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人工养殖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347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雁人工养殖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雁人工养殖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雁人工养殖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雁人工养殖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雁人工养殖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雁人工养殖汇编.docx

《大雁人工养殖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雁人工养殖汇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雁人工养殖汇编.docx

大雁人工养殖汇编

大雁人工养殖讲义

大雁又称野鹅,是鸭科雁属中的鸿雁、灰雁、豆雁、雪雁等的总称,属大型候鸟,是我国重要的水禽之一,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大雁肉蛋白质含量高,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蛋富含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具有极高的滋补保健功效,是传统的上等野味珍品。

其羽绒轻软,保暖性好,可作服装、被褥等的填充材料,较硬的羽毛可制成扇子等工艺品。

近年来野生大雁日趋减少,人工驯化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还可以有效保护这一优良品种。

请看图片认识一下:

大雁的生活习性

 大雁在野生条件下,多在气候适宜、水草丰盛的地方生活,其生活特点:

  

(1)雁是候鸟。

随气候变化而迁移到适宜的地方居住、繁殖,飞翔时形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排开,春天从南飞向北,秋天从北飞向南。

  

(2)喜群居。

几十只以上成群结队一起生活。

  (3)“终恋”生活。

雌雄交配后,形成“终恋”一起生活、繁殖。

  (4)性情温顺,尤其是鸿雁、灰雁。

  (5)草食水禽,喜食苦荬菜、紫云英、稗草等。

  (6)抗病力较强。

大雁养殖前景

大雁肉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珍贵最精细的三大美味之一,是中国人民大会堂指定的晚宴食品。

大雁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绿色食品之首。

大雁全身是宝,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大雁养殖投资少见效快、饲养殖成本低,是21世纪最值得投资的养殖项目。

我说的这些都是利处,所以我们的大雁现在供不应求,没法满足市场需求。

当然大雁养殖也不是说百分百就能成功就能至富。

不管你做什么事或是选择再好的项目你都要努力勤奋去做。

每个成功的人士在他的背后都会付出多少的汗水,经历多少的曲折。

养殖建议

1、大雁养殖可行性之销路,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每个地区人们的食品爱好是不一样的,看你当地人是否喜吃大雁肉,再看你当地人养殖大雁是否多,如果就你一家那么价格控制权就在你手里。

了解销售价格及销售渠道,最好确定销售合同,有稳定的市场后,再进行饲养。

2、大雁养殖可行性之品种选择。

目前市场上有人以朗德鹅(原产法国,也称灰鹅,国内引进后某些人称之为大雁鹅)。

很多饲养者对大雁品种了解不多,容易受骗。

饲养者购买大雁种源时,要到正规饲养场购买。

3、大雁养殖可行性之环境加努力,要选择大雁养殖环境最好是有水源的地方,大雁苗进来就要努力的去劳动了,不是太累的哟。

好了,最后祝你成功。

食用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四种大雁的价值体现大雁养殖前景

1、大雁的食用价值

中国有句古训:

“宁食飞禽四两,不吃走兽一斤。

”俗话说:

“闻到雁肉香,神仙想断肠。

”大雁野外放养的成功,圆了人们渴求美食的梦。

大雁的肉是肉类中的珍品,因为野外放养的大雁在天然食物链的环境中长大,大雁在飞翔过程中,使其体内的脂肪燃烧殆尽,从而促进了肌肉里的活性物质和耐寒、耐力及其它营养素的合成,充分地赋予了飞禽极高的营养药用价值。

中国近代饮食文化的发展是:

“八十年代吃饱,九十年代吃好,二十一世纪吃健康。

”大雁是草食性动物,是安全肉类。

当前农业部正加大力度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与人争粮食的动物饲养比例,大力发展草食性的动物饲养比例。

因大雁是在野生状态中养成,其肉鲜味美,是天然、绿色、无公害、生态、环保、野味, 大雁肉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不但是因为营养价值高,而且肉质脆嫩不腻不躁,口感细腻纯香,味美独特,野味浓郁。

烹制后香气扑鼻,鲜香持久,气味浓郁芬芳,回味绵长,是名符其实的“肉中之王”,是否想尝尝大雁肉呀,如果想吃了就到我们圣樵山庄吧.。

大雁肉不仅味美鲜嫩,且脂肪熔点很低,一般在28度即可熔解,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而其它动物脂肪需要在38度以上才能熔解,因而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相反会将胆固醇附在人体血管内壁上,造成动脉硬化。

