除外围墙柱外,所有柱模按现行方式先行安装浇筑,砼浇筑高度均为梁底以上20mm。

(二)、大梁模板

因结构层大梁重达5800kg/m,故施工调整如下:

1.第四、五层模板支撑体系严禁拆除,以做转换层大梁荷载卸荷之用。

拆除时间应在转换层大梁砼强度达到100%后进行。

2.铺梁底模时,应按规范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3‰。

3.梁侧模采用1.1cm竹胶合板及1.8cm木胶合板拼装。

4.大梁模板支撑体系:

采用钢管支撑,立杆横向间距1300mm,纵向间距500mm,梁底模中部加设双排调节螺杆顶撑@500mm。

如下图

5.所有立杆不得采用钢管错接形式。

所有顶头部位为抵抗扣件抗滑移须增设双扣件并严格检查不得滑扣。

所有架管或扫地杆下必须垫好木枋或槽钢,纵横设置20cm高扫地杆。

6.梁模加固:

除原加固方法外,梁模采用一次性φ14对拉螺杆(不设PVC套管)加密调整为500*500。

7.局部梁间距较密处(两梁外边距离仅为450mm),采用两根梁共同穿一套螺杆加固,空隙部位装木盒子,内部用木枋龙骨支撑加固。

8.局部大梁下部没有相应的梁对齐布置的位置,除在其下方立杆下设置横向槽钢@500外,在四、五层楼板的对应位置还须增设钢管立柱顶撑@500,下垫槽钢,并通过双向横杆@1200与原有支模架连成整体。

9.混凝土浇注前在支模架下方立杆保险扣下口处用白色油漆划好标注,混凝土浇注时派专人进行观察,发现滑扣,偏移等情况立即汇报项目部进行加固处理。

10.木工应配合钢筋工施工,在梁钢筋未绑扎完毕并验收前,不得安装梁侧模板。

11.梁钢筋验收后,进行梁侧模及板底模安装。

砼工程: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转换层结构梁、板、柱、墙均为C45砼,掺聚丙烯纤维,按0.9Kg/m3掺入。

2.在周边外围一圈梁中,由于与柱边平齐且钢筋直径较大会导致梁外侧钢筋保护层过大(5~7cm)。

为防止砼开裂,在梁外侧满挂5cm×5cm的钢板网,网宽500mm,梁、柱各搭接250mm,垂直方向沿梁高通长设置。

3.中部柱墙均先行浇筑至梁底以上20mm,梁板砼分二次浇筑,边柱、外墙与转换层梁先行浇筑至大梁(800×2800)高度1.75m的位置(700×2600的为1.55m的位置、700×2300的梁为1.25m的位置),浇筑完毕后,安装余下梁侧模及平台板,绑板筋及插上部剪力墙钢筋,最后浇筑梁板砼。

4.大梁浇筑:

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式,两台HTB60输送泵从西往东连续浇筑,详见《砼浇筑顺序示意图》。

5.大梁及平台板浇筑:

采用二台HTB60输送泵从西往东连续浇筑,

6.测温:

本次砼通过温差计算(详细计算见附件六),内外理论温差为13°,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

为更好的对砼质量进行控制,对梁宽为800的梁设置测温点一组(一组三个点),测温点埋设在梁中央。

埋设深度为第一次砼浇筑面以下30cm、90cm、150cm/30cm、50cm、70cm(后面为第二次浇筑时)深,测温管的制作为Φ48*3.5的钢管,底部用钢板焊实,埋设后的钢管应高出砼浇筑面10cm,上口用纤维布进行封闭,以免砼浇筑时钢管内灌满砼。

测温次数:

各次砼浇筑完后测温期为五天,第一至第三,每4小时一次,第四天至第五天,每8小时一次;若情况有异应加强观测。

测温时先在钢管内灌满煤油或其它导热系数较高的液体,待数分钟以后再将温度计插入液体内测温,测温的读数必须准确无误,真实有效的反映砼水化热和强度的增长过程。

保证砼中心与表面温差控制在25°内,根据测温提供的数据及时采取措施,做到信息化管理。

7.砼的材料要求、振捣及养护,梁侧模不予以拆除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在浇筑面蓄水覆盖养护;另外为减少砼内外的水化热散发不出去产生的膨胀应力和外部因降温产生的收缩应力的差值,使两种应力趋于平衡。

