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妈妈的爱.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282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妈妈的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妈妈的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妈妈的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妈妈的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妈妈的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妈妈的爱.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妈妈的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妈妈的爱.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妈妈的爱.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妈妈的爱

2 妈  妈

教学

要求

1.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和讨论,体会母爱的无私。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爱,并试着说一段话。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①着扇子,

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②的风。

节导读:

一个炎热的夜晚,妈妈没有睡觉,一直为“我”扇扇子。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却打在妈妈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句导读:

这段话用“很凉很凉”作开头,是为后面的“雨水却打在妈妈身上”作铺垫,由此衬托母爱的伟大。

]

节导读:

妈妈在很凉的下雨天去学校接“我”。

􀀍有一回我病了③,

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节导读:

当“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抱“我”去医院,并且着急地哭了。

􀀎有一回,我打破了暖瓶,

还对妈妈说了谎,

妈妈的批评④叫我脸红,

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⑤的目光。

节导读:

当“我”说谎时,妈妈教育“我”不该说谎,妈妈的责备也是对“我”的爱。

􀀏一次老师让我们用“最”字造句,

我说:

“我最爱妈妈。

”[句导读:

这时候的“我”已经意识到妈妈是“我”的最爱。

]

妈妈告诉我:

“我们都是祖国的孩子,

我们都爱祖国妈妈。

啊,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⑥。

节导读:

妈妈教育“我”,“我们”都是祖国的孩子,“我们”要从小爱我们的祖国。

字词导读☜

①扇(shān):

也读shàn,如扇子。

②清凉:

清爽凉快。

③了(le):

多音字,也读liǎo,如了解。

④批评:

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

⑤责备:

批评指责。

⑥教诲:

教导训诫。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体会母爱的无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生字卡片。

一 导入新课

1.听歌曲。

2.世界上有这样一种爱,它最无私,最伟大。

同学们猜猜是哪种爱。

(母爱。

3.板书课文题目:

妈妈的爱。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己轻声读诗歌,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扇:

多音字。

在“扇着”中读“shān”,在“扇子”中读“shàn”。

裳:

读轻声,“shɑnɡ”。

3.自己练读诗歌,把生字读正确,并画出有几个小节。

(5个小节。

4.指名接龙读诗歌,想一想妈妈的爱都是什么。

学生甲:

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学生乙:

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学生丙:

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学生丁:

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学生戊:

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

三 理解诗句,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节。

(1)自读第一节。

思考:

这节主要讲什么内容?

(妈妈在很热的夜晚为“我”扇扇子。

(2)思考:

为什么说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学生甲:

因为妈妈在很热很热的夜晚给“我”扇扇子。

学生乙:

因为妈妈给“我”扇扇子,给“我”带来了清凉。

(3)引导学生想一想:

妈妈给“我”扇扇子容易吗?

(妈妈不困吗?

妈妈不热吗?

学生甲:

我想妈妈也会困。

因为她上了一天班,比“我”累多了。

学生乙:

我想妈妈也很热。

因为她给“我”扇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4)指导朗读。

①自己练读。

低声、缓慢地读,细心体会“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②采取赛读、评读的形式汇报。

2.选学第二节或第三节。

(1)选择你喜欢的一小节,分组学习。

学习方法:

①读这个小节。

②想想这个小节主要讲什么内容。

③思考:

为什么说妈妈的爱是……

④有感情地练读。

(2)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甲:

第二节主要讲妈妈在雨天为“我”送伞。

学生乙:

第三节主要讲妈妈抱“我”去医院。

学生丙:

因为妈妈在很凉很凉的雨天,为“我”送伞,雨水却打在妈妈身上,所以说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学生丁:

因为妈妈在“我”生病时,抱“我”去医院,还着急地哭了,所以说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节。

采取推荐读的形式朗读这两节,读后师生评议。

推荐的理由可以是在小组中读得最有感情的,可以是最有进步的,也可自我推荐。

3.学习第四、五节。

(1)指名分别读第四、五节。

说说这两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甲:

第四节讲妈妈在“我”做错事后,教育“我”。

学生乙:

第五节讲妈妈告诉“我”应该爱祖国妈妈。

(2)引导学生说一说。

这两节都是在写妈妈对“我”思想成长的关怀和帮助。

平时,妈妈教导你时,你有什么想法?

你是怎样做的?

最好怎样做?