因此,国外将大雁肉作为21世纪的首选绿色保健食品。

因而大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大雁的经济价值

大雁全身是宝,雁肥肝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脱氧核糖核酸等营养物质,被欧美人视为难得的佳肴珍品,每公斤雁肥肝可卖到35美元,常常有价无货,缺口巨大。

大雁的肉每公斤约80元至100元。

大雁的硬羽可制成工艺品;绒毛是高档的羽绒衣填充材料,每公斤绒毛约700元。

一只雁仅拔毛的收入可达30元以上。

因而大雁养殖的经济效益很高。

大雁的硬羽可制成工艺品;绒毛是高档的羽绒衣填充材料,每公斤绒毛约700元。

一只雁仅拔毛的收入可达30元以上。

性成熟时间为8-9个月,年产蛋量在80枚左右。

蛋重150克左右,每枚10元。

3、大雁的药用价值

据我国古代《本草纲目》、《日华本草》、《千金食治》、《随息居饮食谱》等十多部药典、食谱记载,大雁肉除味美独特外,并具有许多药用滋补功能:

能大补五脏,养阴益气,暖胃开津,强身健体。

其肉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

有活血祛风、清热解毒,祛风寒,壮筋骨,益阳气,暖腑脏之功效;可治疗:

风湿、类风湿、肾亏、阳衰、气血不足、气短乏力、贫血、脱发等病。

其胆有清热、治咳,消痔疮等功用;大雁血、掌皮等均可作药用,是各大药厂争相抢购的药物原料。

现代医学证明,常食大雁肉不仅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养颜益寿,防衰老等保健作用。

而且对降血压、降血脂、降解胆固醇、預防冠心病、脑血栓与血管硬化,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等具有显著效果。

大雁肉防癌作用好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世界上只有2种动物不会得癌症,一种是海洋里的鲨鱼,而另一种动物则是大雁。

科学研究发现,大雁之所以不得癌症,不仅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铁、锌、硒及维生素A、B2、尼克酸、赖氨酸、蛋氨酸等十几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而且主要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亚油酸、抗癌因子等活性物质,而这些物质其它动物则没有或很少。

目前大雁已被医学界指定为研究提取抗癌因子成分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癌症等疾病的临床治疗。

特别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亚油酸,只能在食物中摄取。

因此,人经常吃大雁肉可增加人体抗癌因子,对增强机体免疫力、防癌、防“三高”等具有特殊医疗功效

4、大雁的营养价值

大雁肉味不但十分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据营养学家化验分析:

大雁肉中富含人体必需的铁、钙、磷、锌、硒等矿物质元素和赖氨酸、蛋氨酸等十几种氨基酸,以及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卵磷酸、甘油三脂、脱氧核酸等多种维生素营养物质。

每100克大雁肉中卵磷脂含量高达4.7-8克,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9-13.5克,蛋白质20.98克,脂肪11.62克,磷196.5毫克,钙48.05毫克,铁8.71毫克,锌1.36毫克,硒17.68微克,无机盐1.17克及维生素A、钾、钠等十多种微量元素。

大雁肥肝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5-68%,其中软脂酸21-22%,亚油酸1-2%,16稀酸3-4%,肉豆蔻酸1%。

科学分析充分说明,大雁肉营养十分丰富,远远高于其它任何动物营养,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最佳绿色动物源保健食品。

因此,大雁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绿色食品之首。

大雁养殖方式有两种

一种放牧饲养另一种圈养

一、放牧饲养

如果周围具有良好的放牧条件,且饲养规模较小,可以采用放牧饲养的形式。

放牧的地点选择应为有清洁的水源,无工业废物、有毒农药及其他畜禽粪便、尸体等污染的地方,而且要有丰富的牧草供给大雁。

大雁最爱吃植物的嫩叶、茎芽和草籽,也喜食其他杂草。

放牧时需将大、中、小雁分群,以免影响采食。

放牧的

时间,一般是选在早、晚放牧,中午赶往荫凉处休息。

如果天气晴朗、暖和也可以整天放牧,每次放牧雁吃到从颈下方到胸前面的嗉囊出现鼓胀为止,这就是“饱”的标志。

在放牧时要慢慢地赶着雁群向前走,以免它们互相拥挤、踩踏而受伤。

如果天气较凉,则要迟放早归。

雁在水中会洗净身上的泥土,放牧回来时,要给雁在水中洗净泥土的时间,再赶回圈舍内。

每天要洗刷食槽、水槽,更换垫草,使雁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干净和干燥。

如果不具备放牧条件,可以割草饲养饲喂,但要保证饮水的清洁。

二、圈养

圈养是将大雁囤在一定的场地内饲养的方式。

囤养的场地,无论是正规的房舍还是简易的棚子,都要带有一定面积的活动场所和水面,供大雁白天活动。

房舍和棚子起防晒、避雨和夜间休息的作用。

如果是在北方养殖,大雁越冬时最好有正规的房舍,以免发生冻伤或患其他疾病。

    