按照施工规范,拟在所有大梁内沿纵轴水平方向设置二排垂直方向设冷却管(直径20mm的钢管),循环供应冷水以降低砼内水化热。

为确保水管的通畅和在浇筑砼中不被破坏,在绑扎钢筋时,在梁顶面焊接垂直的短钢筋于冷却水管的位置以作为振动棒振动的标记,并在浇捣砼前向操作工人交底,施工过程严格控制(在转换层施工层中要增设3~4个水笼头)。

冷却水管布置见附件八。

8.砼施工劳动力组织

砼施工人数由作业队根据工程部统一安排,施工现场每台泵每一工作班内各工种劳动力安排需用如下:

工种

泵送时各工种

需用人数

工作内容

泵工

1人

泵机操作及保养

普工

1人

后台卸料

3人

前台清理,扒料

管工

4人

布管、拆刷泵管、模板铺设

砼工

2—3人

振捣(包括平板器振捣)

抹灰工

2-4人

楼面找平、控制标高

指挥人员

1人

现场指挥、前后联系

机修工

1人

机械修理

水电工

1人

水电维护

钢筋工

2人

护筋

木工

4人

护模、支撑体系观测

9.机械设备表:

机械设备计划表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砼输送泵

HTB60

2

振动棒

30

5

振动棒

50

15

平板振动器

2

塔吊

QT80F

1

柴油发电机

120KW

1

温控器

1

3.1材料:

3.1.1石子粒径严格控制级配。

3.1.2准备少量细石砼。

3.1.3浇注混凝土时派专人到搅拌站跟踪检查原材料质量及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

3.14考虑用电高峰,供电紧张,现场准备120KW柴油发电机。

3.1.5在砼中掺缓凝剂,延长砼的初凝时间至6~8小时。

3.2因该层梁柱节点钢筋密集,钢筋间距小,拟采取如下措施:

3.2.1对砼的振捣工作由砼专业工长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3.2.2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在浇注砼的过程中旁站施工。

3.2.3振捣采用模内外共振法,促进砼振捣密实。

3.2.4准备直径为3cm的振动棒,用于在梁柱接头钢筋密集区砼的振捣。

3.2.5养护:

楼面为麻袋覆盖,湿水养护。

3.2.6结合面的处理:

为了使大梁的整体抗力性能不因二次浇筑而下降,必须在两次浇筑的结合面采取特殊的构造措施,满足设计要求。

3.2.6.1预留凹槽增加结合面积:

在先浇筑梁面沿梁横向通过塞预留凹槽,槽深为60mm,宽为60mm,长等于梁宽,间距1000mm。

通过预埋60×60mm木枋,待砼初凝前取出木枋来实现。

3.2.6.2预留竖向插筋:

在结合面垂直插20或25,L=600mm,上下各伸入梁内300mm,@500mm×200mm,其中500mm为顺梁长方向,200mm为垂直梁长方向,预留时应在砼浇筑前事先绑扎好。

3.2.6.3在砼结合面增设812附加抗弯钢筋,在其上面与箍筋接触点满挂拉钩作为箍筋以形成闭合,作为叠合梁中下层梁承受上层梁荷载时的负弯距钢筋。

3.3防晒降温措施:

因砼浇筑时期为夏季高温天气,白天施工时,在浇筑点上方采用彩条布进行遮盖,防止阳光直射砼面,输送泵管上覆盖麻袋并湿水,以降低入模温度。

第四章其它要求

质量标准、成品保护、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严格按各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予以执行。

第五章附件

1、《KZZ、KZL节点配筋构造》

2、《转换层荷载计算》

3、《转换层大梁荷载计算》

4、《模板支撑架计算书》

5、《砼浇筑计算书》

6、《砼温差计算》

7、《砼浇筑结合面处理示意图》

8、《大梁内冷却水管预埋示意图》

9、《转换层施工进度计划表》

10、《转换层砼浇筑值班表》

11、《梁、柱节点钢筋绑扎示意图》

12、《钢筋施工顺序示意图》

13、《砼浇筑示意图》

14、《转换层结构交底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