鼓励学生如实说,不要唱高调。

(3)老师小结。

妈妈对我们的教导,是妈妈的爱的一种表现。

作为孩子,我们应该听从妈妈的教导。

(4)指导朗读。

①分组练读,组内评读。

②汇报读,师生评议。

四 拓展训练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爱,并试着说一说。

学生甲:

有一回,我遇到了一道难题,想退却。

妈妈走过来,鼓励我不要退缩,还给我耐心地讲解。

啊,妈妈的爱是信任的眼神。

学生乙:

有一回,同事送给妈妈一块巧克力,妈妈自己舍不得吃,小心地包好,带回家给我。

啊,妈妈的爱是香甜的巧克力。

五 总结全文

1.学习完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甲:

我知道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我们应该更加爱妈妈。

学生乙:

我知道妈妈对孩子的爱体现在每一处生活细节中,我们容易忽略。

今天,我体会到母爱是最伟大的。

学生丙:

我知道了妈妈对孩子的爱还体现在谆谆教导上。

2.老师总结。

妈妈的爱不仅体现在对我们生活无微不至的关心上,还体现在对我们思想成长的关怀和帮助上。

让我们读懂这份爱,珍惜这份爱。

  妈妈的爱

无私、伟大的爱

  1.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重点词句、感悟文章内容难度不大,主要难在如何通过本课的学习,真正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并学会关心他人,把孝敬父母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并仿照课文编写诗歌,赞颂母爱。

2.本诗作者选取了几个生活细节,细腻地刻画了母爱“平凡中的伟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体验到的母爱远远超出诗文中的若干细节。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深挖生活中母爱的具体内涵,应极力创设有利条件,让学生跳出文本,联系生活,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与诗文融为一体,使语文课堂既充满生活情趣又富有生机,从而达到“建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优化作业设计。

(1)用“亲切”说一句话。

 

 

(2)仿照课文仿写一节诗。

 

 

 

 

(3)在“爱心卡”上写上最想跟妈妈说的话。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生字卡片,多媒体。

一 检查复习

1.多媒体出示:

妈妈的爱是      。

 

(学生口头填空。

2.检查背诵情况。

(1)分组互背。

(2)指名分小节背。

(3)学生齐背。

二 教学识字、写字

1.出示以下词语,指名认读。

湿透  清凉  学校  批评  责备

2.小组自学生字。

(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

(2)讨论识字方法。

学生甲:

我们学习了“热”。

“灬”加“执”,就是“天热”的“热”。

学生乙:

我们重点学习了“凉”。

“凉”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冫”,右边是“京”。

学生丙:

我们用部件识字法来记“校、抱、摸、批、评、责”。

3.重点指导“责”的写法。

责:

上面第三横最长,盖住下面,下面的“贝”要写得紧凑。

4.学生抄写生字,并及时反馈。

5.扩词练习。

(1)小组内说说每个生字还可以组什么词。

(2)汇报交流。

热:

热情 热烈 炎热 热心肠 热火朝天

凉:

清凉 凉风 凉快 乘凉 凉丝丝

校:

校园 校长 母校 学校

抱:

怀抱 抱负 抱不平

摸:

摸底 抚摸 摸爬滚打

责:

负责 责任 自责 责问 尽职尽责

  妈妈的爱

  随文识字,不脱离文本。

在本课中,应尽量避免识字与文本相脱离的问题,因此教师可采用篇中识字、段中识字、句中识字、词中识字、单独识字的方法,最后通过换个语言环境检验学生的识字效果。

这种识字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字词在文中的意思,更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识字方法要有针对性,不可死记硬背。

本课生字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带有两点水旁的字的构字特点。

教师先让学生列举出带两点水旁的字,再让学生探究规律。

学生会发现带两点水旁的字跟冰凉、寒冷有关,经过对比带三点水旁的字与带两点水旁的字的构字特点,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区分这两个部首;再如“遮雨”的“遮”字,通过动作演示达到识字的目的。

总之,识字要根据字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巧妙地设计,切忌生搬硬套。

1.填上恰当的词语。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责备的目光,是亲切的教诲。

3.读句子,把加点的词换成意思相反的词。

(1)这件事你越说越糊涂了。

(明白)

(2)今天,老师在班上批评了我。

(表扬)

(3)毛毛是个让人讨厌的孩子。

(喜欢)

1.作者简介

刘丙钧,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河北深县(现深州)人。

获奖作品:

《妈妈的爱》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1982年、1983年连续两年获《儿童文学》杂志年度优秀作品奖,《笨小熊趣事一二三》获海峡两岸中华儿童文学奖征文三等奖,《高的是云,低的是雾》获校园诗歌大奖赛二等奖,诗集《绿蚂蚁》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古诗积累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通过多次教学,不断反思,我深切体会到教学设计的思路对学生的学习、思维的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片段一

师:

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为什么喜欢它?