圈养时在场舍的四周要有围栏。

围栏的材料要由养殖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来决定,可以是封闭的围墙,也可以是通透的金属或木质的栅栏。

如果未进行雏雁断翅或中雁主翼羽拔除者,要在围栏的上面扣上尼龙网,网的高度至少要在3米以上。

尼龙网既可以防止雁逃逸,也可以防止肉食性动物对大雁的偷袭,同时也给大雁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 间。

雏雁的培育

“潮口”与开食

雏雁第1次饮水称为“潮口”或“开水”。

当雏雁行走自如并开始啄食垫草时,将0.01%高锰酸钾水溶液倒入平底的水盆中,水温为18℃—25℃,水深以刚好淹没雏雁爪部(大约1—2厘米)为宜,让雏雁自行饮水,一般为3—5分钟,以浸脚不湿毛为度。

若因故推迟“潮口”,应在饮水中加0.8%—1.0%的食盐,并控制饮水量,避免雏雁暴饮而引起中毒。

“潮口”后便可开食,开食料可用清洗并经过浸泡的碎米和切碎的菜叶。

碎米需浸泡2小时,菜叶要切成细丝状,比例为1:

2—3。

开食时间大约为30分钟,以吃至八成饱为宜。

开食后要定时饲喂,少喂勤添。

1—3日龄不要喂高脂肪饲料,4—10日龄,可在饲料中加一些煮熟的蛋黄、优质鱼粉或脂肪含量低的植物性蛋白饲料。

保温防湿

雏雁怕寒,忌潮,应注意保温。

1—7日龄温度为32℃—26℃,8—14日龄为26℃—24℃,15—30日龄为24℃—20℃,冬季或夜晚可提高0.5℃—1.0℃。

垫料定期凉晒或更换。

分群防压

雏雁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剔除病、弱雏,防止雁群扎堆压死。

15日龄前每群大小为30—50只,密度为15—20只/平方米;15日龄后每群大小为80—100只,密度为8—10只/平方米。

放牧与下水

若气温适宜,雏雁4日龄就可放牧,初牧应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采取“迟放早收,时间短,路程近”的原则,白天放牧5—6次,晚上回舍饲喂2—3次。

气温低时可在10—15日龄初次放牧。

雏雁7—15日龄后,选择清洁的水塘第1次下水,水温为20℃—30℃,一般在下午3—4时为宜。

放水几分钟后,赶至岸上让其梳理绒毛,毛干后即可赶回育雏室。

中雁的饲养管理

1月龄至性成熟的大雁称为中雁或育成雁。

此时采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正是骨骼、肌肉、大羽的迅速生长时期。

放牧

中雁放牧前应进行断翅,割去一侧掌骨和指骨部分或切断指伸肌和腕桡侧长伸肌,一周后伤口愈合者便可放水放牧。

放牧地要有足够数量的青绿饲料和谷物饲料,放牧时间选在早晚,中午赶至池旁树荫下休息,每次吃饱后都应放水。

放水条件差的,可割草饲喂,另行放水。

补料

留作种用的中雁,应以放牧为主,适当增加精料,减少粗料,促使大雁提前达到性成熟。

补料以糠麸为主,掺以甘薯、瘪谷和少量花生饼,并加1%—1.5%骨粉,2%贝壳粉和0.3%—0.4%食盐。

  

育肥

留种剩下的中雁及商品雁统称为育肥仔雁,其消化能力已趋于完善,需经短期育肥达到膘度及最佳体重。

采用上棚育肥和圈养育肥均可,主要通过充分饲喂、控制光照、保持环境安静及限制大雁活动等方法,达到快速生长和沉积脂肪的目的。

育肥饲料中,玉米70%,豆饼15%,叶粉10%,麦麸4%—5%,食盐0.3%—0.5%。

白天喂3次,晚上喂1次,密度为3—5只/平方米。

放牧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放牧与补料结合育肥。

仔雁经过15—20天的育肥,体重达到上市标准即可出栏。

种雁的饲养管理

繁殖准备期

大雁开产前1个月为繁殖准备期,仍以放牧为主,并根据雁的体质、脱换新羽的状况,适时补料,为产蛋做准备。

补料以精料为主,大约为55%—60%。

公母分开饲养,公雁每天补3次,母雁每天补2次,接种禽出败菌苗。

繁殖期

繁殖期采取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的原则,日粮中粗蛋白质为17%—18%,每天喂2—3次,晚上加喂1次,适当补充矿物质饲料。

充分放水,尤其在公雁性欲较强的上午,让种雁尽情在水面上游玩交配。

驯化种雁定巢产蛋,每天早晨将未产蛋大雁留在舍内,产蛋后,再进行放水、放牧。

停产期

母雁产蛋至7月份后,产蛋减少,羽毛干枯,公雁性欲下降。

进入停产期,将精料改为粗料,转入以放牧为主的粗饲期,可全天放牧,不予补料。

但若放牧条件差或连雨天,应适当补饲。

冬季,将白菜、玉米秸粉及青草粉等拌入20%—30%的玉米面维持饲养,保持体重不下降即可。

严冬季节应喂热食,饮温水,严禁饲喂霉变饲料。

大雁常见病的防治

大雁抗病能力比较强,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接触传染源较多,所以容易感染疾病。

现主大雁一些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雁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出壳后3~4天及20天左右的雏雁易发病,20日龄以上的较少发病,主要在冬末春初季节流行。

  临床症状精神沉郁、缩颈、步行艰难,常离群独处,接着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现象:

拉稀、少食或绝食。

急性不出现任何症状即死亡。

慢性症状后期严重下痢,排灰白色或黄色而深浊带有气泡或假膜的稀粪。

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转,全身抽搐或发生瘫痪。

日龄较大的病雁在病程持续1周后,也可自然康复。

  防治措施采用成年鹅制备的抗小鹅瘟血清,皮下注射0.5毫升可以预防。

若雏雁在3~5天发病,说明孵化器已被污染,应立即停止孵化并进行彻底消毒,然后才能继续孵化。

  雁流行性感冒

  雁流行性感冒又叫雁渗出性败血病,是由志贺氏杆菌引起的雏雁急性传染病。

可由病原菌污染饲料和饮水而引起,也可经呼吸道感染。

主要在春秋两季流行。

  临床症状潜伏期很短,感染后几小时就可出现症状,鼻腔有浆液性鼻涕,呼吸困难,发出鼾声,不时强力摇头。

严重时脚麻痹,不能站立,病程2~4天,死前出现下痢。

  防治措施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

口服敌菌灵30毫克/公斤体重,每天2次或用氯霉素,每只雁肌肉注射12~15毫克,每天2次。

  雁蛋子瘟

  雁蛋子瘟是产蛋母雁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发炎而引起。

  临床症状肛门有发臭的排泄物,混有蛋白和卵黄小块,2~6天后,不食不饮,失水,衰弱而死。

  防治措施每只用25毫克喃唑酮混合在饲料中连服3~4天,或肌肉注射链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

  绦虫病

  雁绦虫病的原虫为剑带绦虫和膜壳绦虫,中间宿主为剑水蚤或淡水螺。

雁若误食了被感染的剑水蚤或淡水螺,绦虫在肠内发育成熟,可严重侵害2周至4月龄的雏雁。

多在春末和夏季发病。

  临床症状排出灰白色的稀薄粪便,混有白色的绦虫节片。

食欲减退,到后期完全不吃,生长停顿,消瘦,精神萎靡,不喜动,离群,腿无力,向后面坐倒或突然向一侧跌倒,不能站立,一般发病后1~5天死亡。

  防治措施避免在死水塘里放养。

  经常检查,对感染有绦虫的雁群,应有计划的驱虫,以防止病源传播。

  雏雁与成雁应分开饲养、放牧。

  治疗吡喹酮10毫克/公斤体重,灭绦灵60毫克/公斤体重,硫双二氯酚200毫克/公斤体重,丙硫苯咪唑40毫克/公斤体重,分别用少量面粉加水拌和,然后按计量称取药面,做成丸剂,塞入雁的咽部。

或用槟榔煎剂按每公斤体重0.5~0.75克灌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