生:

我最喜欢第三小节。

因为“我”生病了,妈妈都急哭了。

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所以我最喜欢这一小节。

生:

我也喜欢这一小节。

它写出了妈妈爱“我”。

师:

谁愿意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

生:

“我”生病了,妈妈很急,所以她哭了。

生:

妈妈关心“我”,爱“我”,所以才哭了。

师:

每一句话应怎样读才能充分表达出这种感情呢?

听老师读这一小节。

师:

读得怎样?

生:

最后一句读得不好,太快了。

师:

你试试。

(学生读。

师:

他读得怎样?

生:

有感情了。

师:

“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作者为什么说妈妈的泪也是爱?

生:

妈妈流泪了,说明她对“我”很关心。

生:

妈妈很爱“我”,所以“我”生病了妈妈很着急。

师:

妈妈这么爱你,那一定要把这句读好。

读的时候,“爱、滴落、泪”这几个字要读得重一些。

大家齐读这句话。

(学生读。

师:

哪些同学有过类似的经历?

生:

我小的时候得了肺炎,住了院,妈妈每天都悉心地照顾我。

我出院了,她都累瘦了。

生:

有一次玩耍的时候,我不小心磕破了头,妈妈知道后非常着急,打车带我去了医院。

生:

去年,我的脚被热水烫了,妈妈赶紧给我抹上烫伤膏,又带我去医院。

师:

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我们就用声音表达出来吧。

前后四人一组,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然后选出最好的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课文。

师:

从第三小节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妈妈对我们的爱。

下面让我们读其他几个小节,看谁能把妈妈的爱深情地表现出来。

(运用第三小节的学习方法分组学习其他小节。

课后反思

此片段的教学,我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学生合作学习,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此片段采用的是板状结构设计,每一环节我均给学生留有足够大的选择空间,因此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板状结构的课堂设计在流程上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课堂教学因而显得多姿多彩。

一问多答,讨论式、研究式、合作式等学习方式多样化,气氛热烈。

课堂上,学生入情入境,各有所思,各有所悟。

片段二

师:

同学们,诗歌中的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你的妈妈爱你吗?

生:

爱。

师:

你从哪里感受到妈妈的爱了?

妈妈是怎样爱你的?

(学生踊跃发言。

生:

当我回家时,妈妈就会问:

“你肚子饿不饿?

想吃什么我做给你吃。

”这就是妈妈的爱。

师:

谁还有新发现吗?

生:

夏天很热,我睡不着觉,妈妈就在旁边给我扇扇子。

师:

你能从小事中发现妈妈的爱,很细心。

生:

我没有学习用品时,妈妈就会马上带我去超市买漂亮的学习用品。

生:

冬天我怕冷,妈妈就会把我搂在怀里睡,可舒服,可暖和了。

生:

我做错事时,妈妈会及时地教育我,并让我改正错误。

生:

当我学习进步时,妈妈会表扬我,鼓励我。

提醒我不要骄傲,以后继续努力。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妈妈不仅关爱我们身体的冷暖,更关心我们思想上的成长与进步,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深情地朗读这首《妈妈的爱》吧!

能背的可以背下来。

(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着,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感受到了那原汁原味的爱。

片段三

师:

你觉得妈妈的爱是什么?

你能试着再写一段吗?

(引导学生回忆“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这5句话每一句都是从上文的叙述中引出来的,因此应该先做第二问——写一件事,然后说“妈妈的爱是……”)

生:

有一回,妈妈的同事送给她一块巧克力,

妈妈自己舍不得吃,

小心地包好,

带回家给我。

啊,妈妈的爱是香甜的巧克力。

(将自己写的日记改写成诗歌形式。

生:

每天上学放学,妈妈总是骑自行车送我接我,

自行车后座上,

有妈妈缝的海绵坐垫,

坐上去舒服极了。

啊,妈妈的爱是软软的坐垫。

课后反思

此片段,我就颂扬母爱这一环节设计了“编写儿歌,诵读儿歌”等环节。

学生通过自编自诵,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将语文学习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的重新构建。

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与理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文体的超越。

《妈妈的爱》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味深长。

在教学时针对教材特点,通过读诗文、编诗歌等学习活动,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体现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